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结婚风俗(要彩礼的一律免谈)
最近,网络上一个关于“彩礼”话题的帖子上了热门,引发十万+的讨论热度。
一个刚上大一的00后小伙在问题“男生真的很不能接受彩礼吗”下写了一句:“我明确宣布,要彩礼的一切免谈!”
后面他还补充道:“结婚是两个人的事情,而不是两个家庭的事情。”
“女方的家人由女方负责,他们对我来说只是座上宾而已。女方家族的葬礼我可以写悼词,但保留不出席的权利,我也会让将来的妻子这样要求我!”
这百字回答,在知乎激起千层巨浪。礼貌一点的,说他“幼稚得不行”;难听些的,直接怼上“空手套白狼”。
支持小伙的,帮着出击,“人家不掏钱你们划走不就行了,为什么非得强行输出自己的观点?”
就这件事,请问屏幕前的你怎么看?是支持还是抨击?
在恋爱自由、婚姻自由的今天,彩礼仍然能在当代男女的心里占据这么高的地位,甚至能够决定婚姻的存亡。
彩礼的背后,还蕴藏着更深层次的矛盾和现实。
第一,是男女地位的矛盾。
南开大学李永萍老师研究彩礼多年,实地调查后发现:越是贫困的地区,越容易出现高价彩礼,反而在大城市、南方一些经济逐渐发展起来的农村地区,彩礼不升反降,江西部分贫困地区高彩礼的个例还是比较突出的。
有意思的是,如果男方家庭经济条件已经很差了,女方反而还会多要一点彩礼。因为这笔钱,对她们来说就是一笔“保险金”。
再追溯根源,直白地说,彩礼就是男权社会对女性价值的一种补偿。
这也是为什么江西彩礼高的重要原因之一了,江西省的整体经济水平是相对落后的,对于一些偏远农村的人来说,确实会把嫁女儿作为一种家庭“经济补偿”。那对于这种坚决不给彩礼的男生,这部分江西人民也不会考虑将女儿嫁过去,甚至会群起而抨击之。
第二,是新时代观念和原生家庭宗族旧俗的矛盾。
即使新一代年轻人多已不在意彩礼的价格,可一旦谈婚论嫁,两个人的事情就会变成两个家庭的事情,两个家庭就会牵扯进当地的风俗文化。
这在江西地区也十分常见,网络上大热的“不敢轻易交江西女朋友”的言论由来已久,倒不是说江西女生不好(大部分江西女孩子是非常温柔贤惠的),而是一旦涉及到结婚,江西这边的“规矩”就挺复杂的。
江西的女生家里一般都会要求彩礼,且不说有网上传的那么高,但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且婚宴费用都是男方这边承担,此外,还有一些本地的结婚风俗(例如给要女方家里亲戚包红包)也够男生折腾的了。
而年轻一代普遍接受了新时代的教育,对于这些传统旧习总会有些抵触,这便导致了矛盾的发生。如果女方家里通情达理,男方家里尽力配合的话倒也还好,不然真的很容易“谈崩”
彩礼到底该不该存在?
我们再来看一位年轻姑娘的故事,你或许对这个话题会有所启发。
这位姑娘说,订婚的时候,公婆说“新时代夫妻不搞腐朽传统”,不给彩礼,她接受了。到了该办婚礼的时候,公婆说“孩子们都有自己的想法,我们就不掺和你们婚礼的事情了”,于是因买房耗完积蓄的她和老公,没有婚礼。
之后怀孕、坐月子,婆婆说“还是自己妈妈来照顾比较好,毕竟亲妈更方便”,她和她妈妈笑呵呵接受了。
孩子出生后,关于孩子姓氏是她和老公猜拳三局两胜的结果,随她姓。公婆暴怒,“出嫁从夫,你是我们家的人,孩子是我们家的根!”结婚八年,她的公婆一直是对自己无利的就坚持“新观念”,对自己有利的就牢守“旧传统”。
然而每一次交锋,她老公都会坚定不移地站在她前面,把这些乱七八糟的琐事提前解决。这也是他们维持良好婚姻最重要的原因。
所以你看,选对了人,即使没有彩礼支撑,心底的温度,也足以对抗现实的冰冷。
彩礼不是决定婚姻的必要因素,结婚选择的是人,是对方的家庭,选对了人,婚姻甜蜜,再有一个开明讲理的家庭,更是锦上添花!
网上经常高喊:废除高彩礼,尤其应该先从江西入手!其实这样的言论本身就是有失偏颇的,每个地方都有高彩礼,江西也只不过是个例导致了外界的整体偏见。
如果有一天你也即将步入婚姻,或者你的儿女即将步入婚姻,还希望不要在彩礼上面闹不愉快,彩礼本身只是个仪式,还不如把它单纯地作为婚姻的标识吴,以一场优雅的仪式,为新人送去祝福和期许。
所以你们要彩礼了吗?你们支持零彩礼吗?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