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段的名人(柳永)
#头条创作挑战赛#
文 / 辛亮亮
公元984年,柳永出生,其父取名柳三变。
祖父和父亲都做过官,家族是宦官世家,祖父柳崇官声甚佳,善于文事。后周江山风雨飘摇之际,大将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灭周开宋。
柳永一家遂仕南唐,父亲柳宜官至监察御史,由于其父钦慕南唐后主李煜的词,他自己也有所作之词。
南唐灭亡,一家人在动荡中辗转,父亲之后仕宋,官至费县令柳永就出生于费县。
1、饱读诗书的少年
时光荏苒,一晃柳永从幼儿变成少年,他未睹故乡的真容前,常常听父亲提起,只能梦里见过故乡的飘逸之美。
十岁后随长兄返回故里——福建武夷山金鹅峰山脚下。风光旖旎的故里让柳永迷醉, 沉醉在美景中的柳永,谨记父亲的教诲,勤奋苦读,大练笔墨,争取有朝一日能金榜题名。
阅读书卷之余,他流连在山水之中,写下了《题中峰寺》:
攀萝蹑石落崔嵬,千万峰中梵室开。
僧向半空为世界,眼看平地起风雷。
猿偷晓果升松去,竹逗清流入槛来。
旬月经游殊不厌,欲归回首更迟回。
耸天入云的山峰,流泉叮咚,奇花异草,神仙僧人在此清修,家乡的风景流泻笔尖,谁能想到这出自一位少年之手。
少年能写出如此让人叹为观止的诗,得益于父亲耳濡目染的影响,他从小常听父亲低唱南唐后主李煜的小词,信口跟唱,在游览中峰寺归来后,偶读其他人所作的《眉峰碧》,对小词不胜欢喜,此后一发不可收拾,填词成为他必做的事,目光所至,皆为小词,绘之传之,好不疏放旷达,如一股山涧流出的风,清逸洒脱。
真宗咸平四年,十七岁的柳永写出组诗《巫山一段云》,尤以首篇令人印象深刻:
六六真游洞,三三物外天。
九班麟稳破非烟。何处按云轩。
昨夜麻姑陪宴。又话蓬莱清浅。
几回山脚弄云涛。仿佛见金鳌。
飘逸俊美的神仙,乘着华美的云轩车参加盛会,来回往返,有天资绝美的麻姑相陪,在盛宴的过程中,蓬莱烟涛中的云卷云舒,无不令人陶醉。
此时的宋朝重视文学,重礼文臣,这为无数有志于文史的士子了带来福音,我们所熟知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就是宋真宗为了激励士子刻苦为学所作的《劝学诗》中的两句。
柳永饱读诗书,就是从这时开始的,如果一个人饱读诗书,又才华绝伦,那就是醒目的天之骄子。
2、科考落第的失意
十八岁的柳永在一个春日的早晨,北上前赴汴梁,参加礼部考试,久居崇安,也就是现在无锡,他在幽山碧水中未曾领略过江南的富庶繁华,路经杭州的他被奇巧旖旎的杭州风光绊住了脚步,再也无力前行。
他对杭州的最初印象只在白居易的诗里见过“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灯火家家市,笙歌处处楼。”……
如此俏丽清妍的杭州风光就在眼前难以抗拒, 一首《望海潮》道尽了钱塘江的五色斑斓: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江岸、街市的欣欣向荣掩映成趣,钱塘江的繁华系数在眼前。
在此期间,还游历过“倾城倾国恨有余,几多红泪泣姑苏”的苏州,“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的扬州。
之后到了歌舞升平的京华汴梁,身在天子脚下,性情旷放的柳永要享尽彻夜笙歌的乐趣,仕途之心便暂且搁置起来。只管追星赶月,欢度光阴,肆意花巷柳陌,为红粉佳丽填词,逗留半日后,一首首温婉的小词便在佳丽们的口中唱出,柳永即是她们的知音,更是让她们身价倍增的点金人。
在温香软玉的粉墙朱户里待了段时间后,在草长莺飞的二月天,他决意科场一搏,宋真宗重视儒学,崇尚正统,凡是浮蘼的,都不录选,正好柳永挥毫填了一首《鹤冲天》: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
明代暂遗贤,如何向。
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
何须论得丧?
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
幸有意中人,堪寻访。
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
青春都一饷。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这首词广为流传,听闻词后宋仁宗对“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的宋仁宗顿时恼怒,既然浅斟低唱,何必科考登第,就此柳永科考落地,数十载光阴一无所获,这所谓的打击可以说是毁灭性的。
3、相知相伴的深情
岁月依然前行,乾兴元年二月十九日,宋真宗驾崩,宋仁宗继位。
柳永以为对他有成见的真宗不在了,他的进仕之途会时来运转,年逾不惑的柳永在第三次的失败后,在红颜知己的鼓励下,再次试考,可造化弄人,宋仁宗如真宗附体般问了句“可是那个“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的柳三变?’”并气恼地声称让他且去填词。
四次落地的柳永决定不要去仕途建功立业,就去填词。这位穷途士子决意离开京华,在一个秋凉的早晨,他的红尘知己虫娘为他设帐送别,就有了我们熟知的《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多情的人总会在离别之际伤感万千,晓风残月,杨柳岸边,一片离愁别绪,泪眼朦胧,这一去,良辰美景无处诉说,肝肠寸断。
从古到今,诗人的离别无疑都自带悲伤,他们会把离别之苦倾注笔端,吟于口中,流传千年。
阅历了繁华风流,又经历了仕途坎坷的柳永,在一个蒙蒙清晓之际,黯然离世,他的死,对于无数人来说和平常人无异,但对于风尘女子来说,每年清明,都会在杨柳之处,追怀永不远行的柳七哥,那一抹烟柳,正是在不远处向她们招手,也向热爱他词的人招手……
-作者-
辛亮亮,语文教师,写人物故事,读有趣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