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代表什么(关于立秋)

立秋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也是一年四季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从今天开始,万物开始从繁盛成长转向成熟萧瑟,天气也从阳盛逐渐转到阴盛,立秋过后天气逐渐转凉。

当然,并不是说立秋过后就不热了,俗话说“三伏夹一秋”,立秋的时间是在夏三伏天的中伏,在立秋过后还有一个三伏,所以往往在立秋过后,天气一般不会快速降温,反倒会继续热上一段时间,这就是“秋老虎”。

按照夏历推算,凉爽与酷热的的分水岭不是在立秋时节,而是在下一个节气——白露。立秋过后,从夏季的多雨湿热的天气过渡到秋季干燥少雨的气候,在自然界中表现最明显的就是草木枝叶开始褪去青色而泛黄,庄稼逐渐成熟。

立秋的习俗

● 祭祀土地神

因为秋天不仅是一个节气,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在古代的农人种植庄稼都是看天吃饭,所以在立秋这天会有祭祀土地神,庆祝丰收的习俗,在西方国家也有着一些对应丰收的神明,例如丰收女神之类的。

● 啃秋

《首都志》(民国)记载:“立秋前一日,食西瓜,谓之啃秋。”

在南方有立秋“啃秋”的习俗,在立秋这天多吃西瓜,可以防止秋燥,于是久而久之形成了习俗寓意是炎炎夏日,酷热难耐,恰逢立秋,将其咬住。也有迎接秋天到来的意思。在有的地方也称其为“咬秋”。例如在北方的天津就讲究在立秋这天吃西瓜或是香瓜,称其为“咬秋”。

● 贴秋膘

在清代时,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称体重,并将这天的体重和立夏时体重对比。在古时,以胖瘦判断健康与否,瘦了就要补,补的办法就是首选吃肉,故谓之“贴秋膘”。因为夏天酷热,人们往往缺乏胃口,饭食多清淡,体重大部分都会降低一些,所以称其为称为“苦夏”。

● 晒秋

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因为有的地方地势复杂,平地少,山地多,三伏天特别是立秋前后,天气晴朗,故而利用房前屋后及窗台屋顶挂晒农作物。所以这个习俗具有很强的地域特色,主要流行在江西、安徽、湖南等地的一些山区村庄。如今在江西婺源的篁岭古村,晒秋成为农家喜庆丰收的“盛典”,篁岭晒秋也被称为“最美中国符号”之一,每年吸各地众多游客前去赏秋。

关于立秋节的历史演绎

秋节,也称七节。时间每年87或8(公历)开始。《礼祀·令》中记载了在在周代时,立秋这日,天会亲自率领三公六卿诸侯夫,到西郊举祭祀少昊(农神)、蓐收(秋神)的仪式,以示迎接秋天。

汉代仍然有这个习俗,据《后汉书·祭祀志》记载:

“秋之,迎秋于西郊,祭帝蓐收,车旗服饰皆,歌《西皓》、佾舞《育命》之舞。并有天圃射牲,以荐宗庙之礼,名躯刘。杀兽以祭,表秋来扬武之意。”

唐代时,每到秋这一天,在城郊区也要举行祭祀五帝的活动,据《新唐书·礼乐志》:

“秋冬祀五帝于四郊。”

《临安岁时记》中则记载了在宋代秋时,男都需佩戴楸叶,表示顺应时序。也有以秋吞七粒的风俗,明代的习俗与宋代的差不多,承袭宋俗。

清代后,秋这天人们会用秤来称,称得体重与立夏所秤之数相,以验夏中之肥瘦,若瘦了就要进补,谓之“贴秋膘”,直到今日依旧还有这个习俗。

自民国以来,在农村中,则还有以西、四季等农作物尝新、奠祖的风俗。

关于立秋,你还知道有哪些习俗和相关记载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文/朱子瑞;图/网络(致谢,侵删)

声明:好星座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梦与诗巷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xingzuo.com/w/20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