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义名字(三人结拜为兄弟)

古有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创下三国时期一段佳话。功成名就时,刘备为帝王,张飞关羽为名将。

在建国前,也有三兄弟结拜的佳话。但是在建国之后,一人为主席,一人做铁匠还有一人是农民。

他们三人,就是毛泽东、朱其升、彭友胜。

看到朱其升、彭友胜这两个名字之后,相信有不少人都会眉头一皱,满脸的问号。这两人是谁?毛泽东的好友哪个不是鼎鼎有名的成功人士,再说了一个主席,怎么会和铁匠农民结拜呢?

先不说身份问题,就单说毛主席一个读书人,怎么会和他们结为好友呢?

而这一切,还要从三人从军开始讲起。

从军担保,三人结识

在那兵荒马乱的年代,每个人从军的目的都不一样。

有志之士,希望从军报效祖国,建功立业;农民穷苦人家从军,是为了吃口饱饭;读书人弃笔从戎,那是为了心中大义,想为建设国家出一份力。

而毛泽东和他的两位结拜兄弟,就是后两种。

朱其升、彭友胜都生于贫困人家,是迫于无奈,为吃口饱饭来到了部队。

彭友胜是三人中间的老大,1884年出生的他是年龄最大也是从军最早的。

彭家世代贫农,家里有几亩薄地。他年少时,这点家产还能养活一家人。但等他年龄稍长,就稍显无力,虽然一家人都还能生活得下去。但日子实在是说不上好过。

因此,彭友胜在十五岁的时候,为了改善家里的生活,就毅然决然地离开老家,外出打工。

离开老家之后的彭友胜,打过短工亦做过矿工。由于没有什么文化,在工作的时候,难免会受到老板的欺压。

一次偶然的机会,彭友胜看到了湖南新军在招兵而且待遇还挺不错。考虑再三之后,彭友胜觉得从军怎么也好过于在老板手下受气。因此,就到招兵处报了名。

人高马大的彭友胜,自然是很受招兵处的喜欢,直接就把他录取了。

彭友胜为人正直善良,不善钻研。因此不论是升官还是涨军饷,都轮不到他,在当兵几年后依旧只是一个小小的副棚长(也就是副班长)。

而朱其升和彭友胜差不多,只不过更加的贫困罢了。

朱其升家里人口众多,一家人日子过得极苦,经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为了活下去,朱其升在家人的安排下,自小便来到了打铁铺,跟随铁匠学习手艺。

十八岁的时候,朱其升正式出师。在正常情况下来说,朱其升的师傅好不容易将他培养了出来,应该将其留下,为自己效力才对。

但由于当时战事四起,铁匠铺的生意勉强能维持一家人的生活。若是让朱其升留在铺子里,他师父必然是发不出薪水,甚至还有可能会影响他们一家人的生活。

朱其升明白师傅的难处,还没等他师父开口,就自请离去。

可朱其升自幼便在铁匠铺学手艺,他除了打铁什么都不会,自然也就不能找到一份好的、长久的工作。

为了生存,朱其升四处做零工。后来,他也算是找到了一份相对安稳且管一日三餐的工作,那就是搬运大米。

这份“安稳”的工作,听起来非常不错,但干起来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朱其升的老板和当时大多数不良老板一样,让他干着超乎想象的工作量,但一日三餐却只有“清澈见底”的米粥。

长此以往下去,朱其升是越来越没力气,也越来越饿。有一天,朱其升实在是忍不住饥饿,就趁着无人注意的时候,偷走了些大米,想要吃顿饱饭。

但饭是吃饱了,老板也发现了自己的大米少了些。于是,他二话没说就将朱其升开除,赶出了自家店铺。

朱其升再次失业,此时的他不再考虑什么前途不前途的,只想要找个能够吃饱饭的工作。恰逢此事,湖南新军招兵,朱其升一问,得知当了兵是可以吃饱饭的,于是直接就报了名,进入了湖南新军。

在进入新军之后,朱其升被分到了一个步兵棚(也就是班)。而这个步兵棚的副棚长就是彭友胜。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湖南新军变成了革命军。许多青年学子,为了革命放弃学业毅然从军,想为革命出一份力。

而身为爱国青年之一的毛泽东,自然也是要加入队伍的。

但当他怀着满腔热血,从长沙跑到武汉之后,却遭到了招兵处的拒绝。招兵处的军官,直接说道:“这革命军也不是你想参加就能参加的,如果想要进入革命军,那就必须要有人做担保,否则你是进不来的。”

毛泽东在此人生地不熟的,自然是无人担保。在双方争执之下,朱其升出现了。

在了解了情况之后,朱其升挺身而出,为从未谋面的毛泽东做了担保人。甚至在得知需要两人才能担保成功的时候,还拉来了自己的好友兼上司彭友胜。

在两人的担保下,毛泽东顺利加入革命军。而三人的友谊也就此展开。

同生死共患难,三人结拜为兄弟

毛泽东在进入部队之后,由于是彭友胜与朱其升做的担保,他们的长官就将毛泽东分到了彭友胜的棚里。

彭友胜与朱其升也是热心肠的人,不然就不会贸然做素不相识的毛泽东的担保人。因此,在得知毛泽东被分到他们的棚里时,就热情地带他了解了军中的状况。彭友胜还将毛泽东的床铺,分配到了自己的上面。

三人在部队里的友谊,就这样结了下来。

在互相了解之后,彭友胜和朱其升也就知道毛泽东不仅是一个学生,还是一个成绩很好的学生,因此对他心生敬佩。

平日里,两人十分照顾毛泽东。彭友胜懂得兵法,获得过不少军功,在平日空闲的时候,就会为毛泽东讲解兵法。

而在两人的交流中,毛泽东也就得知彭友胜虽然是个副棚长,但他身上的军功却十分的多。按道理来讲,他不应该仅仅只是一个小副棚长才对。

在询问他人之后,毛泽东这才得知,彭友胜是因为为人过于正直,不屑于拍上司的马屁也不会讨好别人,这才使得他满身军功却只是一个小小的副棚长。

这让原本就对彭友胜心存好感的毛泽东,更加的敬佩。而彭友胜虽然没有升官,但却有一大批的追随者,有时候他的话比长官都管用,很明显,其他的人也十分的敬佩彭友胜。

而朱其升虽然没什么大的军功,但由于他曾是铁匠,对枪支的修理十分在行,因此也得到了上司的赏识,和战友的信赖。

在毛泽东加入之后,朱其升时常教毛泽东如何修理枪支。在日常生活里,对毛泽东也是能帮一把就帮一把。

众所周知,毛泽东喜欢看书。他平日里的生活开销并不大,但由于总是买书,导致他每个月的饷银总是坚持不到下次发饷银。

朱其升和彭友胜将此事看在眼里,但他们从不会去劝毛泽东少买些书,而是选择在毛泽东没钱的时候,轮流请他吃饭。

两人的行为,毛泽东自是明白。他在感动之余,对两人的感情也越发得深。而三人的感情,达到最高峰的时候,是在一次遇险之后。

在一次行军过程中,身体素质较差的毛泽东体力跟不上,走着走着就脱离了部队。不久后,朱其升和彭友胜发现了此事,就主动走到后面,搀扶着毛泽东继续追赶大部队。

然而,就在这时,一支清军突然出现。

由于三人离队伍较远,无法进行作战,无奈之下只能在水沟内暂时躲避。

三人本以为清军很快就会离开,但没想到清军在此处整整待了三天。

在这三天的时间里,毛泽东、彭友胜和朱其升没吃没喝。他们互相鼓励着,撑到了清军离开,并且在此之后,还赶上了大部队。

经此一难,朱、毛、彭三人的感情就更深了。

于是,朱其升就提议:古有刘关张桃园三结义,不如我们三人也就此结为异性兄弟吧。

毛泽东和彭友胜听后,觉得这个注意十分不错,于是欣然地同意了。此后,三人便以兄弟相称。

但在结为兄弟之后,三人并没能长久的相处下去。

革命军最后必然是胜利了,但是袁世凯却窃取了革命胜利的果实,成为了中华民国的大总统。

毛泽东对此非常失望,但又无可奈何。在认真思考之后,他决定退伍继续读书。

在他将这件事告知大哥彭友胜之后,彭友胜并未出言挽留,而是十分认可他的这个决定。在彭友胜看来,毛泽东能够继续读书,将来一定能够有更大的出息。

彭友胜在为毛泽东举办送别宴后,塞给了他两块大洋,让他当做路费。

在毛泽东离开不久之后,部队改编为国民军。而就在此时,朱其升也告别了彭友胜,回了老家。

彭友胜由于没有别的手艺,就只会打仗,所以也就没有考虑过退伍的事情。

至此,兄弟三人该读书的读书,该回老家的回老家,部队里也就只剩下了彭友胜。

兄弟三人本以为此生再难相见,但在十几年后,彭友胜再次遇见了毛泽东。

建国之后仍是兄弟

1926年,在国共合作期,毛泽东到广州讲学。恰巧,彭友胜的部队此时也驻扎在此。

彭友胜在得知毛泽东即将到达广州的消息后,非常的激动。两人已经分别十数年,如今终于可以再见了。

毛泽东到达广州之后,彭友胜立马穿上了干净的衣服,还理了头发,将自己打理的干干净净后,才登门拜访。

此时的毛泽东早已是共产党的中央委员,而彭友胜不过是国民党里的小排长。虽然两人此时的身份差距较大,但丝毫不影响两人的感情。

见面后,毛泽东依旧称其为彭大哥。还不断的询问他过的怎么样,有没有结婚。

在两人聊了一段时间后,毛泽东还特别认真的邀请彭友胜与他一起干革命。

但彭友胜自认是个不认识几个字的粗人,跟着毛泽东也帮不上他忙。于是在思索之后,就拒绝了。

毛泽东听后也没有勉强,很快便转移了话题。

而在与毛泽东分别之后,彭友胜又参加了北伐战争,立下赫赫战功,被提拔为副连长。

这也算是苦尽甘来,彭友胜自此之后的生活应该不会多差,但在此后不久,彭友胜就愤然离开部队,回老家种地了。

原因就是,国共合作失败,国民党将屠刀砍向了共产党。当时的彭友胜非常的气愤,他不理解,国民党为什么不杀敌人,偏偏将刀子伸向了同胞。

在回老家之后,彭友胜就专心种地,和毛泽东也没有了联系。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毛泽东当上了国家主席,彭友胜这才又再次得到了毛泽东的消息。

昔日的兄弟当上了国家领导人,这跟自己当上了领导一样让人开心。彭友胜在激动之余,提笔给毛泽东写了封信。

毛泽东收到信之后,也很快回了信,还为彭友胜安排了工作。不过彭友胜干了几天后,觉得实在不习惯,就毅然离职,回家种地去了。

虽然他回家种地,但政府每个月还是给他发了三十元的补助。彭友胜自知,这三十元是毛泽东交代的,所以每年都会采一些好茶叶送给毛泽东。

而他们的另一个好兄弟朱其升,在回老家之后,也是捡起了老本行,成为了打铁匠。在没有生意的时候,也会去种种地。但由于各种原因,他在与毛泽东、彭友胜分别之后,也失去了联系。

在得知毛泽东当上主席之后,激动之余给他写了封信,称想要见一面。

毛泽东在收到信之后,立马回信,同意他来北京并随信寄了200万人民币(约等于现在200元)。同时还提到了彭友胜,说他还活着,近期两人也都联系上了。

在得到毛泽东同意之后,朱其升立马动身来到了北京的中南海,见到了毛泽东。

两人见面时都非常的激动,自军中一别,两人竟是数十年未见。

随后,他们聊了聊分别之后彼此的生活,又聊了聊彼此的近况。在分别之时,毛泽东更是直接给了朱其升五百万(相当于现在的500块)。

朱其升本不愿要,但耐不住毛泽东的心意,于是也就接住了。

此后数年,三人一直保持着联系,直到一个个的去世。

战争时期的感情,总是那么的深。不论分别多少年,不论再见时彼此是什么身份,他们的感情依旧如从前。

声明:好星座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八点钟史纪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xingzuo.com/w/22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