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伏是几月几号2020(明日入伏)
每年小暑节气到来后没多久就会进入“三伏天”,民间也有“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的说法,用来形容三伏天的闷热,此时酷暑难耐,就算傍晚天气也非常闷热,让人热得浑身不舒服,走出门没多久就会热出一身汗。
“三伏天”到底有多热?
而如今,一年一度的“三伏天”到来,入伏时间为7月11日,其中初伏为10天,中伏从7月21日到8月9日共计20天,末伏是8月10日到8月19日10天,今年的三伏天共计40天。在这些天里,高温高湿高热天气会持续出现,让大家体会到“蒸桑拿”的感觉。
早在秦汉时就已有“三伏”说法,通常是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高温会持续进行中。那么三伏天到底热不热呢?从1991-2020年的官方气象数据来看,华北、黄淮、西北东部地区,极端高温突破40℃的时间在5-7天;南方因雨水多,湿度大,极端高温并不会太高,但持续性却长,平均在20天以上,甚至持续35天。而在吐鲁番,曾出现过47.8℃的极端高温,且那一年高温持续了39天,接近大满贯。
那么古代三伏天会不会也这么酷热呢?从历史的资料来看,史上最热的夏季出现在乾隆8年,当时京津冀鲁晋等华北地区的天气非常炎热,从法国传教士的实测气温来看,1743年7月20-25日时气温都在40℃以上,而25日当天更是在44.4℃,可见其天气有多炎热。
不少人好奇,为何三伏天会这么炎热?其实自从入伏之后,此时的地表湿度就会迎来提升,而随着地表层的热量积累,其气温会一天比一天高,地面上积累的热量到达最高值时,气温也就最热。
同时,夏天的雨水偏多,湿度比较大,而水的比热容相比空气更大,使得天气比较闷热。而7-8月份副热带高压比较强,高压内下沉气流会带动天气晴朗,阳光会直射地面,结果辐射让地表升温,从而导致天气酷热。
当然,至于“三伏天”什么时候最热,初伏、中伏还是末伏,或者说末伏后是否还会有“秋老虎”,主要还要看当年的具体天气情况,但在我国最热的天气集中在初伏、中伏,而东南沿海地区最热天气却是在末伏,而长江中下游地区是中伏时最热,且“秋老虎”也多出现在这个地区。
每年三伏天来临后,不少人的食欲减弱,此时天气比较燥热,大家的食欲下滑,不少地方都注重入伏饮食习惯,如“头伏饺子中伏面”,这并非是一种迷信,科学研究发现,因小麦刚丰收,吃上新面营养多,且增加排汗除病,而饺子作为美味的食物,可很好的解馋。
不过有些人一到三伏天就想用冷水洗澡,或者喝冷饮、长期吹空调等,这些都会导致寒气增多。专家建议,入伏后多通风,空调26℃即可,且早晚尽量去锻炼,让自己出汗,且运动后及时补水,少吃凉性东西。
在三伏天时,民间有很多俗语,这些老话多是对生活经验的总结,我们就来看看下面几个俗语。
“不怕伏包秋,就怕秋包伏”
所谓的“伏包秋”也就是立秋这一天刚好为末伏的开始,意思就是立秋这天是庚日;而如果是“秋包伏”的话,也就是先迎来立秋,紧接着再迎来末伏天气,其区别是立秋后的伏天多少问题。
如果立秋比较早,那就表明伏天还很多,秋老虎延续的时间比较长,大家还要被高温天气“折磨”。而立秋之后的伏天越短,那就表明秋老虎大概率不会出现,要不了多久就能享受清凉的处暑天气。
今年的末伏是8月10日,而立秋是8月7日,说明今年是“秋包伏”,这表明立秋后气温会持续偏高一段时间,秋老虎也会到来,天气会比较炎热。
夏至响雷三伏冷,夏至无雨晒死人
三伏天和夏至节气有很大关联,毕竟“夏至三庚入头伏”,因此民间也会从夏至节气的表现判断三伏天的情况。这个俗语理解起来很简单,如果在夏至这一天打雷了,那就表明三伏天的雨水偏多,阴雨天持续时间长,三伏天大概率不会高温,如去年就是如此,气温不是太高。
如果在夏至这一天没有雨水的话,那接下来的三伏天气温偏高,雨水偏少,大家需要注意好防暑工作,不然外面农耕时可能会中暑。
进入三伏天,夫妻把脸翻
到了三伏天时,正是农耕比较繁忙的时候,此时的农作物生长速度快,需要及时追肥、补肥。古代多是“男耕女织”,男人在外忙碌一天,回来后身体燥热,且休息环境不佳,心情不是太好,可能就会把火气撒到媳妇身上,结果就有了“夫妻把脸翻”的说法。
其实从天气预报也能看出,今年的三伏天比较炎热,南方时接下来气温还有所增加,且最低温也会在26℃以上,西北因天气干燥,局部地区将出现40℃以上气温,因此大家要注意好防晒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