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六爻(周易密钥)

本文摘自李守力著《周易密钥》,为文化传统平台“轻松学《易经》”课程推荐的学习资料,仅供学习交流使用,转载敬请注明出处。

《周易·系辞上传》说:“天生神物,圣人则之。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天人合一”、“天人相应”是华夏文化的核心,中国文化的诸多谜团往往可以从天文学角度得到破译。《周易》乾卦六爻六龙之变化,“二月二,龙抬头”青龙节,都可以从天文学得到解释。

1.“二月二,龙抬头”天文溯源

古人用二十八星宿于昏旦时在东方地平线上的隐显来定季节。二十八宿分为四组,每组七宿,称为四象或四灵,即东方青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分别对应春夏秋冬四季。每当阴历二月二前后的初昏,角宿便从东方地平线上冉冉升起。角宿是东方青龙头角,《石氏星经》称:“角为苍龙之首,实主春生之权,亦即苍龙之角也。”而代表青龙龙体的其他六宿——亢(龙颈)、氐(龙胸)、房(龙腹)、心(龙心)、尾、箕(龙尾),此时尚隐没在地平线下。

人们把青龙崭露头脚的这段时间叫做“龙抬头”,并将之作为新一年农事活动即将开始的节日。所以民间把二月初二称为青龙节。这说明“二月二,龙抬头”确与东方青龙星座有关。

2.乾卦六爻六龙之变化天文溯源

根据古代文献记载,龙确实存在,龙乃神物,其活动规律与青龙星座相应。许慎《说文解字》在解释“龙”字时说:“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这应该是春秋秦汉时期的天象:二月春分“见龙在田”(此即“龙抬头”)、五月夏至为“飞龙在天”、八月秋分为“群龙无首”。

学者宋会群《乾卦六龙的天文科学含义新解》中论证:乾卦六爻爻辞所说的“六龙”各种状态是苍龙星(即青龙星座)在一个回归年中所运动的不同天象。六龙天象的观测年代当与距今4400年以前五帝虞夏的年代相当。虞夏正月,看到“龙抬头”,周易乾卦九二爻辞称作“见龙在田”。到了秦汉时期,由于岁差的原因,“龙抬头”推迟到了二月。

虞夏时期(原始社会末期至夏初),先民们看到的七种龙态与月份的关系如下:

夏历正月,看到“龙抬头”,西周爻辞称作“见龙在田”。

三月看到东南方的“惕龙”身体绝大部分出现在地平线以上,称作君子(龙)乾乾。

五月份天上银河横空,苍龙的心、尾、箕跌入银河与赤道交叉部位所形成的天渊中,而头、脖、胸则伸展欲跃出银河,称作苍龙“或跃在渊”,《夏小正》的五月“初昏大火中”显示的正是这种天象。

至七月份立秋前后,无拘无束的苍龙在西南星空中飞翔,称“飞龙在天”。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高”飞的龙头、身、尾会逐步的没入西方地平线。

至九月份,日躔在尾宿,如《礼记·月令》“孟冬之月(春秋时十月,夏时九月),日在尾”,指的就是这种天象。苍龙体与太阳同升同落,怎么也看不到了,此即上九高亢的龙走向其反面,像月晦一样,尽晦于地平线以下,称作“亢龙有悔”。

十月以后至十二月以前,苍龙星以不同的形式(或见头、或见身、或见整体)表现为晨见东方,故此时见到的不是正月以后、九月以前见到的那条天龙,而是呈现不同形态的“群龙”。

至十一月(春秋的建子之月)冬至,开始新的太阳年周期,以不见之龙“潜龙”为象,故曰“建子起潜龙”,初九爻始用事,开始新的龙态周期。

很显然,虞夏时代的苍龙天象与《周易》乾卦六龙变化是相当吻合的。

关注本账号,更多与传统文化分享、国学传播、《易经》解析、风水八卦、亲子教育、哲学艺术、管理咨询、网络营销、电子商务、商业模式、在线教育、网络金融、IT评论、新媒体运营方案、电商运营方案、就业指导等方方面面的文章与您共分享。

声明:好星座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陇上小诸葛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xingzuo.com/w/27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