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是什么星座(1956年毛主席举行国宴)

1956年1月,毛主席举行国宴,招待参加全国政协第二次会议的代表。钱学森也在被邀请之列。当钱学森拿着请柬,按照请柬上的座号找到37号的时候,发现座位上写的不是自己的名字。

钱学森有些疑惑,再次拿出请柬进行核对,发现请柬上写的就是37号。就在这时,一位工作人员向他走过来,非常礼貌地对他说:“您是钱学森同志吧,请跟我来。”

跟着工作人员,钱学森来到了一张桌子旁边。细心的钱学森这才发现,这竟然是一号桌,他知道这是毛主席和中央领导就餐的桌子,他更加疑惑了。就在这时,工作人员指着一个座位说话了:“这是您的位子。”

毛主席和钱学森正在笑谈

钱学森顺着工作人员的手指看过去,就在工作人员手指座位的左边桌面上,竟然写着“毛泽东”三个字。按照宴会礼仪,毛主席显然坐的是主陪位置,那钱学森坐的岂不是主宾位置?

就在这时,宴会大厅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原来毛主席和几位中央领导进入了大厅。

毛主席迈着稳健的步伐走到犹豫着不敢落座的钱学森身边,伟人笑着对钱学森说:“学森同志,请座。”

全场的目光都集中在钱学森身上,他更加局促不安了,由于紧张,他一时没有坐下来。毛主席补充说:“那边你的名字,是我给划掉的。你是我的贵客,我今天要好好向你请教。”

钱学森为何能成为毛主席的贵客?毛主席为何对他如此尊崇?

毛主席接见钱学森

异域求学为报国

钱学森出生于1911年,他的童年和青少年时代都是在中国最黑暗的岁月中度过的,慢慢的,他产生了科学救国的抱负。

1934年,钱学森毕业于交通大学,他学的是工程机械,因为他知道中国之所以被列强欺侮,就是因为工业落后,而工业落后的根源就是科学技术落后。1935年,清华大学招收第七届庚款留美学生,钱学森顺利考中。

赴美之前,钱学森对同学说:“如今我们的国家积贫积弱,我到美国去深造,学成之后,定当回来报效祖国。”

到美国后,钱学森先是在麻省理工学院学习航空,他仅用一年的时间,就修完了研究生的课程,拿到了硕士学位。第二年他又转到加州理工学院,师从当时世界最顶尖的航空专家,伟大的航空工程学家冯·卡门(Theodore von Kármán),并成为冯·卡门的得意门生。

钱学森(中间)和冯·卡门(右)、空气动力学之父普朗特(左)

1947年,钱学森被母校麻省理工学院聘为教授,两年后他成为学院喷气推进中心主任。

1955年,当钱学森拿自己的精心之作《工程控制论》请老师冯·卡门指正的时候,冯·卡门只翻了一下大致的内容,就对钱学森说:“你的学术造诣已经不弱于我。”也就是说,此时的钱学森已经能够比肩世界最顶尖的科学大师了。

漫漫回国路

钱学森虽然取得了骄人的成就,但是他并没有忘记自己的初衷。恰逢新中国成立,他决心回国为新生的共和国大干一场。

1950年,钱学森和夫人蒋英收拾行装,准备回国。钱学森知道,国内最缺乏的是专业书籍,于是他带足了各种书籍,连同他多年的笔记,足足有800多公斤重。

但是美国却百般挽留他,钱学森坚决地对美国人说:“我必须回国,这事没有商量的余地。”软的不行,美国人就来硬的,于是找了个理由非法扣留了钱学森一家。

美国人知道钱学森的价值,更知道他对于新中国的意义。美国海军次长金布尔说:“钱学森对美国导弹工程的核心机密了如指掌,他一人能顶5个师,我宁可杀掉他,也不能让他回中国。”

钱学森被迫参加美国听证会

1950年9月7日,联邦调查局借故逮捕了钱学森,在特米那岛上关押了14天后,直到加州理工学院送来1.5万美金的巨额保释金,钱学森才得以释放,但从此,钱学森一家就被美国政府监视起来。

即便如此,钱学森和夫人也没有放弃回国的希望。

1954年,蒋英打电话给中国城的华侨,要他们帮忙买菜。一位华侨给蒋英送菜的时候,在菜篮子里藏了一本《人民画报》,画报上有一张照片,那照片就是流传广泛的新中国成立时,毛主席和中央政府领导站在天安门城楼的影像。

蒋英发现在毛主席的身后竟然有一个她熟悉的身影,那就是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叔通老人,蒋陈两家可以说是世交,蒋英的父亲蒋百里陈叔通为老师,蒋英称陈老为太老师。

开国大典上的陈叔通(中间)

陈叔通(右一)

蒋英拿着这张照片给钱学森看,他们认定,有太老师在,他们回国就有望了。

于是夫妻俩赶紧给陈叔通写信。但是他们不知道陈老的地址,于是决定先把信寄给钱学森的父亲。可仔细一想,直接把信寄给钱父也不妥,因为美国人肯定会检查他们的信件,那样他们回国的目的岂不是要暴露?

蒋英还有一个办法,她的妹妹当时在比利时,于是就把信寄给在比利时的蒋妹,然后让蒋妹把信转寄给钱父,再通过钱父把信转给陈老。

钱学森写的求救信

钱学森的信辗转来到了陈老的手中,信中主要讲了两个意思,一是钱学森强烈希望回国参加新中国的建设,二是揭露了美国人的两面派嘴脸——美国人表面上说决不阻挠中国留学生回国,实际上却扣留了钱学森和郭永怀等爱国科学家。

陈叔通读信后气得吹胡子瞪眼睛,然后立即把信送到周总理手中。

周总理看到钱学森的信,连声叫好。当时王炳南正在日内瓦跟美国进行大使级会谈,周总理让外交部立即转交王炳南,让王炳南揭露美国当局阻挠中国科学家归国的恶劣行径。

面对钱学森的信件,美国大使约翰逊再也无法抵赖。周总理又安排王炳南提出用朝战时期俘虏的11名美国飞行员,来交换钱学森。

交换钱学森的11名美国飞行员

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携夫人蒋英和一双儿女,踏上了开往香港的“克利夫兰总统号”邮轮。因为中美当时尚未通航,他只能转从香港回国。

10月26日,钱学森一家终于来到北京,住进了早就安排好的北京饭店。第二天一早,他就带着妻儿来到天安门广场,看着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钱学森热泪横流:“祖国啊,我终于回来了!”

钱学森一家在回国邮轮上的合影

中国导弹航天事业的开创者

回国不久的钱学森,被安排到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参观,时任院长的陈赓大将问他:“中国人能不能搞出导弹来?”

钱学森胸有成竹地说:“西方人能做的事,我们也能做到!”

1956年10月8日,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我国首个火箭、导弹研究机构成立了,钱学森被任命为第一任院长。五院设在一个招待所,当时那里人迹罕至,草木丛生,设施简陋,而且远离市区,交通不便。其工作条件之艰苦可以想象。

更困难的是,安排给钱学森的团队成员,全都对导弹一无所知,钱学森要首先给这些科研人员进行扫盲。于是他亲自编写教材——《导弹概论》,给大家从最基础的知识讲起。

为了培养更多的科技人才,钱学森先培养老师,然后让这些老师再去给其他人讲课。而这些所谓的老师,都是一边学习,一边讲课。我国最早的导弹、航天人才,就是这样培养出来的。

导弹研究摊子大,钱学森不可能每个环节都要顾及。但是遇到一些技术难题,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请钱院长指导。

钱学森(右一)

有一次,在进行东风-3号发动机地面试车的时候,连续出现故障,科研人员都急坏了。

钱学森到试车现场,听取了大家的汇报以后,又对试车情况进行详细地观察研究,他对大家说:“我们不能单纯关注故障,而应该思考是什么因素影响了发动机的燃烧稳定性。看看是不是跟高频振荡有关。”

一句话启发了大伙,大家从高频振荡的影响出发,对发动机进行设计改造,再次试车,结果圆满成功。

钱学森不仅是导弹研究的技术灵魂,他还极有胆识。

60年代的一次导弹试验过程中,科研人员忽然发现导弹弹体瘪了个坑,所有在场的人员都紧张起来,这可是严重的故障,大家都认为必须中止导弹发射。

钱学森得到报告后,亲自攀上发射架,他经过仔细察看,认为弹体虽然变形,却并未造成整个弹体结构的破坏。钱学森断定,这是在加入推进剂的时候,忘记关通气阀,造成弹体内部形成真空所致,下一步点火发射的时候,弹体内就会充气,内部压力自然会升高,这样就会使弹体恢复到原来的状态,所以这个故障不至于影响导弹发射。

但是大家都没有经历过这类事情,心里都没底,基地司令甚至都不敢在给中央的报告上签字。钱学森果断地说:“出了问题我负责。”聂帅接到报告后,大笔一挥:“同意发射。”

导弹如期发射,结果正如钱学森所料,获得圆满成功。

钱学森虽然是绝对的技术权威,但他却非常民主,在工作中不仅虚心听取老同志的意见,年轻人的意见他也虚心接受。不管是经验丰富的老专家,还是年轻的后生,只要讲得有道理,钱学森就积极支持。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一次进行导弹射程试验,按照当时的情况,预计达不到设计的射程。这时,一位年轻人向钱学森提出了很好的建议,这位年轻人名叫王永志。他说:“可以泄掉一定量的推进剂。”

按照常规思维,增加推进剂,增加推力才有利于增加射程。但是钱学森明白王永志的意图,他是要通过减少推进剂,来达到减轻导弹重量的目的,这样自然能够增加射程。钱学森于是拍板,就按王永志的主意办。结果试验达到了理想的目标。

后来,钱学森还大胆重用王永志,任命他为第二代火箭第一个型号的总设计师。

在钱学森的领导下,1964年6月,我国成功试射了中近程导弹。同年10月16日,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一颗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爆炸成功。

1967年6月17日,我国又成功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1970年4月24日,我国把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送上天空,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个独立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

钱学森为中国开创了一个崭新的航天时代。

“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正在调试

领袖的尊崇和保护

1956年1月,中央召开第6次最高国务会议,主要议程是讨论《1956年至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参加会议的自然少不了毛主席等几位领袖人物,而钱学森也被邀请参会。

会前,毛主席还专门会见了钱学森。

钱学森到达中南海以后,首先接见他的是周总理。周总理跟钱学森亲切握手并简单交流之后,就领着钱学森来到毛主席当时的住处菊香书屋。

周总理让钱学森在门外稍等,自己向毛主席报告:“主席,你盼望已久的贵客,我给您请来了。”

“快快请进!”不等钱学森进门,毛主席就向门口迎去。一见钱学森,毛主席上前握住他的手说:“学森同志,真是盼望已久啊,你是我们的火箭专家,是我们工程控制论的创始人啊!”

钱学森的《工程控制论》当时只出了英文版,国内还未有中文版,钱学森没想到,毛主席对自己的专业了解这么详细和深入。

菊香书屋

钱学森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说:“我早就想来看望毛主席,但考虑您日理万机,生怕打扰您。”

毛主席却说:“哎,其实是我早就想请你来面谈,只是考虑你刚回国,肯定事情很多,才没有惊动你。”稍微停了停,毛主席又说:“美国人说你能顶5个师,他们低估了你啊。对我们来说,你比5个师的价值要大得多。我正在学习你的《工程控制论》,我看你不仅造火箭、导弹在行,你对我们整个国家的建设都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会面之后,毛主席留下钱学森吃饭。毛主席用家乡菜招待钱学森。饭桌上,毛主席对钱学森说:“学森同志,我们的湖南菜那可是辣得很啊。”

钱学森说:“一个人来世上,酸辣苦甜都要尝。”

毛主席听后大笑,就夹起青椒炒肉送到钱学森的盘子里,说:“说得好,你现在就来尝一尝。”

1964年,原子弹试爆成功两个月后的12月26日,毛主席破例举办了一次生日宴会。

人们知道,毛主席向来反对过生日之类的活动,但是这一回,毛主席却将生日宴会搞得规模较大,一下子把参与原子弹研究的重要科学家都请来了,这中间自然少不了钱学森。

生日宴会上,毛主席当着在场的人称赞钱学森是火箭之王、工程控制论之王。

宴会上的陈毅和钱学森

由于钱学森的特殊工作,他的安全问题成为重中之重。毛主席和周总理亲自过问钱学森的安保工作,他们安排开国上将、我们的特工之王李克农专门负责钱学森的安全,李克农安排了8个武艺高强的警卫保卫钱学森。

尽管安保工作做得十分周密,1964年还是发生了特务对钱学森投毒的事件,好在公安机关及时侦破,才避免了一次重大损失。

之后,毛主席再次过问钱学森的安全问题。周总理亲自让人安排一位化验员专门负责钱学森一家的食品安全。凡是进入钱家的食品,都要经过化验才能过关。

按照规定,钱家吃的食物都要在电冰箱中留下样品,24小时以后,才能丢弃。当时的冰箱可是奢侈品,我们自己还没有制造能力,钱家用的冰箱是从苏联用宝贵的外汇换来的。

不爱钱,不恋官

钱学森不仅是科学巨匠,他还是一个淡泊名利的人。

上世纪60年代初,国家困难,很多人忍饥挨饿,但是政府却特别照顾钱学森等科学家,不仅保证他们吃饱,还额外供应他们补养品。一向温和的钱学森却发了脾气,他拒绝吃肉,拒绝搞特殊,坚决跟大家同甘共苦。

钱学森

钱学森的《工程控制论》中文版出版以后,他把稿费当作党费交给组织。1962年,钱学森的《物理力学讲义》《星际航行概论》两书出版,得到的几千元稿费,他也作为党费上交。

困难时期,钱学森多次要求降低自己的工资标准。1963年,钱学森给五院的书记写信,要求把自己的工资从每月450元,降到350元。

1992年,钱学森获得了一笔巨款——100万港币,这是他获得的“何梁何利基金优秀奖”的奖金。他收到支票的同时,就写了一封委托书,把这笔钱捐给了国家,用于西部地区的治沙工作。

钱学森虽然姓钱却不爱钱,一点也没有夸张的成分。

钱学森是第一任五院院长,后来他申请辞去这一职位,甘心做副院长。在给聂帅的申请中,钱学森是这样说的:“我既要搞科研,又要管全院的吃喝,实在没有这么多精力。”

最终聂帅答应了钱学森的要求。他后来担任的职务,诸如国防科委副主任、第七机械工业部副部长等都是副职。

对待荣誉,钱学森也视若浮云,有人称他是“导弹之父”“火箭之父”,钱学森却笑笑说:‘两弹一星’是巨大的工程,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功劳属于党,属于大家。”

晚年的钱学森

1992年,钱老已经年过八旬,行走困难,他给中科院院长周光召写了一封信:“近来,我因年龄关系,已不能参加学术活动,故已无力承担中科院学部委员之职,特提出申请,辞去学部委员。”

辞去学部委员以后,一些同事、熟人见了钱老还是习惯性地叫他“钱院士”,钱学森马上纠正说:“不要叫院士,我现在已经不是院士了。”但他又幽默地补充说:“可以叫我资深院士。”

钱学森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不仅为我国的航天、导弹事业做出了伟大贡献,他还在人格上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钱学森不愧为风范长存的科学大师。

2009年10月31日,98岁的钱老在北京逝世,消息传开后举国悲痛,许多人不远万里来到北京八宝山殡仪馆为钱老送行。

钱学森的遗体告别仪式

钱学森去世前留下遗言:葬礼一切从简。但是这次,国家没有答应他,钱学森的遗体和棺木上都覆盖着党旗,由三军仪仗队为他抬棺。而这,也是钱老应该有的待遇,他受之无愧。

三军仪仗队抬棺

声明:好星座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鉴史论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xingzuo.com/w/21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