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公司取名大全(长城物业早已)
在长城物业上市中,最引人关注的,大约不是它曾经优等生的身份、最大的独立第三方,而是碧桂园服务的忽然入股以及这家转让股份的“盛美同赢”,很多人都在猜测,到底是出于什么样的考量,会有投资人在IPO前夜将股份出售转让?
(重组前)
重组后
带着这样的疑惑,通过企查查调查了这家名为“盛美同赢”的企业,发现它关联到广东益富投资、广东常盈投资、广东富益投资这三家企业。从这三家企业的起名习惯来看,已经基本上能知道这三家企业应该相当于一家,在调查资料时,记者也多次傻傻分不清这三家企业。
这三家企业背后,关联着两个名字,也就是之前被媒体多次与长城物业合体提及的“投资人”黄嘉慧、苏美影。但我们可以看到,这两位除了关联这三家企业,没有别的关联,此二人在这三家企业中互为董事和监事。
而两人与这三家企业发生关联,基本上都是发生在2020年8~9月,实际控制人由中美绿色变更为这两位自然人。而三家企业的成立日期,都在2020年6月24日,登记机关都是乳源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如果再看详细一点,则能看到三家企业的参保人数都是0。基本上可以确定,这三家企业是为了接手盛美同赢投资而专门注册的空壳公司。
由中国经营网的记者调查得知,黄嘉慧、苏美影皆为碧桂园服务的在职员工。那么我们可以知道,早在2020年8、9月时,碧桂园服务就已对长城物业参股投资。但是在碧桂园服务的公告中,从未看到过这一条,而今年长城物业IPO,也只提及了今年4月底碧桂园服务与盛美同赢的股权变动。
然而现在来看,碧桂园服务斥资5.4亿收购长城物业15.28%的股份,这5.4亿其实是从公司账户到了这几位自然人手中,相当于这几位自然人员工套现几个亿,而这些资金的最终流向尚不清楚,也无公示说明。
调查过程中还发现,长城物业上市涉及到的这三家疑似碧桂园员工所属的空壳企业并非特例。在广东益富的疑似关系中,作者发现了一家名为紫竹(广东)置业的企业,法定代表人罗任民,罗任民关联的3家企业分别名为青和置业、紫竹置业、鼎润置业,青和与紫竹都是在去年7月6日于乳源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注册,只比前面三家晚了几天,参保人数也是0。
那么是不是可以认为,这些自然人股东的空壳公司,均为碧桂园服务隐秘操作的某些复杂交易的其他路径,或者为某些复杂交易做一些准备?
为激发基础潜能进行股改
但2万对比200,似乎早已变质
这很难不让人去联想长城物业的其他股东,碧桂园服务之外是否也有一些变动。招股书上显示的重组信息中比较明显的变动,是新增的熙城系,从“家、和、丰、盈”变成“家、和、丰、盈、安”,都是寓意很好的字。
长城物业的“熙城”系员工持股平台的成立要回溯到90年代末长城物业企业改制时期。彼时长城物业成立了员工持股平台“深圳市长城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工会委员会”,该工会当时共有85名员工持股。当时股改很常见,但是物业公司股改,长城物业也算是少见的了。直到2016年2月2日,家和丰盈这四家员工持股平台才成立。这时离除夕只剩下4天,而大约半个月前,长城物业的战略研讨会刚刚结束。研讨会将组织变革放在了很重要的位置,更重要的则是阿米巴计划的2.0版本。
长城物业从2011年开始试行阿米巴经营,这是一种“全民经营”的管理模式,目的是让基层建立起经营意识。这与长城物业从2017年加入的致良知四合院,所希望能打造的效果殊途同归,用陈耀忠当年的讲话说,就是找到心上的“病”根,让每个人都做到能100%为业主服务。
物业服务行业本质上还是对基层员工的服务,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激发人的潜能大约是每一家物企都必然要去研究的方向。因此,在长城物业《顺势而为》一书里专门用一个章节的长度写“内部市场化”,其中讲到员工持股,强调了公司全体员工持股。这与从1990年开始的华为员工持股类似,到现在,任正非持股1.01%,华为10万员工持股98.99%。
但如今再去看长城物业员工持股,“家和丰盈安”5个持股平台,也只能关联到不到200人,对比30000左右的全员人数,比例似乎有点不大。
而这200人中,陈耀忠、梁志军、吕雨华及马兴文几位自然人,将透过这几个平台合共控制大约49.88%的股份,这个比例又显得有点过大。
因此,在招股书上特意提及的熙城睿安以及大约46位员工,更像是一种上市前的封赏。这两年物企上市时,我们经常看到创始人封赏位企业立下功劳的大将,第一服务、金科服务、阳光城等都有过相关动作。
值得一提的是,长城物业2018年、2019年流动负债合计10多个亿,面临流动资金风险。但即便在这样的情况下依然选择分红,而且计划在7月底前完成最后一笔3680万的分红。从2018年迄今,长城物业所进行的4次分红派息累计向股东们分派现金股利超过3亿元。
中洲控股与碧桂园服务
半个爸爸+半个爸爸=?
这个问题似乎要去翻一翻二者的关系。长城物业目前除员工持股平台之外,两个股东就只是中洲与碧桂园服务。
长城物业与中洲控股的关系很老,中洲控股的前身可以被认为是深圳市长城房地产发展公司,最早长城物业正是这家公司成立的物业管理部门。后来深长城并入中洲,虽然一直保持着对长城物业的控股,前文提起过长城物业在90年代的全员持股计划,通过改制成为一家有限责任公司,由长城物业集团工会委员会(前文提到的85名员工)拥有61.88%的股份,另外的38.12%,则由中洲控股拥有。
虽然中洲一直持股,但长城物业对外宣传中的话术一直保持为“不依赖任何地产公司”,也因此,长城物业一直的打算是进军A股,还曾在2017年公开表态过,但不知为何迟迟未提交招股书。
如果去看长城物业的招股书,又发现确实如长城物业方所说,中洲不能算是个合格的爸爸。因为其他爸爸会将手里的资源转到物企手里,尽可能地给予支持。但长城物业除了积累了30来年的规模之外,毛利率和净利率都不太行,这样的成绩大约只能对比同样身为“孤儿”的新大正和南都。
长城物业这种情况,其实业内曾有过猜测,这家业内以前的优等生会不会跟它的同期一样,最终走向被收购的结局。引入某个合作似乎不是什么出人意料的事情,甚至在碧桂园服务投资的传闻出来之后,许多人的疑惑点反而是:为什么碧桂园服务没直接拿下它,一举将规模再扩大个1亿平?毕竟长城物业虽然整体成色不大行,扩张能力也不大行,但在非住宅管理方面还是很厉害的。
招股书显示,截至2021年3月31日,长城物业拥有708个在管项目及855个合约管理项目,在管总建筑面积为1.15亿平方米。在这708个项目里,有许多地标性建筑,比如上海虹桥世界中心、宁波绿地中心、苏州繁花中心、太原缤纷时代广场;还有2008北京奥运会的奥运村、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崇礼场馆这几个世界级场馆,都是长城物业在管。但几个公共项目带来的营收有限,长城物业营收结构是住宅物业65%左右,商业物业30%,公共项目只有5%左右。
碧桂园服务的入股,可能与中洲控股与碧桂园的合作关系有些关联。二者的合作,算得上是历久弥新。从惠州之后,又向北扩展到嘉兴。这次长城物业的合作,可能是二者的一次新颖的尝试,也有可能是看重长城物业即将上市的时间点。
碧桂园服务入股以后,长城物业未来将有两个“半个爸爸”,前面那个一向不管事,后面这个子女众多。未来半个爸爸+半个爸爸将成为长城物业的助力还是分个钱就退,还需在几个月后长城物业正式IPO以后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