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风耳 面相(俗语说)
从古至今,民间常有许多广为流传的俗语,这些俗语大多出自劳动人民,同时也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经验和朴素愿望。俗语简练而形象化,因此很容易在民间流传起来。
譬如“常在河边站,哪有不湿鞋”、“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等等,这些俗语时至今日也时常运用在日常生活中。
俗语中,也不乏一些有关两性的民间说法,且古时候人们并不讲究所谓的科学性,只是说的人多了便成了所谓“真理”,在这些俗语中便有着这样一句话:“男怕沉睛荡足女,女怕双耳迎风男”。
此句话虽未到人人都耳熟能详的地步,但也不乏一些见多识广的读者朋友听过这句俗语。那么,何为“沉鱼荡水”?何为“双耳迎风”?接下来咱们就来探个究竟。
“男怕沉鱼荡足女”
所谓“沉睛荡足”,则需要拆开来理解,“沉睛”顾名思义是指眼眸低垂。古人云:“视上者傲,视下者诐”,因此眼眸低垂、视线常常下移的人容易给人留下性格阴沉、内心险恶的印象,往轻了说也是给人一种奸诈、狡猾的感觉。
另一方面,人们认为“沉睛”之人在健康方面也存在隐患,就好比我们熟知的弱柳扶风、多愁善感的“林妹妹”,林黛玉的艺术形象塑造中有许多是眼眸低垂的神态。
同样她性格忧郁、心思细腻,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能成为她的心结,最终积郁成疾而香消玉殒。总而言之,“沉睛”之人无论是从心理上还是生理上给人的印象都较为负面。
“荡足”则更为简单,即为晃荡双足的意思。众所周知,古代封建社会极其讲究礼仪,尤其对于女性,礼仪方面的规矩更为严苛,女子的双足是绝不能随便裸露给外人看的。
正所谓“行不露足,笑不露齿”,古代女子行、坐皆有讲究,晃荡双足是极为失礼的表现。这类女性常被认为是没有家教,甚至是生性放荡,是不适合娶来为妻的。
综上所述,将“沉睛”和“荡足”结合在一起来看,则是女性不端庄、不重礼节的表现,规矩森严的封建社会,“沉睛荡足”的女性难以受到男性的青睐。
“女怕双耳迎风男”
说完了男怕沉鱼荡足女,咱们再来看看后一句话!我国古人比较相信面相之学,所谓面相,是一种通过看面部特征来论命的民间学问,属阴阳五行体系。
古人相信,人的所有外在体表特征都蕴含了不同的命运信息,只要把握规律就可以从人的面部特征之中,推算出此人的富贵贫贱及命运休咎变化,现代来看是迷信,但在古代却是一门学问。
相学的理论当中,五官任何一种的形状特征,都能作为判断此人今后人生的选项。相学的影响下,女人挑选成婚对象,也就自然需要借助一下面相之学的神奇力量,以求帮助她们挑得富贵有福的夫婿。
于是乎,“招风耳”就成为了评判男人是否有福的关键标准之一,耳廓是直挺挺的一种耳朵,很多人说招风耳是没有福相的人。事实上,“招风耳”的男人并非无福之人。
相反因为性格外向、擅于听取他人意见,更容易得到贵人相助。他们的事业运和财运似乎都发展得不错,因为进取所以很有可能会事业有成。
不过,“招风耳”的男人缺点也很明显,按照面相之学的说法,他们一般不会安于现状,一生都在追求,行事也比较激进,也因为事业心太强,在婚姻中对家庭的付出也会相对比较少,不会非常顾家。
如此一来,相对而言婚姻中的女性就会比较辛苦,最重要的是,“招风耳”的人很难继承到手的祖业,需得“破尽家资”自立门户才有机会获得成功。
对于古人来说,家财散尽、祖宗基业不得继承是非常受忌讳的,即便是“自主创业”也要承担相应的风险。总的来看,“双耳迎风男”对于古代女子来说并非最合适的人选。
“识人术”未必能识人
上文提到过,从古时候流传下来的俗语大多是民间劳动人民所创,反映了民间生活。那时的劳动者,大都是没有文化的老百姓,就更别提去了解如今我们所提倡的科学。
所谓“男怕沉鱼荡足女,女怕双耳迎风男”,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我们该如何理性看待呢?与时俱进是最好的做法。当今社会提倡男女平等,对于女性的约束比古时候好了很多。
虽说现代社会的我们仍旧重视礼仪,但要学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礼仪要随着时代进步。礼仪依旧是一个人家教和涵养的重要体现,无论男女都要学会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当然,我们更不能单以所谓“沉鱼荡足”来评判一位女性的好坏,应该更加全面、客观地了解对方。至于所谓面相识人,同样也不能够成为唯一的评判标准。
比如,通过现代医疗科学技术,我们知道招风耳不过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只是在就诊时常以男性为多,女性相对较少,它也并不能成为评判一位男性是否为所谓有福之人、好夫婿的依据。
面相之学的说法不能够成为现实依据,正如闽南早年间的俗语所说:“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才是真理。至于老祖宗的“识人术”,虽并非毫无道理,但也不过是古人的片面看法。
这种以偏概全、甚至是饱含偏见的“识人术”,从某种程度来说可信,但也不可全信,要结合一定的时代背景来看。虽然人们常说“相由心生”,但也应当撇开外貌,试着去深入了解一个人的内心,这才是最重要的。
除去这些以偏概全的俗语,一些我们生活中常用的俗语也包含了古人的生活智慧,所以它们才能够运用至今。俗语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有责任去传承它,但是决不能忘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一重中之重。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