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1987年)

三十多年前,美国多家报社突然传出消息,称中国曾与沙特阿拉伯进行过一项高达上35亿美元的军事交易。不同于以往的轻武器售卖,此次出售的武器是“使命必达”的东风—3弹道导弹。作为拥有着4000公里最大射程的致命性武器,这次交易甚至可以说一夜之间改变了中东的政治军事格局,原本想对沙特蠢蠢欲动的其他国家也不得不暂避锋芒。

(沙特阅兵仪式上的东风—3)

更令西方美英等国家坐立不安的是,有传言称中国甚至额外附赠了一枚核弹头在本次交易里。虽然这只是没有根据的小道消息,而且中国也不可能把发射按钮交给沙特控制,但是核武器的威慑力还是引起了轩然大波,以致美国公开要求中国限制导弹出口。

其实,关于本次交易的具体过程,以及美国知晓此次交易的契机,都是充满着戏剧性的。

一、被“枪”指着的黄金国家

沙特阿拉伯,作为中东地区的大国,虽然历史渊源不长,但却因石油的天然眷顾而大发横财。它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石油储存量和产量均为世界第一,并且还是世界上最大的淡化海水生产国,说它是海边的“黄金国度”是一点也不过分的。

按理说,拥有着惊人财富的沙特阿拉伯应该并不缺少盟友才对,那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沙特与中国签订了如此巨额的军事交易呢?

(沙特阿拉伯)

首先,是在1986年出现的油价下跌事件。由于美国不顾他国利益,公然插手国际原油市场,导致当年的石油价格暴跌到了令人不可思议的10美元不到,与三年前相比整整少了三倍。这就使得以石油为生命的中东国家基本丧失了油价控制权,甚至不少国家都出现了财政危机。

而作为其中的老大哥,沙特阿拉伯更是首当其冲,不仅预期收入大幅减收,甚至国家正常开支都出现了很严重的赤字现象。石油虽然给予了沙特价值连城的财富,但也使其经济构成过于单一,以至于油价的影响被无限放大。

其次,便是中东复杂的政治军事格局和邻国虎视眈眈的威胁。中东地区本应该是一片祥和宁静的土地,与其他地区一样养育着自己的儿女。但是埋藏在地底的石油不仅带来了不可胜数的财富,更是吸引了其他国家染指这片地区的欲望。

致富的密码也同样成为了夺命的理由。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为了维持自己的利益和石油供应,便开始在中东地区扶持、培养属于自己的势力。而其中最为出色的,应该是以犹太人为主的以色列了。

(沙特与美国的石油博弈)

以色列是与其他中东地区国家格格不入区别的存在,宗教上的差异使得它与其他国家几乎没有共同语言。饱受流亡之苦的以色列人知道,想要在这片富贵土地上立足脚跟,强硬的军事实力是必须的。

因此在美国的支持下,以色列很快成为了中东地区军事实力顶尖的国家之一,并且成为了美国在中东地区最为忠实的盟友。

伴随着“邻居们”的崛起,沙特自己的危机感也在与日俱增。但是,沙特作为一个石油帝国,挖矿赚钱可能比较在行,但要说起军工研究和国防建设,那可真是惨不忍睹了。在整个沙特,甚至都没有一种射程能够达到150公里的导弹。

如此孱弱的军事实力毫无疑问是无法匹配沙特的财富体量的。这也难怪沙特急于寻求外部帮助了,毕竟对他们而言,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两伊战争)

刺激沙特下定决心要购买武器的还有当时发生的一些其他事情:1980年,两伊战争正式打响,在外部大国的帮助下,两国均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可以精确打击的中程导弹。而在1981年,以色列肆无忌惮地利用沙特空军的盲点,悍然飞过沙特领空空袭伊拉克的核反应堆。

这不禁令沙特国王法赫德心惊胆战,虽然这次沙特并没有损失,但如果下次以色列针对沙特发动袭击会怎么样呢?

身在一片枪火连天的战争核心地带,沙特为了保守自己的财富,终于还是下定了决心,要购买一种“敌人在进攻我们之前需要仔细掂量的强大武器”。

二、来自东方神秘大国的“帮助”

上世纪八十年代,全世界能够制造中程精确导弹的国家屈指可数,可以说只有美国、苏联以及刚刚开始复苏的中国。而沙特作为美国的盟友之一,虽然关系不像以色列那样紧密,但也可以说是战略伙伴之一了。

因此沙特甚至根本不担心美国会拒绝他们,哪怕价格会贵很多。美国在当时毫无疑问是超级大国,军事实力冠绝全球,军火销售自然也是名列榜首的。为了钱,向沙特出卖一些常规武器肯定是无可厚非的,更何况沙特要求的是射程只有100公里的“长矛”弹道导弹。

(长矛—弹道导弹)

但就是这桩几乎板上钉钉的交易,却被美国的另一个更为要好的盟友——以色列给破坏了。以色列知道在财富方面,自己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与沙特相抗衡的,倘若他再拥有了强大的军事实力,那么自己在中东地区的威慑力将会大幅度的下降。

因此他们从中作梗,以强硬的态度要求美国不可以向沙特出口导弹武器。

而美国在利益权衡之后,觉得以色列在中东的作用会更大一些,所以还真的选择了相信以色列,一口回绝了自己的盟友沙特。这使得沙特王室都抱着怨怒的情绪。

除了美国,现在留给沙特的选择便只有苏联和中国两个社会主义国家了。苏联作为美国的冷战“死敌”,明白一直以来沙特更亲近于美国。

看到现在沙特在美国那边吃瘪,苏联当然不可能出面做老好人,因此沙特根本就没有考虑过苏联。到了最后,还能够提供中程导弹出口的就只剩下当时在沙特眼中还略带神秘的东方大国——中国了。

要知道,当时我们国家还没有与沙特建交,甚至沙特方面在称呼中国时都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而是带有明显政治意味的“red China”。在这种情况下,能否从中国买到导弹,沙特人心里其实也没底。但是沙特当时的国防压力实在太大,这些外部因素终究还是迫使沙特决定去中国试一试。

1986年,沙特驻美国大使班达尔亲王携妻子来到中国,并把他们此行的目的秘密透露给中国:能否购买我国的东风—3弹道导弹。

在不短的时间之后,他们得到了一个振奋的消息,我国原则上同意出售导弹。从这时起,这场惊天交易已经拉开了序幕,我国为了更好地对接工作,更是派遣了当时的解放军副总参谋长曹刚川中将亲自去往沙特进行有关事宜的接洽工作。

(东风—3弹道导弹)

在进行了初步商议之后,双方都觉得本次交易计划是切实可行的,于是在隔年,沙特防空军司令苏尔坦亲王亲自来到了中国进行参观并全权负责采购导弹的相关事宜。

这位苏尔坦亲王可并不是无名之辈,他后来被称为“沙漠勇士”,本身就有着极高的军事素养和观察能力。为了掩人耳目,这位亲王对外声称自己是去中国进行轻武器的购买,并且劝阻中国向伊朗出售其他武器。

因为当时中沙尚未建交,因此谁也没想到这个借口下掩盖的会是数十枚中程导弹的交易。

苏尔坦亲王为了及时向国内传达消息,采用了自己独一无二的传递方式:那就是在路上随意行走,碰到一家任意的酒店就走进去开一间房,然后在房间的公共线路上用密语给沙特传达信息,然后立刻退房。

毫无疑问这种方式的保密性是卓有成效的,乃至包括美国在内的任何国家都没有发现端倪。

(苏尔坦亲王)

关于中国与沙特进行的这场交易的细节,目前流传着很多有趣的小故事。据说当时中国虽然愿意出售东风导弹,但却提出了两个要求,首先是不能搭载核弹头,只能作为常规武器使用;其二就是在发射导弹之前,必须要有中方的同意。

关于第一点,沙特自然是毫无问题的,因为他们本身就没有核武器的研究。但是第二点却使得沙方非常不愿,毕竟是花了大价钱买过来的,要是发射还要看别人的脸色,那自己这跟摆设也没什么区别。中沙双方就这个问题僵持住了。

最后,中方允许沙特代表去二炮导弹基地参观,在近距离感受到导弹从出仓到发射的全过程之后,他们还是屈服于如此强力的武器诱惑下了。

根据沙特代表回忆,当时的中国军人们虽然都很震惊基地里来了外国人,但很快恢复到了平时的训练状态,有素的部队搭配上先进的武器,引得沙特代表们一阵羡慕。

除此以外,还有关于导弹价格方面的趣闻。因为中国当时没有出口导弹的经验,也不知道到底要价多少才算合适。

于是在商讨价格时,中方代表试探性地给出了一亿元一枚的价格,然而沙特代表阴差阳错地理解为了一亿美元,并且当场表示可以接受。这样的误会虽然可笑,但也可见当时沙特有多么急切想要能够保护自己的武器了。

在双方的努力下,这笔高达35亿美元的交易顺利达成了,沙特以现金方式结清这笔巨款,中方则承担相关导弹基地的基础建设和人员培训工作。这笔交易,比当时中国的外汇储备——20.72亿美元还要多出一大半,对中国而言无疑是促进经济发展的一大好事。

而对沙特而言,他们也并没有吃亏,毕竟获得了自己梦寐以求的护国利器。这场双赢的交易使得中沙双方均满载而归。

三、后知后觉的美国情报局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这笔高达35亿美元的交易就算再怎么神秘,但毕竟货物是数十枚重达两吨的巨无霸。因此,在运输和安装过程中,还是在不经意间走漏了风声。

当载有导弹的运输舰抵达西印度洋的时候,美国的一艘航空母舰便鬼鬼祟祟地跟在后面,美其名曰:观摩。而印度方面也派出了舰队在远处观望,若是这时被发现运输货物竟然是导弹,那么中东局势恐怕就又要升温了。

好在沙特阿拉伯也同样明白这批货物对自己的重要性,当运输船抵达巴基斯坦邻近海域时,就以“空军演习”的名号进行了护航。到了沙特港口之后,聪明的苏尔坦亲王命令把货船停在美国船只旁边。这样一来,谁想打这批货物的主意,就要先掂量掂量旁边的美国人怎么办。

(美国中央情报局)

在紧锣密鼓地安排之下,沙特终于拥有了属于自己的镇国利器。而宝剑的锋利就要让敌人知道,于是沙特开始若有若无地向外散发消息,说自己已经拥有了足以影响整个中东局势的重要武器。

为了一探究竟,美国情报局也开始了更为细致的探查。终于,在1988年,美国情报局在一堆老照片里发现了不对劲的地方。

大家都知道,中国虽然有些地区也有留胡子的习惯,但和中东人那蓬松的胡子相比,差别还是太明显了。而这群美国情报人员在一组中国导弹基地的卫星图片中却看到,有一群留着大胡子的人存在!

经过仔细的调查, 他们最终确认这是来自中东的“客人”,而最近在中国有过采购记录的只有沙特。

这一切终归是水落石出了,然而却为时已晚,这时距离中沙交易完成已经过去了将近两年。无可奈何的美国情报局只能解雇了五名情报人员来发泄自己的愤怒。

随后,美国《华盛顿邮报》更是公开宣布了这一消息,引得全世界都为此震惊。美国警告称沙特购买的“东风-3”导弹是对以色列的威胁,呼吁美国政府对中沙两国采取严厉的制裁措施。可想而知,作为沙特长期以来的盟友,购买军火这种大事居然被蒙在鼓里,美国肯定是非常不情愿的。

于是,美国人恼羞成怒并傲慢地提出,要检查已经运抵沙特的“东风-3”导弹,这个无理要求当然被沙特拒绝,美国甚至因此而召回了驻沙特大使霍兰。而美国小弟以色列更是咄咄逼人,以色列总理伊扎克-沙米尔的一位助手威胁说,以色列可能会对沙特的导弹实施先发制人的打击。但最后的事实证明,这些只不过是他们发泄自己怒火的把戏罢了,面对拥有导弹的沙特,现在已经无人敢于轻视。

(战争中的风以色列)

美国最后用了一个颇具戏剧性的结尾来进行收场。本来还在大肆宣扬“中国向沙特出口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口风突然发生了离奇的转变,他们把对此次贸易的批评转向了对“东风-3”的贬低:这批导弹采用的是常规弹头而非核弹头,威力有限。

并且中国人出口的是有缺陷的“东风-3”。究其原因,美国之所以在这一事件中退让,主是换取中国加入美国牵头建立的《导弹技术控制制度》,对射程在300千米以上、有效载荷在500千克以上的弹道导弹的转让进行限制。美国如此前后不一的态度,也让全世界的国家再次认识了这个“全球第一”的超级大国的真面目。

四、保有忧患方得和平

在沙特向中国采购导弹这件事情中,有一个主题是一直贯穿着的。那就是强大的军事实力是对自己国家安全的保障。沙特作为中东第一大国,拥有着数不胜数的石油财富,然而薄弱的军事力量使得这样一个国家不得不担惊受怕、疑神疑鬼,甚至受制于以色列这样的小国家。

而拥有了武器之后的沙特,不仅在国际舞台上的发言更加硬气,而且也令一些觊觎石油的邻国收起了歪心思。沙特从始至终并没有真正参与到一场大规模的军事交战中,但仅仅是由于“拥有精确打击的弹道导弹”这个消息,便使周边国家的态度完全扭转,可见强力的武器对一个国家的震慑力量多么重要了。

而对中国而言,我们同样是从那个军事落后、经济疲软的时代咬牙走过来的。在经历过百年列强凌辱和两次世界大战的洗礼后,刚刚诞生的新中国已经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弱国无外交,拳头才是讲话的根本。

在无数科学家们夜以继日、焚膏继晷的努力投入下,我国完成了“两弹一星”的科学研究,成功跻身为世界上少数掌握该技术的国家,拥有了让西方国家另眼相看的资本。

(中国阅兵式上的国防军备)

近年来,世界仍然是以和平发展为主题,但部分地区的战火仍旧在继续。中国之所以能够在这种环境下独善其身,与我们日益强大的军事力量是密不可分的。我们是热爱和平、渴望发展的国家,但也是不怕战争、坚守自己利益的国家。

强大的武器可能并不是要去侵略别人,而是要更好地保护自己。坚持着这一点的中国,将矢志不渝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永远屹立在世界东方。

声明:好星座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历史微鉴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xingzuo.com/w/27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