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30日(98年朱镕基在大会上点名)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你不要跟我讲什么开放的前景,我就问你,一旦利率被某些机构控制,市场都被搞坏了,你还怎么看前景?那时候连市场都没了!”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朱镕基正对着一个财政部的领导同志发火。

那位同志却不打算做出让步,站起来有点生气地说:“我主管国债发行工作,那就要负责到底,既然决定要放开国债市场化,怎么能开放这一点管控另一点呢?”

两个人你来我往,互不相让,争得面红耳赤。在担任总理后,朱镕基同志还在国务院全体会议上提起过这件事:“本届政府的刘积斌同志,在几年前讨论发行国债的时候跟我发脾气,闹别扭,当时我对他很有意见。”

当时听到这句话的其他同志心头一紧:这个刘积斌是干什么的?好大的胆子,总理刚上任,就直接被点名,恐怕不是什么好事情。

直言不讳,助力国债发行

刘积斌出生于1938年12月9日,山东省黄县(现龙口市)人,1962年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艺系工业企业管理与组织专业,在当年担任财政部副部长,党组成员、党组副书记。

“这个同志给我印象很深啊,那时候国债发行市场化已经到了最后一步,我当时认为市场的监管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如果直接放开,把国债发行利率变成由市场招标主导,很有可能发生利率失控的后果。”朱镕基开始讲述当年发生的事情。

这点其实不难想象,对于刚开始探索市场经济的中国来说,本来国债利率市场化,自身就没有可以参照的样本,而且相关制度也并不完善。一旦开放利率,承销人并不会考虑政府还息的问题。

他们会为了多抛售手中的国债,把利率尽可能的调高。还会有一些投机分子,贷款从银行购买大量国债,然后用更高的利率再倾销给个人,最终受到伤害的还是国家和广大人民群众。

但是财政部的同志认为,国债利率市场化一定要跟上国债发行的市场化,不然等到全面实现国债发行市场化的时候,不公平竞争、渠道垄断的的情况很有可能大量产生,会影响承销人之间良性互动,打击国债发行效率。

另外,如果还是按照以往的习惯,国债票面的利率需要由中央统一确定,但是利率却总是比银行的存款利率还低,承销人和购买者的积极性一定会大打折扣。

人家是有钱,但买国债又不是搞慈善,赚的钱还没有存款多,谁会去当冤大头?从理论上来讲,把国债利率也转向市场化,这本身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没道理去阻止。

“根据资本主义国家发行国债的经验,在进行市场化转变后,国债的利率总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涨幅。涨幅一旦失控,政府拿什么去还利息呢?”朱镕基总理接着说。

“但是财政部就是不同意,我就很生气,认为他们只考虑自己的工作能不能做好,没有把政府和人民考虑进去,于是爆发过很多冲突,尤其是跟刘积斌同志。”

原来,刘积斌恰好是分管国债的财政部副部长,朱镕基同志在和财政部的同志不断地开会研讨,权衡利弊,分析风险时,刘积斌经常站起来阐述自己的观点,跟朱镕基“抬杠”,两个人就这样结下了“梁子”。

理科生都有一个特点,自己得出的结论,别人很难推翻,而朱镕基和刘积斌都是学理工科的,两个人就像在赌气,互不相让,谁也说不不了对方。

最后只能各自退了一步,确定了一个折中的方案:

首先,1995年需要发行的国库债券,所有票面利率依旧由国务院确定,略低于市场平均利率水平,任何机构不能随意变更。

另外,允许财政部使用划款期招标,即将划款期招标的日期标为划款日期,实际划款期稍晚一天,就能够让承销商的收益多一些,进而在实际上找平了市场利率的水平,减少了差异。

这个方案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共赢,既让财政部对于国债发行市场前景的担忧有了减少,又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开放利率可能造成的风险。

国债事务按部就班的进行着,关于国债市场化的讨论与争议也逐渐平息,但是刘积斌的名字却在朱镕基的心中被默默记住。原因当然不是记恨刘积斌跟自己吵架,而是非常欣赏他的坚定信念与直言不讳、直面争议的工作作风。

“我希望大家能和刘积斌同志学习,不要当什么好好先生,觉得事不关己就高高挂起,有问题了就要提出来,欢迎各位来和我吵架。”朱镕基最后讲完,大家才明白,原来是点名表扬啊!

后来朱镕基同志在回忆录中也写到过:“这个同志跟我的性格很像,我一下就记住他了。”

转任要职,再启新篇

在1998年国务院第一次全体会议后,中央下发任免文件,决定免去刘积斌财政部党组副书记的职务。周围的领导干部都感到好奇,不是刚表扬过吗?怎么直接免职了?

正当大家议论纷纷的时候,新的任命通知又下来了:任命刘积斌同志为国防科工委党组书记兼主任。

国防科工委全称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现国家国防科工局),是正部级单位,与原来的国防科工委不同,新整合的部门承担了更多的任务与职能,主要负责组织管理国防科技工业计划、政策、标准及法规的制定与执行情况监督。

这一部门承担着强军与富国的双重使命,让刘积斌担任一把手,无疑说明了朱镕基同志对他的重视与信任。

但刘积斌却高兴不起来,甚至丝毫不敢懈怠,原来,他接手的其实是一片烂摊子,去年国企因为经济结构调整,几乎都产生了巨额的亏损,尤其是国企占据主导地位的军工行业,

更让刘积斌感到头疼的是,军工行业的亏损并不只是因为经济结构调整,实际上的亏损已经持续了好几年,可谓是旧疾缠身,新病又来。

现在的状况,不仅不能促进国防事业的发展,影响装备的生产投放,就连企业自身都难以生存下去。没有别的办法,只能迅速规划方案,对军工行业从头到尾开展改革,刮骨疗毒虽然很痛,却能治疗病根。

军工行业在当时主要分为五大部分:航空航天、船舶、兵器、电子通信、核工业,这五大板块原本都是单独的国家部委,自己搞自己的事情,互不干涉,也没有竞争。

这就导致了各个部门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整个军工行业好像一潭死水,不起波澜,毫无生机。

怎么样能够让这些“大哥”起身活动活动成了刘积斌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之前在财政部工作的经验给了他灵感,我们走市场经济就是想让各行业在市场竞争中调动自己积极性,进而带动整个市场的活力。那么为什么不能让国企也开始互相竞争呢?

1999年,刘积斌开始着手推进自己大胆的想法,一项在中国国防科技发展进程中具有历史性意义的改革开始了,那就是十大军工集团的组建。

通俗的说,就是把原本一家大公司分成两家小公司,让他们在行业内部开展竞争,没有从属关系,谁做的好谁就是老大。

比如:中国核工业总公司变成了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和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分为了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和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

曾经的好日子一去不复返了,不努力上进就会被淘汰。刘积斌把改组后的十大军工集团的负责领导都组织在一起开了个会。

会上刘积斌直白地向他们提出了要求:“把武器研制和军工技术研究搞好,就这两点,这是党和人民对你们的要求,做不了,趁早自己辞职。”

几位老总面露苦涩,左看看右看看,终于有人提出:“搞科研当然可以,但领导不拨款,我们手上没钱啊。”

企业首先要保证自己能够活下去,才能有其他的资金搞研发,招人才,有过主管数年财经金融工作经验的刘积斌当然明白这一点,他早就想好了对策,脱口而出两个词八个字:军民结合、寓军于民。

总方针有了,各家公司开始探索军工民用的道路,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旗下有一家成立于2001年的公司,名叫海康威视。

海康威视从主要生产视频音频压缩板,逐渐走向了开发视频监控设备,用了不到十年的时间,成功化身视频监控类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的公司,成为了交通部门和学校等单位监控设备的首选。到了2022年,公司的销售总额已经超过了800亿人民币。

大家熟知的,以生产电视著名的长虹公司,最开始的工作竟然是研制军用雷达;还有长安汽车集团,曾经是生产子弹和军用吉普车……

其实,人类先进科技往往最先出现在战争和军事武器研究的过程中,比如火箭技术最初是为了发射导弹、青霉素最早使用于第一次世界大战、还有原子弹氢弹利用的核能,如今成为了清洁能源的主要攻坚点。军民融合,良性发展。

终于历时3年多,经过无数军工人的探索与努力,国防科技行业在2002年实现了收支平衡并且还略有盈余,2003年所有军工企业逐步摆脱了连续8年的亏损“泥潭”。

有了稳定的经济收入,研发工作终于能够没有后顾之忧的情况下进行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武器装备在21世纪迎来了新的春天,开始了历史性的大发展。

不忘初心,助力航空

在对内改革的同时,刘积斌还重视对外军贸,他多次指出,促进军贸发展对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需要用政治家的视角,从地缘政治和国家安全的高度,来考虑如今和未来的长期军贸工作。

刘积斌和国防科工委始终把扩大军贸出口作为发展重点,而且在后来国家研究制定“十五”规划的时候,刘积斌同志还帮忙寻找渠道、提供了大量有用信息。

他还对相关工作进行专门指导,帮助航空军贸工作结束了多年徘徊的局面,步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比如歼7系列飞机大批量的出口。

航空军贸市场不断拓展;“枭龙”飞机大批量出口,实现了我国军机出口由二代向三代的跨越;“猎鹰”飞机引起了国际市场的广泛关注;2009年军贸出口创历史新高,这些都与刘积斌同志曾经给予的关心和支持是分不开的。

因为刘积斌大学的专业是航空工业,所以他一直有一个梦想,就是能够看到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商用客机飞上蓝天。通过努力,《关于我国在民用飞机发展思路的报告》出炉,明确了要生产先进国际水平的国产商用客机计划。

刘积斌在2001的一天敲响了朱镕基总理办公室的门,他向总理详细汇报了国产商用客机项目计划,总理听着听着也明白了他的来意,笑着打断了刘积斌:“我明白了,直说吧,需要多少钱?”

“至少50亿。”刘积斌伸出一个手掌比划着说。

朱镕基听了大笑起来,指着刘积斌说:“你还真是狮子大开口啊,50亿我不能批,最多25个亿。”

刘积斌也明白朱镕基总理给自己的肯定是目前最合理的价格了,也就不再讨价还价。就这样,中国第一代自主产权商用飞机项目正式立项。

2008年,ARJ21-700在上海机场成功首飞,这是中国第一次完全自主设计并制造的支线客机,2016年正式投入运营。

2022年,国产大型喷气式民用客机C919也首飞成功。

中国航空人埋头奋斗了十几年,终于打破了客机市场除了空客就是波音的情况。

但是,刘积斌同志没能看到这一天。

尾声

2010年11月1日,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优秀干部领导刘积斌同志,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72岁。

他在弥留之际,还在询问我国新式战机的研发情况,令人动容。

向鞠躬尽瘁的刘积斌同志致以崇高的敬意,也感谢朱镕基总理的慧眼识人。

#历史开讲#

声明:好星座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史评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xingzuo.com/w/204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