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称骨算命法(周易)
关于《周易》的历史发展,因有大量文献资料可查,并无太多不同意见。而对于《易》的起源问题,史料记载的也只是上古传说,传说的可信度远不及文字来的可靠,因此历来颇有争议。本文只阐述易学界主流观点,仅供大家参考。
起源传说
东汉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提出《周易》“人更三圣,世历三古”,意思是上古时代伏羲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远求诸物,近取诸身而后发明了先天八卦;中古殷商时期周文王被囚禁时在先天八卦的基础上演变出了后天八卦,进而演为六十四卦并作卦爻辞(司马迁在《史记》中也说“文王拘而演周易”。);近古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五十岁始读《易经》并为作《易传》,为《易》添加“十翼”,而最终形成了流传至今的《周易》。
今天我们所说的《周易》通常指《易经》和《易传》二者的结合。《易经》则指六十四卦的卦象、卦辞、爻辞而言。根据《周礼》的记载,占卜有“三易之法”,《周易》只是其中之一,另两部夏代的《连山》、商代的《归藏》均已失传,但其积累的经验却为《周易》的形成提供了理论基础,三易同时存在的岁月早已一去不返。《周易》两字的解释也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周代之易,二是指周普、周始、周及之易。
另有传说指出八卦的起源为河图、洛书。认为伏羲受河图启发而描绘出八卦图,而且汉代学者一再强化河图、洛书对《周易》的影响。并且后人一直认为先、后天八卦图、太极图(阴阳鱼图案)等无字天书都是上古时期的产物。但现在的研究却发现,《周易》原著中并没有这些,而是后人根据对《周易》的理解创造的。最终经宋代道士陈抟之手传于世上。北宋理学家濂溪先生周敦颐还著有《太极图说》一文流传于世,专门解释阴阳二气和五行之理。
朱熹就认为河图、洛书、太极图是在文王八卦图之前,承认它们是《周易》的始祖,这种说法自诞生之日起至今一直争论不休。但基本肯定:先有易图后有经传,图是易之源头。也有学者认为:《河图》是气候图,《洛书》是判定方位方向的罗盘图。
因此,《易》的起源实际上是从远古的占卜之术,经过几千年的累积、汇集、验证、整合、提炼而成,没有文字的时候结绳记事,绘图传法。到周文王(其中也有周武王的功劳)时期集大成,且已有文字,而成书,成了华夏民族的思想源头。孔子及其门人为易作传,将其哲学义理系统化,提升到相当高的境界,成为了《周易》。后来的儒、道、玄均对其有不同的研究侧重,发展方向不尽相同,加上各家均想著书立说,宗派分立繁杂,说法自然越来越多。至于无字天书(图),可能也有一个不同版本相互融合的过程,只是现在很难再去考证了。这一点,从太极阴阳图现今仍存有多种版本就足以说明。
历史发展
据《四库全书》记载,后世易学宗派众多,大体可分为两派六宗。两派即义理派、象数派。其中义理派有三宗分别是:老庄宗,以魏晋王弼为代表,主张废除象数之说;儒理宗,以宋代程颐、胡瑗为代表,借助《周易》之理阐明儒家思想;史事宗,以宋代杨万里、李光为代表,以历史史实解释《周易》之理。义理派有三宗分别是:占卜宗,以先秦的太卜、太史为主,主张用《周易》进行占卜;禨祥宗,以汉代焦延寿、京房为代表,主张用《周易》推算吉凶祸福;造化宗,以宋代陈抟、邵雍为代表,以《周易》之理解释宇宙自然地变化规律,进而预测人事之发展规律。
各个时代均对《周易》有不同侧重的解释和发挥,因此有人总结说:先秦卜筮、汉易象数,魏晋义理,宋儒理气,清代杂说。
一、先秦易学
春秋之前的《易》是单纯的卜筮之书(相当于经过无数次验证、提炼的占卜笔记),由专门的“卜筮官”掌管,一般人很难接触到。即作为卜筮官们的占卜指导、参考,也被占筮官不断完善。然而孔子之前并没有专属《易》的注解类典籍留存后世,只是在《左传》、《国语》等著作中多有占卜实例记载和卦理的分析阐述,足以彰显《周易》的应用功能和古人的智慧。
一直到“礼崩乐坏”的战国时期才逐渐传播到民间,成为诸子百家假以引用和发挥的依据。孔子50岁时读《易》,韦编三绝,而后为易作传,高度评价,并系统的阐述易理哲学思想。据说孔子学易“居则在席,行则在囊”,然而他更加在意《易》所阐述的精深哲理、重视《易》的德义,却并不注重占卜,提出“不占而已矣”对后世影响很大,后来儒家的荀子也说“善为易者不占”。
这说明在先秦时代,易学界就已经有了很大的分化,太史门宗职责所在,重视占卜实用;先儒看重《易》的德义。孔子的易学思想由于后世儒家的兴盛,而被视为正宗。
二、汉代易学
易学的真正的发展变迁、发扬光大,始于西汉。《周易》成为后世儒家的“群经之首”也是在西汉时期得以确认,也使得易学成为有清晰师承脉络的学问。两汉时期名家辈出,非常兴盛。
汉易源于齐人后裔田何,传说他是孔子的五传弟子。也是他使得纳甲、卦气、爻辰等象数理论在汉朝逐渐成型。从师承关系看,田何传于周王孙、丁宽、服生等人,后来丁宽传田王孙,田王孙又传给施雠,孟喜、梁丘贺。并成为“施、孟、梁丘之学”。
后来孟喜传给焦延寿(焦赣),焦氏又传给京房,京房功底深厚,被后人成为“京房易学”。据考“六爻纳甲筮法”便是出自京房易学。施、孟、梁丘、京房四家均被立为博士,成为官方易学。这四家皆是田何的传人,使用的是隶书文字,因此也被称为“今文易学”派。
汉易还有费直一派,传承“古文易学”体系,以费直和高相为代表,一直在民间流传。东汉时,古文经学兴起,以马融、郑玄为代表的“古文易学”后人,博古通今,采纳众家之长,逐渐取代了“今文易学”的官方地位,成了主流。
后人研究整理的汉代儒家易学的相关典籍有《焦氏易林》、《京氏易传》、《周易郑注》、《费氏易林》、《马融易传》等可供参考。
与此同时,“谶纬神学”也在世间流行,他们吸收了“孟京易学”的卦气说、象数说,并不断神化,形成了与《易经》相呼应的《易纬》,在两汉时期,一直神秘难测,占据重要位置。其中代表著作有《易纬乾凿度》、《稽览图》等。将卦气说和象数说进一步理论化,神学化,提出了“易一名而含三义”说,即简易、变易、不易;太极元气说等。这些学说对后世易学均产生了重要影响。
此外,在儒家易学之外,黄老学说对《周易》的解释和发展,同样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西汉以严君平、扬雄为代表,侧重阴阳五行变易之学,代表作有《太玄经》;东汉以魏伯阳为代表,将卦气与炼丹养生结合。“黄老易学”一派对魏晋以后的道家易学影响极其深远。主要著作有《淮南子》、《周易参同契》等。
东汉末年,天下三分。虽战事频繁、黎民水火,但易学并未因此荒废。据《三国志》记载,吴国虞翻,字仲翔,家传五代“孟氏易学”,同时兼容升降、纳甲、旁通、之正诸学说,融会贯通,开“卦变”之先河。虽被孙权流放,但讲学不辍,桃李天下。
魏国王弼继承了费氏古文易学思想,确立了“义理派”的地位,创立“玄学”,其著作颇多,有《周易注》、《周易略例》、《周易大衍论》、《老子注》、《老子指略》等。提出了很多影响后世的哲学理论:得意忘象、得象亡言、有生于无、动息则静等。其理论强调了易学的抽象性和逻辑性。
至此,易学各派学说经历了一次大融合,甚至兼收了“神学”与“玄学”思想。
三、晋唐易学
东晋象数学家郭璞,得郭公相传之《青囊中书》,精于阴阳五行、天文地理、风水堪舆、占卦卜筮。据《晋书》记载,郭璞占卜奇验无比。他主要研习“京房易”,并将自己占卜的卦例汇集成《周易洞林》。据传风水学第一书《葬书》也是郭璞所著。
东晋玄学家韩康伯继承并发扬了王弼的玄学思想,认为《周易》是“明理之书”,卦与爻具备天下之理,应当探寻象背后的义理,理是象的根本。进而排斥象数之学,更加使得易学走向了偏重“义理”、“玄学”,轻视“象数”之路。其主要思想被收录在唐代编录的《周易正义》之中,成为正统易学,迄今仍广受推崇。
唐朝孔颖达带领门人,对汉魏南北朝时期各宗各派的传、注、疏,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汇编,编撰《五经正义》,欲图统一经义,统一思想。唐代易学人才辈出,主要代表人物便是孔颖达、李鼎祚,包括至今一提起仍令人神敬畏的李淳风、袁天罡等人。
孔颖达的易学成就主要集中体现于《五经正义》中的《周易正义》,提出象为体,理为用,借以调和“象数”、“义理”两派矛盾。并重新肯定了两汉“黄老”一派的元气说、阴阳说,还完善了王弼“玄学”的理论体系,同时兼容了“神学”思想。使得易学再一次经历大融合,各宗各派和平相处。
李鼎祚的易学成就主要集中在其著作《周易集解》一书之中,据说他博采秦汉至大唐其间三十五家易学之长,收集了大量濒临失传的象数易学资料,为后世的“象数学”重新兴起保留了依据,备受推崇。
李淳风则更是神一般的存在,《秘记》上记载,其预言“唐三世后,则女主武王代有天下”,果真应验。其易学领域主要著作《周易玄义》早已失传,星象著作《乙巳占》尚存于世。而关于他与袁天罡合著的《推背图》只是坊间传说或是戏曲小说,正史野史均无明确记载。
袁天罡是唐代著名的相师,其形象多见于戏曲小说、影视剧中。其父袁玑,任梁州司仓,叔父袁守诚也是著名术士(就是小说《西游记》中与泾河龙王问卦赌雨,导致龙王受刑的那位高人的原型)。袁天罡应该属于“玄学”一派的代表人物。关于他的传说有很多,如《旧唐书·方技》记载武则天出生时为其看相,以及在洛阳给杜淹、王珪、韦挺三人相面无不应验。他的相术著作,据《新唐书·艺文三》记载有《五行相书》、《要诀》。另外,袁天罡还是“称骨算命”法的发明人。
四、宋元易学
两宋时期,是古代易学义理部分哲学高度发展的时期,北宋时期,易学有四大流派。
一是以陈抟为鼻祖的图书学派,后传至周敦颐,著有《太极图说》,论述宇宙形成的过程,详细阐述了阴阳五行的概念系统。
二是以邵雍为创始人的心易派,发扬先天学说。偏重于数术,重视象数理占的相互结合与应用,创立心易一派。邵雍贡献颇丰,代表著作还有《皇极经世书》被收入清代的《四库全书》。
三是由胡瑗倡导的易理派,后传至程颐,著《伊川易传》,全书以儒家之理解说《周易》,纯粹且深厚,义理专精。对邵雍之说不屑一顾,专注于人伦之理,创立了理学派的易学体系。
四是以张载为代表的气学派,他吸收唐代孔颖达的气论学说,著《横渠易说》和《正蒙》。
另外,刘牧易学的形成对象数易学乃至整个易学有着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通过批判玄学易,纠正了易学发展中长期存在着忽视象数、义多浮华的问题。其二,通过对易数的阐发和升华,重提象数易学。对当时及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南宋时期,理学集大成者:朱熹集众家之长,建立起一个庞大的周易哲学体系,著有《周易本义》一书,以《易》之卜筮之正宗,阐述义理与象数,解释卦爻辞。成为正统的儒家易学经典之作,成为后世研究的重点。
同时期,还有杨万里的太极元气说,之后,陆九渊、陆九龄、杨简的心学易学等,代表作有《杨氏易传》,均对后来易学发展都有重大影响。
元代道人雷思齐继承承刘牧,邵雍心易之学,推衍出许多图式。以九宫为核心解释《周易》原理,主张先有数而后有象。而俞琰、张理和箫汉中等人,亦以图式解易,但主张先有象而后有数的观点。
五、明清易学
明代易学家葵清,著《周易蒙引》,主张理象合一,成为明代易学中“气本论”的倡导者。明代易学中“心学”较为流行,主要以内心道德修养方法和精神境界解释《周易》卦爻象和卦辞,代表人物是王阳明、湛若水。
明代象数派易家以来知德、黄道周为代表,侧重取《系辞》“错综其数”以论象。来知德著有《周易集注》、《来瞿唐先生日录》,分别收入《四库全书》和《续修四库全书》。后世尊其为“一代大儒”、“崛起真儒”,建来公祠以祀。其学术思想和文学创作,别开生面,卓然成家。其易学成就更是独树一帜,时称“绝学”,“孔子以来未曾有”,对后世影响至深,研究者遍及海内外,尤其对日韩易学影响颇为深远。黄道周代表作有《易象正》、《三易洞玑》两部。
明代义理派代表人物以黄宗羲为主,对象数易学尤其是图书学说持有批判态度,称象数学“于易了无干系”。其代表作有《易学象数论》。
明末清初义理派以大思想家王夫之为代表,对宋明易学做了一次大规模的总结于批判,继承了宋明气学和象学传统,修正义理易学批判心学易学,著有《周易外传》、《周易内传》、《周易大象解》等著作,兼收并蓄,完成了“气本论”之说,成为宋明易学的主流。
明末清初过渡时期代表人物还有顾炎武、胡煦、李光地等。
清代易学由于历史背景等原因,是复兴汉易的时代,清人解易著作颇丰,超过了以往任何时代,内容和倾向都很复杂。清代易学主要有两派。一派以惠栋和张慧言为代表,倡导汉易,不做发挥,强调象数,淡化《周易》的哲学价值。另一派以焦循为代表,力图杂糅百家,建立自己的易学体系。
纵观先秦到清朝,清代易学缺乏对哲学问题的探讨,理论思维相对薄弱,是古代易学哲学的衰落时期,但也是又一次易学思想大融合的时代。
六、近代易学
清末民初,易学界如同战国时其一样,也是百家争鸣,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尚秉和,于《易》研究最深,主张“象为学《易》之本。曾全面考究汉《易》象数学的特点,详探《左传》、《国语》、《逸周书》尤其是《易林》中久已为人忘忽的《周易》内外卦象、互象、对象、正反象、半象、大象等百二十余象的应用规律。凡立说与取象,多有创见,且不苟同于先儒。其代表作有《焦氏易林注》、《焦氏易诂》、《周易尚氏学》等。
杭幸斋的易学,融汇古今中外,以阐述象数为主,将儒释道与自然科学甚至是西方基督教思想贯通一气,开创了“科学易”之先河。其代表作有《学易笔谈》、《易数偶得》、《读易杂识》等。
民初玄学易一派,以袁树珊为代表,著作有《命理探源》、《六壬探源》、《选吉探源》、《历代卜人传》、《中西相人探源》以及《命谱》、《标准万年历》等。
民国至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由于西方“科学观”思维模式的介入,《周易》研究也出现了一些新特点。
一是注重对《周易》经传的文字、文化史的研究,其中经高亨注释的《周易古经今论》,《周易大传今注》水平最高,他将经与传分开,认为经是卜筮之书,传是哲学著作。
二是重视考证,从考古、历史的角度去理解《周易》卦爻辞中的事件, 以“新兴科学的观点”来审视《周易》,代表人物有有郭沫若、闻一多、李镜池等人。
三是注重对历史上的易学著作进行翻译、评述,融合儒释道思想、科学思想加上当代观点于其中,使易学研究出现了新面貌。以南怀瑾、曾仕强为代表,其代表作分别为《易经杂说》、《易经的奥秘》。
四是用现代科学思想批判或求证《周易》,但有一个显著特点,前期都是以科学比附《周易》,近来开始有学者以《周易》的思维方式,去推动科学。以大隐士熊逸为代表,其代表作有《周易江湖》。
而由于解放后思想观念的转变,玄学易一派的发展相对停滞,八十年代之后又开始大家辈出,以邵伟华、秦伦诗等等一大批学者为代表,且著作不胜枚举。
七、日韩易学
日本易学,从江户时代(1601—1867年)开始以来,在义理、象数及占卜研究方面都有丰硕成果。日本学者较早关注来知德《周易集注》,所藏此书刊本有33种之多。日本学者对来氏易学的研究,有黑田粱洲《周易集注杂记》、中村五兵卫《周易集注抄》、滨久雄《明代来知德易学及其影响》一文。
高岛吞象(高岛嘉右卫门)是日本明治时代易学大师,其代表作《高岛易断》是研究周易占断实例的一部巨著,也是世界易学史上的奇书。书中占例800余例,囊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国际关系、战争、经商、为官、丧嫁,占断内容无所不包,而且是占无不验,令人拍案叫奇。百余年来以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国广为流传,在易学领域影响巨大,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韩国所藏来知德《周易集注》10余种,而朝鲜没有刊本,但朝鲜的学者尤其是性理学研究者非常关注来氏易学,正如李裕元(1814—1888年)在《林下笔记·卜筮之书》中说:“从古龟蓍之卜,湜权舆于《周易》,而《易》之为解,其门不一。彖、象之外,有焦易、京房、来易矣。说者谓善通来易,可以尽千古人物,此辞近于夸诞,而惟易林最神。”可以说对来易是一边热心阅读,一边严厉批评。
八、西方易学
西方心理学大师中荣格曾对《周易》给予极高的评价,说“《周易》中包含着中国文化的精神和心灵;几千年中国伟大智者的共同倾注,历久而弥新,仍然对理解它的人,展现着无穷的意义和无限的启迪。”当他隐居波林根时,经常用芦苇代替蓍草来卜卦,觉得《周易》常能提供他某些出乎意料的中肯提示。
荣格却认为,不管是八卦、灵棋卜、掷杯茭、抽签,虽然无法像自然因果律般“反复验证”,但它们的应验率似乎总比或然率要高出一些,甚至无法用或然率来解释。这表示当事者在问卜时的“心灵状态”跟“外部事件”间有一种超乎自然因果律的“共时性”现象。他感兴趣的是这些少数的例外、个别的事件。
对于尘世间一些不可思议的、奇妙的巧合、灵验,荣格以“共时性”(synchronicity)来解释。他认为自然事物间的关系,特别是在“心”与“物”之间──内心感知的事件与外界现实会互相呼应,内心的预感经常变成真实。即一个人内在主观的心灵状态与外在客观事件中会有一种奇妙的一致性。自然因果律或线性逻辑推演所描述的只是“统计学上的真理”,但它们总是有例外,而“共时性”现象就是这些例外中最值得注意的,因为里面可能隐藏了被人类所忽视的“另一种真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坊间一直传说《周易》和二进制的发明有关联,是因为莱布尼茨读过《周易》的关系。但是事实上,莱布尼茨在得知《周易》阴阳学说之前就已经创造了二进制,因此传说不足为信,读者不要盲从。
关于易学的历史发展,本文未能逐一不漏的说明,还望读者见谅。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易学的发展与佛学、道学一样,和时代背景、人文背景有很大关联,从来就不是一成不变的。值得后世学者研究时加以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