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人的阴阳眼图片(从乾隆时期流传至今)
每个人小时候都会思考一个问题:世界上有鬼吗?有人能看到鬼吗?鬼到底长什么样子呢?对于鬼这个话题,一直以来都分为两派:一派认为这个世界上并没有鬼,我们对鬼的恐惧无非是来自于,在黑暗的环境下,我们总会感觉到一种未知的恐惧,对一些平时可能不曾注意的地方会一些有联想。
另一派认为,这个世界上是有鬼的。人死之后,他的灵魂没有消失,于是就飘荡在这个世界上。他们是月亮的信徒,白天不能出来,只能在夜晚现身,而有些人的眼睛是可以看到他们的。
一说起鬼,大家可能想到的都是一群青面獠牙的怪物。他们个个都凶神恶煞,好不可怕。
大家对鬼的了解大部分是从书画里,或是一些民间小故事当中,今天我们要谈论的一个人,自称可以看到鬼神,甚至他还可以把鬼神都画下来。从乾隆时期流传至今,他就是清朝画家罗聘。
在看他个人的生活简介时,我们先来看看他的画作吧!他一生有许多的出名的画作,例如像:《物外风标图》《成阴障日图》《两峰蓑笠图》《丹桂秋高图》《画竹有声图》《谷清吟图》等。
但是,最能让他在京城一画成名的,就是他的《鬼趣图》!
怪诞诡谲的《鬼趣图》
罗聘一共画了8幅《鬼趣图》。每一张都让人啧啧称奇,关键的是他怪诞诡谲的画风实在是让人感觉不寒而栗。友情提示一下各位读者:胆子小的可以不看图片哈!
第一幅图中,弥漫的烟雾笼罩下,隐约可以看见两个瘦到皮包骨头的“鬼”。看不到他们的下半身,只能看到他们离奇的面目,他们两个头发稀疏,面目呆滞,动作诡异,虚无飘渺;
第二幅图中,画面上两个鬼一前一后,好像在前行赶路。走在前面的那只鬼光头赤足,动作僵硬;后面跟着的鬼,头戴笠帽,极其瘦弱,衣不蔽体。他将手放在了腹部,似乎有些不适。
第三幅图中,一个穿着华服的鬼,正在挑逗一只女鬼。他手拿兰花,将半个身体都倚在了女鬼身上,同她说着话,看起来好色十足。旁边还有一个戴着高帽的鬼在窃听两个鬼的对话。
第四幅图中,画的是两个身材矮小的鬼。其中一个身材较高的拄着拐杖,他的脑袋十分巨大,面目呆滞。另一个红衣小鬼弯着腰,低着头,站在他的身侧,为他捧着酒钵侍奉。
第五幅图中,一个蓬头垢面的鬼,披头散发,通体绿色。眼神可怕,骨瘦如柴。他好像正在奔跑,腾黑云在抓什么似的。他的脚和手臂都很长,一手抓着肩膀,一手向后飞举。
第六幅图中,一个头大如山的鬼,正在追逐两个小鬼。那只大头鬼两只手垂在下面,佝偻着身子追着两个小鬼。一只小鬼背着另一只小鬼,他们一边跑,一边还往后看,头发都吓得站起来了。
第七幅图中,一共有4个鬼。雨雾弥漫,一个鬼给另一个鬼打着一把破伞在风雨中前进,还有一个鬼紧跟在他们身后。伞面上还有一只小鬼的脸,但看不清小鬼的身子。
最后第八幅图中,丛林深处,一座墓葬边上,像似一男一女的两个骷髅白骨正在说着什么话。好像谈起了什么有意思的话题,两只鬼纷纷手舞足蹈起来,样子看起来十分诡异。
我们在看完这八幅《鬼趣图》后,先抛开他的灵异可怕的方面不谈,仅仅只围绕他的绘画技巧和绘画内容来赏析一下这些怪诞诡谲的画作。
《鬼趣图》一共八幅图,绘画内容全部都是鬼,各种各样的鬼,然而在绘画技巧上,《鬼趣图》却很有独特之处。罗聘在绘制《鬼趣图》时,会先用水把整张画纸弄湿后再开始作画。画过水粉画的读者们都知道,在湿纸上画出来的画会有一种朦胧之感。
罗聘运用自己的技巧,将墨很好的渗透进了纸张当中,加上反复的渲染,使得整个画面充分体现出鬼气和鬼趣。
在纸上,罗聘的每一笔落笔都恰到好处。他笔画的轻重缓急,完美的将鬼物的“鬼”处呈现出来,使人看到他的画作时,都感觉到了不寒而栗。他将技法和主题巧妙地结合,反映了他高超的绘画水平湛深艺术修养。
也难怪在后来,《鬼趣图》受到了京城百姓与达官的喜爱。为什么《鬼趣图》会在那个谈鬼神色变的年代受到如此欢迎呢?其实,人们是看懂了《鬼趣图》的含义。
罗聘是一位画家。在那个年代,他没有像纪昀,有官位保障;也不像蒲松龄有好笔头,于是他便用自己的方法,也就是绘画来描述他对那个年代的不满。
《鬼趣图》体现了罗聘的人文精神。乾隆年间,大兴文字狱,力度是史上绝无仅有之大。百姓有苦不能言,官员有苦不敢言。《鬼趣图》其实就是画家罗聘用来揭露黑暗、讽刺不公的一把利器。
而且,我们刚刚看到了,《鬼趣图》中的鬼,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些青面獠牙的怪物,他们的形象更加类似于我们人本身,但罗聘笔下的鬼风可一点都不少。
这种鬼的形象更加符合大众审美心理需求,加上罗聘高超的画技,他所塑造的鬼个个生动形象,怪诞诡谲。画中的黑雾与怪石嶙峋更加凸显鬼的灵异感。
鬼其实一直都是人们谈论的话题,而罗聘将这个话题直接暴露出来,符合人们的心理需求。他让人们直接看到了心中最为害怕的东西;同时,也满足了人们对于鬼怪的好奇。
当罗聘带着他的《鬼趣图》来到京城时,展开画卷的那一刻,人们的好奇心被充分满足。于是,一传十,十传百,他画笔下的《鬼趣图》便风靡起来。
欣赏完罗聘的画后,我们再来看看罗聘这个人吧!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能画出如此惊艳的《鬼趣图》呢?为什么人们会相信他笔下画出来的鬼就是鬼真正的样子呢?
罗聘的人物介绍
其实大家要是对“扬州八怪”有了解的话,就会知道罗聘其实就是其中之一。他是清代画家,所居于扬州,一生都是一名普通人,喜欢游山玩水。
他所画的意象繁多,有人物、山水、花果等等,他的画十分有特色,尤其是他所创作的《鬼趣图》最广为所知。《清史稿》对罗聘的评价是:“画无不工”。
罗聘出生在文人家庭中,他的父亲是一个武举人,可惜的是,他的父亲在他儿时就去世了。在双亲都离他而去后,罗聘彻底成为了一名孤儿,但这并没有让他失去继续前进的动力,他反而更加发奋学习书画。
由于天赋的加持,在罗聘自己的努力下,他很快就小有名气起来。十六七岁时就在小玲珑山馆文会中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在那里,他不仅更加努力去提升自己的绘画本领,结识了郑板桥、厉鹗、杭世骏等一众名流学者,事业上突飞猛进,那么终究要谈到家庭幸福上了。
小有才气的他在21岁时,结识了同样有才华的,人称“小才女”方婉仪,并与方婉仪喜结连理。方婉仪十几岁时就会写诗,在绘画方面也小有成功,她擅画梅兰竹石。如同她的名字一样,她的诗与画作温婉清丽。
方婉仪家是世代官宦之家,虽然父亲是一名小官,但胜在家境不错。反观罗聘家境一般,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结婚后,两人的情谊没有因为家境差距而减少,反而是情投意合,两情相悦。不似李清照与赵明诚的赌书泼茶,倒也是琴瑟和鸣。两人经常谈书画,游山水,日子好不惬意。
方婉仪和罗聘一共生育了三个子女,都学过书画,最擅画梅,后人称其为“罗家梅派”。
罗聘在25岁那年,有幸被金农收为入室弟子,在老师离开后,罗聘在悲伤之余还为老师整理遗稿,经他的收集,出版了《冬心先生续集》。
在老师离开后,他决定出门远游,不单是游山玩水,更要以自然山水为师,更好的学习和精进自己的书画技艺。
在这些年的游历期间,他拜访了许多的名流。曾因为八幅《鬼趣图》而声名鹊起;也曾因为囊中羞涩而返回故里;曾因为贩卖书画而维持生计;也曾因为自己的名声大祚而忘乎所以。
罗聘,这位“扬州八怪”之中,最年轻的一位,于嘉庆四年逝世,享年六十七岁。
关于他的《鬼趣图》为何如此令人信服,有野史记载:他天生绿瞳。
在那个科技不发达的年代,人们觉得,瞳色的不同可能代表着什么,大家都觉得,他有绿瞳,那么他应该通阴阳,所以对他的《鬼趣图》如此信服。
罗聘从小饱读诗书,养成了他敦厚儒雅的品格。在他第一次来到京城的时候,看到的事物和自己想象当中的完全不一样。
有人认为,《鬼趣图》的诞生是因为画家罗聘,初到京师,遭受白眼。他将自己精心画出的画作展示出来的时候,迎接他的尽然只有冷遇。
可能是体会到了官场的狡诈与人情事故,他产生了极大的悲愤而创作出了《鬼趣图》。
但也有人认为,京城可是在乾隆皇帝的脚底下,罗聘一个小画家即使有些侍才傲世,但他一个没有背景的穷画家怎么可能会一下子就奋起反抗了。
他一直以来温和的性格是不会突然大变的,罗聘的《鬼趣图》不可能带有着强烈的尖锐犀利的抨击思想。
至于他为什么会创作《鬼趣图》呢?真正的原因,我们只能问他本人了,但我们可以猜测一下。他从小就信仰神佛,也许,他的真正灵感是来自于自己的宗教信仰吧!这世间到底有没有鬼呢?
看完了罗聘的一生和他的画后,可能有人会觉得他有阴阳眼,能看到这些鬼神,也可能有人觉得他画下来的鬼神都是自己想象出来的。回到我们最一开始的那个问题: 世界上有鬼吗?有人能看到鬼吗?鬼到底长什么样子呢?
其实我们也没有必要非要得到这些问题的答案,无非就是信则有,不信则无。如果所谓的鬼神如果真的是亲人的魂魄的话那我想,我们也不必害怕。
对此小伙伴们,您对这些鬼趣图有什么看法呢?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