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10月15日(1950年朝战爆发)
1950年的一天,北京原本晴朗的天空却突然罕见地下起了雨,沉闷的环境中时不时还会响起几声雷鸣。
就在这一年的秋天,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公然越过三八线,企图将战火烧到我国的边境线上。一场中美之间的大战,看似已经不可避免了。
在中央军委的扩大会议上,毛主席向众人阐述了出兵朝鲜的必要性。但由谁领兵去朝鲜作战,一时之间却成为了非常棘手的问题。
起初,大家都将目标放在了原来四野统帅林彪的身上。周恩来总理更是就此事几次三番地亲自劝说林彪。但林彪的表现却让人们有些失望。
事后,周总理将此事向毛主席作了汇报,毛主席听后说道:
“林彪自从井冈山的时候就跟着我了。这个人我是清楚的!他虽然善于指挥,但却有一个软肋!”
听了毛主席的这番话,周恩来的脸上不禁露出了疑惑之色。整个房间里的氛围也因此而变得微妙起来。
那么,周恩来总理到底与林彪谈了什么呢?林彪又为何拒绝领兵入朝作战呢?毛主席所说的林彪的软肋到底指的又是什么?
一 战局紧迫的“朝鲜战争”
1950年6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领袖金日成发起了南韩李承晚势力的“国家统一战争”。
一开始,朝鲜人民军在战场上势如破竹,一度攻占南朝鲜政权的首府,将全部的南朝鲜军队赶到了釜山一带。可就在这个时候,美国人通过联合国直接介入了这场战争。
1950年7月7日,在美国的操纵下,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第八十四号决议”。同年九月,美国又联合了15个国家组成了所谓的“联合国军”,在朝鲜的仁川港登陆了。
联合国军进入朝鲜半岛以后,战场的局势瞬间就发生了突变。原来朝鲜人民军的补给线被拦腰截断,整个朝鲜人民军首尾不能相顾,随时有可能被联合国军全歼的风险。
1950年10月16日,在美军骑兵第一师的配合下,南朝鲜的军队率先抵达了朝鲜首都平壤。
眼看着攻占了敌方的首都,这支南朝鲜部队的指挥官还狂妄地叫嚣道:“我们要一直打到鸭绿江!打到对面的中国去!”
一时之间,世界各国的媒体都将报道的焦点对准了朝鲜半岛。而在此之前,毛主席便在中南海组织了一次军委扩大会议,讨论朝鲜半岛的局势。
在这次会议上,毛主席先是抛出了一个“要不要出兵朝鲜”的问题。大家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莫衷一是,有人甚至还在当天的会场上争吵了起来。
这时候,毛主席将目光投向了作战经验丰富的林彪。看着毛主席的目光,林彪站起身来,用严肃的语气说道:
“现在出兵朝鲜不是最好的办法。我们的国家刚刚经历过战争,我们只需要在东北边境上驻扎一些部队,以防万一就行了。”
听了林彪的话,许多人的脸上都露出了兴奋的表情。在当时很多同志看来,我国的重点工作应该放在经济建设上。
而且我军与美军在战斗力、装备等方面都有着巨大的差距。如果双方真的发生了冲突,后果将是不堪设想的。
可是毛主席见此却沉重地摇了摇头,他点燃一根香烟对在座的同志说道:
“这场战争是迟早要来的,我们和美帝国主义之间必有一战。晚打不如早打,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嘛!”
很显然,毛主席的眼光看得比其他人更为长远。如果美国军队真的在中国与苏联的边境上建立一个“军事控制区”,那么我国和平发展的目标也会成为一种奢望。
见到主席这么说,大家对出兵朝鲜不再抱有异议。但对由谁出任统帅率部出战成了摆在面前的难题!
其实,从谋划出兵朝鲜开始,毛主席的心中就已经有了合适的人选。在毛主席看来,当时全军上下只有两个人最适合担任入朝部队的统帅。一个是林彪,一个则是粟裕。
但当毛主席将自己的想法对林彪说出之后,林彪却告诉毛主席,他的身体恐怕难以支撑长时间的作战。
而且他对美军的战法也并不熟悉,如果派他统兵进入朝鲜作战,恐怕也没有十足的把握。
毛主席听了林彪的话,不禁皱起了眉头。他若有所思地坐回到座位上,然后缓缓地说道:
“既然这样的话,这个问题我们还是再讨论讨论吧!”
散会之后,周恩来总理看出了毛主席的心思。他主动走上前去对毛主席表示,自己可以去做一做林彪的工作。兴许林彪的心中还有什么顾虑,他正好也想找林彪谈谈。
那么林彪的身体状况到底如何呢?周总理又会与他谈些什么呢?
二 周恩来与林彪“夜谈”
1950年10月2日晚上,周恩来便来到了林彪的家中。林彪看见周恩来立刻让妻子去倒水,而后他自己则非常自然地坐在了沙发上。
“林彪同志,你有什么困难可以说出来。我们还是希望你能够带兵去朝鲜。毕竟你对东北的老部队都很熟嘛。”周恩来一边笑着,一边从别处接过水杯非常亲切地说道。
但林彪却面不改色地坐在原地对周恩来说:
“总理,我也很想服从中央的命令,但是我的身体已经大不如前了。实在是不适合上战场了。”
看林彪这么说。周恩来也对林彪交了底。他告诉林彪,中央希望在作战经验丰富的中年将领中给入朝部队选择一位统帅。
当时林彪和粟裕都是43岁,这对于一个指挥员来说正是当打之年!不过林彪显然有着自己的想法。他端坐着听完了周恩来的话,而后不紧不慢地答道:
“总理,我的病确实非常严重。我希望中央能够批准我去苏联养病,在那里我也可以为前线做些工作。”
周恩来算是听出了林彪话里的意思,但他仍然打算再劝一劝林彪。不管怎么说,他都是东北野战军的统帅。由他挂帅统兵进入朝鲜,部队在作战的时候也会减少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见到周恩来如此诚恳,林彪也不好意思再硬着头皮答话。他给周恩来分析了一下原来东野各个部队的情况,并给出了自己的作战意见。最后两人相视一笑,便结束了这次仓促的谈话。
几天以后,周恩来趁着工作的间隙又来到了林彪的家中。这一次周恩来虽然表面上说自己是来探望林彪的。但林彪也非常清楚总理此行的目的。
一见面,林彪还是非常固执地对周总理说道:“总理,我认为对美国人开战绝不是一件小事。我们的总体实力不如美国,而且也没准备好。要打起来,我们是会吃大亏的!”
周恩来告诉林彪,这场战争不是我们想打的,而是美帝国主义强加在中国人民头上的。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打不打这场战争”的决定权并不在我们的手中。
要知道朝鲜半岛距离我国东北边境的城市只有几十公里的距离。如果美军在朝鲜建立了空军基地,便可以直接威胁到我国的国防安全。
到那时我国就会被迫仓促应战,将更多的精力都放在国防建设上。不管怎么说,这场战争我们都必须要打,而且必须要打赢!
林彪听了周总理的话也不再说什么了。他只是告诉周总理,自己已经向过去东野的几个老部下打了招呼。
到时候他们随时都会配合中央的任何决定。即便是与美军作战,东野的部队也一定能把仗打好。
在经历了两次谈话以后,周恩来总理已经对林彪挂帅的事情不抱什么希望了。他转而和军委的同志们研究起了“粟裕带兵出征”的方案。
可是粟裕将军此时也同样备受疾病的困扰。由于几十年来的战争生涯,粟裕常常会因为用脑过度而感到头疼。
在孟良崮战役中,粟裕就险些因病倒下。多亏了他的夫人楚青守在一旁,才没有使粟裕的病情继续恶化下去。
所以照当时的情况来看,林彪和粟裕这两位最合适的统兵人选都不能够挂帅出征。人们只能将选择的目光放在了其他有过大兵团作战经验的将领身上。
不过究竟让谁挂帅出征,毛主席的意见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在最终确定人选之前,周恩来总理还必须去与毛主席当面谈谈。
谁知毛主席在听了周恩来与林彪的对话后顿时哈哈大笑了起来。看来林彪的态度,早在毛主席的预料之中了。
毛主席胸有成竹地告诉周恩来:林彪的身体确实有病,但他不愿意带兵出征主要是因为他的心中有一块“软肋”。
周恩来听了毛主席的话,顿时大吃一惊。要知道林彪当年带着东北野战军的将士们从山海关打到海南岛。
他的能力是全党全军所公认的。难道说战绩斐然的林彪还有什么不为人知的弱点吗?
三 毛主席道破林彪“软肋”
其实早在井冈山根据地时期,毛主席和林彪就已经有了很深的交集。因此,毛主席可以说比党内的任何人都更加了解林彪的性格与能力。
1948年9月12日,东北野战军依照中央军委的命令发起了辽沈战役,在东北地区与国民党军队决战。当时东北地区的国民党军队虽然被分割包围,但其实力仍然不容小觑。
在战前会议上,毛主席就已经制定了“关门打狗”的策略。即让林彪派出部队先攻占辽宁以南的锦州。
彻底封死国民党军南下进入山海关的陆上通道。而后我军再迅速出兵,消灭被围困在沈阳与长春的两大群敌人。
但就在战役发起的关键时刻,林彪的心里却泛起了犹豫的情绪。原来,林彪认为东北地区的国民党军队实力仍然强劲。
如果东北野战军占领了锦州势必会引起敌人的强烈反应。到时候双方激战起来,我军也没有必胜的把握。
看到东野的部队迟迟没有行动,毛主席罕见地在军委会议上直接发了火。他用严肃的语气对发报员说道:
“告诉林彪这是命令,容不得他讨价还价!我们必须在国民党军撤退以前迅速拿下锦州!”
最后经过罗荣桓、刘亚楼等人的劝解,林彪还是服从了中央军委的命令。事实证明,毛主席对敌人的判断是非常准确的。
在我军占领锦州之后,东北地区的国民党军队瞬间便乱作一团。随后我军便在山海关外与敌人展开决战,最终歼灭了大部分敌人。
辽沈战役使得林彪性格中的一些弱点遭到了暴露。然而就在一年之后的衡宝战役中,林彪性格当中的这些弱点又再一次被凸显了出来。
1949年9月,随着湖南的和平解放,人民解放军兵不血刃地占领了湘北与湘东的绝大多数地区。
但在蒋介石的指挥下,白崇禧带领旗麾下的桂系军队企图在衡阳与宝庆一带抗击解放军。
白崇禧在诸多的国民党将领当中也可以算得上是佼佼者了。由于作战时头脑灵活,他被同僚们戏称为“小诸葛”。
而其麾下下的广西军阀部队也被外人称为“狼兵”。面对这样的敌人,林彪的心中再一次犯起了难。
当时按照原定的计划,人民解放军将会兵分三路向敌人发起攻击。但当部队行进到了永丰与青树坪一带的时候,解放军便遭到了白崇禧手下部队的伏击。
林彪的脑海当中迅速闪过了一个判断。他认为,白崇禧此举不像是溃败撤退,而像是要与解放军决战。
为保证解放军在决战当中不会落于下风,林彪当即命令所有的部队停止前进,等探明敌情之后再做进一步的打算。
但此时,由丁盛率领的第45军135师已经深入敌后了。直到135师的将士们架起电台,准备与军部联系的时候才发现了这个问题。
但令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135师这个看似冒进的举动,却将整个战局给盘活了。
原来白崇禧发现135师孤军深入之后,便打算调转马头回来吃掉他们。
此时的135师就成为了一颗被插入敌阵的“鱼饵”。林彪迅速命令西线的38、39军加速前进与中线的45军行成对敌人的合围。
最后在各个部队的紧密配合之下,白崇禧手下的部队被大量歼灭。而白崇禧本人也只能带着他的残兵败将退回到广西老家继续负隅顽抗了。
讲到这里,毛主席摆了摆手悠悠然地对周恩来说道:“林彪这个人打仗太过谨慎,这样做有时候当然是好的。可在指挥大兵团作战的时候,他还是缺少一些魄力的!”
周恩来听了毛主席的话,顿时恍然大悟。原来早在他去找林彪谈话之前,主席就将一切了然于胸了。
周恩来坐到椅子上,长舒一口气对毛主席说道:“既然主席对林彪的态度早有预判,那看来你也已经有了新的人选了?”
毛主席笑着告诉周恩来,早在那天开完军委会议之后,他就已经通知彭德怀来北京待命了。听到了这番安排,周恩来的脸上也露出了如释重负的表情。
从井冈山时期开始,彭老总就以打硬仗、狠仗而在军中闻名。这一次中央派他带兵入朝作战,也一定可以不辱使命!
四 谁敢横刀立马 唯我彭大将军
1950年10月6日一早,彭德怀就赶到了中南海的新华门外。在见到毛主席后,彭德怀与他寒暄了几句便进入了正题。
彭德怀告诉毛主席:自己也很关心朝鲜目前的局势。现在美帝国主义实在太猖狂了,我们绝不能让他们这么肆无忌惮。
听了彭德怀的表态,毛主席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后便领着他走入了会议室。会议一开始,毛主席便语重心长地对在场的同志们说道:
“我知道现在有的同志对出兵朝鲜还是有一些看法的。但是这个仗我们不得不打!不要怕打碎了坛坛罐罐,将来我们还会再有的!”
彭德怀是一个直脾气的人,毛主席的话音刚落,他便立刻站了起来拍着桌子说道:
“我老彭非常赞同毛主席的观点。既然这一仗不可避免,那我们就一定要把它打赢!要让美帝国主义明白,中国人民是不好惹的!”
毛主席看了看大家惊讶的表情,主动站起身来,伸出手对彭德怀说道:“老彭,现在我们的入朝部队还缺一名主帅。不知道你愿不愿意接受这个职务啊?”
彭德怀立刻站得笔直向毛主席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道:“只要是中央的命令,我彭德怀都会坚决执行。我一定会尽全力把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赶下海去!”
彭德怀的话掷地有声,现场也因此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从人们的眼神当中,彭德怀看到了无数的敬仰之意。
但他明白自己作为一名军人,肩上的担子是无比沉重的。无论摆在他前方的是什么样的困难,他都必须从容应对。
在这次军委扩大会议结束之后,毛主席特意将彭德怀请到了自己的住所。原来毛主席当天已经为彭德怀设下了一顿“家宴”,目的是想让彭德怀批准他的长子毛岸英随军入朝参战。
对于毛主席的这个请求,彭德怀还是感到十分惊讶。毕竟,毛主席在过去的革命战争当中已经为这个国家牺牲太多了亲人。
但毛主席告诉彭德怀,这是毛岸英自己的意思。作为领袖的儿子,他也有为这个国家做贡献的义务。
彭德怀点了点头,喝下了毛岸英亲手敬上的“感谢酒”,就算同意了这件事情。吃过这顿饭后,毛主席又将自己当年写下的一句诗重新赠予了彭德怀:“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1950年10月19日,第一批入朝参战的部队在彭德怀同志的率领下趁着夜色跨过鸭绿江,拉开了“抗美援朝”的序幕。
随后,中央军委又从各个军区抽调了大批能征善战的部队入朝参战。到了抗美援朝中后期,我们在朝鲜的志愿军兵力一度达到了135万人。
在一次又一次的战役当中,我军将穿插包围的战术运用得“炉火纯青”。以至于在朝鲜战争之后,曾经担任过联合国军总司令的美军四星上将马修·李奇威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中国的志愿军绝对是我们遇到的前所未有的劲敌。也许我们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与空军,但中国人绝对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步兵!”
1953年7月,中朝代表与联合国军的代表在南北朝鲜交界处的板门店签订了《停战协议》。美军被迫承认了“以北纬38度为分界线”的事实。
随后,前线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开始陆陆续续地撤回国内。当最后一批志愿军战士返回国内时,已经是1958年了。
虽然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但人们的脸上依旧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因为大家知道,抗美援朝不仅打出了我们的国威与军威,更为我们打出了几十年的和平!
如今的我们再回顾那段历史时,依旧会为“最可爱的人”而流泪。因为我们知道,在今天美好生活的背后,蕴含着无数先烈的鲜血与汗水。
如果没有当年抗美援朝的胜利,便不会有今日中国的富强与繁荣。也许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人都不能在历史书上留下自己的名字,但我们仍要心怀崇敬地称他们一声“人民英雄”!
参考文献:
《朝鲜战争初期林彪“称病不出”质疑———兼论毛泽东对入朝作战何人挂帅的考虑》沈志华
《朝鲜战争爆发 林彪打算拒绝毛泽东点将》世纪桥
《1950年林彪建言援朝:出而不战,屯兵于朝鲜北部是上策》司马亮
《抗美援朝:毛泽东点将彭德怀挂帅朝鲜的前前后后》罗元生
《彭德怀出征朝鲜前线的最后时刻》彭宇
《林彪与白崇禧的三次较量》中国共产党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