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从什么时候开始至结束三伏(今日末伏)
导读:今日末伏,40天的三伏天将结束,末伏天气热有啥预兆?今冬偏冷吗
8月15日终于迎来了三伏天的最后一伏——末伏了,这也就意味着“三伏天”就要结束了。而农村的一些会看天气的老人都说:今年的末伏有点特殊,要比往年热得多,这可不是好兆头。
那末伏天气热有何预兆呢?今年冬季会很冷吗?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农村的老谚语是如何说的。
秋后一伏——热死老牛
农谚说“冷在三九,热在三伏”,它的意思不用我说大家也知道,说的就是在一年中最冷和最热的一段时间,这都是古人长期经验的总结,基本上还是非常准确的。每年最冷的时候就是冬至节气后第三个“九”,而最热的时候是夏至节气后第三个庚日才开始的。
因为目前是夏季,现在就还是来说一说三伏天吧。其中“伏”即是“暑气潜伏于地”之意,标志一年里最炎热的时期;也有的人解释说是天气太热了,所以要宜伏不宜动。但不管如何解释,在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它具体又可以细分为头伏、中伏和末伏。其中夏至节气后第三个庚日就进入头伏了,而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就是末伏。由于庚日之间是每隔10天出现一次,所以头伏和末伏都是10天。
但是中伏有些年份是10天,有些年份是20天。当立秋和夏至节气之间是4个庚日中伏就是10天,出现了5个庚日就延长到了20天。今年就是中伏多了10天,因此整个三伏天有40天。
而在8月15日就进入末伏了,这样算下来到了8月25日后就出伏了,意味着炎热的“三伏天”结束了。在三伏天期间,一般中伏和末伏是最热的,尤其是对于广大北方地区来说,一般末伏都要比中伏热。在民间更是有着“秋后一伏,热死老牛”的经典谚语,就凸显出了末伏的炎热程度。
那是不是出伏了以后,天气就变得凉快了呢?等到出伏以后还热不热呢?
出伏以后还会热吗?
这也是很多人比较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众所周知,今年的夏季非常炎热,全国各地都是酷热难耐,好多地方都已经超过了历年同期的最高温,局部地方的最高问题都已经超过了40℃。如此高的温度,确实让很多人热得浑身难受。
而造成今年很多地方三伏天气温如此高的原因,就在于今年全国各地很多地方长时间没有下雨了,长期受到晴朗天气的控制,导致了许多地方的温度高,且又潮湿、闷热。
因为在夏季的时候,降温一般是两种方式:降雨和台风。今年不仅降雨偏少,好多地方已经连续一个多月没有下雨了,同时在沿海一些地方就连台风也比往年少很多。
至于出伏以后还会不会热,毫无疑问这种闷热的天气依然会持续一段时间。因为就算是出伏了,还有“秋老虎”在等着。而且在出伏以后就是处暑节气。在这个节气期间依然还是高温天气为主。
在民间还有“处暑天还暑,好似秋老虎”的说法,就是指处暑节气到了以后,依然还是酷暑时节,而且这个期间的天气就如同秋老虎一样闷热难耐。
不过,毕竟出伏了,就算是有秋老虎天气,但随着太阳高度的继续降低,所带来的热力也随之减弱,因此不会像之前那样整日整夜的闷热,一般也就是在中午的时候热一阵子,而在早晚的时候就变得凉快了。但是要想真正感受到秋季的凉爽,则一般都要到白露之后。
末伏天气热有何预兆?
今年的夏季如此的炎热,有些农民也早早就在担心了今年的冬天会不会很冷呢?尤其是现在都已经进入末伏了,依然还是如此的闷热,这更让一些农民担忧了。那今年冬季是偏冷还是偏暖呢?
其实在农村也有一些农谚可以提前预测,比如“末伏多酷热,冬天多雨雪”。它的意思是说如果在末伏的时候依然非常的闷热,甚至要比往年同期的温度高,那么到了冬季的时候降雨、降雪的天气比较多。换言之,冬季就会很冷。
虽然对于人和家畜等来说,冬季太冷了日子不好过,就和夏季太热了是一样的道理。但是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反而有利,因为冬季多雨雪天气,既能缓解了旱情,又能把地里的害虫都给冻死。相反,如果冬季偏暖,那就未必是好事情了。
因此这句农谚还有下半句“末伏热不透,冬季暖烘烘”,意思是说末伏的时候就已经很凉快了,那么就意味着这一年夏季不太热。而这样的话到了冬季的时候就不会太冷,也就是说冬季可能是暖冬。
在过去农民都是依靠这些农谚来预测天气,并且提前安排农事劳动,从而来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损失。但是现在很多的老农民说时代不同了,气候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以这些农谚的准确性不如从前了,所以他们对此也是抱有怀疑的态度。
但是多数有经验的农民还是相信,今年的夏季气温有点反常,如此炎热的天气,到了冬季的时候应该会偏冷而不是偏暖。因为从往年的情况来看,夏季热得狠,冬季就偏冷。对此,你们怎么看呢?你认为这些农谚还准不准呢?欢迎大家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