腊月二十三的民俗(先人神力绝技)


前言: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的一个封建王朝,在历史上虽然得不到大家诸多的赞美,却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正如《双城记》中所说,“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而清朝对于少数民族满族的统治,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的融合,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也给中国民俗文化呆带来了新元素,新传承,使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成为了一份难得的非物质精神瑰宝。

清朝的社会生活习俗,和很多传统节日都被保留了下来,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清朝,看一看这时的传统文化,您知道多少。

底事清闲爱小虫,重价得来藏玉城

斗蟋蟀是一种民间博戏,中国的蟋蟀文化,可谓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非常具有东方色彩的一项传统活动。

在自然界中,一般只有雄性蟋蟀才会争斗,他们为了保护自己的领地或者配偶,会互相撕咬,所以人们就是因为蟋蟀好斗的特性,组织起了这项娱乐活动,从野外捕捉几只蟋蟀放到一个圆罐子里面,供人们赏玩。

《燕 京岁时记》:七月中旬则有蛐蛐儿,贵者可值数金,有白麻头、黄麻头、蟹胲青、琵琶翅、梅花翅、竹节须之别,以其能战斗也。上等蟋蟀,均系主人不惜重金购得,名虫必用青白色泥罐贮之。蛐蛐罐有永乐官窑,赵子玉,淡园主人,静轩主人,红澄浆,白澄浆之别,佳者数十斤一对,每罐内须置一小扇面形过笼,作为雌雄蟋蟀交尾的“洞房”。

喜爱斗蟋蟀的玩家,会花费大量的时间来选择自己满意的蟋蟀,据非常有经验的老者说过,好的蟋蟀必须要,头大、腿大、触须直,这样的蟋蟀才有战斗力,输赢亦有赌注,不会赌金赌银,一般就是数斤月饼或者水果,主要是图个乐子。

命运乖舛苦盲人,学的数术养自身

野茶馆则无定所,街头也有各类杂耍艺人,贩夫走卒在天桥,在灯市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商品,形态各异的花灯,当时在这里卖艺、学艺的民间艺人就有三五百人,他们甚至都不需要摆摊,画一个白圈就是自己的演出场地了。

而在街头上最常见的就是拿着乐器,靠卖艺为生的瞎子,瞎子乐师每天下午就坐在茶馆门口,自弹自唱,曲调婉转悠扬,仿佛诉说着自己的故事,吸引了不少的人前来观看。

《尧山堂外纪》载:杭州瞽女唱小说评话,谓之[陶真]。旧社会盲人,一般只有两种职业,曲艺或者算命,曲艺包括时调小曲、著名唱段、长篇评弹等,算命包括批八字、合婚嫁娶、细水流年等,兼业曲艺者携带三弦;专业算命者,敲小锣,锣名[报君知];或吹笛或打竹板。

这些人大多数都有着痛苦的前半生,双目失明之后成了一个没用的瞎子,而他们只能靠卖艺乞讨生活,所以曲子里大都映射着自己的故事。

太平年间太平鼓,边打边唱边起舞

太平鼓在北方比较流行,陕西地区叫“羊皮鼓”,北京这边叫“迎年鼓”,生到旧历十月之后的,城内大街小巷,三两儿童成群,互击太平鼓,咚咚鼓声,随处可闻。

太平鼓历史悠久,最早产生于唐代,在明清的时候盛行。

《晋书》记载过:“乐人舞鼙鼓”,唐代史书上也有过鼙鼓舞和团扇舞的记载。

太平鼓起源于两种说法:一种是传统,非常早就有了,宋代称打断,明代称太平鼓,鼓呈桃形,蒙以羊皮,或呈圆形,鼓边缀以绒球,铁柄下达成环中套环之形。

清代李声振《百戏竹枝词》载,北京郊区流行打太平鼓:“太平鼓,形圆平,覆以高丽纸,下垂十余铁环,击之则环声相应,曲名《太平年》,农人元夜之乐也”。

太平鼓集竞技性、趣味性和即兴表演于一体,具有强烈的地域文化象征,是比较典型的背景地区传统的民间舞,京西太平鼓独特在它边打边舞,跳起来时,人们扭动着腰部,变换 着各种鼓法不断敲击,每个村民都有不一样的打法,全靠村民们发动智慧,自己编排。

太平歌词子弟书,开篇妙语似连珠

清代初期,出征的八旗弟子采用俗曲,巫哥等曲调,填词演唱,子弟书的兴起和元明清的戏曲繁荣有很大的关系,很多子弟书的题目直接沿袭了戏曲的题目,也有经过改编的,有的直接用的原曲旧目。

传说在乾隆时凯旋的阿桂部军士用八角鼓击节,演唱这些俗曲歌颂武功,还有传说乘骑入京,用鞭子击打马镫,一边行走一边唱天下太平,所以为成为太平歌词,整个京城为之轰动,后又八旗弟子军乐为基础,用八角鼓合奏出[八旗子弟书]。

子弟书是以唱当先的,唱放在第一位,词句排行第二位,这一点很多人都不理解,认为子弟书重文不重唱,其实并不是。

《书词绪论》品评东西两韵,认为“其西派未尝不善,惟嫌阴腔太多,近于昆曲,不若东派”

丰年高跷扮秧歌,水浒英雄摹演多

高跷走兽艺术史一种民间传统文化,盛行于清朝雍正初年,一般在比较盛大的庙会活动中出现,已经有了三百年的历史,经久不衰,深受百姓的喜爱。

高跷也是“高跷秧歌”,是一种广为流传的民间舞蹈,因为在舞蹈时脚踩高跷而出名,较早的时候是体现《水浒传》里面的人物,后来又加入了青蛇白蛇这些传奇人物,再到后来还有祝英台与梁山泊这些人物。


在表演时,两人作骑兽状,实则踩着高跷行走,配合着锣鼓,花鼓等乐器,调整自己的步伐,难度非常大,表演者经常汗流浃背,但是从外观上面看,非常像真人骑兽表演,表演者再披上战袍铠甲,气势威武雄壮,场面令人感到震撼,演绎的活灵活现,引人入胜 ,所以受到很多人追捧。

在清朝雍正年间在阳城村还建成了火神庙,在正月二十九这一天举行大型祭祀活动,高跷就是非常受人欢迎的表演,所以这项活动就延续了下来,一直到上个世纪的60年代,在文革期间是杨丙耀等老艺人将道具悄悄的保存了下来,我们这项传统文化才能继续传承下来,被后人看到。

冰上乐兮鞭陀罗,随风旋转呼如何

陀罗也称为陀螺,《通俗编》:[陀罗者,木制,中实而无柄,绕以鞭之绳,卓于地,急掣其鞭则转,顶光旋转,影如不动也]。

这也是一种古老的民俗游戏活动,这项活动盛行于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当时因为日本人侵占了京城,出现了不少汉奸,对着日本人卑躬屈膝,百姓们非常看不惯,于是老百姓就借着抽陀螺的时候出气,一边抽一边说:“抽汉奸,打日本,打汉奸”,借此来抒发心头的愤恨,而陀螺的特点就是抽的越狠,旋转的就越快,所以被老百姓称为“抽贱骨头”。

这种玩法流传了两三百年,一直到民国初年,都保留着这种玩法,并且在全国各地都非常的流行,还有一些地方将“抽陀螺”改成了“耍陀螺”,也有了不一样的玩法,随着参与的人越来越多,也有钟爱的人进行推广,很多地方都出现了成群抽陀螺的壮观景象。

2021年5.24日,云南省将打陀螺的活动申报进了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蒸出佳酿入酒海,驱车赶到围场来

用车载着酒拉到街市上卖,在唐代的时候就已经有了,杜甫《饮中八仙歌》:“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车口流涎,恨不移封箱酒泉”,这种车就是运酒或者卖酒的车,见于《水浒传》中,清代烧锅造酒,多用大型容器贮存,用可以装两百斤的酒海把酒拉到集市上去卖,或者围场,或者庙会,这种人比较多的场合。

婚礼前夕显嫁妆,衣箱镜奁付杠房

从史料来看,陪送嫁妆的风俗,最迟的时候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出现。

《左传·哀公十一年》记载,“辕颇为司徒,赋封田以嫁公女”。

当时鲁国大夫担任着土地资源部部长,遂收土地赋税,作为女儿的嫁妆,不仅诸侯嫁女准备嫁妆,民间也是如此。

《诗经·国风·氓》中,也提到了卫国女子出嫁的情形:“以尔车来,以为我贿迁”。

北京在婚礼之前,会展示嫁妆,比较富裕的家庭,还会雇杠房抬箱笼,多者可十抬至数十台,彰显自己的富贵。

而一般家庭的女儿出嫁,则雇一人抬之,因低头扛箱瓶,所以被北京方言称为“窝脖”。

昔日乌鸦救汗王,索罗杆顶供斗粮

满族人家中皆立索罗杆,又叫索伦杆,是满族人用来祭天用的,按照满人的习惯,在祭祀时,将锡斗里面放上碎米,和猪的内脏,让乌鸦食用。

关于这种祭祀习惯,民间还有一个传说,相传当年努尔哈赤是真龙天子,对京城天子带来了威胁,于是便派人追杀他,努尔哈赤在筋疲力竭打算认命的时候,躺在一条沟里躲避,后来一群乌鸦飞来落在了他的身上,将他严严实实的遮挡住了,追兵并没有发现什么异样,于是就向其他的方向追去了。

之后努尔哈赤为了报答乌鸦的救命之恩,所以便立下了此杆,放置粮食和肉感谢乌鸦。

钟打五更又一年,儿孙长高开笑颜

清朝压岁钱的习俗,是用红绳或者彩绳,将铜钱币串起来送给孩子们,孩子便可以拿去购买烟花爆竹,现在“压岁钱”已经成为了悠久的传统,家中年幼的孩子要给长辈拜年,长辈则给孩子们发压岁钱,而压岁钱的又是起源于什么呢?

传说古代有一个妖怪叫“”,每年的大年夜都出来害小孩子,于是父母们便守在孩子的床边,但是却不管用,孩子总是莫名的发烧,很多聪明伶俐的小孩都烧成了傻子,父母们每年都守在孩子的床前,于是便有了“守祟”。

直到有一户人家,用铜钱逗孩子玩,还在睡下后,铜钱就在旁边,祟出来害人的时候,枕边的铜钱发出了金光,就把祟吓跑了,于是大家纷纷效仿,用红包给孩子包上钱,祟就再也不会上门侵扰了,后来就被人们称为“压祟钱”。

年关催人诸事忙,乞儿结伴扮灶王

跳灶王也是中国的传统民俗,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就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者二十四日的祭灶,这一个项目在我们民间的影响力也非常大,广为流传。

《清嘉录》载,[乞儿三五人为一队,扮灶公,灶婆,各执竹枝噪于门庭以乞钱,至24日止,谓之跳灶王]

因为各地的风俗都有些许不同,民间传统除了“跳灶王”还有“打灶王”的活动,都有驱邪的含义,而这一项活动也主要在东南方盛行。

岁暮方思媚灶王,香瓜元宝皆麦糖

传说玉帝将灶王爷派往人间,让他监督人间的善恶,而每年的农历腊月二十三,也就是人们说的小年,这一天灶王爷要回天庭述职,所以在他上天之前,人们便给灶王爷供上灶糖,希望他吃过甜食之后,回天庭述职的时候可以多多美言,来年给家里一个更红火的日子,还有人说灶糖是为了粘住爱说闲话的灶王奶奶的嘴。

结语:

特殊的时代,特殊的历史背景,也让清朝时期的民风民俗变得更加的多元化,这些都是我国非常美好的传统文化,从古代一直流传至今。

清朝是我们国家最后的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的国力在前期是非常鼎盛的,所以不同地区都拥有着不一样的特色,不管是隆重还是朴素,都给我们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参考文献

《双城记》

《燕 京岁时记》

《尧山堂外纪》

《百戏竹枝词》清代,李声振

《晋书》

《书词绪论》

《通俗编》

《饮中八仙歌》杜甫

《左传·哀公十一年》

《诗经·国风·氓》

《清嘉录》

声明:好星座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字说之史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xingzuo.com/w/28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