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历七月二十二日是什么日子(古日本壬申之乱的意义探析)

文案:世鑫的笔记

编辑:世鑫的笔记

前言:

壬申之乱是日本历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事件,它不仅改变了当时的政治格局,也对日本未来的政治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今天将从壬申之乱的起因、过程和结果三个方面探讨其意义,以期更好地理解这一历史事件。

一、壬申之乱的起因

壬申之乱发生在公元672年,当时的日本处于唐朝的影响下,政治上呈现出一种分裂的状态。壬申之乱的起因是因为当时的天皇孝德天皇和大臣中的一部分人对唐朝的依赖程度不同,导致了政治上的分歧。

其中,孝德天皇倾向于依赖唐朝,而大臣中的一部分人则认为应该独立自主,不应过度依赖唐朝。天智天皇在663年(天智天皇2年)企图复兴百济,向朝鲜半岛出兵,与大唐、新罗联军交战(白村江之战),倭军大败,百济复兴战争以惨败告终。

中大兄皇子因为失败的责任问题,在国内政治中处境困难。这时,大海人皇子显著在政治上开始发挥作用。如664年(天智天皇3年)2月,大海人皇子代表朝廷释出"增换冠位阶名及氏上、民部、家部"等重要法令, 实际上行使"大臣"的职权。

658年(齐明天皇4年)左大臣巨势德太死后,左大臣一直没有补任。大海人皇子成为实权者。668年(天智天皇7年),在中大兄皇子正式即位的同时,大海人皇子被立为东宫(大海人皇子和天智天皇之间的关系,在中臣镰足死后,不断地有所变化。这可能是因为晚年的天智天皇,日渐失去了当年纳贤爱才的品德所致。)

皇位继承之争

壬申之乱是飞鸟时代常常发生的皇位继承纷争中的一例。当时,以引进大唐律令制为目标的天智天皇,想一改倭国在同母兄弟间兄终弟及的皇位继承传统惯例,代之以像大唐那样的嫡子相继制,即传位于大友皇子(弘文天皇),引发了大海人皇子的强烈不满

再加上大海人皇子是有能力、有声威的政治家,凝聚了一股由其支援其即位的势力。这些势力是大海人皇子的根基,前述的改革中各阶层的不满情绪构成了民意基础,天智天皇以后的皇位继承之争成为壬申之乱爆发的契机。

 政策之争

白村江之战,倭军惨败。为此,天智天皇在玄界滩、濑户内海沿岸修筑国防施设,同时将百济难民迁往东国,将都城从奈良盆地的飞鸟,迁往了琵琶湖南岸的近江宫。另外在国内进行急进的政治改革。

但是这些举动给豪族和民众加重了新的负担,产生了许多不满。向近江宫迁都之际,常常发生火灾,豪族、民众对迁都表示不满的意绪开始显现。还有,天智朝的改革忽视地方豪族(特别是东国)的利益,地方豪族之间,忿忿不平。

二、壬申之乱的过程

壬申之乱的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天皇派遣大臣中的一部分人前往唐朝,寻求唐朝的支持。但是,这些大臣在唐朝遭到了排挤和打压,最终无功而返。第二阶段是大臣中的一部分人在日本国内发动叛乱,试图推翻孝德天皇的统治。

在这个过程中,叛乱者先是攻占了京都,随后又占领了其他地区。最终,孝德天皇被迫退位,叛乱者推举自己的候选人即位,结束了这场政治动乱。

叛乱经过

671年11月26日(天智天皇10年10月17日),天智天皇宣布了新的任命:大友皇子为太政大臣(太政大臣一职在日本历史上首次出现),苏我赤兄为左大臣,中臣金为右大臣,苏我果安、巨势人,纪大人为御史大夫。

这样,上有天皇为最高首脑,下有太政大臣辅佐政务,身为东宫的大海人皇子,便无事可干了。这样的人事安排,明白表示天皇要重新考虑皇位继承问题。

这年8月,天智天皇开始卧病,病情逐渐恶化。天智天皇曾召大海人皇子到病榻前说:"我已经不行了,把皇位让给你。"

大海人皇子自幼追随兄长天智天皇左右,深知自大化改新以来,天智天皇在"古人大兄皇子之乱"(645年)、"苏我石川麻吕事件"(649年)、"有间皇子之变"(658年)等事件中排斥异己的手段,大海人皇子推举大友皇子为皇太子,自己则申请出家,退回吉野宫(今奈良县吉野),静观时局,以图再起。

672年1月10日(天智天皇10年12月3日),天智天皇在近江宫去世,享年46岁。大友皇子继承大统,此时还未满24岁。(大友皇子是否继位其实是个众说纷纭的问题,《日本书纪》并无此记载。

但是平安时代以后的文献,如《扶桑略记》中做继位之说。到明治三年,明治政府根据《大日本史》,追谥大友皇子为第三十九代天皇"弘文天皇")。

同年阴历5月,舍人朴井雄启告急,大友皇子以修筑山陵为名,有美浓、尾张募征壮丁,于京畿招兵买马,武装待发。又据大友皇子妃十市皇女向其父大海人告密,近江朝廷策谋进犯吉野。

同年阴历6月,大海人先发制人,先遣村国男依、和饵部君乎、身毛广等急赴美浓,联系各国郡司。继而,大海人皇子率部众二十余人开始离开吉野,经由伊贺、伊势,逃往美浓。在美浓,听从于大海人皇子指示的多品治已经兴兵,封锁了不破要隘。

动员了东海道、东山道两道诸国的兵马不满朝廷者纷纷来归,队伍迅速扩充至数万人。进入美浓后,聚集了东国来的兵马的大海人皇子在7月2日(8月3日)兵分两路,进攻大和国、近江国两方。

话题进行到这里,相信您对”日本古代最大规模的内乱:壬申之乱的结果如何?”的相关问题,已经有了一定了解,下面将继续深入分析。

近江朝廷的大友皇子一方,向东国和吉备国(当时的日本国名,后来被分为了备前、备中、备后、美作四国)、筑紫(九州)派出使者,要求进行兵力动员。

向东国派出的使者被大海人皇子一方的部队所阻,吉备和筑紫的兵力没能动员起来。大友皇子一方只有集中附近几国的兵力

大海人皇子离开大和国(吉野宫属于大和国,大和国大致相当于现代的奈良县)之后,近江朝廷在倭京(飞鸟时代的古都)聚集了兵马,大海人皇子一方的大伴吹负举兵后,夺取这支兵马的指挥权。

大伴吹负与从西、北两个方向杀来的近江朝廷军队展开激战。近江朝廷一方占了优势,大伴吹负不敌,数度败走。大伴吹负不断收拢败军。不久,由纪阿闭麻吕指挥的来自美浓的援军到达,大伴吹负才摆脱窘境。

近江朝廷的军队也杀向美浓,但由于指挥混乱,滞军不前。大海人皇子一方的村国男依等率军直进,大海人皇子的侧翼部队在7月7日(8月8日)于息长的横河与近江朝廷的军队开战,连战连胜。

7月22日(8月23日)的濑田桥之战(滋贺县大津市唐桥町),近江朝廷军大败。第二日的7月23日(8月24日),大友皇子自杀,壬申之乱结束。

后续事件

673年(天武天皇2年)阴历2月,大海人皇子建造了飞鸟净御原宫,正式即位。

近江朝廷被消灭,天武天皇再次把都城迁往飞鸟(奈良县高市郡明日香村)。之后,天武天皇论功行赏,为了恢复秩序回复而设立新的制度,即服制改革、八色之姓、冠位制度改革等。天武天皇比起天智天皇,在中央集权方面,更进了一步。

虽然“壬申之乱”仅仅是一次围绕皇位继承展开的一场政变,但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具有十分特殊的意义。“壬申之乱”导致近江朝廷溃散,构成朝廷的苏我氏、中臣氏等有势力的贵族开始没落。

不过,这一结果不仅没有动摇皇室学习唐代先进的律令体制、加强中央集权的方针,而且加速了中央集权化的过程。如天武天皇五年(676),废除了给诸氏部曲的规定,并将朝廷赐给亲王、诸王、朝臣的山泽、林野、陂地等重新收归国有。

由法、理、民、兵政、刑、大藏组成的六官制作为制度也开始具体施行。通过调查每年官人的勤务成绩而决定位阶升迁的考选制度也在天武天皇七年(678)制定。天武天皇十年(681),以唐令为模本,开始编纂《净御原令》,“统治国家所必需的法律体系的建设,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由于壬申之乱的胜利,天皇超乎寻常的‘武力’与‘神力’在庶民之间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人们对天皇神格化的敬畏观念也越发强烈。”“日本从此诞生了一位与传统权威性质迥异、具备新型神权的统治者。”

以大友皇子与大海人皇子皇位之争而爆发的"壬申之乱",实质是地方豪族利用群众反对近江朝廷门阀贵族统治,具有政变色彩的武装冲突。

大海人以生命为赌注,平定"壬申之乱",实质是地方豪族对近江朝廷的胜利,或可说是激进派斗争的胜利。大海人在军事上和政治上,正是借助于不满朝廷的东国地方豪族的支持而取胜的。

三、壬申之乱的意义

1. 改变了日本政治格局

壬申之乱结束了孝德天皇的统治,推举了新的天皇,这意味着日本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新的天皇代表了叛乱者的利益,他们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来实现自己的政治目标。这种政治格局的变化对日本未来的政治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促进了日本与唐朝的关系

壬申之乱发生后,日本与唐朝的关系得到了改善。新的天皇派遣使者前往唐朝,表达了自己的忠诚和敬意。这种改善的关系对日本的文化和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3. 彰显了日本的独立自主精神

壬申之乱的发生,反映了日本人民对独立自主的追求。叛乱者试图通过推翻孝德天皇的统治,实现自己的政治目标。这种独立自主的精神在日本历史上一直存在,并对日本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结论:

壬申之乱是日本历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事件,它不仅改变了当时的政治格局,也对日本未来的政治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对壬申之乱的起因、过程和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一历史事件的意义。

声明:好星座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世鑫的笔记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xingzuo.com/w/240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