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申年是哪一年(百年难遇)
2022年3月22日是癸卯兔年闰二月初一。据天文科普专家介绍,作为一种历法现象,闰二月非常少见,本世纪仅有4次。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闰二月出现的频率逐渐下降,要么有一次或两次,要么一次也没有。
“十年难逢闰二月”,
闰二月究竟有何含义?
为什么如此少见?
今天,小农就来跟大家聊聊闰月。
何为闰月?
闰月其实并不奇怪,它是调节时间差的一种方法。
我国一直沿用的是“阴阳历”,也就是阴历和阳历结合的方法。阳历也称公历,它是按照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圈为一回归年而制定的;而阴历也就是农历,它是以月亮围绕地球运行的规律所制定的历法。
一个公历年的长度是365天或366天,一个农历年的长度是354天或355天,公历年和农历年相差11天左右。长年累月下去就会发生农历年的月份与季节(节气)不能对应,寒暑颠倒的现象。
人们为了弥补这个差距,就在农历的历法中引入一个闰月的制度。即在一个适当的年份中,增加一个月,以达到阴阳历一致而不至于二十四节气错乱,所以也就有了闰月。
为使农历年与公历年能基本对应,农历采取“19年7闰”的方法来调节,也就是在19年中安排7个闰月,置闰的规则根据二十四节气来确定。
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长久以来一直指导着中国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
早在春秋时期,先民便利用土圭实测日晷(即在平面上竖一根杆子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定下了夏至和冬至。
一年中,在正午时分,土圭影子最短的一天为夏至(又称“日短至”“短至”),影子最长的一天为冬至(又称“日长至”“长至”)。
夏至和冬至的提出,相当于把一年作了二等分。到了战国后期,古人进一步把一年作了八等分,于是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一共8个节气。
夏至、冬至,分别指白天最长和黑夜最长,合称“二至”,“至”为极致。
春分、秋分,分别指白天和黑夜一样长的两天,合称“二分”,代表“平分”。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合称“四立”,“立”表示“开始”。
这8个节气清晰地勾勒出了一年四季的划分,且被记录在《吕氏春秋》的《十二月纪》中。
在西汉的《淮南子·天文训》中,古人更加精确地将一年作了24等分,并加以命名,形成我们今天所熟知的24节气,这是24节气第一次被完整叙述。
公元前104年,《太初历》正式把24节气明确加进历法中,成为农历的一部分。
现行的“二十四节气”是依据太阳在回归黄道(地球绕太阳旋转的轨道)上的位置制定,即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15°为1等份,每1等份为一个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
“节气”“中气”
我国农历中的24节气又可以分为“节气”和“中气”两类,简称为“节”和“中”。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
“节气”指的是一年中某个节段,是一段时间的表示;而“中气”则指的是气候,是天气变化的概述,是古人根据每个阶段内特有的气候或物候现象、农事活动定出的名称。两个字合起来就是指一年当中某个阶段的天气变化。
置闰
二十四节气中,节气和中气相间排列。农历历法规定,每个农历月都有一个中气,如果某个月中不包含中气,就算上一个月的闰月,为置闰。
2023年3月21日(农历二月三十)是中气春分,在阳历3月22日至4月19日所对应的农历月中只有一个节气清明,没有中气,所以这个农历月就定为闰月。因为它的前面是二月,所以叫闰二月。
为何会出现没有中气的月份?
平均而言,一个农历月为29.5306天,小于两个中气之间的间隔时间,这样累计下来必然会出现一个只有节气没有中气的月份。
二十四节气虽以角度均分,间隔时间平均应为15.2天,但由于地球围绕太阳运行的轨道是椭圆形,且距离太阳的远近也不相等。地球运行到近日点时(公历1月4日前后),速度较快,每个节气约为14-15天;当地球运行到远日点时(公历7月6日前后),速度较慢,跨15度需要的时间延长,每个节气是15-16天。
冬季,节气的间隔时间略短,一个农历月的长度超过两个中气之间的间隔时间,就不大可能发生闰月;夏季,节气的间隔时间延长,一个农历月的长度不足两个中气之间的间隔时间,发生闰月的机会就多些。所以闰月多发生在四月至八月,二月、三月、九月、十月少有发生,一月、十一月和十二月则极为罕见。
本世纪这100年中,
闰二月仅出现 4 次。
分别是:
2004年(甲申年 )
2023年(癸卯年)
2042年(壬戌年 )
2099年(己未年 )
◆ ◆ ◆ ◆ ◆
今天的小知识,你都懂了吗?
快来分享给你的小伙伴吧!
关注小农,和小农一起从自然界中寻求启迪。
文中部分资料来源: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新闻网、科普中国、中国科普博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