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哪天入伏哪天出伏(处暑不出伏)

处暑是24节气中反映气候变化的节气,处暑即为“出暑”,表示炎热的天气即将结束。处暑过后气温逐渐下降,暑气渐消,酷暑难熬的炎热天气到了尾声,秋高气爽的天气即将到来。

2021年处暑的时间为8月23日~9月6日,处暑分为三候(5天为一候),其中一候为“动物候”,即“初候,鹰乃祭鸟”,说的就是老鹰开始大量捕杀鸟类;二候为“气象候”,即“二候,天地始萧”,说的就是万物开始凋零;三候为“植物候”,即“三候,禾乃登”,说的就是农作物即将成熟,“五谷丰登”就来源于此。

处暑过后农作物进入快速的成熟期,谷类作物逐渐变黄,人们都盼望着五谷丰收。关于处暑的俗语很多,有句老话叫“处暑不出伏,必定是灾年”,这句话我们该怎么理解?有没有道理?

今年什么时候出伏?

俗话说“夏至三庚数头伏,秋后一庚数末伏”,这句话说的意思是:从夏至日这天开始算,第三个庚日为头伏的开始时间;从立秋这天开始算,第一个庚日为末伏的开始时间。

今年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在7月11日,这天为“庚申日”,因此7月11日为入伏的时间起点。今年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在8月10日,这天为“庚寅日”,因此8月10日为末伏的时间起点。由于末伏都是固定的10天,因此今年的末伏时间为8月10日~8月19日,8月19日过完就“出伏”了。

由于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出现的时间点不一样,因此“出伏”的时间可能在“处暑”之前,也可能在“处暑之后”。“出伏”和“处暑”都表示炎热的炎热的天气即将结束。

那么老话“处暑不出伏,必定是灾年”是什么意思?有没有道理?

“处暑不出伏”说的意思是“处暑在出伏之前,也就是处暑先到来,三伏天结束时间在处暑之后”;而“处暑出伏”说的意思是“处暑在出伏之后”。今年出伏的时间为2021年8月19日23时59秒,而处暑节气的时间在8月23日,很明显今年是“处暑出伏”,那么今年必定是丰收年。

“处暑不出伏”,意味着处暑时节已经到来了,而炎热的三伏天还没有结束,这也间接地说明炎热的天气延长了。炎热的天气延长意味着副热带高压向南移动的过程中比较缓慢,接下来的处暑天气很可能会下雨。“必定是荒年”,说明“处暑下雨不好,不利于庄稼丰产丰收”,农民靠天吃饭,粮食收成不好说明是灾年。

农村老话说“立秋下雨,遍地是黄金;处暑下雨,万人愁”。立秋时节是玉米、水稻等正处于“灌浆乳熟期”,此时农作物对水分的需求量比较大,因此立秋下雨有利于农作物快速生长,农作物的籽粒会更加饱满。而处暑时节“谷渐黄”,此时农作物对水分的需求逐渐降低,如果雨水过多必然会导致农作物“贪青晚熟”,不利于农作物干物质的积累,粮食作物的收成肯定会受到影响。

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穿上棉”,处暑时节如果下雨必然会导致温度降低,温度如果下降得过快肯定不利于农作物“干物质”的积累,植物的光合作用会降低,籽粒不会太饱满,籽粒的千粒重会降低。

农村还有句老话叫:“处暑若还天下雨,纵然结子难保米”。这句话的意思和“处暑下雨万人愁”一样,说明处暑时节下雨不利于粮食作物丰产,作用没有足够的干物质积累,结的籽粒会不饱满。

农村还有句老话叫:“处暑下雨十八浆”。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处暑时节如果下雨,那么接下来的雨水会比较多。处暑下雨不仅不利于农作物丰产,而且还会导致道路“泥泞”,会严重影响人们从事农业生产。

总结,处暑过后“秋高气爽”的天气不仅人会感到舒服,粮食作物也会丰产。如果处暑过后雨水多,那么农作物干物质的积累就会受到影响,会降低作物的“千粒重”,因此处暑雨水多是灾年。老话都是老祖宗千百年来的经验总结,可以说很有道理,这充分体现了老祖宗的智慧。

声明:好星座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乡村小水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xingzuo.com/w/262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