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贺的名人(西北胜族)


武威大马文化传媒 NO.0067 - 西北胜族


凉州有六部鲜卑:慕容鲜卑、宇文鲜卑、拓跋鲜卑、秃发鲜卑、段部鲜卑(武威六脉段氏之一)、乞伏鲜卑。其中,拓跋鲜卑与秃发鲜卑同源,这两部鲜卑有一个共同的祖先。


清代学者钱大昕《二十二史考异·晋书五》记载:“案秃发之先,与元魏同出,‘秃发’即‘拓跋’之转,无二义也。古读轻唇音如重唇,故赫连佛佛则为‘勃勃’。‘发’从‘犮’得声,与‘跋’音正相近,魏伯起书尊魏而抑凉,故别而二之,晋史亦承其说。”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南凉和北魏,都与凉州有关,可见凉州在中古史上的不一般。


今天,大马文化要为大家介绍的历史人物,是南凉末代君主秃发傉檀之子,源贺。源贺本名秃发破羌,南凉灭国后前往姑臧城投奔北凉,北魏平北凉后,又去投奔了北魏。


因为秃发破羌和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是同族,所以秃发破羌在北魏时很受关照。秃发破羌成为了拓跋鲜卑与秃发鲜卑连接的纽带,改姓为源。(《魏书▪源贺传》谓贺曰:「卿与朕源同,因事分姓,今可为源氏。」)


源贺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最终平稳落地。“北地三才”之一的魏收收奉敕撰《魏书》时称赞源贺说:“源贺堂堂。”堂堂语出《晏子春秋·外篇上二》,形容盛大、有志气或有气魄。


源贺能收到如此之高的评价,其实也是有原因的。源贺位高权重,史书记载他“位居元辅,录三省,兼总戎禁,坐召公卿,权恣日甚”。在北魏太武帝拓跋焘被中常侍宗爱诛杀后,源贺临危不乱,积极扶持拓跋濬使北魏政权平稳过渡。


因为源贺的忠义,冯太后在亲临朝政之时还特意把源贺招入麾下。这无疑说明了冯太后对“凉土才华”的重视,也进一步体现出源贺在北魏政权中的地位非同一般。


经历了人生的跌点起伏,源贺活得非常通透。他是一个有着家国情怀的人,临终之前留下了这样一段遗言:“汝其毋傲吝,毋荒怠,毋奢越,毋嫉妒;疑思问,言思审,行思恭,服思度;遏恶扬善,亲贤远佞;目观必真,耳属必正;诚勤以事君,清约以行己。吾终之后,所葬时服单椟,足申孝心,刍灵明器,一无用也。”



史臣曰:“源贺堂堂,非徒武节而已,其翼戴高宗,庭抑禅让,殆社稷之臣也。怀干略兼举,出内有声,继迹贤考,不坠先业。子雍效立夏方,身亡冀野,惜乎!”


源贺不贪财、不恋位,面对权力和金钱的诱惑,并没有腐化自己。优秀的才干加高尚的品质,让源贺不负“堂堂源贺”的称谓。



阅读更多:

「五凉文化」以五凉文化为主,十六国可分为四个发展阶段

「五凉文化」陈寅恪先生研究凉州文化,成为一代国学大师

「五凉文化」为什么陈寅恪先生对姑臧凉州的评价非常之高?

「五凉文化」张轨“避世”:第一次在宜阳女几山,第二次在姑臧城

▲ 陈寅恪(拍摄:武威大马文化)(拍摄地点:甘肃省博物馆)


编辑后记:

凉州城就是武威城,凉州即特指武威郡,武威古称雍州、凉州、雄州、雍凉、盖藏、姑臧、翅城、赤乌、龙城、神鸟、西凉、屠各、独孤、休著各、酋涂、浮图、休屠、大凉、西州、武定、武兴、凉城、莲花城(狼山城)、七级城、不夜城、盖鸟城、阴山城、卧龙城、凤鸟城、展翅城、雍凉之都、天府之国、文武之都、雍城、侠都、凉都。《后汉书·光武帝记》注释:“武威郡,故城在今凉州姑臧县西北,故凉城是也”。


姑臧,先设雍州,后改凉州,之后又改雍州,后又改名为凉州,因此称武威是“雍凉之都”。凉州有人类活动的历史很早。早在四、五千年前,就有月氏、乌孙等北方民族聚族而居。周为雍州之地,春秋以前为西戎占据,秦为月氏驻牧地。武威郡西汉时始置,隶属凉州刺史部,治所姑臧(今武威市凉州区)。西汉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汉武帝刘彻为显示大汉帝国的武功军威,在原匈奴休屠国领地置武威郡,武威由此得名。后历代王朝都曾把武威设置为西北的文化、军事、政治中心。


凉州(武威)是古代中原与西域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并一度成为我国北方的佛教中心。著名的凉州词(凉州曲)(凉州令)、西凉乐、西凉伎都曾在这里形成和发展,对保存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传播西域文化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历史上,武威曾是凉州刺史部、雍州牧、雍州刺史、雍凉都督府、凉州牧、凉州刺史、凉州大中正、北魏凉州镇、北魏姑臧镇、河西节度、凉州总管府、凉州都督府、西凉府、甘肃提督、凉州总兵、凉州镇守使、凉州府、甘肃巡抚、甘凉道、甘肃总兵、正一品凉州将军府的政府驻地。


凉州(武威),匈奴时期休屠国国都;西汉宣帝时期的凉州州治;新朝王莽雍州州治;东汉桓帝时期的凉州州治;东汉献帝雍州州治;曹魏时期凉州州治;北魏时期的凉州镇(北魏前中期三大镇,凉州、长安、统万城)。新朝末期的窦融政权;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前凉、后凉、南凉、北凉;隋末时期的大凉;唐末时期的浑末(慕容氏)、温末(论氏)、六谷吐蕃(折氏);粟特回纥Hor国;西夏时期的齐国、夏神宗都曾在此建都。后历代中央集权制王朝都曾在武威设郡置府,统领西北地区,统辖西域和藏地:西汉时期,为凉州刺史府;窦融时期,河西五郡大将军府;新朝时期,雍州刺史府;东汉时期的凉州刺史府;曹魏时期的雍凉中都督府、征西大将军府;北魏中期的北魏三镇之首的凉州镇,凉州镇都大将、凉州大中正所在;西魏时期的凉州总管府,北周时期的凉州总管府,北周末期的凉州大总管府;唐周时期,凉州大都督府、河西道特区的河西节度府;西夏时期的西经略司所在;西夏都城;元朝时期的西凉王(阔端)府;明朝时期,凉州卫府;清朝时期,正一品凉州将军府;凉州府所在。


按照历史地理学来看:中古时期的武威郡包括今天的黄河西岸所有地区,具体分别为:白银市景泰县、白银市平川区、白银市靖远县、白银市会宁县部分、兰州新区、宁夏中卫市、吴忠市部分、兰州市皋兰县、兰州市永登县、武威市全境、金昌市全境、青海省互助县部分、青海省门源县、青海东部诸县,内蒙古阿拉右旗、内蒙古阿拉左旗、内蒙古乌海部分。因武威地处黄河以西,故也被众多史料典籍称之为河西之地、河右之地。


武威是雍凉文化的发源地,因此武威又被誉为“雍凉之都”。武威地势平坦,有着河右之地最大的堆积平原,自古就是控制三大高原(蒙古高原、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西域的中心城市,汉代时期凉州就有着“国家番卫,天下要冲”的称号。东晋时期,北有姑臧,南有建康,姑臧是华夏两大中心之一。北魏时期,姑臧是北魏的两大经济中心之一。隋唐时期,凉州是唐朝三大经济中心之一。《凉州箴(雍州箴)》中说:“每在季王,常失厥绪。上帝不宁,命汉作凉。”

*声明:本文为武威大马文化的原创文章,本文所用图片视频皆由武威大马文化实景拍摄/制作。*本文如有错误遗漏,还请各位方家批评指正。武威大马文化,立足凉州、瞭望全国、纵览国际,将为您提供审慎科学的凉州文化IP咨询。我们期望通过宣传推广,梳理唐诗《凉州词》背后的文化脉络,建立一个以武威为核心的「凉州学」学术体系。*「西北胜迹」「西北胜族」「五凉文化」「奇闻趣事」「西北地理」「西北美食」「武威大马文化说三国」「西北历史」系列文章,未完待续。

声明:好星座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武威大马文化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xingzuo.com/w/19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