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四号是什么日子(14世纪)

#历史开讲#

文|木木

编辑|观星


宗族的集体记忆需要文化活动的参与,需要一定传统习俗作为记忆的载体。所谓年节习俗就是对宗族的共同文化记忆的一次又一次生动的展演。

中国文化具有强大的惯性,超越大海的阻隔,历经百年依旧在琉球久米村这块崭新的土地上延续,通过年复一年的传承,久米村宗族时刻牢记自己文化上的根源。

一、习俗的记载

徐葆光在造访琉球之后留下的《中山传信录》对当地的年节习俗有这样记载:正月十六日,男妇俱拜墓二月,麦穗祭,国中同日祭麦神。此日妇女不作女红,男不事田野。

二月十二日,花朝。前二日,各家俱汲井,女汲取井水洗额,云可免疾病。三月三日上巳,家作艾糕相饷遗。官民皆海滨禊饮,又拜节相往来。

五月五日,竞渡龙舟三(泊一,那霸一,久米一)。一日至五日,角黍、蒲酒同中国六月,稻大祭,选吉。同日祭稻神。又有六月节,国中蒸糯米为饭,家家相同。

此日亦不作女红、不事田野,同上四祭日。此月有月之夜,士民皆拔河争胜。七月十五日,盆祭祀先,预于十三日夜,家家列火炬二于大门外,以迎祖神。十五日盆祭后,送神。

八月,家家拜月白露,为八月节,先后三日,男女皆闭户,不事事,名“守天孙。”

此数日内,如有角口等诸事故,必犯蛇伤十二月逢庚午、庚申日,通国皆作糯米糕,棕叶包裹三四层,和叶蒸食,相饷,名曰鬼饼。俗传古有鬼出,作此祭之。亦驱傩、穰疫之怠。

二十四日,送灶。次年正月初五始迎灶。每月朔望,家家妇女取瓶罂至炮台汲新潮水,归献灶神或天妃前石神。

较为全面地梳理了他所见到的当地习俗,从这些习俗中不难看到许多中国的影子。

二、重要节日

春节不仅仅是中国人重要节日,也是久米村宗族子弟的重要节日。这是旧历的开始。李凤娟在《冲绳久米村文化研究》中介绍,在新年的第一天,家家户户普遍举行相应的祭祀仪式。

男女老少要穿着新衣服,对堂屋的祖先神龛清扫干净,在佛坛上摆满香烛、香炉、御茶、御酒、料理等物,祭祀神明与先祖。与亲族和邻居相互拜会。清扫祖墓,并祭拜。

新年第二天,久米村子弟的开学之日,出门之前需要在红纸上书写祝词,供奉祖先牌位上,烧香祭拜,行礼。表示对祖先与文化的尊崇,寓意宗族教育兴旺,人才辈出。

在初四这一天,在祖宗牌位香炉旁贴上对联,摆放贡品,烧香,祭拜,迎接灶神。

此外,为了烘托迎新辞旧的节日氛围,久米村宗族也会放鞭炮、贴对联、互相拜年、互相发压岁钱,表演舞龙舞狮。

元旦影响之大,甚至让琉球国国王也十分重视。徐葆光《中山传信录》见到元旦祭拜的光景,举国上下皆行祭拜,琉球国王为首,向北方遥祝中国皇帝,三拜九叩,高呼万岁。

之后,进入正殿,接受百官的祝贺,也是三拜九跪,十分隆重。徐葆光《中山传信录》记载二月十二日是花朝节。

每家需要向汲取井水,让家里女子用井水清洗额头,认为这可以祛病挡灾。

徐葆光《中山传信录》记载,三月三日是上巳节,家家户户制作艾糕,之后同亲族邻里相互分享,不论官民都到海边清洗。寓意消除不祥,保佑吉祥如意。

徐葆光《中山传信录》记载,旧历五月五日,琉球国王大宴宾客,招待王公大臣,举办赛龙舟,泊村、久米村、若狭、垣花、泉崎和那霸都会赛龙舟。

此外,角黍、蒲酒等食品与习俗都与中国相似。

关于琉球端午赛龙舟的由来,史籍并无明确的定论,根据《球阳》中《龙舟竞渡说》记载,有三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是因为闽人三十六姓来到琉球为了庆祝太平于是设置龙舟。

第二种说法是琉球人在中国见到龙舟于是效仿。另外,龙舟是将“龙头”和“龙尾”固定在竞赛的船上。在琉球王国,当“龙头”和“龙尾”还有其他的作用。

据《球阳》卷九记载尚贞王三十年之前,曽有一段时间将龙舟上的龙头龙尾拆卸,让官员郑重地请到庙中,派兵把守,国王贵族前来祭拜。不知何原因,在尚贞王时期被禁止。

七月十五日,道教称为中元节,佛教称为盂兰盆会,民间称为“鬼节”,是融合了儒释道三家的节日,十分契合久米村宗族慎终追远的宗族精神,也是一个重要祭祖的节日。

根据徐葆光《中山传信录》记载七月十五日是中元节。在十三日的夜晚,需要事先打扫灵位,摆放好贡品,由家主带领子弟打扫并清洗牌位,酒器等物品。

到祖先墓地,点香引导祖先回家。家家户户在家门口点上两根火炬,迎接祖先回家。十四日,则参拜祖庙,这几天不允许吃荤。

十五日结束祭祀之后,先向祖先敬酒烧香,再用香带领祖先回到墓地,视为将祖先灵魂送回。九月九日是重阳节,祭神拜祖,感恩敬老。

齐鲲的《续琉球国志略》卷三《风俗》记载了琉球的重阳节活动重九节这一天,饮菊花酒,九月放纸鸢。根据李凤娟《冲绳久米村文化研究》对该节日的考察。

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在这一天久米村人会祭拜祖先与灶神,并制作炒豆腐渣和红豆粥,祭拜厕神,祈求风调雨顺,农业丰收。

在每年的正月十三日到十九日,还会杂久米村大门、西门和两个天妃宫设置“结采门”。到处张灯结彩,在天妃、关帝等雕像上装饰供灯,欢度节日。

三、婚嫁

婚嫁是子女对父母的义务,是宗族繁衍发祥所必须的行为。在久米村宗族父权社会之下,婚姻的目的有二:一是为了延续子嗣,传宗接代,让宗族百世延绵,二是合两姓之好。

生命的终点即是死亡,死亡为人生不可避免。在一个精密联系的宗族内部,骨肉至亲,感情交流深厚,死者为大。

在父系社会中,父权最重,在父辈死亡之后,子孙悲恸,必须有相应的仪式来纪念先祖。一代复一代,相沿成俗。况且,儒家文化提倡孝道之学说,看重“慎终追远”。

久米村宗族的婚礼是关系到家门家风的重大事件。久米村在琉球与泊村、那霸、首里同为士族系统。在士农分离的体制下,久米村士族严格遵循“同姓不婚”的原则。

在久米村宗族社会的世界观里,婚姻事关人伦,同姓婚姻违反规定,则是行淫事,与禽兽无异。另外“士农不通婚”的规矩也十分重要。

从家谱的记录中就可以看出久米系宗族对等级制度严防死守,对久米子弟的婚嫁十分在意,必作为重点内容书写,就是为了防止士族与普通百姓通婚导致“良贱不分”。

久米村宗族的婚礼,需要媒人说和。在男方想要迎娶女方之前,由媒人相互沟通。在男女双方往来数次。在久米村,男方的容貌,女方的仪态是重要的挑选准则。

婚后也希望双方能够相敬如宾,如果一方出身高门或家境殷实,也不应该对对方有恃无恐,蛮横霸道。

在《嘉德堂规模帐》中语重心长地教导宗族子弟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时候天命去则财产散,关键是家庭之间互相尊重,夫妻双方共同扶持。

不过总体而言只有对双方的家庭有所了解,觉得门当户对郎才女貌之后方可结婚。同意结合之后,双方互赠定情信物,挑选吉日举办婚礼。

将事情定下之后,祭拜祖先将喜事相告,男方母亲需要在祖先神主之前,将某女某村何氏何男女儿等信息告诉祖先,视为对祖先的尊敬,表现婚嫁乃是宗族的大事。

女方先祭拜祖和父母,与家人分别。女方父母将女儿送往父家,新郎要带领亲迎队伍迎接。亲迎队伍中媒人穿黑衣站中间,其他小童穿蓝衣在媒人四周。

然后女方父母将女儿行礼等物留下之后要立刻离去。女子随新郎到男方家中,在从女方家到男方家过程中要穿着黑朝衣,面部遮挡。

到了男方家中,女子要拜见舅姑,舅姑也回礼。之后,祭拜先祖,向先祖贡献酒、茶等物。然后,向新人献上菜肴,包括:大根、黄大根、昆布、牛尾、赤饭、梅干、酒等。

最后,新妇回到妇家回礼,新妇穿白朝衣,掩盖其面,在隆重的队伍中回到娘家。新人回到女方家中,见女方父母和亲人。

在迎来送往过程中,双方迎来送往都有规定的行列,包括婚礼亲迎之时的行列、迎妇父家之行列、妇家归之行列,场面不小。

声明:好星座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大国印记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xingzuo.com/w/27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