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十日(人生无悔10)

高考,我的再生元年

1977年高考恢复,这是全中国知识青年的再生元年,不管他在什么岗位,还是仍然留在农村,复习参加高考成了每一个知识青年的头等大事。因为大家明白,大学门就是龙门。在压抑了十年之后,这座龙门竟是如此壮丽。龙门这边是深不可测的深潭,龙门上边可是天堂。

在此,有必要抄录一段当时的政策和录取情况:

1977年8月13日至9月25日,当年第二次高校招生座谈会举行,确定高考招生办法。具体包括:

1、劳动知识青年和应届高中毕业生都可以报名;

2、具有高中毕业的文化程度才可以报名,而且必须通过大学入学考试;

3、政治审查主要看本人表现,破除唯“成分论”;

4、德智体全面考核,择优录取。

1977年10月12日,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正式恢复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的制度。据统计,当年的报考人数570万,录取人数27万人,录取率4.7%。

由于在高中时热衷于美术,而且受当年“读书无用论”的影响,加之毕业已有五年,自己的实际知识可能还不到初中水平,仓促应战,只能面临名落孙山的结果。但,请注意,上述政策中的第3条,是彻底解除我精神枷锁和前途封锁的“尚方宝剑”,即使我1978年考中西安交通大学,单位领导在政审中百般刁难于我,凭着这份文件和招办人员的热情帮助,我终于得以冲破牢笼,奔向自由的远方。

高等院校恢复招生的消息是1977年10月21日从广播里获得的,当夜无眠。后来获知这次高考将在1977年11月18日至24日报名,12月8日至9日考试,仅剩下一个多月的复习时间。对我来说,单位不给专门的复习时间,储蓄所也没有周末,只能在下班后复习。因此,考完后我连查分的勇气都没有:记得1977年高考物理时,我甚至不知道磁场标记“×”和“·”的含义。

好在下次高考还有半年时间,拼搏成了我这段时间的主基调。半年时间,每天晚上都凑在昏暗的电灯或煤油灯下(那时供电不正常,经常停电),靠文革后期父亲为我买来的文革中的简而又简的书本,我夜以继日,如饥似渴,一题三解,走路都在思考,知识水平飞速提高:半年就“啃”完了所有初高中课程。特别是作文达到空前水平,即使在不得已参加单位会议期间,半小时就可以完成一篇作文。

拿到附近中学找语文老师批阅,或是直接旁听参加他们的考试,语文老师每次给我的成绩都不低于95分,而且在班级上向学生展览:

“这就是有无社会阅历在作文上的水平差异!”

特别是我写的一篇《清明时节》,附近中学的语文老师给了99分。记得他叫住我:

“哎,小郑!你关于烈士陵园的描写太生动了,你是哪一天去的,人多吗?”

“我不知道烈士陵园在哪儿,只是猜想。”我答道。

“哦……!”老师一脸惊愕。

事实上,我真正的愿望是学习美术,可根据1977年各科录取比例,权衡利弊,在几百万人的高考大军中,常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专业录取率只有百分之几,艺术院校录取率估计只有千分之几,审时度势,命中、改变命运才是第一要素,遂选择了工科。

当年考大学是先选择高校,然后选择系别,还没有精细到专业。这可能与当时信息闭塞,高考大军对专业分类并不了解,加之高考刚刚恢复,招生工作还不能那么细致所致。因此大家对报专业比较随意,比如第一年我根据自己兴趣报了铁道、地质等学科。到1978年,当时认识的一位高中数学老师邵崇彬随口说了句:

“别人都报西安交大,你干嘛不报?”

没成想竟成了我读书和工作的最终阵地。记得报志愿时我填的是机械系和电机系,结果被后者录取。

因为不是我钟爱的美术类大学和专业,考工科实属“迫不得已”,因此拿到西安交大的录取通知书时,我虽然高兴,但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狂喜。

亲友包括熟悉的朋友得知我考上大学时都会随意的问一句:“要到哪所美院上学啊?”当得知结果时,无不露出惊讶的神情。

人生就这样,有时不得不舍弃,选择并上了一条并不十分喜欢而又不得不登上的船,就得一直走下去,并尽可能走得远一些,上得高一些。

1978年数据为,全国610万人报考,计划录取29万人,后补录11万,实际录取40.2万人,录取率6.59%。新生当年秋入学。西安交大当年的入学时间为1978年10月10日,入学后还补了三个月的解析几何。

那位经常帮我洗衣服的女知青也参加了高考,未中;后来在家庭压力下,再考又未中,遂自杀,但未遂,后不知所踪。

声明:好星座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老郑奇谈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xingzuo.com/w/277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