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4月25日(1955年赖传珠拿上将名单给毛主席审阅)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前言
在抗美援朝胜利、新中国“一五”计划初现成果之际,党中央决定进行在1955年军衔评级工作。
一天,负责评级工作的赖传珠拿着上将名单找到毛主席,请主席审阅。
然而毛主席在接过名单仔细察看后,却对赖传珠表示:
“基本没问题,但我给你再添个人。”
赖传珠忙问:
“是哪位?主席。”
毛主席笑着说道:
“李克农。”
毛主席为何会提议添加李克农呢?
这一切还得从李克农的特工之路开始说起。
特工之路
李克农的特工之路是从1928年开始的。
1928年,周总理等人筹办建立了“中央特科”,决定派遣一两名忠诚的同志,打入国民党内部做卧底,来到上海的李克农因此被中央选中。
在上海李克农恰巧碰到了好友胡底,并在胡底的引荐下,成功结识了在上海无线电管理局工作的钱壮飞。
李克农在得知钱壮飞的潜伏经历后,也想进入无线电管理局潜伏,伺机截获国民党重要情报。
这时,一个潜伏计划正在李克农的头脑中形成,在他仔细推敲好细节后,立刻上报中央,并提出了自己愿意潜入上海无线电管理局。
李克农的计划在得到中央认可后就迅速进行准备。
作为我党的“笔杆子”,李克农以优异的成绩,在1929年12月入职上海无线电管理局。
当然,这毕竟是国民党在上海的特务机构,对于李克农这个新职员,特务们对他也进行了一系列的严格考察。
最终李克农被聘任为管理局的广播新闻编辑。
李克农才华横溢,文采斐然,这让他倍受管理局领导的欣赏,但是这些欣赏并不能换来有价值的情报。
李克农需要得到更高层次领导的青睐,他需要更上一层楼。
在这种情况下,周总理、陈赓等人决定用中共已经过期的重要文件为李克农“铺路”。
果然,这些关于中共的重要文件被送到南京特务机关领导徐恩曾的手中,就这样,徐恩曾开始逐渐注意到这位上海无线电管理局的一名小小的新闻编辑。
很快,李克农就获取了徐恩曾的信任,他也被提拔为上海无线电管理局电务股股长。
作为股长的李克农虽然职位看起来并不高,但却掌管着国民党在全国的无线电网络,李克农在这里可以搜集到很多重要情报,为中共的每一步活动提前规避风险。
随着李克农在管理局的官职越来越高,盯着他的人也越来越多。
为了能够更好地传递情报,组织上还为他安排了一名叫做宋治家的联络员。
表面上宋治家是他家中的佣人,每天中午都要到管理局为李克农送饭,伺候李克农用餐。
在李克农吃饭的时候,手下的工作人员自然不会打扰。
因此,趁着这个时候,李克农就将情报传递给宋治家,宋治家再将情报传回组织。
当时,中共六届三中全会准备在上海召开,这个消息被国民党特务得知,并且,他们已经做好抓捕准备。
多亏李克农与宋治家合作,将消息传递出来,三中全会召开时间推迟,才没有让敌人的阴谋得逞。
除此之外,李克农还在处理顾顺章叛变之事上作出了重要贡献。
1931年4月25日深夜,钱壮飞截获了中央特科负责人顾顺章叛变的电报。
通过密电本副本,钱壮飞将密电进行翻译后得到重要消息,
顾顺章叛变,并供出在上海所有重要工作人员的工作地点和名单,其中就包括周总理等重要领导人。
钱壮飞翻译完毕后,立刻将这则消息送到李克农手中,李克农得知后立即上报中央,并迅速找到陈赓、周总理等人,安排所有人员撤离。
国民党特务陈立夫也表示:
“抓住周恩来,只差五分钟。”
可见李克农等人当时为保护党组织做出的贡献。
而在顾顺章叛变案发后,周总理等人认为经此一事,李克农的身份将会彻底暴露,因此,1931年8月,李克农撤离上海,进入了江西苏区。
进入苏区后李克农依旧发挥着自己的重要作用。
联合东北军
1935年12月,瓦窑堡会议后,中央命令李克农负责东北军的统战工作,就接到命令后,他迅速投入到工作中去。
在张学良奉行“不抵抗”政策后,日军占领了东北三省,已经丢掉“老家”的张学良,只好率领部队按照蒋介石的命令缩编军队、前往西安“剿匪”。
只不过东北军中的士兵虽然服从张学良的领导,但是内心还是想要回到老家,故土难离,就这样,东北军上下笼罩着一层消极的氛围。
来到西安后的张学良,在与红军进行的几次大规模战争中,都以东北军失败而告终,甚至东北军中多名高级将领被俘。
李克农在了解到这一点后,他首先将目光投向被俘的张学良爱将高福源身上。
高福源是东北军团长,在榆林桥战役中被红军俘获,此时的高福源正在李克农创办的“官学习班”中学习。
在几天的学习过程中,高福源也赞同红军“一致对外,共同抗日”的主张,并要求主动回东北军总部面劝解张学良。
李克农将高福源每一天的改变都看在眼里,当他得知高福源要回东北军劝解张学良后,立刻向党中央作汇报,并且果断地表示:
“我赞同让高福源回到东北军,让他去做张学良的工作,如果成功,他将成为我党与张学良之间的媒人。”
中央很快同意了李克农的建议。
1936年2月,李克农与高福源来到东北军驻地,并通过与中共关系良好的东北军将领的帮助,高福源见到了张学良的亲信——67军军长王以哲。
从王以哲口中得知,在与红军交战几个月中,东北军损失惨重,而南京政府对于东北军的损失不闻不问,甚至答应好的兵员补充也迟迟未到。
这让张学良困苦不已。
高福源在了解到张学良的困苦后,立刻向王以哲透露中共“一致抗日”的政策,并且希望能够面见张学良,当面陈情。
王以哲也明白此事事关重大,他不敢怠慢,亲自向张学良致电:
“司令,高福源回来了,有重要事情向您报告。”
张学良得知高福源回来后,第二天就来到67军军部,与高福源、王以哲密谈。
在这次会面中,高福源讲述了中共的主张,并且希望与东北军联合起来,一起抗日。
张学良一直找的“另一条路”终于出现在他的面前。
在听到高福源的话后,张学良立刻命令高福源作为中共与东北军的联络员去见李克农,并且邀请中共代表前往洛川67军军部会谈。
李克农在接到高福源的准确消息后,再次致电中央,中央决定由李克农作为中共方面代表,与张学良进行谈判。
3月4日,李、高顺利到达67军军部,这时候的张学良对于中共还有疑心,不过这点疑心在第一次会谈中,李克农就将其全部打消。
在前后十余天的时间里,双方进行数次会谈,终于确定中共与东北军合作的基本基调。
得知此事的毛主席对李克农非常赞赏,一再表示:
“李克农这次单枪匹马,工作搞得很好!”
在双方确定合作后,李克农又在瓦窑堡与洛川之间多次往返,并且就双方作战往来问题进行详细说明。
最终在4月9日的最终会谈中,中共与东北军正式建立了西北反蒋联盟,保证红军后方稳定,也为后来的西安事变埋下了伏笔。
驻守桂林八办
西安事变后,国共两党再次合作。
在抗日战争中,我国北方诸多城市被占领,国土沦丧,大量进步人士纷纷南下,随着广州等地沦陷后,广西成为抗日的大后方。
1938年11月,周总理根据中央指示来到桂林,在桂林设立八路军办事处(简称八办),李克农全权负责八办的具体事宜。
八办虽然是我党在国统区的合法办事机构,但是也少不了国民党特务的监视。
为了保证八办中的机密足够安全,李克农规定:
八办每日纸篓的废纸要由值班人员监督烧毁;没有组织批准,不得带陌生人进入大门;所有文件不得带离办事处。
在这三项近乎严苛的规定下,八办的秘密没有一丝泄露。
从1940年开始,蒋介石对于中共的压迫愈发严重,在八办附近的特务越来越多,为了对付特务的监视,李克农想到了一个绝妙主意。
八办隔壁是一家招牌为“万祥醩坊”的小酒馆,李克农与这家店铺的老板十分要好,并且这位老板也心向中共。
因此,为了对付来来往往的特务,李克农与老板商量,在酒馆的二楼靠近八办的地方开一扇门。
这样的话,需要到八办办事的中共人员,就可以穿便衣混进酒馆的客人之中,随后上二楼进入八办,事情结束后也照此方法离开。
在李克农的安排下,八办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出色完成了各项特殊使命。
而桂林八办并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信息收集机构,还是为前线输送抗战物资的重要通道。
在抗战进入到战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就将原本新四军、八路军一切抗日军需全部停止供应。
为了保证前线士兵的生命安全以及前沿阵地的胜利,桂林八办接下了抗日物资筹集和转运的重担。
1939年5月,日军为了切断中国大陆通往海外的国际通道,发动了大规模的军事战争。
李克农提前侦查日军的动向后,为了在战争开始之前,将海外筹集的物资运往中国,李克农拖着病体进行调度。
这一次八办的办事人员从桂林星夜前往越南,才将十余辆汽车和上百桶汽油、以及各类理疗用品,送往新四军与八路军前线。
为了这次运输,李克农积劳成疾,右眼几乎不能视物,甚至患上了肺结核,但是为了抗日救国,李克农还是坚持伏案工作。
解放后的李克农
抗日战争结束后,国民期盼已久的和平终于来临。
可蒋介石却野心勃勃,一边假惺惺的向毛主席发出邀请,希望他能够前往重庆,共同商议和平大计,一边却又暗中“调兵遣将”。
最终战争还是打响了。
而在解放战争中,李克农将中共的情报力量部署到中国各个战区,甚至在蒋介石身边都有中共的人。
正是由于情报的准确与及时,大大减少解放军将士的伤亡。
在战争结束后,毛主席称赞道:
“解放战争中情报工作是最成功的。”
1949年随着北平和平解放,解放军虽然入城,但是城内还有一部分国民党特务。
为了保证三个月后党中央顺利入城,李克农对北平城进行严格的筛查,数千特务被绳之以法。
新中国成立后,蒋介石依旧贼心不死,竟然想要刺杀毛主席,这却没有逃过李克农的“法眼”。
几天的时间内,李克农就破获“无敌电台”案,只不过他的身体欠佳,只能暂时前往苏联养病。
可李克农在得知朝鲜战争爆发后,他在苏联已经待不下去了,多次致电中央,请求回国。
回国后的李克农不顾虚弱的身体,一直持续工作,通过各种数据分析朝鲜战场上美军的动向,直到1951年,朝鲜停战谈判开始。
那时候的李克农身体虚弱,但是毛主席思来想去还是认为李克农最适合。
而在与李克农见面后,毛主席的第一句话就是:
“我点了你的将,要你去坐镇开城。
可见毛主席对李克农的信任以及认可。
1951年7月5日,李克农前往朝鲜半岛。
当时李克农身体不适,来到朝鲜后也是水土不服,甚至有一次在开会过程中,李克农忽然晕了过去,多亏医护人员抢救及时才醒了过来。
毛主席、周总理在得知他的身体状况后,也多次提出希望他能回国治疗的想法,但是却被李克农严词拒绝。
朝鲜停战谈判将边打边谈贯彻到底,在中美双方58次会议中,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谈判竟然有132分钟。
但是最终李克农都以高超的争策略,一次次粉碎敌人的阴谋,为中朝人民赢得了胜利的成果。
正是因为李克农曾经做过的这些贡献和功绩,所以毛主席将他添加在了赖传珠拿来的上将名单上。
结语
1955年9月,在我国首次授衔仪式中,李克农被授予了上将军衔。
李克农也成为了上将军中唯一一位没有上过战场、打过仗的将军,但是,他却在自己的领域为党和国家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