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立秋是几月几日(公秋爽)
“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夏季三伏天是一年中最为炎热的时候,阳气隆盛,空气中弥漫着蒸腾的热气,大地呈现出一片骄阳似火的现象。
提起三伏天,我国历史上就出现过最热的夏天,根据史书记载,在公元1743年7月14日~25日的短短12天内,北京城近郊和城内就有11400人因为炎热而导致死亡,天气热得就像发了威老虎,甚至能闻到树木被烤焦的味道。根据古气候研究室专家换算,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7月20日下午的气温达到了惊人的44.4℃,远远超出了人体所能承受的高温临界点。
今年的三伏天从7月16日一直持续到8月24日,总共40天,三伏时间人们会感到乏力、食欲不振,都盼望着凉爽的秋天快点到来,那么立秋后天气会凉爽吗?
老话说“立秋暑未消,秋老虎驾到”,说的就是立秋后酷热的天气并没有结束,还有秋老虎的余威,这里的“秋老虎”就是指立秋后的回热天气(35℃以上)。老话还说“秋后必有一伏”,立秋往往处在中伏期间,立秋后还有炎热的末伏天气,因此立秋后尽管早晚凉,但是中午还会异常炎热,还会有持续半个月至二个月不等的秋老虎天气。
既然立秋后天气不会立马凉爽,那么今年秋老虎持续的时间长吗?老话说“公秋爽,母秋凶”,说的意思就是,如果今年立秋是公秋,那么立秋后的气温就会相对凉爽,秋老虎持续的时间不会很长;如果今年立秋是“母秋”,那么立秋后还会有长时间的炎热天气,秋老虎的势头会很猛。
“公秋爽,母秋凶”,2022年立秋是公秋还是母秋?
关于“公秋”和“母秋”的划分,我们老祖宗给出了3种方法:
一、根据立秋这天的农历月份来划分
划分方法很简单,立秋一般都是在农历六月份或者农历七月份,如果是在农历六月立秋,那么就是“公秋”,也叫“早立秋”;如果是在农历七月立秋,那么就是“母秋”,也就是“晚立秋”。
2022年立秋的具体时间为8月7日20点28分57秒,8月7号对应农历“七月初十”,因此今年立秋在农历七月份,属于“母秋”。
“母秋凶”,预示着今年立秋后高温不下,秋老虎的势头很猛,天气持续酷热难当。有句话老话叫“早立秋冷飕飕,晚立秋热死牛”,今年属于晚立秋,立秋后还会有持续很长时间的炎热天气,立秋来得晚,对应的冷天也就来得晚,人就会感到很炎热。
二、按照白天和黑夜来划分
划分方法很简单,如果是白天立秋,那么就是“公秋”;如果是黑夜立秋,那么就是“母秋”。
今年立秋的时间在8月7日晚上8点28分,是晚上立秋,因此今年立秋属于“母秋”。
三、根据立秋当天的农历单双数来划分
如果立秋当天对应的农历日期是单数,那么就是“公秋”;如果立秋对应的农历日期是双数,那么就是“母秋”。
今年“七月初十”立秋,“初十”是双数,很明显今年是“母秋”。
今年无论通过月份来看,还是通过农历日期来看,还是通过白天和黑夜来看,今年都属于“母秋”,说明今年立秋后天气不会很快凉爽下来,还会有长时间的高温天气,秋老虎的势头会很猛。
立秋有“公秋”和“母秋”的说法,入伏也有“公伏”和“母伏”的说法,今年入伏的时间为7月16日,对应的农历时间为六月十八,“十八”是双数,因此今年是“母伏”,老话说“雨淋母伏头,炕头长蘑菇”,说的就是如果今年入伏这天下雨,那么接下来的雨水就会很多,会出现持续性的阴雨天气,老话准不准让我们拭目以待。
那么立秋后热好还是冷好?老话说“早立秋丢,晚立秋收”,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早立秋(公秋)不利于粮食丰收,晚立秋(母秋)有利于粮食丰收。立秋后玉米在抽雄吐丝、稻谷在结实、大豆在结荚、薯块在迅速膨大,在此期间如果天气冷就不利于植株进行光合作用,农作物生长所需的积温不够,就会导致粮食作物的籽粒不饱满,就会导致粮食减产,因此立秋后热有利于粮食丰收。
“公秋爽,母秋凶”,这是老祖宗长期劳动生产的经验所得,老话还说“一场秋雨,一场寒”,立秋后下雨说明冷空气在入侵,冷暖空气交汇就会降雨,一场一场的秋雨下,就意味着“一次一次冷空气南下”,气温就会越来越低,十场秋雨穿上棉。
总结,“公秋爽,母秋凶”,今年是母秋,按照老祖宗的说法今年立秋后“秋老虎”的势头会很猛,立秋后还有持续很长时间的炎热天气。古代没有天气预报,人们只能凭借经验来预测天气,但是我国地域辽阔,农谚具有局限性,它仅仅表示天气的大概走向,立秋后热不热由“副热带高压”来决定。
原创首发,侵权必究。如果你对三农感兴趣,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