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半的禁忌(俗语)
人不管走到哪一步,总得找点乐子,想一点办法。是的,美食就是我找的乐子,想的办法!小谈食刻和你一起认真对待吃下的食物!
导读:
民间一直流传着一句俗语:“七月半,鬼乱窜”这到底是啥意思呢?古人认为,七月是“鬼月”,到了七月半,祭祀的时候,诸“鬼”会到民间接受祭拜,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鬼”都有家,有些无法接受祭拜,就会在世间开始乱转、乱窜找吃的、找钱。为此,老祖宗还留下了3大禁忌,那这些流传下来的习俗,是否有道理呢?建议了解。
七月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民俗节日,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等三节,都是中国传统祭祖的日子。在《建阳县志》记载:“中元设祖考斋宴荐献于家,焚金银钱锭于门,俗称鬼节。”,这里说的烧衣,又称焚冥衣,烧包袱。所谓“烧包袱”,光绪湖北《荆州府志》解释道:“祭祖宰牲,用纸封楮钱,名曰包袱,上书祖考姓名,祭奠焚化”。
在中国的这些传统节日当中,七月半在过去是非常隆重的,在清朝的时候规模甚至超过了清明节,不过随着新中国成立以后,因为带有很多的封建迷信,逐渐被冷落,直到前些年,入选了去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才开始慢慢得到重视。
不了解中元节的人,会以为是信鬼神、搞封建迷信,但其实它是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的,比如说的3大禁忌。
禁忌一:夜晚禁外出
按照正常的时间来讲,晚上出门都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为啥在七月半不能晚上出门呢?这是因为七月半晚上一般都是祭祀的日子,很多人蹲在河边或者是路边,或者是一些荒废的地方,人无意间碰到,容易被吓到。
所以古人说的禁外出,放在现在来看,主要是怕在野外,冷不丁地出现一个烧纸的人,这多少有些吓人,既然这样还不如不出门。
禁忌二:偷吃祭品
七月半是一个祭祀的节日,不能偷吃祭品,这个有道理吗?首先我们要明白,七月半它其实是发扬祭祀祖先这种孝道,不偷吃祭品,这其实是表示对已故之人的尊重。
学会尊重他人,这个和迷信无关,它实际上主要是体现“孝”的一个精神,还是有一定现实意义存在的。
禁忌三:捡路边的钱
这个禁忌可以看出来,主要是针对孩子说的,孩子比较小的时候不懂事,碰到烧的纸钱,会去捡,此时长辈就会告诫他们,路边的钱是给先人的,不能去捡。
这其实也是在告诉我们,好奇心不要太重,其次上天不会掉馅饼在你头上,从这个角度上来理解的话还是有道理的。
除了祭祖以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习俗,吃毛豆
盐水毛豆的做法:1、把刚成熟的毛豆采摘下来,搓洗掉它的外表的毛,然后捞出来沥干水分;2、锅中放入一锅清水,然后放入盐,接着把毛豆放进去,开始煮,煮好以后捞出;3、放凉以后的,要取出没吃过的先祭祀,祭祀完以后,就可以吃毛豆了。
【食刻说】
七月半的禁忌,其实是根据自己的理解而设的,它没有科学的依据,很多只是满足心理安慰,同时避免心理隔阂,我们在过节的时候,更应该关注的是孝道,慈爱等,以及它的现实意义,而不是过多的渲染鬼神迷信。
【本文由“小谈食刻”原创,未经许可不得删改、盗用,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