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冯的名人(著名收藏大家冯德富的传奇人生)

金秋十月,我国著名国画大师潘天寿创作于1965年的指墨画巨制《松石四鹰图》从浙江久鼎拍卖公司横空出世,好评如潮,一夜间红遍大江南北。

1965年,潘天寿的指墨画已达到了炉火纯青的艺术境界,而《松石四鹰图》正是他这一时期创作出的颠峰之作。潘天寿创作指墨画时,善于画大画,他画了许多丈二匹的指墨画,如《夏塘水牛图》、《暮色劲松图》、《松梅群鸽图》、《无限风光图》等。潘天涛1963年创作的《无限风光》,被认为是他平生最大的指墨画巨制(358.5×150cm ),中国嘉德 2018秋拍,成交价2.87亿元 。

而浙江久鼎拍卖公司2022年10月2日在杭州洲际酒店隆重举行的首场拍卖会拍卖的潘天寿指墨画巨制《松石四鹰图》(366x144cm),为丈二尺幅,被视为潘天寿平生创作的最大指墨画的姊妹篇,与《无限风光》并称双雄。这两幅潘天寿的指墨画巨制,创作时间相差两年,但《松石四鹰图》气势磅礴,更显奇绝。苍松如黛,山石陡险,四只雄鹰神态各异,奇特的艺术气息扑面而来。更珍贵的是,中国嘉德2018年2.87亿元拍出的《无限风光》与时隔4年后的浙江久鼎1.9亿元落槌的《松石四鹰图》,两幅指墨画巨制都有相同的款识:偶作指画,气象在铁岭清湘之外矣。有专家评价说,加佣金,这幅画成交价应该是2.185亿元,如果不受疫情影响,很多竞拍者无缘到杭州洲际洒店参加竞拍,这幅潘天寿的指墨画巨制《松石四鹰图》有可能成交价会超过《无限风光》。

2022年10月2日下午,杭州洲际酒店浙江久鼎拍卖公司首拍"翰墨留香"历代名家书画拍卖会现场,气氛热烈,掌声迭起。艺术品市场的复苏,激动着在场的每一个人。拍卖会接近尾声,本次拍卖活动隆重推出的潘天寿1965年创作的指墨画巨制《松石四鹰图》将拍卖会推向高潮。拍卖价从起拍价1800万一路飙升,到1.9亿元落槌,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此幅潘天寿的《松石四鹰图》,就是收藏大家冯德富30多年前的旧藏。而这幅画,仅仅是他数千件收藏品中的冰山一角。

冯德富是著名军旅作家,更是独具慧眼的鉴藏大家,他经常写别人不寻常的人生,其实,他的人生也充满了传奇,甚至有些玄幻,在他身上发生的奇特现象,至今科学无法解释。


有时候他觉得自己太平凡,平凡得就像山涧不知名的一草一木;有时候觉得自己不同凡响,天生我材必有用,不好好奋斗,就对不起他那一组奇特的照片!这些照片的瑞光都是纯天然的,没加任何修饰和美颜…

大难临头,有惊无险


六十年代初,冯德富出生于陕南米仓山的崇山峻岭中,这是一个猎户村,村里的人们以打猎为生。虽然汉中是鱼米之乡,但这里是原始森林,没有大米,人们摇着手推磨,将玉米磨成米,磨成面,上顿下顿当主粮。在这个猎户村,家家户户都是猎人。他父亲是撵脚,野兽的腿便归他。可以说,他是吃熊掌长大的,烹着吃,蒸着吃,炖着吃,花样翻新……


大山深处,人们习惯烤火,在厨房挖一个火塘,一年四季,全家人围着旺盛的火塘,享受天伦之乐。在他一岁多的时候,对什么都新鲜。面对红红的火塘,非常兴奋,竟然从他小舅的怀里扑进了烈火中。他小舅年幼无知,非常慌乱,致使他在烈火中至少停留了半分钟!他母亲将他从火坑里救出来,顿时面目全非,惨不忍睹!人们见了他都摇头,认为人生绝对全毁了,只能戴脸罩生活了!他们村里已有一个这样的烧伤者,其面孔小孩见了骇得直往大人身后躲!他爷爷有烧伤的祖传秘方,每天从山上采草药给他洗面孔。半个月过去了,他的脸竟然脱了整整一个脸壳,不但没留疤痕,而且五官端正,皮肤白里透红,比原来更好了…村里人都觉得不可思议,百思不得其解。这件事,在全村引起轰动,人们都觉得神奇不已…

在冯德富15岁的那年,他从山外读初中回到山村。恰巧山外有人到山里来采药。他兴奋不已,和他们一块到山上采药。有一种叫白叶子细辛的中药,非常名贵,生长在悬崖峭壁中。在90度的峭壁中,他发现白叶子细辛,非常兴奋,双手抱着凸出的一块岩石,想以荡秋千的方式攀上悬崖。没想到石头突然坠落,他便随着石头向两百多米深的峡谷跌落。刚开始,他心里清楚的记得,在陡峭的山崖中,他抓了一把树藤,树藤也跟着他跌落。后来,他就不省人事了。当他醒来时,已经落到了池底。只听遥远的山顶在呼唤他的名字,若隐若现。此时,他身边山花烂漫,百鸟啼鸣。在离他不远的地方是一个天坑,冒着淡淡的紫气。不远处,几条五颜六色的蛇,吐着信子,在缓缓爬行。


他清醒过来,慢慢的活动四肢,发觉四肢都能动弹,只有小腿上挂了一个小伤口。这次大灾大难,有惊无险,令人难以置信,全村的人都觉得无比神奇…

冯德富在武警部队服役26年,大部分时间从事的军事记者工作。在采访中。多次遇到险情,都转危为安。他们的采访车,曾多次出车祸,都有惊无险。


一次,他们的福特采访车从高山上往下开时,突然刹车失灵,他透过车窗往外一望,只见4个轮子全部着火。他沉着冷静,指挥司机慢慢地撞上一棵小树,人车均安然无恙…


4年前,他遇到了一次意外,身负重伤。不仅右眼受伤,而且五腑六脏郁有不同程度出血,肚子胀得快要爆炸了。专车把他送回兰州,他住进了一家眼科医院。奇怪的是,医生光知道治他眼睛,不知道开腹做手术,首先处理内脏出血。半个月后,他腹腔出血奇迹般的痊愈了,无论透视还是做CT,都找不到半点积液!后来他把这件事讲给几个外科专家,他们听后都倒吸了一口冷气,感叹道:"不可思议,看来你真不是一般的平常人,命真大!"

偶有特异功能,预测非常准


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他还在嘉峪关外的戈壁滩站岗放哨。春节,他回家探亲,在绿色的火车里,非常拥挤。列车路过武威的黄羊镇,上来4个甘肃农业大学的女生。他在懵懂中,睡眼惺忪地望着她们,一一叫出了她们的名字。4个女大学生惊诧不已,久久的说不出话来…

1994年,他在武警甘肃总队司令部编一本叫《武警生活》的杂志。他们的办公室在三楼,四楼同一间办公室,是生产经营办的于主任。一天傍晚,他气喘吁吁地从外面跑上楼,回办公室取东西。结果多跑了一层,拿出钥匙,一下就将门打开了,发觉房间的所有设施都变了!他怔了一下,急忙看门牌,才知道开错了门。回到三楼,打开自己的办公室,喝着茶,总觉得这件事太蹊跷,不对劲!他又上到四楼,拿出同样的那把钥匙,却怎么也开不开这个门了…


他的预测能力比较强,心中无意中出现的一个强烈念头,就会变成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预测。


他的老家在深山老林,与世隔绝,连苍鹰都飞不出大山,更不用说人了。祖祖辈辈,靠山吃山,没有一个逃出大山的樊篱。

他读完高中,在村里教小学,当民办教师。很多人觉得他的前途已经很好了,不可能再走出大山!他告诉他们,他一定会走出大山,去开拓另一种如火如荼的人生!后来他的机会来了,他考取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并投笔从戎,参军入伍,成为一名著名的军事记者和军旅作家。刚过而立之年,他出版了长篇小说《情祭》,首印10000册,当时他是甘肃省最年轻的长篇小说作家。2004年,他又出版了长篇小说《白戈壁》,首印还是10000册,在北京开了首发式,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均做了专题报道。该书还被列为每年新兵入伍的必读教材。他创作了4部长篇小说,2部纪实文学,30余次荣获省、国家、全武警部队、全军大奖,获奖证书摞起来堪称荣誉等身……

在武警部队20多年,冯德富一直从事新闻工作。长期的军旅新闻生涯,为他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素材,他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利用业余时间勤奋创作,笔耕不辍,先后发表、出版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200余万字。其中有的作品被改编成影视作品,30余篇(部)作品被选入各种文集,曾先后30余次在军内外获奖。曾获金城文艺奖一等奖、黄河文学奖二等奖、甘肃省优秀文学作品奖、全国乡土文学佳作奖、第二、第四、第五、第六、第七届“武警文艺奖”。2000年采写的反映武警官兵战斗生活的系列报告文学,曾被《文摘报》、《作家文摘》、《法制文萃报》、《文摘旬刊》、《军事博览》、 《解放军报》《中国青年报》、《羊城晚报》、《南方周末》等120余家报刊转载;《法制日报》等60余家报刊进行了连载。

这是他第一次的准确预测,而且是对自己前途命运的预测!


在部队的一段时间。别人都叫他冯半仙,很多人找他预测前途命运。


1995年9月,《武警生活》杂志停刊,他被下放到一支队三大队工作。一位管理员找他预测婚姻,他扫了他一眼,脱口说道:你30岁那年的秋天,要注意,很可能婚姻有变!


这位管理员的脸刷地一下变了,晚上整整一夜没睡觉。后来他才知道,那时候正好是他30岁的秋天,那几天他们小俩口正闹离婚…

他对国外政要和国内腐败分子的前途命运的预测还是比较准的。


戈尔巴乔夫上台后,他见他眼角下吊,便预感到在他的领导下,苏联准会出大事……


郭某某早年的一个秘书和他有一次在一个桌子上吃饭,他曾劝他低调再低调!他很不服气,自信地说:"我们首长绝对没事!"结果,第二年,郭某某就被查处!


武威市原书记火某某,在他找名家写报告文学,大红大紫时,他就对他本家一位火姓部队首长说,你要劝劝他,小心出事!不出3年,火某某果然出事…


于某某也是如此!他们部队一位首长和他是邻居,春节他给这位首长拜年,说起于某某,这位首长说:"他就住在我家楼上!"当时他有一种非常特别的感觉,说不清道不白!他对首长说,你见了于书记,提醒他,这几年要特别小心!你也要尽快离开这里!"


后来,这位首长调到了北京,升为正军,而于某某在几年后升为常务副省长没几天,却被双规了…


他熟悉的一个市,一个市长,一个书记,社会议论大,都觉得他们比较危险。他笑了笑,告诉他身边的人,这两个人高枕无忧,绝对会平安着陆!结果,几年过去了,这两个人都顺利的调离了原来的工作岗位,安全着陆!


冯德富起名,可以说一名惊人,但他却很少给别人起名!他们总队后勤部有位金姓战友,非让他给他姑娘起名。她给他姑娘起名后,学习成绩突飞猛进,后来考上了一医大,还当上了博士,英语比赛在全国得了第一。现在姑娘已结婚,找了个女婿也是军人,也是博士,把家安在了上海…

不少神奇的照片,现代科学都无法解释


2006年,冯德富从部队转业自主择业后,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淘宝捡漏上,足迹踏遍了全国的山山水水。

2017年6月10日,冯德富任董事长的兰州印象文化传媒集团正在举行七周年庆典,窗外突然出现了神奇的景象…

一次,他在汉中南郑区的深山老林,发现全村的山都是玉。到河流里,发现一河流都是汉中玉的籽料。其中有几十吨重的籽料。他非常兴奋,踩在一块玉石上,振臂一挥。别人照下了这张照片。没想到这张照片的头顶上,却是团瑞光,就像传说中的飞蝶一样。很多人说他是pk的照片,他一笑了之。这件事,令他百思不得其解!有人说那是佛光,说他很有佛缘。也有人说那是外星人的飞船…

一个冬天,他和他的老战友张元林到汉中连城山去玩。张元林是一个摄影家,爬上大山,在下山的路上,他猛一回头,突然给冯德富照了一张照片。没想到这张照片,在他头顶竟像孔雀开屏,孔雀羽翼五颜六色的圏圈点点,惟妙惟肖,令人惊奇不已…

冯德富在汉中南郑区法镇有一家茶文化博物馆。他经常到哪去处理业务。一次,在茶山上,冯德富拄了一个树棍,走得精疲力竭,正站在那休息,别人抓拍了这张照片。这张照片堪称顶天立地,头顶竟然是一条飞翔的苍龙,让人非常惊奇…

收藏堪比张伯驹


张伯驹是现代著名大收藏家,人称“天下民间收藏第一人”,他曾向国家捐献了多件稀有藏品。其中包括: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西晋陆机的《平复帖》、宋代杨婕妤的《百花图》等稀世珍品。


熟悉冯德富的朋友,都说他是当代张伯驹,他笑而不答,也算是默认。

他虽然出生于深山老林的猎户村,但却是收藏世家。他父亲的第一任夫人去世后,他的老岳父从监狱出来,一直和他们生活在一起,他们孩子辈都叫他公。这是一个在陕南大名鼎鼎的人物,他是当地有名的民团团长,叫陈国治,很能打仗,主要和土匪王三春作战,和徐向前领导的红四方面军作战,却一败涂地。有一次他喝醉了酒,悄悄对孩子们说,其实他很同情革命,没杀过一个红军!正因为如此,解放后他只判了几年刑,保住了性命。


冯德富他公是一个收藏大家,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宋代五大名窑瓷器,明清官窑精品,历朝历代名家字画,珠宝玉器,黄金首饰,应有尽有。解放前夕,他的这些宝贝一夜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冯德富懂事后,他公便培养他认高古瓷,辨名家字画,他变戏法式的,隔三差五拿出一件藏品做标本。


见冯德富对他的藏品很有鉴赏天赋,他公的脸上渐渐地乐开了花,喃喃自语:"我终于后继有人了!”


冯德富小学快毕业这年,他公突然卧床不起,有一天他回光返照,突然变得很兴奋。他让冯德富扶他下床,带他到后山一个只有他知道的秘密天然石洞,里面藏满了他的宝贝。他一脸严肃地对冯德富说:"你要继承它,一代一代地传承它!冯德富懵懵懂懂的点了点头。

当天下午,他公让他到山洞把一只错金错银的螭龙青铜器拿给他看。他见了这件宝贝,两眼放光,左手摸,右手抚,过了一会儿,他的右手突然像在数数字,从大拇指到小姆指。冯德富怔了一下,赶紧去叫他父亲,他父亲跑过来一看,把他公紧紧地搂在了怀里(冯德富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父亲母亲,还有岳父,都相继去世,他都没能送上终,他公是他惟一送终的老人,也许这就是收藏之缘吧)。


父亲见他公喜欢这件错金错银的螭青铜器,准备装在棺材里做随葬品,冯德富却鬼使神差地将青铜器偷走,放回了山洞。


随着收藏阅历的增加,冯德富惊出了一身冷汗,这件螭龙青铜器是怎样的一件国宝啊,足可以轰动世界!这是汉初一位侯爷的自用器,螭龙背上是错金的三十六罡,像蜘蛛网,标注的一百多个文字是错金的小篆,精美绝伦,可以说,这件国宝价值连城!几十年来,冯德富一直将这件国宝深藏在银行的保险柜里,从不示人,连妻儿都没见过。

收藏是愚人的事业,不仅要勤奋,更要独具慧眼!真正的收藏家,必须是学者型的,要具备多学科,多方面知识,否则,见到宝贝也会视而不见!冯德富从事收藏40多年,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看古陶瓷和历代名人字画,如同看男女,一眼便能辨真赝!这是童子功,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寒!

在颁奖晚宴上,与全国政协常委,全国工商联常务副主席苏安民,全联民间文物艺术品商会会长宋建文等亲切交谈

如今,他的藏品数千件,以陶瓷、佛像、历代名人字画为主。在陶瓷方面,从新石器时期的人鱼盆、盘蛇盆、堆塑人面盆,到汉代原始青瓷人俑灯,到唐代三彩绝品蓝釉8头兽首大罐,五代秘色瓷花口洗,宋代五大窑口精品佳器,到明清官瓷瓷器,国宝级孤品重器不少,北宋婴戏纹绿定碗、大明永乐年制六字款青花篆书压手杯等10余件藏品,甚至填补了我国收藏空白;南宋建窑曜变天目盏,为我国仅见的完整器!青花瓷器,从唐青花、宋青花,到元青花、明青花、清代官窑青花,年代不缺,件件精品;元代霁蓝釉白龙梅瓶,可以和扬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媲美;明成化斗彩,既有传承有序的鸡缸杯,也有高足果纹杯。

2012年9月下旬,中国(海南)首届民间古陶瓷(汝瓷、回流瓷)国际研讨会在海口隆重召开,来自国内外的100多名收藏家、资深专家相聚海南,展示藏品,相互鉴赏与交流。由冯德富选送的唐三彩蓝釉瑞兽首大罐、北宋清凉寺天青釉汝官瓷盘口折肩瓶和天青釉汝官瓷盏托等3件“捡漏”藏品在研讨会亮相后,引起轰动,不但折服了权威专家和学者,还受到来自北京、香港、重庆、广东、河南、河北、江西、福建、宁夏和德国、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内外收藏家的热捧。著名古陶瓷权威赵青云、余家栋、叶文程、雷从云、马希桂、陈丽琼、孙学海等7位专家对这3件堪称国宝级的古陶瓷给以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唐三彩蓝釉瑞兽首大罐,高32.4公分、腹径38公分、口径15公分、底径15公分,敛口短颈、圆肩鼓腹、小平底,底部露胎,外施釉不到底,通体施名贵纯正的钴蓝釉,灵光宝气,美轮美奂,器身排列有序的堆塑8个瑞兽头,每一个瑞兽头神态各异,表情迥同,生动自然,妙趣横生。内壁采取半中空工艺,呈双层胎,每个瑞兽首对应的内壁,都挖了个不规则的孔,工艺如此考究复杂,在唐三彩中极为罕见。

著名古陶瓷专家孙学海对该罐复杂的工艺和精湛的堆塑称赞有加。民间收藏界有一种说法:三彩挂蓝、价值连连。蓝釉在唐陶瓷中使用很少。据专家考证,烧制这种蓝彩器物的呈色剂是钴,此种原料的来源,很可能是通过丝绸之路传入唐代的一种稀有装饰原料,非常珍贵。不仅如此,蓝釉器物的烧制、上色也极为困难。目前,全国只发现了两件通体蓝釉器物,一件是珍藏于洛阳市博物馆的蓝釉灯,另一件是珍藏于河南省博物院的蓝釉净水瓶。精美绝伦的唐三彩蓝釉瑞兽首大罐,是极为难得的孤品,工艺和技术含量比蓝釉灯、蓝釉净水瓶复杂许多,其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无可估量。著名古陶瓷专家赵青云认为,此大罐使用的钴蓝釉是唐青花料的先祖,对研究唐青花的创烧,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

冯德富收藏的元代霁蓝釉堆塑缠枝花卉凤纹带盖梅瓶,器高53.54厘米,口径6.0厘米,最大腹径29厘米,底径15厘米,是目前发现的元代最大、工艺最复杂的蓝釉梅瓶,也是元代蓝釉唯一一件带盖梅瓶,造型独特,工艺考究,釉面莹润。

冯德富收藏的元代霁蓝釉堆塑缠枝花卉凤纹带盖梅瓶,器高53.54厘米,口径6.0厘米,最大腹径29厘米,底径15厘米,是目前发现的元代最大、工艺最复杂的蓝釉梅瓶,也是元代蓝釉唯一一件带盖梅瓶,造型独特,工艺考究,釉面莹润。

他收藏的唐代大书法家李阳冰的30米万言小篆长卷,在他的天下收藏艺术馆开馆展出时,轰动全场,引起强烈反响!

李阳冰为秦李斯之后小篆第一妙手,堪称千古绝唱!李阳冰存世作品均为石刻,纸本或绢本作品举世无双!冯德富收藏的这幅绢本作品,为鸿篇巨制,长达30米,洋洋万言,用小篆完整书写庄子《刻意》《达生》《马蹄》等3篇文章,令人震撼无比!在开馆现场,甘肃省文联原党组书记、副主席,著名书画家冯树林、中国书画研究院副院长王秉云、著名文化学者解放、兰州大学著名学者徐永平、上海复旦大学著名学者王伟、著名书画鉴定专家樊伯忍等学者、专家一饱眼福后认为,这件超级国宝的面世,将会震撼整个文博界和收藏界,其市场价值和学术价值无可估量。

冯德富收藏的《清明上河图》,是全球全长、最恢宏的一幅。绢质长卷长达21.20米,高达0.68米,所绘形形色色人物多达5000余人,马匹、车辆、船只均过百,如此鸿篇巨制,开天劈地,绝无仅有!

据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唐寅的《步溪图》共出现了两幅,一幅为国级一级文物,藏于故宫博物院,另一幅参加香港嘉德利2013秋拍 ,估价2400万。两幅《步溪图》均为立轴,规格相同,纵159公分,横84.3公分,内容也基本一样:画面奇峰壁立,云霭迷蒙。山脚平冈老树丛林,板桥溪流,山风飒飒有声,意境空旷荒疏。


而冯德富收藏的《步溪图》,为青绿山水画长卷,长260公分,宽33公分,内容更为丰富,青山绿水,亭台楼阁,古树古塔,帆影点点,还有形形色色的人物,气势之恢宏,令人一唱三叹!艺术功力更是达到了炉火纯青!款识与前两幅相同:“卜宅临溪上,开门近步头。渔樵通互市,耕钓是贻谋。山晓青排闼,波晴绿漾舟。主君朝学海,枕石漱清流。姑苏侍生唐寅作《步溪图》并题奉呈黎老大人先生。”下钤二印。


冯德富收藏的涂本明刊初刻本《天工开物》,除国家图书馆有一本外,全国没有第3本。


《天工开物》由明代著名科学家宋应星著,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有人也称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涂本明刊初刻本,目前全世界只发现了4本,国外两本分别藏于日本国东京的静嘉堂文库和法国巴黎国立图书馆。而冯德富收藏的这本,为全世界保存完好,没有破损,内容最全的一本。

今年夏天,冯德富到南京去拜访一位藏友,一进门他就被弘-大师用朱砂书写的绢本经文所吸引。这幅经文,有近百年的沧桑历史,有别于弘一大师用汉隶书写的所有书法作品,这幅作品全文用行书书写,自然天成,如行云流水!冯德富非常惊愕,心中狂喜不已,他判定这是弘一大师一生中最了不起的作品,堪称经典代表作!他不惜重金收藏了这幅作品,他在今日头条发出这幅作品后,反响强烈,点赞不断。

徐悲鸿视若生命的《八十七神仙卷》失而复得后,他虔诚地临摹了一幅长卷,比原作放大了近4倍,成为他一生中完成的最大、最惊心动魄的长卷巨制。此作由齐白石跋首,徐悲鸿跋尾。


近日,随着潘天寿的指墨画巨制《松石四鹰图》在浙江久鼎首拍低开高走,2.185亿元成交,在全国引起轰动,陕西汉中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资深藏家,晒出了他从川军抗日名将后代手中重金购得的藏了几十年的徐悲鸿临摹吴道子《八十七神仙卷》长卷巨制,并笑称,如果他收藏的这幅长卷巨制上大拍,成交价会是潘天寿的指墨画巨制《松石四鹰图》的10倍。这位藏家并非信口开河,说这句话是有根据的:2013年,徐悲鸿为《八十七神仙卷》写的跋文在秋季拍卖会上拍出了977万元的天价。因此,有收藏家给吴道子的《八十七神仙卷》原作估值50个亿。

徐悲鸿临摹吴道子《八十七神仙卷》,长达11米,宽0.86米,气势恢宏,人物与原作惟妙惟肖,令人惊叹不已!


浙江久鼎拍卖公司首席书画鉴定大师汪老先生评价说:徐悲鸿的细笔巨制,实属了不起!八十七位神仙体态各异,画面气势恢宏,人物表情惟妙惟肖,笔法线条流畅,动态中的吹拉弹唱神仙个个造型准确,实属又一惊世大作登埸!


一位30多年活跃在一线专门研究文字、鉴定古今名人书画的陈先生,激动地说:《八十七神仙卷》有多个版本,看了徐悲鸿临摹的这个版本,非常震撼,艺术感染力扑面而来, 其高超的艺术水平,不亚于吴道子的原作,人物形象甚至更饱满,更生动,呼之欲出!卷尾徐悲鸿的题跋,笔法流畅老辣,气运十足,尤其字字呼应,前后通畅,即一气呵成,观之形弱但刚性十足,除徐悲鸿非第二人可书!他认为这不但是徐悲鸿的真迹,而且是他最伟大、最不朽的旷世佳作!

冯德富见到徐悲鸿这幅长卷,非常震撼,立即给一位龙姓大藏家打电话商量,共同出巨资收藏了这幅鸿篇巨制。


大名鼎鼎的孙瀛洲不仅是文物捐献大王,更是一代古陶瓷鉴定宗师,目前国内的古陶瓷鉴定,一般都采用的孙氏鉴定学说。 3年前,冯德富毅然拜孙瀛洲之子孙洪琦为师,成为孙氏鉴定学说的第三代传承人。从此,他的收藏鉴定踏上了新的征程……

声明:好星座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书画艺术123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xingzuo.com/w/270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