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人预言2020灾难(揭示唐朝时代防疫状况的这首古诗词)

古今中外,人类文明的各个阶段,不同的灾难也伴随着人们推动社会向前的脚步。洪涝、干旱、战争、地震、饥荒、瘟疫等,这些异常灾害的魔影,常会不期而遇的笼罩人们的生活。

2020年的春节也是这样,由于“新冠病毒”的爆发,而成了一个特殊的节日,举国上下投入到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抗“疫”之战。



从某种意义上说,灾难是人类进步的反面教材

自古以来,勤劳英勇而又充满智慧的中华民族,战胜过各种各样的困难和灾难,不断地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用一曲又一曲胜利的赞歌,谱写着这个民族不屈而又辉煌的历史。

中华诗词,做为中华文化特有的瑰宝,以她独特的视角和形式,记载了古代先民们,经历灾难、认识灾难、战胜灾难的不同画面,为我们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错误认知是无力抵抗的土壤

在此,我们挑选出这首关于古人应对瘟疫的诗词作品,来了解一下当时的状况是怎样的,这首诗的作者是大家熟知的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世尊为“诗王”的白居易。

新乐府 黑潭龙 疾贪吏也 (唐·白居易)  

黑潭水深黑如墨,传有神龙人不识。潭上架屋官立祠,龙不能神人神之。

丰凶水旱与疾疫,乡里皆言龙所为。家家养豚漉清酒,朝祈暮赛依巫口。

神之来兮风飘飘,纸钱动兮锦伞摇。神之去兮风亦静,香火灭兮杯盘冷。

肉堆潭岸石,酒泼庙前草。不知龙神享几多,林鼠山狐长醉饱。

狐何幸,豚何辜,年年杀豚将喂狐。狐假龙神食豚尽,九重泉底龙知无。

这首诗的产生背景是这样的:唐元和四年(公元809年)岁在己丑,当时的大唐京畿(即:现在西安周围的大部分地区),发生了一场大规模的旱灾并引发了瘟疫,那个年代的水灾和旱灾,大多会引发瘟疫的流行。

之所以会产生这种祸不单行的现象,是因为,在过去,由于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社会整体生产力水平的不发达,科学技术水平不像现在这么先进,信息和医疗技术手段不完备。在这些短板之下,人们对灾害的认识和抵抗能力,受到了很大的局限和制约。



盲从是谣言的乐园

人们面对遭受的旱灾导致的瘟疫,在无力应对的情况下,在恐慌心理的笼罩下,各种猜测,谣言就会充斥人们的头脑。就像这首诗里写的“乡里皆言龙所为”,都说是叫做“龙”的这个令人可怕的家伙干的。

秦岭的地理位置和地形条件下,有许多这样的“黑龙潭”,在特殊气象环境下产生的一些现象,比如局部的空气强对流,或因此导致的局部异常云雾虹霓等,都会被先民们附会上“龙”的色彩和气息,进而被众口传出有神龙存在,却又谁都没有见过,这就是诗中所说的“传有神龙人不识”的思维形成逻辑。

误导民众,是无知掩盖下的自私和罪错

当地的官员,因无力抗灾或别有所图(大多是出于维护官位的需要),愚昧的顺应了民众的认知错误,这样做代价又小,又能当大家都喜欢的“老好人”(平常人不是都愿意被人认为自己是对的么?)。所以他们实施了“潭上架屋官立祠“的错误举措,这样产生了”龙不能神人神之“的错误的舆论导向,把民众的防灾意识引到了,年年上供给心理暗示作用下产生的”神龙“。



历史局限下的呐喊

这些毫无减灾效果的举动,带来的效果却是,官员和百姓助长了“巫口“的邪说(朝祈暮赛依巫口),山里的野生动物们,得意的享受到了供品的滋养(林鼠山狐长醉饱)。而民众的灾难不但没有减轻,反而多了一重“年年进贡”的枷锁

“年年杀豚将喂狐。狐假龙神食豚尽,九重泉底龙知无。“

在愚昧思想和昏庸官吏的双重驱使下,老百姓们每年辛辛苦苦养肥的猪,酿好的酒,就这样无辜的被借助神龙威力的狐狸们消耗掉了,那个神龙到底知不知道呢?



诗中最后一句“九重泉底龙知无“,其实是作者通过现实生活中,人们面对灾疫的各种表现,对”九重深宫“中的皇帝发出的,无奈的呐喊和灵魂拷问。

敢于秉正义、述直言的一代诗王,留下这等鲜活的文字,警醒着我们后人,也许他同样在期待后人以此为鉴的思考。

声明:好星座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老芦说诗词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xingzuo.com/w/265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