闰九月(皇太子妃)

前言:前些天笔者回答了一篇问答:公主是不是比太子妃的地位更高?答案很简单,太子妃的地位比公主要高得多。但是笔者顺手查了一下大明王朝的太子妃,却发现了一个让人吃惊的事实。

自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正月朱元璋开国,到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三月朱由检亡国,大明王朝前后共产生了十六位皇帝和十四位皇太子,可是皇太子妃的人数却只有区区六位。

明朝第一位皇太子朱标剧照

那么为何皇太子人数不少,皇太子妃人数却那么少呢?我们今天就来聊一聊。

第一位皇太子妃:常氏

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正月初四日,朱元璋嫡长子朱标被册立为皇太子。根据当年定下的娃娃亲,皇太子妃的人选就是鄂国公常遇春的长女常氏。

上以义兵刬群雄定天下,开平忠武王常遇春实为开国元勋。女曰某,与储皇同年。爰自襁褓,即结姻好之约。—《东宫妃常氏圹志》

明朝第一位皇太子妃常氏剧照

然而次年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七月初七日,常遇春在班师途中不幸暴卒,年仅四十岁。噩耗传回京师之后,朱元璋追赠其为翊运推诚宣德靖远功臣,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太保、中书右丞相,追封为开平王,谥忠武。

常氏为父守孝,直到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四月二十六日才头戴九翚四凤冠、身着九等翟衣,坐着凤轿入宫与朱标正式完婚,成为明朝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太子妃。

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十一月二十一日,皇太子妃常氏去世,年仅二十四岁,谥曰“敬懿”。朱元璋为其素服辍朝三日,马皇后素服哀临,皇太子则服齐衰一年。

据常氏圹志,她和朱标之间共育有二子二女,其中有史可查的是长子朱雄英和第三子朱允熥。从时间上来分析,常氏的死亡原因,应该是生完朱允熥之后因为产后大出血引起的并发症。

明朝第一位皇嫡长孙朱雄英剧照

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二月,朱标被追尊为孝康皇帝,庙号兴宗,常氏则被追尊为孝康皇后。不过燕王朱棣靖难篡位之后,朱标的皇帝尊号被褫夺,常氏也被复称为“敬懿皇太子妃”

第二位皇太子妃:吕氏

吕氏,生年不详,太常司卿吕本之女。吕家据说是南宋降将吕文焕的后人,在元朝世代为官。

由于靖难战争的缘故,朱标一家的史料被大量销毁,吕氏入宫的时间已不可考。从秦王次妃的册封时间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十一月来看,吕氏入宫时间不会比这个更晚。秦王朱樉是朱元璋次子,年龄比朱标小一岁。按照朱元璋的性格,太子次妃的册封时间,绝不会晚于秦王次妃。

吕氏与朱标剧照

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十二月吕本去世,《实录》的记录是这样的“本无子,其女皇太子妃”。换句话说,在常氏去世,朱标服满之后,吕氏很可能就已经被册封为皇太子妃(继妃)。吕氏和朱标之间明确有三子:次子朱允炆、第四子朱允熞以及第五子朱允熙。

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四月皇太子朱标去世,朱元璋经过一番斟酌,最终舍弃朱允熥,而立吕氏之子朱允炆为皇太孙。朱允炆的身份一向都有质疑,认为他出生时只是庶子,比不过太子元嫡朱允熥。但是朱元璋担心主少国疑,不想让朱允熥的舅公凉国公蓝玉、舅舅开国公常升外戚专权,认定朱允炆就是嫡孙,将他选为接班人。

朱允炆即位后,吕氏被尊为皇太后。但是等到小叔子朱棣篡位之后,吕氏被复称为皇嫂懿文皇太子妃,从宫中迁居懿文陵,并且在里面悄无声息地去世。吕氏是明朝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皇太子继妃,也是第一位被废黜的皇太后,死后更连谥号都没有。

吕氏剧照

第三位皇太子妃:张氏

张氏,生年不详,兵马指挥张麟之女。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闰九月,燕王朱棣嫡长子朱高炽被册封为燕世子,张氏则被选为燕世子妃。

靖难之后,朱棣经过近两年时间的犹豫,才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四月册立长子燕世子朱高炽为皇太子,册封次子高阳王朱高煦为汉王、第三子朱高燧为赵王。而张氏,则被册封为皇太子妃。

皇太子身体肥胖,不擅骑射,皇帝更喜欢“英武类己”的汉王朱高煦。而朱高炽之所以能保住储君的位置,皇太子妃张氏在其中居功至伟。首先她生下了素有“好圣孙”美誉的皇嫡长孙朱瞻基,其次她本人“操妇道至谨”,深得朱棣和徐皇后的青睐。

后始为太子妃,操妇道至谨,雅得成祖及仁孝皇后欢。太子数为汉、赵二王所间,体肥硕不能骑射。成祖恚,至减太子宫膳,濒易者屡矣,卒以后故得不废。—《明史卷一百十三·列传第一》

诚孝昭皇后张氏剧照

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七月朱棣驾崩,八月皇太子朱高炽登基。十月初八日,皇太子妃张氏被册立为皇后。洪熙元年(公元1425年)五月十二日,朱高炽在钦安殿暴崩。由于皇太子朱瞻基远在南京,张皇后挺身而出主持大局,保证了太子回北京登基前的朝政稳定。

朱瞻基继位后,张氏被尊为皇太后。而等到其孙英宗朱祁镇继位后,张太后又被尊为太皇太后。由于小皇帝年幼,国家大事都由太皇太后处置,从而顺利度过了那一段“主少国疑”的危险局面,天下人都称其为“女中尧舜”

正统七年(公元1442年)十月十九日,太皇太后张氏崩逝,谥曰“诚孝恭肃明德弘仁顺天启圣昭皇后”,简称“诚孝昭皇后”,合葬于天寿山仁宗献陵,神主祔享太庙。

张氏和仁宗之间共三子一女,分别为长子宣宗朱瞻基、第三子越王朱瞻墉、第五子襄王朱瞻墡和长女嘉兴公主。

第四位皇太子妃:胡氏

胡氏,生于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四月初十日,锦衣卫百户胡荣之女。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选秀入宫,并于三月十三日被册封为皇太孙妃。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十月,皇太孙朱瞻基进封皇太子,胡氏也由此成为明朝第四位皇太子妃。朱瞻基继位之后,胡氏又被册立为皇后。从皇太孙妃到皇太子妃,再到皇后,整个明朝历史上再无第二人。

恭让章皇后胡氏剧照

然而胡皇后虽然为皇帝生下两个女儿,却始终没有儿子。宣德二年(公元1427年)十一月十一日,孙贵妃生下皇长子朱祁镇。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二月初六日,朱祁镇被册立为皇太子。当月十五日,皇帝带着张太后、胡皇后和孙贵妃一起游览了西苑,并且定下了胡氏的结局: “辞位就闲”

一番推辞之后,朝廷于三月初一日册立孙贵妃为皇后,胡氏则搬到太后宫中生活。正统八年(公元1443年)十一月初五日,胡氏去世,享年四十二岁。曾经的孙贵妃,现在的孙太后坚持用妃嫔礼安排胡氏的葬礼,并且将其葬于金山,不得与宣宗合葬。

天顺六年(公元1462年)九月孙太后崩,英宗于次年天顺七年(公元1463年)重新讨论了胡氏的地位,将其谥为“恭让诚顺康穆静慈章皇后”,简称“恭让章皇后”,但一不迁葬于宣宗景陵,二不祔享太庙。

胡氏和宣宗之间共二女:长女顺德公主、次女永清公主。

胡皇后与孙贵妃剧照

第五位皇太子妃:张氏

张氏,生于成化六年(公元1470年),国子监生张峦之女。

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87年)选秀入宫,于当年二月被册立为皇太子妃。当年八月宪宗朱见深驾崩,皇太子朱祐樘于九月继位,并于十月册立皇太子妃张氏为皇后。

在明朝历史上,孝宗朱祐樘是唯一没有纳妃的皇帝,他和张皇后就这样一夫一妻在宫中生活了十八年。皇帝对皇后十分溺爱,其父张峦在弘治三年(公元1490年)封为寿宁伯,弘治五年(公元1492年)进封寿宁侯,死后更是追赠昌国公,谥庄肃。

张皇后与明孝宗剧照

张峦死后,长子张鹤龄袭封寿宁侯,次子张延龄封为建昌伯。弘治十六年(公元1503年),建昌伯张延龄进封建昌侯。兄弟二人仗着张皇后的势力,在民间胡作非为,民愤极大。

弘治十八年(公元1505年)五月孝宗朱祐樘驾崩,皇太子朱厚照继位,尊母后为皇太后。正德五年(公元1510年)上徽号为“慈寿皇太后”。正德十六年(公元1521年)三月武宗朱厚照驾崩,张太后下旨迎立武宗堂弟兴王朱厚熜从湖广安陆(今湖北钟祥)入继大统,皇帝随即尊张氏为“昭圣慈寿皇太后”

张太后的晚年生活十分凄凉,因为皇帝并非她的儿子。在她生前的时候,两个兄弟张鹤龄和张延龄就已经被削爵打入大牢。其中张鹤龄于嘉靖十二年(公元1533年)在狱中去世,张延龄则被下狱论死,张太后脱簪待罪为弟弟求情,皇帝才勉强将其“长系狱中”

嘉靖二十年(1541年)八月初八日,张太后崩,享年七十二岁,谥曰“孝康靖肃庄慈哲懿翊天赞圣敬皇后”,简称“孝康敬皇后”合葬于天寿山孝宗泰陵,神主祔享太庙。嘉靖二十五年(公元1546年),世宗下旨将六十九岁的张延龄斩于西市。

明世宗朱厚熜画像

张氏和孝宗之间共二子一女:长子武宗朱厚照、次子蔚悼王朱厚炜,长女太康公主。

第六位皇太子妃:郭氏

郭氏,生年不详,锦衣卫指挥佥事郭维城次女。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选秀入宫,被册封为皇太子妃。

万历四十一年(公元1613年)十二月二十四日,皇太子妃郭氏去世。由于神宗朱翊钧并不喜欢太子朱常洛,不愿意按太子妃的规格为其发丧,引发了朝野上下舆论大哗。郭氏也由此停灵于东宫,在长达一年多的时间内始终未能发引入葬。

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五月,发生了试图刺杀皇太子的“梃击案”。为了平息舆论,神宗下旨谥郭氏为“恭靖皇太子妃”,命司礼监和工部官员为其相择坟地。当年十二月,恭靖皇太子妃郭氏发引并入葬坟园。不过神宗否决了礼部建议皇长孙朱由校(即明熹宗)步行送葬的建议,也是警告文官们不要得寸进尺,妄想将皇太孙的待遇按到皇长孙头上。

乙卯,谕礼部: “朕览皇太子妃郭氏仪注。内开发引之日皇长孙步送至京城外,路祭毕还宫。皇长孙尚在幼年,远送不便,着遣本宫官代行。”—《明神宗实录卷五百四十》

孝元贞皇后郭氏画像

万历四十八年(公元1620年)七月神宗朱翊钧驾崩,皇太子朱常洛继位。由于太子在位仅一个月便不幸驾崩,尚未来得及给郭氏上谥号。直到朱由校继位后,才于泰昌元年(公元1620年)十一月为嫡母郭氏上尊谥曰: 孝元昭懿哲惠庄仁合天弼圣贞皇后,简称孝元贞皇后”,迁葬天寿山光宗庆陵,神主祔享太庙。

郭氏与光宗之间共有一女:长女怀叔公主。

结语:六位太子妃,对应五位皇太子,还只有三人进位中宫,最后福寿双全的只有诚孝昭皇后一人,难免令人唏嘘。

建文帝朱允炆继位后,立长子朱文奎为皇太子。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六月京师城破,年仅七岁的朱文奎在乱军中下落不明。宣宗朱瞻基驾崩时,皇太子朱祁镇年仅九岁。英宗朱祁镇驾崩时,皇太子朱见深倒是已经十八岁,然而当时选秀三甲虽已出炉,却还未来得及最终确定皇太子妃人选。

孝宗朱祐樘驾崩时,皇太子朱厚照十五岁,尚未册妃。武宗朱厚照驾崩时,因其无嗣,才以兄终弟及的方式由堂弟朱厚熜继位。

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二月,世宗册立年仅四岁的次子朱载壑为皇太子。然而朱载壑于嘉靖二十八年(公元1549年)三月去世,年仅十四岁,刚行完冠礼。此后世宗再未册立皇太子,驾崩之后由第三子裕王朱载坖继位。

穆宗朱载坖驾崩时,皇太子朱翊钧年仅十岁。而神宗朱翊钧、光宗朱常洛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相继驾崩,朱由校由皇长孙升级为皇长子,尚未来得及被册封为皇太子便仓促即位。朱由校驾崩时无嗣,由皇第五弟信王朱由检继位。

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二月,朱由检嫡长子朱慈烺被册立为皇太子,时年两岁。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三月北京城破,朱慈烺落到李自成手中,尚未来得及册立皇太子妃。

声明:好星座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楼哥看历史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xingzuo.com/w/267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