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圣诞节(吃饺子)
如果说圣诞节是外国的“文化入侵”的话,那么平安夜吃苹果、圣诞节吃饺子则是中国的“文化输出”。
在微博上,有一位身在苏格兰的博主,在平安夜收到了公寓管理员的圣诞礼物,其中赫然出现了中国的平安果。
对于已经习惯了平安夜吃苹果的中国人来说,可能感觉这没什么,但是要知道,其实平安夜吃苹果是中国特有的习俗,平安夜吃苹果追求的是平平安安,这个习惯是根据苹果的读音而来,但是没想到伴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平安夜吃苹果这个原本是商家搞出来的噱头也能成为一种文化习惯,也因此圣诞节的苹果相比往常也要贵上许多。
不过,从今年网友的讨论的内容来看,今年圣诞节的明星食物不再是苹果,而是饺子。
圣诞节吃饺子,来年生个胖小子
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告老还乡,在家乡白河岸边见百姓忍饿挨饥,天寒地冻,耳朵也被冻烂,于是他叫弟子在南阳东关附近搭棚派药,用羊肉、驱寒草药熬煮成“祛寒娇耳汤”,加入用饀皮包成耳朵状的“娇耳”,据说吃后身体会发热,两耳很快就痊愈了。
张仲景派药持续到大年三十,年初一时,人们开始仿照娇耳的样子做过年的食物,并在初一早上吃,“娇耳”也逐渐演变成“饺耳”、“饺子”。
虽然朝代更替,但是吃饺子的习俗却保留了下来,饺子的吃法也从和汤一起混着吃逐渐演变成捞出来单个吃,到了宋代,饺子又被传入蒙古,而伴随着蒙古帝国的征伐,这道美食又被传到世界各地,俄罗斯、乌克兰、意大利等国家也有饺子这道菜,对于他们来说饺子同样是极其重要的国家级传统美食。
当然,传播的过程中也产生了许多问题,比如万物起源韩国人,就曾表示饺子是属于韩国的美食,因为韩国的祖先很久以前曾居住在中国北方及东北地区一代,有观点认为,朝鲜是由曾居住于中国北方的燕国逃亡者建立的,而中国从后汉到唐代,一个被称为高句丽的国家一直统治着中国东北地区至朝鲜半岛北部的广大地区,统治范围曾一度扩大至中原地区,所以他们也很可能吃过类似饺子这样的事物。
一些韩国人还认为饺子的传播也应当归功于韩国,理由则是饺子是随着蒙古的侵略传到世界各地的,而韩国人一直认为蒙古大帝成吉思汗是韩国人。
关于其出处以及来源,只能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过在国内外网友的心目中,许多还是将饺子视作中国的特色美食,也因此在对圣诞节进行“本土化”改革的时候,最先提及的食物就是饺子。
随便翻看微博、知乎关于圣诞节的话题,都能看到圣诞节吃饺子的评论,并且网友还像模像样的给圣诞节吃饺子这一习俗编了许多俗语,什么“圣诞不端饺子碗,生下耶稣没人管,圣诞不把饺子下,来年被钉十字架”,给这种新的习俗增添了一股“传统性”。
而在虎扑上,还有网友发起投票,探讨圣诞节究竟该吃饺子还是汤圆。
甚至还有网友将相关消息传到国外,试图将饺子与圣诞节绑定,达到文化输出的目的。
“在中国北方,人们过圣诞节吃饺子。在中国南方,人们吃汤圆。”
在遭到圣诞节这样的“文化入侵”的同时,中国网友用自己的方式试图改变这些文化,让其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然后再传到国外成功改变外国人的生活习惯。正如网友所说,圣诞节的全球流行还没到100年,所以并不存在什么传统习俗,毕竟在中国没有个几百年的传承都不好意说自己是传统,也就是说,现在我们吃苹果、吃饺子都没有什么问题,只要坚持吃,早晚能变成圣诞节传统习俗。
而圣诞老人这个许多人认为的传统圣诞节意象,实际也是由可口可乐公司为了宣传自家产品创造出来的,本身也没有百年,自然不存在什么“传统性”,因此许多网友也想办法创造圣诞老人的替代品,用中国元素来顶替,比如,被炒的火热的香港演员徐锦江,或者身穿红袍的关二爷。
只是替换形象还不够,还需要赋予形象历史意义,有网友就结合徐锦江饰演过的角色,编纂了“圣诞节的由来”的历史。
“清朝时期,由于外国传教士汤若望等人提出的地圆说,遭到了清政府迫害下狱,而主审此案的鳌拜,其祖先拜月教主也早在唐末就提出过地圆说,因此鳌拜对于汤若望等人得了理论十分认同,还帮助其平安脱险,这一天是西历12月24日,因此这天又被称作平安夜。
之后鳌拜营救汤若望的事情败露,被康熙抓了起来,同时康熙还派遣太监小桂子到狱中将鳌拜杀害,而汤若望的后人为了纪念鳌拜,将他的故事与形象到处宣扬,这也就是圣诞老人的由来……”
有理有据令人信服,如果没有点中国历史知识,恐怕还真的会信以为真。
而在今天,徐锦江老师也在微博上对中国特色圣诞节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并表示虽然苹果与平安夜本来没有关系,但是因为中文发音问题,苹果被赋予平安的寓意,而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这些中国特色的习俗会促进中西方文化之间的碰撞与交融。
至于自己的鳌拜形象的走红,很大原因是因为鳌拜与“All Buy”的发音相似,而“All buy”的中文含义与豹子头巡捕的“我全都要”的思想内涵又极其相近,再加上红帽子、白胡子爷爷等与圣诞老人极其相似的特点,这种碎片化的拼凑与巧合,让徐锦江的鳌拜与豹子头形象最终成为了中国版的圣诞老人。
在这场洋节本土化的进程中,不仅是沙雕网民,甚至还有学者参与其中。出生于吉林市、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曾担任长春光机学院副研究员的筹建中的中国《山海经》研究会会长宫玉海教授,就曾表示,耶稣并非只是宗教或神话的人物,而是确有其人,他就是中国上古时期“五帝”之一的颛顼。
这么看来,由中国人来制定圣诞节的习俗倒显得很有理论依据。
圣诞本土化
之所以近些年会诞生如此之多的本土化圣诞节的过节方式,很大原因与“抵制圣诞节”活动有关,从2017年开始,越来越多的当代年轻人开始抵制圣诞节这样的洋节,相比许多中国的传统节日,圣诞节这一天中国总是要热闹许多,各个商家趁此机会打折,街边的店铺都是圣诞节装饰物,而圣诞本身就带有宗教属性,属于基督教的节日,许多人担心这种洋节的盛行会对本国的节日文化造成巨大打击。
十一月份的时候,哈工大就曾爆出过因为宿管阿姨感恩节送巧克力,学生举报宿管阿姨过洋节的新闻,这件事情还登上了热搜榜,引起网友非常大的讨论度。
Ps:哈尔滨工业大学作为被美国列入实体制裁清单的高校之一,自然受到国内外许多人的关注,因此学生对于过洋节有些敏感还算是可以理解,只是语气做法或许有些过激。
由于民间许多人对于过洋节比较排斥,为了让过洋节的行为名正言顺,因此洋节“本土化”的趋势也逐渐流行起来,比如圣诞节吃饺子这一习惯,实际上已经有三年的“传统”了。
还有人为了巩固圣诞吃饺子这一传统的正统性,举一反三,解释了为什么反洋节的声音里最多人反对圣诞节。
有网友表示,其实圣诞节吃饺子早已成为国外许多家庭的习俗,正如上面所说的那样,饺子不仅是中国的传统美食,许多外国饺子也拥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在国外,许多国家的人民也会在圣诞节这天吃饺子,并且单论时间来看,恐怕要比中国人圣诞吃饺子的习俗要源远流长的多。
而且在华人较多的地区,圣诞节吃中国菜也逐渐成为一众传统,道理很简单,在国外,圣诞节这一天,只有中国餐馆还开着。
总结
由于疫情原因,许多国家的日子并不好过,中国虽然疫情控制的很好,但是许多行业还是受到了不小的打击,即使是对于宅在家里足不出户的游戏玩家来说,看着翻车的《最后生还者2》与《赛博朋克2077》、陪绑的各路高分游戏媒体、以及最后全都变成“图一乐”的游戏评比,2020,可能是这些年最难熬的年份之一。
到了12月末的圣诞,嬉笑怒骂一整年的网友们,最终将圣诞节变成“愚人节”,以“圣诞吃饺子”这种瞎胡闹的方式,结束2020,选择以一种更加乐观的心态,来迎接2021年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