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帝钱(十国62帝)
十国(902年-979年)共计88年,唐朝之后,与五代几乎同时存在的十个相对较小的割据政权的统称。其中南方有九个,即南吴、南唐、吴越、南楚、前蜀、后蜀、南汉、南平、闽国。北方一个为北汉。
淮南节度使:是唐朝时期淮南道的行政长官。淮南节度使长期管辖扬州、楚州、滁州、和州、庐州、寿州、舒州。相当于江苏省安徽省长江以北、淮河以南的地区。
南吴(902年-937年)
杨行密所建,有二都,分别为西都金陵府(今江苏南京)以及东都江都府(今江苏扬州)。历四主,享国35年。若从892年杨行密受封淮南节度使计,为46年。
一、杨行密(852年~905年)
原名行愍,字化源,庐州合肥(今安徽省长丰县)人。南吴政权奠基人,南吴第一位皇帝[追尊]。
原为庐州牙将,883年拜庐州刺史,归淮南节度使高骈。886年,因高骈要求,改名杨行密。895年,封弘农郡王。吴越王钱镠派兵攻打杨行密,兵进苏州。杨行密命周本御敌,却作战失利,失苏州。杨行密经过充分准备,派李神福进攻钱镠,于杭州大败钱镠军队并活捉其大将顾全武。经过长期混战,杨行密在江淮一带立足。902年,进封吴王。杨行密于江淮举起割据大旗,遏止朱温南进步伐,成功避免全国更大范围动乱。其奠基之吴国,实现由藩镇向王国的转型,南方割据势力与北方中原政权并存的局面得以实现,为南唐奠定基础,开启唐宋之交政治整合和经济文化中心南渐先河,有“十国第一人”之誉。
天佑二年(905年),杨行密去世,享年54岁。唐朝追谥他为吴武忠王,吴国武义年间改谥吴孝武王,其子杨溥即帝位时追尊其为武皇帝,庙号太祖。《全唐文》录其文一篇。
二、杨渥(886年-908年)
字奉天,庐州合肥(今安徽长丰)人,杨行密长子,南吴第二位国君[905年—908年在位]。杨行密在位时任牙内诸军使,杨行密晚年,被任命为宣州观察使。
905年,杨行密去世时,虽对他不满意,但因其他的儿子年幼,只得将他召回嘱咐后事,并指定由右牙指挥使徐温、左牙指挥使张颢辅佐他。同年十一月,杨行密病死,杨渥继位。
杨渥生性喜好游玩作乐,左牙衙指挥使张颢、右牙衙指挥使徐温屡劝不听,其亲信又不断欺压元勋旧臣,将领们颇感不安。907年,张颢、徐温发动兵变,控制军政,杨渥大权尽失。同年五月,张颢与徐温派人将杨渥杀死,时年23岁。其弟杨溥称帝后,追谥杨渥为景皇帝,庙号烈宗,陵号绍陵。
三、杨隆演(897年~920年)
字鸿源,初名杨瀛,又名杨渭,杨行密次子,吴烈祖杨渥同母弟,母夫人史氏,南吴第三位国君[908年—920年在位]。
908年,徐温、张颢弑杀杨渥,拥立杨隆演继位。919年,杨隆演即吴王位,改元武义。920年,杨隆演受徐温欺侮忧郁而死,时年24岁,谥号宣王。其弟杨溥称帝后,追尊庙号高祖,谥号宣皇帝(《旧五代史》作惠皇帝),葬于肃陵。
四、杨溥(900年-938年)
杨行密四子,吴烈祖杨渥、吴高祖杨隆演之弟,南吴末代皇帝[920年—937年在位]。
920年杨溥为徐温所迎继吴王位,921年,改元顺义。927年,即皇帝位,改元乾贞。南吴于杨隆演及杨溥在位时,军政大权皆操之在徐温、及其养子徐知诰(李昪)父子之中,之所以即位,只是为徐氏父子篡位称帝之准备而已。937年,杨溥禅位徐知诰,南吴灭亡。杨溥被徐知诰上尊号为高尚思玄弘古让皇,并将其迁居润州,修建丹阳宫让他居住,杨溥从此身穿道服,学辟谷食气的方术。938年杨溥在丹阳宫幽禁而死,谥号睿皇帝。
公元942年,李昪将杨氏子孙迁到海陵,吴人称他们居住的地方为永宁宫,派兵严守,阻绝外人进入。时间久了,杨氏男女自为匹配,吴国人很可怜他们。
公元956年,后周世宗柴荣征伐淮南,下诏安抚杨氏子孙,李璟听说后,担心杨氏作乱,便派人将杨氏族人全部杀害。后周先锋都部署刘重进得到杨氏的玉砚、马脑碗、翡翠瓶上献,杨氏绝嗣。
- 妻 子
王皇后:初为德妃,大和五年九月册为皇后。938年不知所终。
南 唐(937年-975年)
李昪在江南地区建立的王朝,定都江宁(今江苏省南京市),传三世历一帝二主,享国38年,是十国中版图最大的政权。
一、李恪(?—821年)(追尊)
本名李审,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唐朝宗室,唐宪宗第十子(一说第八子)。806年,册封建王,出任开府仪同三司、郓州都督、平卢淄青节度使。821年去世。南唐建立后,追封孝静皇帝,庙号定宗。
二、李超(追尊)
南唐列祖李昪的曾祖父。李昪称帝,追尊曾祖李超为孝平皇帝,庙号成宗。
三、李志(追尊)
唐朝末年徐州判司,李超的儿子,是李荣的父亲,李昪的祖父。939年,李昪改国号唐,他被尊为皇帝,庙号惠宗,谥号孝安皇帝。
四、李荣(追尊)
南唐列祖李昪之父,时号李道者。在唐末战乱之时,不知所终。后来李昪称帝,追尊父亲李荣为孝德皇帝,庙号庆宗。
五、武皇帝徐温(862年-927年)[追尊]
字敦美(《马氏南唐书》作端美),海州胊山(今江苏东海)人,唐末五代时期吴国宰相、权臣,南唐政权奠基人,李昪(徐知诰)的养父。
徐温年轻时贩盐为盗,后投奔杨行密,名列三十六英雄,辅佐杨行密在淮南建立吴国,官至右牙指挥使,与张颢共领牙兵。他在杨行密死后,与张颢在兵变中架空嗣主杨渥,908年弑杀杨渥而拥立杨隆演,随即又袭杀张颢,以左右牙都指挥使独掌吴国军政大权,后升任淮南行军司马,领镇海军节度使,加同平章事。
915年出镇润州,以霸府遥控朝政,后移镇于升州(后称金陵),并先后以长子徐知训、养子李昪在广陵辅政。919年尊杨隆演为吴国王,自任大丞相、都督中外诸军事、诸道都统、镇海宁国节度使,封东海郡王,920年又拥立杨溥,进拜太师。927年病逝,终年66岁,追封齐王,谥号忠武。其养子李昪则继续控制吴国。
徐温控制吴国二十年,架空了杨渥、杨隆演、杨溥三代国主,是杨行密之后吴国事实上的统治者。他奉行休兵息民的政策,主动结束吴国与吴越之间的战争,对内力行善政,使得吴国政权稳定,“三十余州民乐业者二十余年”。李昪建立南唐后,尊其为太祖武皇帝,后改称义祖。
- 皇 后
明德皇后:事迹不详,只知她为徐温第二任夫人(在白夫人之后),并为养子徐知诰 (李昪)之养母。
六、李昪(889年-943年)
字正伦,小字彭奴,徐州彭城县(今江苏省徐州市)人,南唐开国皇帝「937年-943年在位」。
李昪原姓李,父亲李荣在战乱中失踪,后随养父徐温改名徐知诰,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吴权臣,曾任升州刺史、润州团练使,后掌握南吴朝政,累加至太师、大元帅,封齐王。天937年,李昪称帝,国号齐。939年,又改国号为唐,史称南唐。他在位期间,勤于政事,变更旧法,又与吴越和解,保境安民,与民休息。
943年,李昪因丹药中毒导致背上生疮,在升元殿去世,是为南唐先主,庙号烈祖,谥号光文肃武孝高皇帝,葬于永陵。
- 皇 后
元敬皇后宋福金(?-945年):卑贱婢女逆袭成南唐开国皇后
福金是她的小名。她是江夏人宋韫的女儿。自幼在乱军中流离,被升州(今江苏南京)刺史王戎收留。徐知诰娶王戎之女为妻,宋福金为陪嫁的媵妾,在916年为徐知诰生下儿子徐景通。后又生子徐景迁、徐景遂、徐景达。王氏早故,宋福金扶正为继室夫人。受封广平郡君,晋国君。
937年十月初五,徐知诰取代南吴称帝,建立南唐,十月廿六,立宋福金为皇后。徐知诰改名李昪,李昪晚年服丹药,常常发怒,多亏宋福金劝解使很多人幸于一死。943年李昪去世,李璟即位,尊宋福金为皇太后,大臣劝宋福金临朝听政,宋福金不同意。945年十月去世,祔葬李昪的永陵,谥号元敬皇后。
七、李璟(916年-961年)
初名徐景通、徐瑶(李瑶),字伯玉,徐州彭城县(今江苏省徐州市)人,生于升州(今江苏省南京市),唐烈祖李昪长子,南唐第二位皇帝「943年-961年」,于943年嗣位。后因受到后周威胁,削去帝号,改称国主,史称南唐中主。
李璟即位后开始大规模对外用兵,消灭楚、闽二国。他在位时,南唐疆土最大。不过李璟奢侈无度,导致政治腐败,国力下降,被后周夺取淮南江北之地,遂从金陵迁都洪州,称南昌府。961年逝世于南昌,时年四十六岁,葬顺陵。死后获宗主国宋朝特许而被追上庙号元宗,谥号明道崇德文宣孝皇帝。其诗词被收录《南唐二主词》中。
李璟好读书,多才艺。常与宠臣韩熙载、冯延巳等饮宴赋诗。他的词,感情真挚,风格清新,语言不事雕琢,“小楼吹彻玉笙寒”是流芳千古的名句。
- 皇 后
钟皇后(?—965年):南唐后主李煜的生母。南吴时,其父钟泰章曾帮徐温杀死张颢,夺得权力。因此,徐温将钟泰章的次女许配给义子徐知诰的儿子徐景通。937年,徐知诰建立南唐,改名李昪。徐景通改名李璟,封齐王,钟氏为齐王妃。943年三月初一,李璟即位,立钟氏为皇后。钟氏为人节俭淡然,生皇子李弘冀、李从嘉(即李煜)、李从善(一说从善生母为吴国太夫人凌氏)、李从谦。961年,李璟去世,李煜即位,尊钟皇后为皇太后,965年钟太后得病,李煜亲侍汤药,十月,钟太后病逝。祔葬李璟的顺陵,谥号光穆皇后。
八、李煜(937年-978年)
籍贯徐州彭城县(今江苏省徐州市),生于江宁府(今江苏省南京市),原名从嘉,字重光,号钟山隐士、钟锋隐者、白莲居士、莲峰居士,李璟第六子,南唐末代君主「961年-976年在位」。
961年,李煜继位,尊宋为正统,岁贡以保平安。971年十月,宋太祖灭南汉,李煜去除唐号,改称“江南国主”。次年,贬损仪制,撤去金陵台殿鸱吻以示尊奉宋廷。975年,李煜兵败降宋,被俘至东京,授右千牛卫上将军,封违命侯。978年七月七日,李煜死于东京,终年42岁,追赠太师,追封吴王。世称南唐后主、李后主。
李煜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又受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用情真挚,风格鲜明,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
- 国 后
1.周娥皇(936年-965年):南唐司徒周宗长女,十九岁时,入宫为妃。961年,册封为国后。964年,因病逝于瑶光殿,时年29岁,谥昭惠,葬于懿陵,史称大周后。李煜在位期间,虽后宫嫔妃甚多,但却对周娥皇用情极深,恩宠有加。据史料记载,周娥皇的病情恶化与其妹(小周后)的宫闱秘事有关。
周娥皇精通音律,能歌善舞,尤工琵琶,曾创作乐曲《邀醉舞破》、《恨来迟破》,并搜寻五代时已失传的《霓裳羽衣曲》,改订为新曲。周娥皇与后主感情甚笃,李煜曾为其创作《书琵琶背》、《玉楼春·晚妆初了明肌雪》等诗词,及其去世,又作《昭惠周后诔》、《挽辞》以纪念,为后世留下了鲜明的文学形象。
2.小周后(950年-978年):名不详,南唐司徒周宗次女,周娥皇(大周后)之妹。968年十一月,立为国后,南唐亡国后,随后主被俘入北宋京师(今开封)。978年七夕,后主死于汴京,小周后不久亦与世长辞。小周后容貌美丽,神彩端静,有才情,曾创作《击蒙小叶子格》一卷,是叶子戏规则的早期记录。
前蜀(907—925)
907年由王建所建,定都于成都(今四川省成都市)。前蜀盛时疆域约为今四川大部、甘肃东南部、陕西南部、湖北西部。公元925年,后唐庄宗李存勖发兵攻打前蜀,王衍投降,前蜀覆灭。历二主,共18年。
一、姬晋(约前567年—约前546年)(追尊)
字子乔,生于洛邑(今河南省洛阳市),为周灵王之子,幼时天资聪颖,温良博学,不慕富贵,喜爱音乐,奏乐声优美如凤凰鸣唱。晋平公派当时名流师旷前往朝见,问他何为治国之道,他旁征博引,侃侃而谈,让师旷钦佩不已,因得病而英年早逝,无缘继位。其子宗敬改为王姓,后世的前蜀后主王衍以他为王氏始祖,加封庙号圣祖,谥号至道玉宸皇帝,故称玉宸大帝。
二、王建(847年—918年)
字光图,小字行哥,绰号贼王八,许州舞阳(今河南舞阳)人,前蜀的开国皇帝「907年—918 年在位」。王建于唐末加入忠武军,成为忠武八都的都将之一。因救护唐僖宗有功,成为神策军将领。后被排挤出朝,任利州刺史,此后不断发展势力,逐渐壮大。
888年,王建投奔成都,为陈敬瑄所阻,于是开始攻打西川。历经三年苦战,王建夺下西川,被封为西川节度使。此后,王建接连降服或击败武泰节度使王建肇、东川节度使顾彦晖、武定节度使拓跋思敬,占有两川、三峡,取得山南西道,903年被唐昭宗封为蜀王,成为当时最大的割据势力。907年,唐朝灭亡,王建因不服后梁而自立为帝,国号大蜀,史称“前蜀”。王建一生征战,60岁时才当上皇帝。在位十二年,庙号高祖,谥号神武圣文孝德明惠皇帝,葬于永陵。
- 妻 子
周氏:王建称帝后立为皇后,死后谥号顺德,与王建合葬于永陵,但不同坟茔,有无头石像出土。
三、王衍(899年-926年)
初名王宗衍,字化源,许州舞阳(今河南舞阳)人。前蜀末代皇帝「918年—925年在位」,王建第十一子,母为徐贤妃(顺圣太后)[《鉴诫录》《蜀梼杌》则载王衍生母为徐贤妃之妹徐淑妃(翊圣太妃,又称花蕊夫人)]。
王衍即位后,荒淫无道,委政于宦官、狎客,好微服出游民间,日夜饮酒,爱好奢侈,营建宫殿,巡游诸郡,耗费大量财力,蜀人不得安宁。太后、太妃卖官鬻爵,臣僚贿赂公行,政治十分腐朽。919年,加尊号为圣德明孝皇帝。925年,后唐庄宗李存勖遣魏王李继岌、郭崇韬等发兵攻打前蜀,王衍带着棺材,自己绑缚着出降后唐,前蜀灭亡。后来,王衍在被送赴洛阳途中,李存勖遣人将他和他的亲族一起杀害,时年28岁,后被封为通正公。
王衍很有文才,能作浮艳之词,著有《甘州曲》、《醉妆词》等,流传于世。
- 皇 后
1.高皇后:父亲是前蜀的兵部尚书高知言。前蜀高祖王建将高氏册封为太子王衍的太子妃。918年,立为皇后。但高氏并不得王衍宠爱,921年正月,韦元妃入宫,高皇后失宠被废,遣还回家。其父高知言对此事惊恐万分,绝食而死。
此后史书没有记载高氏的去向及结局,不知所终。
2.金飞山(904年?-926年):四川成都人。父亲务农,家境富有,传说她出生时有山飞至其家,因而取名飞山。十六岁时,姿容绝世,擅长绘画。乾德初年,选入后主的掖庭,高皇后被废,王衍立她为皇后。不久被废,(因为王衍一直是想立韦元妃为皇后)钱贵妃为其力辩,复立为皇后。925年,随王衍降后唐,次年被斩首。
后蜀(933年-966年)
孟知祥所建立的政权,定都成都。盛时疆域约为今四川大部、甘肃东南部、陕西西南部、湖北西部。其疆域比前蜀要小,东线和北线最为显著。东由襄阳退至重庆一带,北也由甘陕退到广元。共历二主,存在时间为33年。宋军从出兵到灭亡后蜀,前后不过六十六天时间,可见后蜀是如何不堪一击。
一、孟佚(追尊)
孟知祥成都建立后蜀,他被尊为皇帝,庙号太祖,谥号孝元皇帝 。
二、孟察(追尊)
五代十国邢州龙冈人,为邢州郡校。长子孟方立,为邢洺节度使,幼子孟迁,位至泽潞节度使,投降后梁。是孟道的父亲,孟知祥的祖父。934年,孟知祥在成都建立后蜀,他被尊为皇帝,庙号世祖,谥号孝景皇帝。
三、孟道(追尊)
曾任郡校。孟知祥后蜀建立后,他被尊为皇帝,庙号显祖,谥号孝武皇帝。
四、孟知祥(874年-934年)
字保胤,邢州龙冈(今河北邢台)人,后蜀开国皇帝「934年在位仅七个月」。
孟知祥是晋王李克用的侄婿,早年在晋国(后唐)深受重用,历任中门使、马步军都虞候、北京留守等职,925年后唐灭前蜀后出任西川节度使。他在明宗年间渐生据蜀自立之心,不听后唐朝廷诏令,甚至一度举兵反叛,后于933年吞并东川,尽占两川之地,被拜为检校太尉兼中书令,剑南两川节度使,封蜀王。
934年正月,孟知祥在成都称帝,建立后蜀,并于四月改元明德。他在位仅七个月,终年61岁,庙号高祖,谥号文武圣德英烈明孝皇帝,葬于和陵。
- 皇 后
李氏:李克用侄女,李克让之女,(一说是李克用之女)。初封琼华长公主,后改封福庆长公主。去世后,追封晋国长公主,谥号雍顺。后蜀建立后,追封为皇后,葬和陵。
五、孟昶(919年―965年)
本名孟仁赞,字保元,邢州龙冈县(今河北省邢台市)人。后蜀末代皇帝「934年—965年在位」,孟知祥之子。
919年,孟昶出生于太原。后蜀建立后,出任东川节度使、同平章事,不久册立为皇太子。934年即位。他诛杀功臣李仁罕、张业等,劝农桑,置贡举,鼓励进谏,改革政事。适逢中原王朝更迭频繁,无暇西顾,得以偏安。后晋时,秦、阶、成州来附,又取凤州,领有前蜀故地。他奢侈至极,大选民女充后宫,溺器亦用七宝装饰。
955年,西北四州复归于后周。964年,北宋攻蜀,次年降宋。封秦国公,卒于开封。追封楚王,谥恭孝。《全唐诗》存其诗一首。
六、全师雄(?-966年)
蜀兵起义领导人,自称“兴蜀大王「965年——966年在位」”。本为后蜀文州(甘肃文县)刺史,有威信。965年,宋平后蜀,王全斌治军不严,嗜杀好贪,不久激起蜀人兵变,降军推举原蜀将全师雄为首领,号称“兴国军”。王全斌派马军都监米光绪前去招抚,米光绪却“尽灭师雄之族,纳其爱女及橐装”。全师雄大怒,不再有归降之心。
全师雄率军攻克彭州(今四川彭州),杀死都监李德荣,自称“兴蜀大王”。966年八月,宋军攻克雅州,吕翰走黎州(今四川汉源)被部下所杀。全师雄身上的箭伤发炎感染,病死金堂(今四川金堂西)。众人推谢行本为帅,占据铜山(今四川中江),被宋军擒获,为时一年有余的蜀兵反宋斗争被全面镇压。
南汉(917——971)7
位于现今广东、广西、海南三省,历四帝,国祚54年。追溯至唐天祐二年刘隐正式担任清海节度使算起,刘氏政权历五主,存在长达67年。是岭南历史上继南越后建立的第二个地方割据政权。
一、刘安仁(追尊)
《新五代史》称刘安仁迁居福建,以经商为生,常到南海做生意,所以改居岭南。其子刘谦,其孙刘隐、刘龑。917年,刘龑称帝,国号汉,史称为南汉。追尊刘安仁为文帝,庙号太祖。
二、刘谦(?-894年)(追尊)
又名刘知谦,字德光,唐朝末年时人,河南上蔡人。五代十国时期南汉奠基者刘隐、开国皇帝刘䶮之父。917年,刘䶮称帝,追尊刘谦为圣武皇帝,庙号代祖。
- 皇 后
武皇后韦氏「追尊」:刘隐之母。
三、刘隐(874年―911)「追尊」
上蔡(今河南上蔡)人,唐朝末年和五代初年岭南割据军阀,南汉政权的实际奠基者。封州(今广东封开县)刺史刘谦长子,南汉高祖刘䶮之兄。
刘谦死后代任封州刺史。896年,刘隐出兵奇袭肇庆、广州,成为两广地区最大的割据势力,被封为静海、清海节度使。他重用岭南士人,为后来独立建国打下了基础。徐彦若在901年逝世后,军中推刘隐为留后。905年,拜节度使。904年,授任清海节度使,据有田林(今广西田林)、郴县(今湖南郴县)至濒南海大片地区。907年,加检校太尉、兼侍中,908年,兼静海军节度使、安南都护。909年,加检校太师、兼中书令,封南平王。
911年,后梁进封其为南海王,同年病逝,时年38岁,谥号南海襄王。其弟刘䶮继任其官位与军职。917年,刘䶮称帝,建立大越(南汉)政权,追谥刘隐为襄皇帝,庙号烈宗,葬于德陵。
四、天皇大帝刘䶮(889年―942年)
又名刘纻,初名刘岩、刘陟,蔡州上蔡(今河南上蔡)人,郡望为彭城刘氏。封州刺史刘谦第三子,清海、靖海节度使、南海王刘隐之弟,南汉开国皇帝「917年—942年在位 」。其祖因经商南海,迁居泉州(今属福建)。刘䶮初掌军事之时平定岭南东西两道诸割据势力,控制岭南,西与马楚争夺容桂之地,攻占了容邕两管(今广西西部、南部及广东部分地区)。
911年,其兄刘隐去世,刘䶮为权知清海军留后,后梁授刘䶮为清海军节度使,封南平王。917年,刘䶮称帝,建都番禺,改称兴王府,国号大越,次年改国号为汉,史称南汉。据有今广东、广西及云南一部分。刘䶮在位时期,依靠士人治政,尽任士人为诸州刺史;还通过科举,每年录用进士、明经十余人为官,避免武职官据地称雄之患。但刘䶮及其继任者均为荒淫残暴之君,广聚珠宝珍玩,大兴土木。为了课敛重赋并镇压人民的反抗,滥用酷刑,民众不堪其苦。942年刘䶮去世,庙号高祖,谥号天皇大帝。
- 皇 后
马皇后(约900年-934年):父武穆王马殷。916年与刘龑成婚,公元917年刘龑称帝,国号大越,国都广州。次年改国号为汉,史称南汉。先封越国夫人,919年封马氏为皇后,934年马皇后薨。
五、殇皇帝刘玢(920年-943年)
原名刘弘度,兴王府番禺县(今广东省广州市)人,刘䶮第三子,母昭仪赵氏,南汉第二位皇帝「942年-943年在位」。
刘玢初封宾王,后改封秦王。刘玢继位后,骄傲奢侈,荒淫无度、政事废弛。使得其弟晋王刘弘熙生取代之心,943年,刘弘熙找来力士数人在刘玢观赏角力的宴会结束后,将其杀死。刘玢死后,被谥为殇皇帝。刘弘熙即位,改名刘晟,是为汉中宗。
六、文武光圣明孝皇帝刘晟(920年-958年)
原名刘弘熙,兴王府番禺县(今广东省广州市)人,南汉第三位皇帝「943年—958年在位」,刘䶮第四子,汉殇帝刘玢之弟。
刘晟原封晋王,刘玢即位后骄傲奢侈,不理政事,荒淫无道,并且猜忌诸弟,刘晟因此有政变之意。943年,刘晟杀兄刘玢自立,改元应乾。刘晟生性荒淫暴虐,得志之后,专门用威势刑法统治下民,多诛灭旧臣以及自己的兄弟、侄子,将侄女收入后宫。又任用宦官、宫女为政,使南汉国力日益衰弱。948年刘晟派兵攻南楚,不久南楚内乱,951年趁南楚为南唐所灭之际,占有南楚岭南之地。956年,周世宗柴荣平定江北,刘晟惊慌,派人到后周京师朝贡,但被南楚所拦住,企图未能实现。
958年,刘晟在城北选定墓址,修建陵墓,刘晟亲自视察。同年秋去世,终年39岁。谥号文武光圣明孝皇帝,庙号中宗,陵号昭陵。子刘鋹继位。
18兄弟杀15:从943年到955年,刘晟将其余的15个兄弟尽数杀害。整个中国历史上,怕是再也找不出第二个像刘晟这样不顾手足之情残忍地杀害如此多兄弟的皇帝了。
七、刘鋹(942年-980年)
原名刘继兴,刘晟长子,南汉末代皇帝「958年—971年在位」。
初封卫王。958年继位,改名刘鋹,改元大宝。刘鋹在位期间,荒淫无度、统治昏庸,国力大衰,朝政糜烂不堪。刘鋹政事皆委诸宦官龚澄枢及女侍中卢琼仙等人。刘鋹又认为群臣都有家室,会为了顾及子孙不肯尽忠,因此只信任宦官,臣属必须自宫才会被进用,以致一度宦官高达二万人之多。
970年,宋朝派潭州防御使潘美攻南汉。南汉旧将先前多因谗言而被杀,宗室亦遭翦除殆尽,掌兵权的只有宦官而已;楼船战舰、武器盔甲全部腐朽。971年,宋军进逼。刘鋹纵火焚毁宫殿、府库,挑选十几艘船,满载金银财宝及嫔妃,准备逃亡入海;还没出发,宦官与卫兵就盗取船舶逃走,刘鋹投降,南汉灭亡。后押送至东京,与南汉官属一同献俘于太庙、太社。宋太祖赵匡胤赦免刘鋹,并任命其为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太保、右千牛卫大将军,封恩赦侯。
975年,宋灭南唐后,将刘鋹改命左监门卫上将军,封彭城郡公。宋太宗即位,再改封其为卫国公。980年去世,被追赠为太师,追封为南越王。刘鋹无谥号、庙号,史家所以习称其为南汉后主。
南楚(907年—951年)9
历史上 唯 一以湖南为中心建立的政权,史称马楚,以潭州(今长沙)为首都。自907年马殷受封楚王开始,南楚共44年,若从896年马殷割据湖南开始计,为56年。
一、马筠(追尊)
马正的父亲,马元丰的祖父,马殷的曾祖父。927年,马殷在潭州建立南楚,他被尊为国王,谥号文肃王。
二、马正(追尊)
唐朝末年许州鄢陵人,为许州平民,是马元丰的父亲,马殷的祖父。927年,马殷在潭州建立南楚,他被尊为国王,谥号庄穆王。
三、马元丰(追尊)
唐朝末年许州鄢陵人,为许州平民,是马殷的父亲。927年,马殷在潭州建立南楚,他被尊为国王,谥号景庄王。
四、武穆王马殷(852年-930年)未称王,仅称武安、静江节度使。后唐长兴三年追封衡阳王。
字霸图,许州鄢陵(今河南鄢陵)人,一说上蔡人(《三楚新录》),南楚开国国君「927年-930年在位」。
马殷早年以木匠为业,后投入秦宗权军中,隶属于孙儒部下。孙儒战死后,马殷作为刘建锋的先锋,南下湖南,攻占潭州等地,成为马步军都指挥使。896年,刘建锋被杀,马殷被推为主帅,逐步统一湖南全境。唐朝任其为湖南留后、判湖南军府事,迁武安军节度使。此后,马殷逐渐扩大地盘,兼并静江军,夺取岭南数州。
907年,梁太祖朱温封其为楚王,定都潭州(今长沙)。四年,加天策上将军,尚书令。927年,后唐封其为楚国王。在位期间,采取“上奉天子,下奉士民”的策略,不兴兵戈,保境安民,很少主动对外交战。对内发展农业生产,减轻百姓赋税,使湖南经济得以繁荣。
930年去世,时年79岁,谥号武穆王。次子马希声继位。
五、马希声(898年-932年)未称王,仅称武安、静江节度使
字若讷,楚武穆王马殷次子,南楚第二位国君「930年―932年在位」。
马殷在位时任武安节度副使。后唐长兴元年(930年),马殷去世,马希声继立,不称王,只称藩镇。后唐则任命马希声为武安、静江节度使,兼中书令。长兴三年(932年)马希声去世,其弟马希范继立。马希声在位时并未称王,只在死后被追封为衡阳王。
六、文昭王马希范(899年-947年)
字宝规,马殷第四子,马希声异母弟,母陈氏,南楚第三位国君「932年—947年在位」。
初任镇南节度使。932年继位。在位前期,与土家族首领彭士愁,歃血为盟,订定《溪州盟约》在会溪坪设立溪州铜柱。
马希范与彭士愁签订盟约正式开启了民族自治的先河,结束了土家族人民自唐末以来的分裂局面,重新归于天下一统。
南楚王因俗而治,宽容大度,又与彭士愁的堂姊有婚姻关系,因此楚王在土家族民间具有极高的声望,后世土家子弟为了表示敬仰,为楚王和彭士愁饮酒立盟的场景立像,千年以来一直都是当地的一段历史佳话。947年去世,终年49岁,谥号文昭王,死后由其同母弟马希广继位。
- 配 偶
马希范的妻子秦国顺贤夫人彭氏相貌长得并不好看,但是治家很得法,马希范畏惧她。
七、马希广(?-951年)后汉天福十二年封楚王,史称废王
字德丕,南楚第四位国君「947年-950年在位」,楚马殷之子,马希范一母同胞之弟。个性谨慎温顺,胞兄马希范对他疼爱有加。马希范临终前召见了“天策府十八学士”之一的拓跋恒,将马希广托付给他。947年,马希范去世,将领排除马希范诸弟中年龄最长的马希萼,拥护马希广继位,同年冬十月,马希萼到都城潭州(今湖南长沙)奔丧,周廷诲和张少敌建议趁机除掉马希萼,马希广不愿杀兄。949年,马希萼叛乱,率军南下进攻潭州,马希广希望以国让给其兄。马希萼战败,马希广以不愿伤其兄为由,放弃追击。冬十月,后汉加封其为太尉。
950年马希萼勾结辰州(今湖南怀化)、梅山(今湖南安化)的蛮族军再度攻击马希广,并向南唐称臣,请求发兵攻潭州。马希广派军讨伐马希萼,大败。马希萼遂与蛮族军兵围潭州,守将许可琼投降,潭州陷落,马希广被擒。不久,被马希萼赐死。
八、恭孝王马希萼(900年-953年)
南楚第五位国君「950年12月-951年9月(271天)」,楚武穆王马殷之庶三十子,楚王马希声、马希范之弟,楚废王马希广之兄。马希萼毫无治国能力,即位后志得意满,杀戮报复,纵酒荒淫,将事务都交给马希崇,然而马希崇也只是交给下属处置,导致政事混乱。马希萼又不加赏赐士卒,遂军心思变。951年,王逵、周行逢首先占据朗州,拥护马殷长子马希振之子马光惠当节度使。数月后,徐威等将领也发动兵变,拥护马希崇为武安留后,马希萼被囚禁于衡山县。马希萼抵衡山后,复被廖偃、廖匡凝、彭师暠等拥护他为衡山王。南唐趁着内乱出兵占领湖南,马希萼被南唐任命为江南西道观察使,仍封楚王。其后在入朝的时候,被南唐元宗李璟扣留,953年去世,谥恭孝王。
九、马希崇(? —?)未称王,仅称武安留后,史称后主
南楚末代国君「951年9月-10月(26天)」,楚王马殷之子,马希声、马希范、马希萼、马希广之弟。马希广在位时于天策上将府任天策左司马之职马。希崇继立后,亦纵酒荒淫,人心不附。当时的湖南内有数股势力割据,外有强邻南唐虎视眈眈,徐威等欲杀马希崇自救,马希崇察觉其中变故,遂密迎南唐大军保护。不久,南唐将领边镐率军进入湖南,马希崇带着全家投降,湖南被南唐轻而易举兼并了。
南楚亡后,马家一度被带到金陵,随后又被送到扬州居住。马希崇被封为永泰节度使,但实际只是个虚职。956年,后周攻南唐,占领包括扬州在内的淮南地区,马氏家族遂又被迁往后周都城大梁(今河南开封),后周世宗封马希崇为羽林统军,马希崇后事不详。
吴越(907年~978年)5
统治者为临安钱氏。由钱镠在后梁开平元年(907年)所建,定都杭州。强盛时拥有13州疆域,约为现今浙江省全境、江苏省东南部(苏州市)、上海市和福建省东北部(福州市)一带。历三代五王,至太平兴国三年(978年)钱弘俶“纳土归宋”,立国72年。从唐景福二年(893年)钱镠为镇海军节度使算起,至灭亡前后存86年。最后一个归顺北宋的南方政权。洪胜王(弘圣王)
一、洪胜王/弘圣王钱沛「追尊」
二、建初王钱宙 「追尊」
三、钱宽(835年-895年)「追尊)」
是钱镠的父亲。888年,唐朝封钱宽为威胜军节度推官、检校尚书。895年四月十八去世,享寿61,唐廷追封尚书左仆射。之后累封为职方郎中、太府少卿、礼部尚书、开府仪同三司、守太师、中书令。910年,钱宽被后梁太祖朱温封为国王,谥号英显王,在安国衣锦军建庙。
四、 吴越武肃王钱镠(852年~932年)
字具美(一作巨美),小字婆留,杭州临安(今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人,吴越开国国君「907年—932年在位」。
唐末跟随董昌保护乡里,抵御乱军,累迁至镇海军节度使,后因董昌叛唐称帝,受诏讨平董昌,再加镇东军节度使。他逐渐占据以杭州为首的两浙十三州,先后被中原王朝(唐朝、后梁、后唐)封为越王、吴王、吴越王、吴越国王。钱镠因吴越国地域狭小,三面强敌环绕,只得始终依靠中原王朝,尊其为正朔,不断遣使进贡以求庇护。庙号太祖,谥号武肃王,葬于钱王陵。
在位期间,采取保境安民的政策,经济繁荣,渔盐桑蚕之利甲于江南;文士荟萃,人才济济,文艺也著称于世。他曾征用民工,修建钱塘江捍海石塘,由是“钱塘富庶盛于东南”。在太湖流域,普造堰闸,以时蓄洪,不畏旱涝,并建立水网圩区的维修制度,由是田塘众多,土地膏腴,有“近泽知田美”之语。还鼓励扩大垦田,由是“境内无弃田”,岁熟丰稔。两浙百姓都称其为“海龙王”。
- 妻 妾(有封号)
1.庄穆夫人吴氏(858年—919年):吴越王钱镠嫡妻,生子十三人。父吴仲忻,浙西观察判官,累赠吏部尚书。历封燕、晋二国,至吴越国正德夫人。贞明五年冬十一月丁亥薨,享年62岁,谥曰庄穆。据《十国春秋》记载,钱镠甚爱自己的王妃庄穆夫人吴氏,王妃每年春天必归临安,钱镠甚为想念。一年春天王妃未归,至春色将老,陌上花已发。钱镠写信说:“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意思是田间阡陌上的花开了,你可以慢慢归来了吗?
2.昭懿夫人陈氏:生子钱元瓘,追赠晋国太夫人。
五、吴越文穆王钱元瓘(887年―941年)
字明宝,原名传瓘。杭州临安(今浙江临安),钱镠第七子,吴越第二位国君「932年—941年在位」。
早年曾历任盐铁发运巡官、尚书金部郎中、检校尚书左仆射、内牙将指挥使,在讨伐叛乱、抗击贼寇中立有大功。918年,钱元瓘被任命为为水战各军都指挥使,讨伐吴国,大败吴军,迫使吴国与吴越讲和,因功任镇海军节度副使、检校司徒。后历任检校太傅、同平章事、中书令等。928年,立为继承人,被朝廷封为镇海、镇东节度使。932年钱元瓘继承父位。933年,后唐赐封钱元瓘为吴王。934年(清泰元年),进封吴越王。937年,又被后晋封为吴越国王。
941年,钱元瓘因府署着火,惊惧得病。同年八月二十四日,钱元瓘去世,时年55岁,庙号世宗,谥号文穆王,葬于今浙江省萧山县龙山(杭州市南山陵园玉皇山南麓)。
- 妻 妾(有封号)
1.田氏:宁国节度使田頵之女,钱元瓘作为田頵质子时,田頵将其嫁给钱元瓘。
2.马氏:雄武军节度使马绰之女,初封越国夫人,进封吴越国庄睦夫人,谥号恭穆。
3.吴氏(吴汉月):中直指挥使吴珂之女,生钱弘俶,封吴越国顺德太夫人,谥号恭懿。
4.许氏(许新月):生钱弘佐,封吴越国夫人,谥号仁惠。
5.鄜氏:生钱弘僔、钱弘倧,封鲁国夫人。
六、吴越忠献王钱佐(928年—947年6)
原名钱弘佐,字元佑(一作字祐),杭州临安(今浙江临安)人,钱元瓘第六子,母许氏,吴越第三位国君(941年—947年在位)。
钱元瓘初以五子钱弘僔为世子,940年钱弘僔薨,追赠孝献世子,而钱弘佐得封镇海、镇东节度副使、检校太傅。941年即位。十一月,后晋封以镇国大将军、右金吾卫上将军、员外置同正员、领镇海镇东等军节度使、检校太师、兼中书令、吴越国王,食邑一万户,实封一千户。天福七年赐保邦宣化忠正戴功臣,加食邑七千户。943年赐吴越国王玉册。945年,闽国内乱,钱弘佐派军与南唐瓜分闽国,占领福州。
喜好读书,性情温顺,很会做诗。即位后,因尚年幼,无力控制下属的骄横,又曾宠信谄媚之人,然而终能摘奸发伏,亦不失果断。947年,钱弘佐去世于王宫咸宁院西堂,时年20岁,后汉赠谥号忠献王,吴越上庙号成宗。钱佐死后,其弟钱弘倧继位。
- 妻 子
仰氏:原配,仰仁诠之女。
七、吴越忠逊王钱倧(929年—975年)
原名钱弘倧,字隆道,杭州临安(今浙江临安)人,钱元瓘第七子,吴钱佐异母弟,吴越第四位国君「947年三月―947年十二月在位」。
钱倧初任内衙指挥使、检校司空、丞相等。开运四年(947年),钱佐去世,钱倧继位。同年十二月,李孺赟反叛,钱倧命鲍修让等出兵讨平。当时内衙统军使胡进思跋扈,干预政事,钱倧深感厌恶,内衙指挥使何承训建议诛杀胡进思,钱倧犹豫不决。何承训怕事情泄露,向胡进思告密。胡进思先发制人,和指挥使诸温等以内衙兵发难,将钱倧软禁在义和院,假传命令,说钱倧因突然中风,传位给其弟钱俶。钱俶继位后,将钱倧迁居衣锦军。钱倧死后,谥号忠逊王,葬于会稽秦望山。
八、钱俶(929年-988年)
原名钱弘俶(chù),因避宋太祖之父赵弘殷名讳,入宋只称俶,小字虎子,改字文德,钱元瓘第九子,钱倧之弟。吴越末代国君「947年—978年在位」。识时务者为俊杰,备受爱戴的亡国之君。
十余岁时即任内衙诸军指挥使、检校司空。钱倧继位后,特将其从台州招回,参加主持相府工作。947年,钱俶出镇丹邱归。947年,将领胡进思趁吴越王钱倧夜宴发动政变,钱倧被软禁,胡进思等废忠逊王,迎钱俶于南邸,促其即位。
948年正月即位,被胡进思迎立为吴越王。命免境内租税,首诛内衙指挥使何承训,惩其反复,人心安定。胡进思多次进言处死钱倧,钱俶不许,并派亲将薛温去保护钱倧。钱俶继位后,励精图治,下令历年欠税尽行蠲免,境内田亩荒废者“纵民耕之,公不加赋”,民心大悦。又置营田卒数千人,以松江辟土而耕,达到“境内无弃田”,粮食丰稔,斗米十文。975年,钱俶应赵匡胤约,出兵与北宋会师南唐都城金陵(今江苏南京)。十二月,钱俶入朝表贺。钱俶嗣位30余年,期间恭事后汉、后周和北宋。
978年,钱俶奉旨入汴京(今河南开封),被扣留,为保百姓不遭兵燹,自献封疆于宋,先后被封为淮海国王、汉南国王、南阳国王,又辞国号,改封许王,进封邓王。988年八月,钱俶60大寿,与朝廷的贺寿使者宴饮至夜幕,光烛一庭,是夕暴卒。谥号忠懿。葬河南洛阳。
- 妻 子
1.孙妃(孙太真)
2.俞妃(俞氏)
3.黄妃(黄氏):传说雷峰塔为钱俶为庆祝宠妃黄氏得子而建。
闽(909年—945年)8
先后定都于长乐府(今福建福州)、建州(今福建建瓯)。统治区域与今福建省大致相当。闽国皇帝个个是奇葩,自从王审知奠定闽国基础后,闽国后面的国君全都是混球,一个比一个荒淫。历8帝,共36年。
一、昭武孝皇帝王审知(862年—925年)
字信通,号详卿,光州固始(今河南省固始县)人。闽国开国国君「898—925在位」,威武军节度使王潮的弟弟,“开闽三王”之一。
王审知出身贫苦,早年加入王绪起义,随军转战福建。886年八月,带兵攻取泉州,以泉州为根据地,招怀离散,均赋练兵。为统一福建、鼎建闽国打下基础。景福初年,攻下福州,逐步统一福建。897年,兄长王潮去世后,继任威武军节度使、福建观察使,加任检校太保、同平章事,受封琅琊郡王。909年,出任中书令,册封闽王。在位之时,选贤任能,减省刑法,减轻徭役,降低税收,让百姓得以休养生息,促进福建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尽量避免战争,并与中原王朝保持朝贡关系。
925年,去世,终年64岁,谥号忠懿。次子王延钧称帝后,追赠昭武孝皇帝,庙号太祖。凭借治理福建发展的贡献,后世尊称“开闽尊王”、“开闽圣王”、“忠惠尊王”。
- 皇 后
任内明(865年-918年)「追尊」:字昭华,乐安郡人,不知世系,王审知在位时,被封为魏国尚贤夫人。几年后,任夫人去世。葬在福州凤池山,和太祖王审知合葬。王延钧做皇帝后,尊谥嫡母为皇后。墓志中记载任夫人有五子三女,儿子中只有王延翰是她亲生的,其余儿子只是挂名。
二、王延翰(?-927年)
字子逸,王审知长子,闽国第二位国君「925—927在位」。
王延翰初任节度副使。王审知病重时,命其暂管军府事务。925年,王审知去世,王延翰即位,自称威武留后。926年,后唐任命王延翰为节度使。同年,王延翰自称大闽国王,但仍向后唐称臣。
927年,王延翰的弟弟王延钧以及王审知养子王延禀联手反叛,进军闽国都城福州,抓获并斩杀王延翰,史称闽嗣主,死后葬于福州北关外天王寺东,俗称“王墓山”。
- 妻 子
崔氏:博陵人,相貌丑陋,性情嫉妒、残忍,而且为人淫乱。
三、惠皇帝王延钧(?-935年)
继位后更名王鏻(又作王璘),闽国第三位皇帝。王审知次子,王延翰之弟。
王延钧原任泉州刺史。927年,杀兄王延翰自立。被王延禀推戴为威武留后。五月,后唐明宗任命王延钧为威武军节度使,守中书令,封琅琊王。七月,后唐又遣吏部郎中裴羽、右散骑常侍陆崇,进封王延钧为闽王。931年十二月,陈守元假借宝皇之命,建议王延钧“避位受道,当为天子六十年。”于是王延钧逊位给长子威武军节度副使王继鹏,成为道士,取道号玄锡。翌年春三月复位,要求后唐仿吴越钱镠、南楚马殷之例,封自己为尚书令。后唐不答,王延钧遂断绝双方关系。
933年,王延钧称帝,改年号为龙启,国号“大闽”。935年,被其子王继鹏所杀害。死后谥号为惠皇帝,庙号太宗(一作谥号齐肃明孝皇帝,庙号惠宗)。
- 皇 后
1.刘华(896年—930年):南汉清远公主,王延钧的结发妻子,南汉追尊襄帝刘隐次女,母亲夫人严氏。917年,王审知为时为牙内都指挥使的儿子王延钧聘娶了22岁的清远公主。封为燕国夫人,生下四男二女王继严(检校尚书、户部员外郎),王继鹏(闽康宗),王继韬(监察御史),王继恭(试大理评事),皇长女王氏(名、封号不详),皇次女王氏(名、封号不详)。清远公主姿色娇美,很得丈夫恩爱。930年五月初一,刘华在35岁时染时疫去世,谥号“明惠”。长兴元年(930)八月初七,刘华葬于闽县灵山乡宁碁里杨坑原。933年,王延钧称帝,追封皇后。
2.陈金凤(894年-935年):陈金凤名义上的父亲是福建观察使陈岩,陈岩有断袖之癖,宠爱男色侯伦,其母陆氏是个美人,陆氏便与侯伦通奸,陆氏生下女儿陈金凤,陈金凤即为侯伦与陈岩妻子陆氏所生的私生女。
她的玉肌滑肤独具特色,成了王审知的贴身侍姬,封号为才人。后为闽惠宗王延钧的淑妃,935年二月立为皇后。她是闽惠宗第三任妻、第一任生前正式得立的皇后,生一子王继镛(935年被李仿所杀)。王延钧有个宠吏叫归守明,因为貌俊而被宠幸,号称归郎,王延钧后来得了风病,陈金凤便与归守明通奸。又有个百工院使叫李可殷,因归守明引荐也与陈金凤通奸。王延钧命锦工制作九龙帐,国人歌唱道:“谁谓九龙帐,惟贮一归郎!”“万恶淫为首,百行孝为先。”陈金凤、王延钧乱伦不孝,终于得到报应。同年十月,陈金凤在政变中被杀害。福建民间称其为“万安娘娘”。陈金凤有诗才,擅玩乐,今存词二首。
四、王继鹏(?-939年)
后改名王昶,王延钧长子,母南汉清远公主,闽国第四位皇帝「935年—939 年在位」。
原封福王。935年,与李仿政变,杀王延钧,继位称帝。次年(,改元通文。王继鹏亦如其父,十分宠信道士陈守元,连政事亦与之商量,兴建紫微宫,工程浩大更胜宝皇宫,又因工程繁多而费用不足,因此卖官鬻爵,横征暴敛。939年,北宫失火,宫殿焚烧殆尽。拱宸、控鹤军使朱文进、连重遇因被王继鹏怀疑对皇宫纵火,恐惧之馀遂先发难。乱兵焚长春宫,随后迎王延羲于长春宫瓦砾中登基,并攻击王继鹏。
王继鹏在梧桐岭为追兵所获,与皇后李春燕及诸子一同被其堂兄王继业所杀。王延羲随后把王继鹏被杀之责推到“宸卫都”身上,并追谥王继鹏为圣神英睿文明广武应道大弘孝皇帝,庙号康宗。
- 皇 后
李春燕(?——939年):本是王延钧的侍妾,姿色出众,因惠宗对其宠爱,故特为其精心营造了“东华宫”。但因狐媚技艺略逊陈金凤一筹,因而始终被冷落在东华宫中。
惠宗长子王继鹏也倾心与她,因碍于父王在位,不敢随意表露。李春燕威胁陈金凤,劝王延钧同意将她嫁给王继鹏。935年,王继鹏杀父自立为康宗,封李春燕为贤妃。936年三月,再封李春燕为皇后。康宗为表对春燕的厚爱,下令为其建造“紫微宫”。康宗通文四年,闽军因苦于重役,遂起兵造反,康宗与李皇后均被杀害。
五、王延羲(?-944年)
后改名王曦,王审知少子,闽嗣王王延翰和闽惠宗王延钧之弟,闽康宗王继鹏的叔叔,闽国第五位皇帝「939年—944年在位」。中国历史最大的酒鬼皇帝,臣子不喝便杀头。
王继鹏在位时任左仆射、同平章事,因王继鹏猜忌宗室,遂装疯卖傻,因此被软禁自宅。939年,拱宸、控鹤军使朱文进、连重遇反,迎王延羲进宫并杀王继鹏,延羲遂自称威武节度使、闽国王,改名王曦,改元永隆,称臣于后晋,但在国内官制就如同皇帝一样。然而王延羲继位后,骄傲奢侈,荒淫无度,猜忌宗族,比王继鹏有过之而无不及。其弟建州刺史王延政多有规劝,王延羲反而回信怒骂,并差人探听王延政的隐私,二人因此结怨。
944年,被朱文进、连重遇刺杀,谥号睿文广武明圣元德隆道大孝皇帝,庙号景宗。
- 妻 子
皇后李氏:同平章事李真之女。嗜好喝酒,刚愎自用,王延羲既宠爱她,又惧怕她。
六、朱文进(?—945年)
福州永泰(今福建永泰县)人。闽国第六位君主「944年—945年(312天)」。
闽康宗王继鹏在位时,累迁拱宸军使,执掌禁军。先后发动叛乱,弑杀闽王王继鹏和王延羲,篡权继位。称臣于后晋,授威武节度使、闽国王,受到泉漳军阀留从效、陈洪进以及殷帝王延政的讨伐,情势日渐窘迫。
945年,遭到部下林仁翰刺杀。
七、王延政(?-951年)
人称十三郎,光州固始(今河南固始)人,闽太祖王审知之子,闽嗣王王延翰、闽惠宗王延钧、闽景宗王延羲的弟弟,闽国末代皇帝「943年—945年在位」。称恭懿王,国亡被俘,后事不明。
王延政称帝后,一切按帝王规格建制。建宫室、筑楼台,造太和殿,盖五凤楼(今鼓楼)。闽国国小民贫,军事活动不停息。仆射杨思恭因善于聚敛民财而获得王延政的宠幸,增收田亩山泽的税赋,乃至于鱼盐蔬果,没有不加倍征收的,闽国人称他为“杨剥皮”。王延政与王继鹏、王延羲一样横征暴敛,因此百姓生活困苦。
- 妻 子
皇后张氏:生平不详
八、末帝卓岩明(?—945年)
本为雪峰寺的僧人。945年三月,李仁达杀死王延政的儿子王继昌后,想独自控制福州,又怕人心不服。而卓岩明一向被众人所敬重,于是借口卓氏为“重瞳子(有两个瞳孔),手垂过膝,真天子也。”拥立他于福州为帝「945年(仅在位78天)」。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和尚身份登上帝位的人。
王延政听闻卓岩明称帝,派张汉真领水军五千,会同漳、泉两州讨伐卓氏。当福州被王延政军围攻时,卓岩明并无应对方法,只会在殿上噀水散豆,作法事而已。又派人迎接他父亲于莆田,尊父亲为太上皇。李仁达立卓岩明后,军权大握,渐有称帝野心。开运二年五月,李仁达借卓岩明检阅兵士之机会,派部下刺杀卓岩明,李仁达自立为威武留后。
南平(924年—963年)5
又称荆南、北楚,是高季兴所建立的政权,为五代十国时期的十国之一。南平都城为荆州,辖荆、归(今湖北秭归)、峡(今湖北宜昌)三州。历5王,共39年,从未称帝。南平虽地狭兵弱,但却是南北的交通要冲,靠拦路抢劫,四处称臣,讨赏为生,堪称中国古代最无赖的政权。
一、楚武信王高季兴(858年-929年)
原名高季昌,字贻孙,南平开国国君[924年—929年在位]。
早年曾为朱温义子朱友让的家奴,后被朱友让收为义子,成为朱温的亲随牙将。后因破凤翔救唐昭宗有功,被授予“迎銮毅勇功臣”称号,迁宋州刺史。随朱温扫荡青州,累功升至颍州防御使。
907年,朱温称帝,任命高季兴为荆南节度使。914年,被封为渤海王。后唐灭后梁后,高季兴向后唐称臣,并亲自入朝觐见。924年,后唐庄宗封其为南平王。高季兴在荆南,经常截留各国贡品,又为获取赏赐而向诸国称臣,反复无常,被诸国称为“高赖子”。
926年,高季兴截获蜀地入朝贡物,又向后唐索地,妄图扩大地盘。后唐明宗罢黜高季兴官爵,发兵征讨。高季兴不敌,辖地日蹙,遂向南吴称臣,被封为秦王。929年,高季兴病死,其子高从诲继位,重新向后唐称臣,因此后唐追封高季兴为楚王,谥号武信。
二、南平文献王高从诲(891年—948年)
字遵圣,高季兴长子,南平第二位国君[928年—948年在位]。
高从诲初仕后梁。高季兴建立南平国后,任命其为马步军都指挥使、行军司马等。唐明宗天成三年(928年)十二月十五日(929年1月28日),被后唐册封为南平王的高季兴去世,高从诲嗣位。由于高季兴在位末期曾与后唐决裂,并向南吴称臣,而唐强吴弱、唐近吴远,因此高从诲嗣位后,回归向后唐称臣,为后唐任命为荆南节度使,兼侍中。932年,被封为渤海王。
934年被改封南平王。荆南地狭兵弱,但因位处交通要道,每年各地区向中原政权的进贡,只要经过荆南,高季兴、高从诲父子就会款待使者,掠夺财物,等到对方加以款待或赞赏,就把财物归还,而且还不会觉得这种行为很丢脸。后来后唐、后晋、辽国、后汉先后据有中原,南汉、闽国、南吴、南唐、后蜀皆称帝,高从诲为求赏赐向他们都称臣,所以各国都叫他们为“高赖子”或是“高无赖”。
948年去世,时年58岁,谥号文献王,其子高保融继位。
三、南平贞懿王高保融(920年―960年)
字德长,高从诲第三子,南平第三位国君[948年―960年在位]。
乾祐元年继位。性情迂腐缓慢,无才智能力,因此事无大小,皆委任其弟高保勗(高保勖)决断。
在位时期,称臣于后周,并曾劝说南唐、后蜀向后周称臣。建隆元年,北宋建立后,高保融愈发恐惧,因此一年内三次向北宋进贡。同年高保融病逝,死后追赠太尉,谥号贞懿王(一作正懿王)。
四、贞安王高保勖(924年—962年)
亦作高保勗,字省躬,高从诲第十子,高保融同母弟,南平第四位国君[960年―962年在位]
高保融去世后,其子高继冲年纪尚小,因此遗命高保勖继位。962年,高保勖因病去世,被宋朝赠侍中。遗命其侄即高保融之子高继冲嗣位。
五、德仁王高继冲(943年—973年)
字成和(一作字赞平),南平末代国君[962年—963年在位]。
为高保融之长子,高保勗之侄。高保勗病死后继位(其叔高保勗于公元962年12月病死,他于同月继位)。963年,宋军假道南平,趁机控制南平都城江陵(今湖北江陵)城巷,高继冲只得纳地以归,南平亡。973年去世,年仅30岁。
北汉(951年~979年)
十国中最后一个政权。都城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领土为十二州,位置大致在今天的山西省中部和北部。北汉依附契丹族建立的辽朝,后被北宋所灭。历4帝,共28年。
一、刘崇/刘旻(895年-954年)
北汉开国皇帝[951年—954年在位 ],后汉高祖刘知远之弟。
早年嗜赌无赖,后入伍为军卒,因刘知远的缘故,累升为河东马步军都指挥使。后汉建立后,官至北京留守、河东节度使,镇守河东地区。
951年,郭威灭亡后汉,建立后周。刘崇随即也在太原称帝,建立北汉,仍沿用后汉乾祐年号,但治下仅有十二州之地。他为兴复后汉基业,向辽国乞援,约为叔侄之国,称辽帝为叔,自称侄皇帝;辽国则册封他为大汉神武皇帝。刘崇在辽国的援助下,与后周进行了不少战争,但仍胜少败多。
954年,刘崇趁郭威去世,联合辽国南攻后周,结果在高平之战中被柴荣击败。他历经艰辛,逃回太原,却又被柴荣围困在城中两个多月。北汉至此元气大伤,再无力南下。刘崇因此忧愤成疾,不久去世,终年六十岁,庙号世祖。
二、刘钧/刘承钧(926年—968年)
刘旻次子,北汉第二位皇帝 [954年—968年在位]。性格孝顺恭谨,喜欢读书,擅长书法。
乾祐七年,刘旻去世,刘承钧为辽国册封为帝之后继位,不改年号,改名刘钧。上表于辽帝时都自称“男”,辽帝下诏时,都称呼他“儿皇帝”。 刘钧继位后,勤政爱民,礼敬士大夫,任用郭无为为相,并减少南侵,因此境内还算安定。然而刘钧并不像其父对辽那样恭敬,以致在位后期辽的援助渐少。
刘钧于957年改元天会。968年病逝,享年43岁,庙号睿宗,刘钧的外甥同时也是其养子的刘继恩继位。
- 妻 子
皇后郭氏(?—968年):并州晋阳人,954年册封郭氏为皇后。968年,刘继元即位,为北汉英武帝。刘继元派范超将郭皇后缢杀,并屠杀刘氏宗室。郭后无育,先后收养二子:一子本姓薛,后取名为刘继恩;一子本姓何,后取名为刘继元。
三、刘继恩(935年—968年)
北汉睿宗刘钧的养子暨外甥。北汉第三位皇帝[968(60天)]。
刘继恩于968年7月向辽朝告哀,获得辽同意后继位。在位期间,权臣郭无为独揽朝政。同年9月,刘继恩宴请群臣,意图擒杀郭无为,反被郭无为派人杀死,享年33岁。
四、刘继元(?—992年)
本姓何,北汉末代皇帝[968年—979年在位],被辽朝册封为英武帝,刘旻之外孙,刘钧之外甥、养子,刘继恩同母异父弟。其母刘氏为刘旻之女。
刘继恩在位时任太原尹,968年刘继恩为侯霸荣刺杀后,刘继元被司空郭无为迎立为帝,继位后即缓和与辽朝间的紧张关系。刘继元为人残忍嗜杀,嫡母:刘承钧之妻郭皇后及刘旻之子皆被其所杀;亦动辄将忤逆他的臣属灭族。969年 ,年宋太祖赵匡胤亲征北汉,宋军久攻不下退兵,北汉收取宋军所抛弃辎重,稍微恢复了濒临枯竭的国力。979年,北宋在平定南方后决意再度北伐,由宋太宗赵光义亲征,宋军攻势猛烈,辽援军亦被击退,五月初六日刘继元投降。
刘继元投降后被任命为右卫上将军,封彭城郡公。981年,进封为彭城公。986年,再被任命为保康军节度使。992年,去世,追赠为中书令,追封为彭城郡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