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烧包怎么写 格式(中元节)


中元节,有些地方盛行放河灯

1、中元节的定义

每年的农历7月15日,是中元节。是中国传统的民俗节日,是追怀先人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也是海外华人地区的传统文化节日,在汉字文化圈的一些国家也流行这个节日。我国大部分地区比较统一称呼的别名又称“七月半。”其它局部地方有称七月十四、祭祖节、盂兰盆节、地官节等等。

中元节的传统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不忘根本。是同清明节一样具有重要意义的祭祀节日。节日习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灯、祀亡魂、焚纸锭、祭祀土地等,各地具体的习俗不同,会有区别。

2、中元节的历史演变

从历史文献记载来看,先秦时代便有秋尝祭祖的活动,即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人们将当年收获的新粮、果食祭祀先祖,这或许就是中元节的雏形。“中元节”一词的出现则是源于东汉后道教的说法。道教有“三元说”,“天官上元赐福,地官中元赦罪,水官下元解厄,“中元”之名由此而来。在统治者推崇道教的唐代,道教的中元节开始兴盛,逐渐将“中元”固定为节名,节期设在七月十五日,就这样一直相沿至今。

在上世纪的60年代之前,中元节(七月半)仍是个隆重热闹的节日。人们传承着以家为单位的祭祖习俗,祭祖先、荐时食的古老习俗都是中元节(七月半)节俗的首要内容。许多的地方,抗战胜利后,在中元节(七月半)这一天,一些寺庙还增加祈请佛力普渡“抗战阵亡将士”英灵。

上世纪60年代后,中元节(七月半)习俗活动逐渐低落,后来被认为是宣扬封建迷信,逐渐边缘化。有记载,在60年代中期,北海公园还办了最后一次七月半祭祖。从此后,“文革”时期,除了清明节,所有的传统节日都被取缔,中元节(七月半)祭祖节也没能幸免。

上世纪80年代后,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传统节日逐步回归,重提传统文化的复兴,中元节(七月半)祭祀活动又开始逐渐地在民众中自发举行,虽然目前它还没能像清明节一样列入国家的正式节日,但政府相关部门认可这一传统的民俗活动,每当中元节(七月半)来临之际,相关部门都会发文提醒群众注意事项,要求大家文明祭祀,杜绝安全事故发生。

2010年5月18日,中国文化部公布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新入选项目),其中有香港特别行政区申报的“中元节(潮人盂兰胜会)”入选,列入民俗项目类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元节烧包

3、我感受过的中元节(七月半)仪式

笔者地处湖南省中西部的隆回县。这里的中元节(七月半)祭祀活动仪式感很强。

首先是在七月初十便开始,家家户户接老客。意思是从这一天开始,在阎王殿里的先逝故人(简称先人),阎王老爷会将阎王殿大门打开,让这些先人回家里来看看子孙,这时,家里人就会在自家门槛上点上香烛,烧点钱纸,照亮先人回家的路。这就是接老客回家

然后在每天在吃饭的时候,要为先人盛上饭,叫上先人的称呼,夹上菜,摆在桌子的上位。当然,这里一般只以最近一代的先人作代表盛饭。这个过程就是接待老客,方言叫”踏饭“。

最后,到了十四的晚上,就是送老客了。

送老客,是蛮讲究的,也可说是中元节(七月半)的重头戏。这时得先准备好送给先人们的包包,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礼物,先人们好不容易回来一趟,总不能空手回去吧。应准备的物资是些冥钱、冥衣,冥鞋,现在还有好多现代用品,如手机、电脑、电视机等也作成冥品,凡是这些都得按先人个数打好包,包上面要写好先人的名字,祭祀敬献者的名字,有的大户人家,要准备上百个包包,光是这包包的准备都得花上一两天的功夫。包包准备好后,到了夜晚,就在屋前空坪地里,用木棍架一个平台,将包包放在平台上面,平台下面准备好柴火,这时由家里一位长者带领导祭祀人员就位,祭祀人员每人要拿一树枝当鞭子用。祭祀人员就位后,领头的长者便开始念些祭祀话语,说完话后,便放鞭炮,点火烧包。烧包时,有人专门负责用扇子扇风促火,意思是火越旺盛,先人收到的东西就会越多,就会更好地保佑后人,家里也就会越旺盛。如此同时,拿树枝头的人,就要围着火堂子转圈,将树枝头当作鞭子用,使劲地向空中抽打,意思是赶走那些孤魂野鬼不要来抢东西。

至此,整个中元节(七月半)祭祀活动就圆满结束。

中元节冥品

4、结语

中元节(七月半)如同清明节一样,是祭祀先逝亲人的一项活动。祭祖追远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之一。拼搏在外的人们,如果是错过了清明祭祀亲人的时节,那就不要错过中元节(七月半),为先逝亲人们送上一份纪念吧。

我是@夫子聊事,请关注我,给我支持;点赞本文,给我鼓励。谢谢了。#我上头条##

声明:好星座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夫子聊事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xingzuo.com/w/240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