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吃饺子的顺口溜(节气养生)

转眼间,冬至节气就要到了,冬至是24节气中的第22个节气,冬季的第四个节气。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饺子是冬至必不可少的节日饭。

其实冬至吃饺子这个习俗是为了纪念医圣张仲景,他为治疗乡亲冻疮,曾在冬至这天做“祛寒娇耳汤”给百姓吃。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也就形成了冬至吃饺子的习俗。至今南阳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另外,冬至是阳气开始逐渐萌发生长的时机,这时如果能够得到适当的进补,来年一整年都能生龙活虎、能量充足!

冬至节气除了吃饺子,还有哪些节气特点呢,又该如何根据二十四节气的变化,进行养生保健呢?

从年初到年尾,跟随二十四个节气的轮转,程凯老师帮您规划了一整年的养生计划,实时为您及您家人的健康保驾护航。

二十四节气养生课——冬至养生提纲

冬至物候

冬至节气对人体的影响

冬至节气养生原则

冬至节气穴位养生

冬至节气,气温降低,农作物需要防冻,自然界阳气在此时也开始萌发,古代人民根据自然节气的变化又总结出了哪些物候现象呢?

冬至物候

冬至节气的三个物候现象分别为:一候蚯蚓结,二候糜角解,三候水泉动。


冬至第一候,蚯蚓结

冬至时阳气虽然开始萌发,阴气仍然十分旺盛,所以土中的蚯蚓还是屈曲一团像绳结。蚯蚓还有一个名字叫地龙,是蚯蚓晒干后的躯体,在中医学中,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冬至第二候,糜角解

中医学中将具有温煦、兴奋、推动、气化作用的物质归为阳,将具有滋养、濡润、抑制、凝聚等作用的物质归为阴,后为阴,前为阳,糜与鹿虽是同科,阴阳却不同。

古人认为糜的角朝后生,为阴,鹿的角朝前生,为阳,冬至时节,阳气开始萌生,糜角本为阴,糜感到自然界中阴气开始减少,糜角并开始脱落。古人并根据糜角开始脱落,判断自然界中阳气开始萌发。

冬至节气期间,太阳直射点在最南方,光照最短,此时自然界中阴气最盛,阴寒之气发展到了极点就会向相反的阳开始转化,也就是常说的“重阴必阳”,所以冬至期间,阳气开始萌发,古人将这种现象总结为“冬至一阳生”。

冬至第三候,水泉动

冬至阳气初生,山中的泉水感觉到温热之气,并开始流动。

民间习俗

在这样阳气萌发的特殊日子里,民间还有哪些习俗呢?

数九九

数九九习俗,在南北朝时已经流行,数九九是各地的人们又根据各地不同的气候条件、景物特征、农事物候及风俗习惯,编排出了各种数九九的谚语和顺口溜。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下面这首顺口溜: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荆楚岁时记》中记载:“俗用冬至日数及九九八十一日,为寒尽”。所以从冬至日起,向后数九个九天, 共九九八十一天,八十一天之后天气就由冬至的“寒之至”转为“春深日暖”了。正因为“数九”的过程正是寒极转暖、寒消暖长的过程,所以人们常把这九九八十一天又称作“九里天”。 数九九的谚语和顺口溜不仅是人们多年来对气候的经验总结,也是人们在严冬时节对春天的一种企盼。

官方祭天,民间祭祖

祭天,即祭祀天神,是古代的重大祭祀。冬至祭天盛于唐宋,明清时期更为隆重,并且逐渐流传至民间,演变为冬至祭祖的传统习俗,称为“祭冬”或“拜冬”。

无论是官方祭天还是民间祭祖都表达了向上天祈求国家强盛,幸福安康,丰衣足食的朴素愿望。

医师介绍

程凯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中国科协穴位保健方法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北京健康科普专家

出诊地点:北京大诚中医针灸医院-程氏针灸非遗基地(医保定点)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五棵松门诊部(医保定点)

感谢您的关注!您还想要了解哪方面的内容?欢迎在下方留言,或给我私信。如果本文对您有所帮助,欢迎转发、收藏!

声明:好星座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程氏针灸程凯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xingzuo.com/w/245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