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根香火全图 最准确(烧香为何一定要三根)
老祖宗传下来的烧香可是有讲究的,怎么烧才能有福报?
如今,几千年前老祖宗流传下来的传统文化还在热火朝天地沿用着的,实属不多了,其中烧香就是稀缺文化中的一种。
无论是进寺庙、道观燃香祈福,还是日常祭祖烧香,尤其是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会上香敬天地、敬先祖,大家都会接触到这种民俗文化。
尽管烧香这件事流行于祖国的大江南北,但后世之人大都是依照前人的方式进行烧香仪式,内里含义却很少有人明白。
从古至今,是人就会有祈求
烧香祭拜的对象,有神灵,有祖先。
究其根本,是因为人们内心有所求,希望以香的烟为媒介,将人的诚心传达给祖先神明,以期保佑实现自己的心愿。
无论是求取身体安康,婚姻美满,子嗣兴旺,还是仕途平顺、加官进爵等等,都是每个人对心想事成的期盼,毕竟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都会有不同的祈求。
烧香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极具普遍性,所以很多影视剧中也会有所描写。
比如《新白娘子传奇》中多次出现烧香的场景,白素贞幻化为人后,和一众凡人跪拜在地,给观音菩萨上香,获得了观音大师的点化。许仙的姐姐也是一位爱烧香礼佛的慈爱女性。
在影视剧的开机仪式上,也少不了烧香拜神这一步。据说某电视短片拍摄前,因集数少省去了烧香仪式,拍摄期间剧组不幸遭遇了车祸,拍的录影带内容也变得混乱,成为一则业界的灵异传闻。
看来对于祈福这件事,现代人和几千年前的古人一样,因为万事皆有所求,才得以让这种烧香的民俗文化源远流长。
那么,能让全国人们统一行动的烧香文化,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追本溯源,烧香文化的由来
据史料记载,最早的香市起源于西周的周文王时期。
那时候,周人升烟以祭天,把用于祭祀的牲畜和上好的玉帛放在柴上,燃柴升烟,袅袅长烟徐徐升起,直通上天。
但那时候还没有香料,燃烧的也全是自然之物,简言之就是只有国家祭祀时使用,没有平民化、生活化。
当然,不排除一些有钱人家,使用一些自然物品进行香薰,获得自然界给予的生活享受。
春秋战国时,一些游走四方的方士为提升自己的地位,宣称能通过烧香来与神灵进行沟通,获取至高无上的力量,烧香仪式又在达官显贵之中风靡起来。
显然,平民既没有权利更没有钱财购买,只能望香兴叹。
直到两汉时期,烧香文化才真正进入民间。
尤其是汉武帝时期,我国的香事发展迅速。因为汉武帝信奉各路神仙,为了求取长生不老,他是神就敬,导致香事活动格外频繁。
在生活中他也偏爱这一口,还专门赏赐置椒房储宠妃,没错,就是见多识广的甄嬛也曾被御赐的椒房之宠感动得泪流满面。她哪里知道,这种荣耀早在近两千年前就出现了。
就连上朝的官员,奏事时候也要口衔舌香,可见汉武帝对香的喜爱。最重要的是,汉武帝还喜好扩张领土,并有实力为之。等西域真正的“香料”入主中原后让人大开眼界,香事更为繁盛。
好马配好鞍,有了好的香料,对香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很快,第一个香炉应运而生。但西域香价格昂贵,仅用于官宦之家,寻常百姓依然无福消受。
隋唐以后,稀缺的西域香被量大价低的南方香所取代,再加上六朝后道佛两教的迅速发展,使烧香一事成为普及。
唐诗中的一句“南朝四百八十寺”,虽有夸张之说,但也足以体现当时寺庙的兴旺。
在那些烟气缭绕的神像或先人牌位前,我们脑海中总会浮现出三根香的画面,那这三炷香,又代表了什么呢?
各有不同的三炷香文化
即使位于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场合,但烧香的数量却大部分都是三柱,这种惊人相似的规矩也让很多人不解。
其实一般流传着三根香对于道教、佛教、民间的三种不同意义的说法。
汉朝时期,佛教传入中国,从此各地的寺庙陆续兴建起来。位于洛阳的白马寺就是我国建造的第一座佛教寺院,“佛教圣地”布达拉宫也成了现代人对心灵净化圣地的向往。
佛教在我国经历了上千年的发展,信徒众多,因而这些庙宇长年香火鼎盛。信徒们经常点燃三根香进行朝拜,有的是对佛祖表达崇敬,有人则忏悔过错,还有的就是单纯地祈福诸事顺遂。
在佛家看来,在人世间存在贪嗔痴三种毒,受这三种毒的蛊惑人就会犯错,故而产生痛苦。想要获得救赎就得戒除贪嗔痴,而烧的三炷香就是戒香、定香、慧香。
戒,顾名思义就是戒除贪念,控制住人心中为欲望而产生的恶念;定则是让人心安定下来,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烦恼,都不能被坏情绪左右,做到三思而后行;慧指的是处世的智慧,达到了前两种境界后,人就可以参悟到更高的境界,宁静以致远。
这种境界也就趋同于了中国地道的道家思想。
道家学说认为“三生万物”,所以三被赋予了特殊的含义,代表着无穷无尽。在道教之中焚香,则代表着对世间万物的尊崇。
三根香,则代表着道家的三位至高无上的尊神。
第一根是中间的一根,献给拥有至尊地位的玉清元始天尊;以左为尊,第二根给清灵宝天尊;第三根是供奉给太清道德天尊,也就是我们平常熟悉的善于炼丹的太上老君。
相信很多人对“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这一神咒耳熟能详,小时候风靡一时的香港降妖除魔的林正英经常使用,当魑魅魍魉的鬼怪要近身之时,只见茅山道士一阵碎碎念,他木剑所指方向妖魔顷刻烟消云散。
在燃香祈福时,点燃的烟气顺势而上,就像可以连接到天庭的电话线一样,将人们的愿望告知于三位道尊,期盼着他们能保佑大家诸事顺利。
传统民间的三炷香就简单多了,分别代表着“敬天、敬地、敬人”,敬天地,祈盼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敬先祖,感恩怀念,祈愿保佑子孙安康。
这也和我们常说的“天时地利人和”异曲同工,人们通过烧香祈福,希望能获得好的运势,一切都顺顺利利。
虽然运势这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但人们都相信它的存在。就像农村建造新房前,都要上香告天地,祈求能万事顺利。
但烧香一事则更为讲究,烧不好可是很难如愿以偿。
祭祖拜神,上香讲究多
烧香作为一项数千年来流传下来的传统文化,必然要讲究许多规矩,不然怎么能与祖先、神明取得沟通?
首先是烧香日的选取。每逢初一和十五,都是香客最多的日子。这是因为这两天正好处于月初和月中,根据月亮的位置变化选定,对烧香心愿的达成有很大的加持作用,功德倍增。
都说一日之计在于晨,上香祈福最好也选择早上去,毕竟寺院里的很多法事活动都安排在上午,参加法会对人们的祈福更为有效。
在佛教礼仪中,要按照“先烧香,后拜佛”的顺序进行,点燃香后千万不能用嘴去吹火焰,轻轻晃动使火苗熄灭即可。上香后,肃立于佛像面前,双手合十,虔诚祈福。
而在道教礼仪中,入道观时就要注意要跨过门槛,而不能踩踏。门槛就像是一道结界,将污浊的尘世隔绝在外。
同样也不能用嘴去吹点香时出现的火苗,避免浊气污染了烟气,并且插香的时候,三炷香位置也有讲究,香与香之间距离为一寸,不能歪斜。
道教祈福时要双手抱拳,蕴藏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阴阳五行之术和太极八卦。
无论是去寺庙还是道观,都是踏入了神圣而庄严的特定场所,务必要注意穿戴整洁整齐,装扮素净得体。
去年,女艺人李小璐在云南一佛寺拍摄的一组照片惹来众网友的非议。只见她穿着暴露的抹胸装,在寺庙前摆拍,完全不顾寺庙的着装要求和路人的指点,也给同行的女儿甜馨塑造了坏榜样。
除了名人,很多想成为网红的“女香客”也跳出来作妖。还记得那些“佛媛”吗?手抄经书,寺庙摆拍,喜欢焚香是她们日常标配,不仅亵渎了佛门清净,也侮辱了自己。
虽然人人热衷于烧香,但世间之事也不全是神明和先祖说了算。
烧香求功德 更需个人努力
其实烧香的真实意义并不复杂,它体现着人们对神明和先祖的尊敬、感激和怀念,也可以净化自己的心灵,救赎自己的灵魂,从而放下欲念和杂念,一身轻松地继续前行。
一方面,烧香祈福为我们带来了心灵的安宁,另一方面,它也带来了思想上的安逸。
众多信徒、香客通过大量的上香礼佛,意欲抹平现实生活中的罪孽过错,或者一味地等待神明的护佑,而无所主动作为,结果不尽如人意时甚至引发各种矛盾。
曾经有个民间故事,某位土财主整日里烧香拜佛,捐赠香火供奉,沾沾自喜的他以为因此死后能进入极乐世界,没想到却被判下了十八层地狱,不服气的他找到阎王理论,阎王却指着一群亡魂告诉他这都是被他害死的。
原来这个土财主仗着有钱横行霸道,恶贯满盈,害死多条人命,他以为提前和神佛打点好关系就能高枕无忧了,岂不知善恶到头终有报。
现代也不乏这种荒唐事。前几年,在江西的一个县财政局门口,地上横七竖八的遗留着供奉之物,部分地面都被香火熏的乌黑。
财政局又不是财神爷,在财政局前请财神,这场面实在是魔幻至极。
结语
作为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之一,烧香并非只是封建迷信或唯心主义,它在一定意义上救赎着人们的灵魂,引导人们向善。它也在不断地给予人们生活的信念和勇气。只要我们正确对待,它将对我们的工作、生活产生积极向上的影响。
但我们也要理性看待,毕竟这只是人们对生活和未来的美好期待,我们不能一味将自己的人生寄托于此,而应该脚踏实地,努力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