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名字(解放军13个集团军)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前言

2017年4月,国防部发言,将以原先18个集团军为基础组建13个新的集团军,番号分别是71~83。

这也令很多人感到疑惑,为什么不从第1集团军开始算起呢?

实际上,这个问题涉及到人民军队过往番号变迁,1~70军的番号早就另有所属。

那么围绕着1~70军,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人民军队番号又是如何变化的呢?

一 、番号变化史:从方面军到战区

1930年8月23日,红一军团与红三军团在浏阳会师,两大军团合并,组成了红一方面军,也就此拉开了人民军队番号变化的序幕。

此后,我军主要部队有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及南方八省游击队,这4支部队分别转化为了八路军115师、120师、129师以及新四军。

115师后来一分为二,一部分被纳入山东军区,转化为了东北野战军;

另一部分则是被归入晋察冀军区,最终发展出了华北军区。

120师和129师分别被纳入西北军区和中原军区,变为西北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

至于新四军,则同样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由粟裕率领,变为华中野战军;

另一部分则是由陈毅率领,转变为了山东野战军,最终两支并为华东野战军。

至此,东北、西北、中原、华东四支野战军成为我军主体,也分别被称为第四野战军、第一野战军、第二野战军、第三野战军。

最后一步就是野战军向军区、战区的转变了,不过这一步跟番号没有太大关系。

至于我们上面所提到的1~70军,则主要来自于周总理起草的《解放战争第三年年军事计划》,其中明确提出:

“要以建军500万为目标,三年时间内将51个步兵纵队发展至70个。”

这里的“纵队”,指的就是“军”,哪些番号归属于哪些地区都有明确规定。

其中第1~4军和第6~8军属于第一野战军;

第10~18军属于第二野战军;

第20~31军和第33~35军属于第三野战军;

第38~49军属于第四野战军;

第60~68军则下辖于华北军区。

1949年,中央军委正式将全军野战部队规划为了四大野战军、16兵团、51个军,解放军总人数超过200万人,且32、50、58 、69以及70军也陆续被授予番号。

周总理当初提出的,“发展70个纵队”的计划,完成了大半,至于1~70军中空出来的那些编制,则主要留待将来建立。

各部队番号的消息在过去一直都是绝密,提到这些部队的时候,往往都以“某部队”代指。

直到2013年初,中央电视台才以公开方式宣布“解密”。

解密过后,外界都对解放军兵力进行了解读,不少人宣称解放军在鼎盛时期曾“多达70个军”,可事实真是如此吗?

二 、番号数量的变化

实际上,解放军1~70军的番号从未占满,巅峰时期也只占了62个名额,而且存续时间很短,只有一个月。

具体情况还得从1948年说起,当时军队统一编制,率先成立的是第35军。

这支部队是1948年10月“转化”而来的,原先是国民党吴化文一部。

1948年11月,东北野战军1~12纵队,依次改称为解放军第38~49军。

次年2月开始,西北、中原以及华东野战军下辖部队也开始陆续改称。

不过,另外三大野战军都是先整体改称,再确定下属部队番号。

只有东北野战军是反过来的,所以东北野战军整体改称时间反倒最晚,便成为了“第四野战军”。

1949年4月,华北军区第14纵队改称解放军第70军,至此改编基本完成。

只是当时纳入序列的一共只有57个军,后来还发生了不少删减。

比如说同年5月,第5军和第69军番号就被裁撤,第19军为新增;

同年7月和9月,又新增第51军;改编了独立第1军和第2军,裁撤了58军;

同年11月,新增了第52军、53军,裁撤了第70军和独立第1军……

这样增增减减,一直持续到了1950年1月,达到了62个军的最大规模,不过此后基本上就是裁多增少了。

在上述各军中,甚至有多个军多次裁撤、多次使用,第11军番号更是用了3次,第17、19、29、49以及69军的番号也都用了两次。

不过,由于每次成军的时候基本都是不同的,所以这并不能算作是一种延续,只能说是我军在精简整编过程中的不同尝试罢了。

这种精简一直持续到了上世纪60年代中期,陆军数量最少的时候,一度缩减到31个。

后来国际形势变化,国家安全形势严峻,解放军才进行了扩建和新建。

比如说当时新建了第17、19军,将11、19、23改建为30个陆军师,到了1969年底,陆军数量重新回归到36个。

虽然看起来不多,但是每个军的规模都扩大了不少,当时解放军总人数超过630万人,为国家安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不过有增就有减,尤其是在邓小平确立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是和平共赢后,更是进行了百万大裁军,让解放军在现代化道路上迈出了坚实一步。

截至1990年,我军人数仅剩下310多万,比之前将近少了一半。

后来我军又陆续裁员,集团军数量先是减到21个,后又改为18个集团军。

同时部分集团军的编制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取消了师和团,改为“军-旅-营”,这也证明我军在朝着精兵、高效、合成方向不断迈进。

三 、番号背后的感情色彩

对我军缺乏了解的人,很容易将1~70军的番号视作记录历史沿革的数字工具。

可实际上,番号的背后其实有着浓重的感情色彩,寄托了无数军人的情谊。

“我爱我军”就不说了,很多将领在选择番号的时候,都别有一番讲究。

比如说,1928年井冈山会师后所建立起的第1支红军队伍,本来应该叫做“红一军”,但朱德最后却选择叫“红四军”。

多年以后接受斯诺采访的时候,朱德才揭示了原因:

“当时觉得要保持国民革命军第四军铁军的风范,于是就用了‘四’这个数字。”

有这种想法的还不仅仅是朱德,当初国共合作改编出的队伍叫做“新四军”,得到了毛主席和蒋介石的一致认可,背后也有一番历史渊源。

蒋介石是觉得当初他所率领的北伐军中有个第四军,表现很好;而毛主席当初与朱德一同创建了红四军,所以也认可新四军这个名字。

从表面上看这只是个番号,可实际上基本每个番号都蕴藏着一些战争年代的故事,蕴藏着复杂的情感,被赋予了象征性意义。

不仅如此,如今我们在军史馆里,也能看到每一支部队背后的血脉谱系,了解每一支部队的传承和发展,这都值得铭记。

比如说第1军,最早能追溯到土地革命时期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军团。

后来一路演变成了八路军120师358旅、西北野战军第一纵队,是贺龙亲自缔造的“王牌”。

“桑植洪湖闹起义,雁门关外打伏击,北上绥远战功赫,又事生产又奇袭!”

后来,这支部队划到彭德怀麾下,更是把胡宗南打得溃不成军,不仅一路解放了青海,而且还在抗美援朝战役中再立新功。

可以说,一路走来都是光荣史。

再比如说第54军,谈到历史悠久,这支部队比第1军更胜一筹。

早年间,这支部队是“广州海陆军大元帅府铁甲车队”,后来在北伐中又被划归为“叶挺独立团”,一举创下铁军威名。

就连著名的八一南昌起义,都是以这支军队作为主体的。

后来起义失败,虽然损失了不少人,但是剩下的人在血与火的磨练下愈发成长,最终在朱德的带领下前往井冈山与毛主席会师,被称为“朱毛红军”。

从红军时期到抗日战争时期,再到解放战争时期,这支部队都是我军绝对的主力,统帅这支部队的将领,更是都闯下了赫赫威名。

比如说毛主席、林彪、粟裕,再比如说陈毅、罗荣桓、聂荣臻,这些顶级将领和54军这支王牌部队互相成就,最终缔造出了不朽的传奇。

还有被各国编入军事教材的“39军”,这支部队可以追溯到红军时期的红15军团。

后来抗战爆发,这支部队被改编为八路军115师344旅,由徐海东将军率领,与日军进行了激烈对抗。

此后又被编入新四军第3师,一路向东北进发,在黑山白水间立下卓越功勋,最终被编入东北野战军,成为该军王牌之一。

虽然各个历史时期,39军都有不错的表现,但是真正让它名扬世界的,还是它在抗美援朝前三次战役中的优秀表现,以及攻占汉城的丰硕成果

当时,39军作为最先入朝的6个军之一,先后参加了云山战役、临津江战,一路摧枯拉朽,打到了南韩首都汉城,令“联合国军”惶恐不已。

这也就难怪后来美英以及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军事学院教材中,都有专门的板块用来介绍39军,毕竟实在是被打怕了……

综上所述,番号对于军队来说不仅是数字,更是归属,是荣耀。

既然是荣耀,那么为什么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对各部队的番号保密呢?

四 、计划深远,无畏自强

其实,在战争年代,我军各部队番号并不保密,甚至有不少部队因为实力过于强悍、作战极其英勇,而让敌人“闻番号而丧胆”。

直到战争结束,我国陆续进行了不少次部队整编,这才让各部队番号逐渐隐没。

而原因也很简单,就是为了威慑敌人,毕竟

至于2013年,再度将番号公布出来,主要是出于三方面的考量。

一来,随着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消息流通速度变快了很多,集团军番号这类传统意义上的军事机密,实际上已经逐渐失去了其保密功能。

尤其是在各军之间交流越来越多,一批批老兵逐渐退伍融入社会的背景下,情况更是如此。

社会上从来不乏这方面的猜测,与其让消息乱传,还不如直接公布。

二来,近些年来我国国防实力有了巨大突破,已经不大需要通过保密来威慑潜在的敌人了。

再加上西方政客和不负责的媒体多次抨击我国军事不透明,索性将军队番号公布出去,打击国际上的“中国威胁论”,以正视听。

三来,我国只公布了军的番号,而没有公布更细化的“旅”和“营”,如此一来真正的军事机密还是能得以保全的,并无太大妨碍。

如今,我们有了新的13个集团军,即第71~83集团军。

也坚信这些集团军会继承过往军队的优良传统,为加强国防事业、建设现代化路径作出重要贡献。

其实,提到过往1~70军的番号,很多人是持惋惜态度的。

因为随着番号的不断删减,不少拥有光荣过往的英雄队伍都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不过,要想拥有一支强大而精简的部队,整编是必不可少的,而留下来的每一支部队,基本都是“强中取强”。

比如说实力强悍的东北野战军,就有不少番号保留了下来,至今都还有7个。

当然,不只有“强中取强”,还有强强联合,44军和45军合并而来的54军,就是最好的例子。

有人说:“军队的历史就像士兵的衣服,穿的越久,补丁越多,就说明更加光荣。”

事实也的确是如此,提到那些历史悠久、功勋卓著的老部队,我们总是自发的萌发亲近之心与敬佩之情,也由衷的希望这些部队能在未来长久的传承下去。

声明:好星座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国学聚焦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xingzuo.com/w/28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