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申年是哪一年(甲申年王家彦壮烈殉国)
"三年清知县,十万雪花银。"这是人所尽知的官场俗语。但在福建莆田,也广泛流传这样一句俗语:"挑钱兰溪去做县"。内容都跟古代县令有关,但折射出的意蕴却大相径庭。前句说知县是个难得的肥缺,即使号称清廉一任也能捞银十万。后句寓意则复杂些,一可理解为自己挑钱去兰溪当县令,寓意为官清廉,不取治内一针一线。二可理解为兰溪是个穷县,去那儿当县令没啥油水,借喻做贴本生意。这句俗语的源头,即来自明代兰溪知县王家彦。这是万历名臣海瑞辞世三十多年后,大明帝国再次出现的一个廉吏神话,也是最后一个。
晚明忠烈名臣王家彦,是一位政绩卓著的廉吏贤臣,一位铁骨铮铮的伟丈夫,甲申大祭坛上最为壮烈的殉国者。在北京保卫战中,假如崇祯起用王家彦为兵部尚书,采纳其主守建议,保存实力,等待勤王援兵,京城战局将完全改观,明朝的命运将得以扭转,历史也将得以改写。
王家彦(1588—1644),字开美,号尊五(亦作遵五),明兴化府莆田县合浦里山美村人(今莆田市秀屿区东峤镇先锋村)。天启二年(1622)进士,崇祯十七年(1644)甲申三月十九日北京殉难文臣,时任兵部右侍郎,协理京营戎政。此日文臣死国者,自东阁大学士范景文而下共21人。殉国后追赠王家彦为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端。清朝赐谥忠毅。其墓位于今莆田市荔城区西天尾镇龟湖山北坡(后卓村前墩)。
日后必成大器
万历十六年(1588),海瑞去世的第二年,王家彦出生于兴化府莆田县合浦里山美村。山美王氏源出仙游县奎山王氏,先世为北宋元祐名臣、监察御史王回(字景深,熙宁六年进士)。其七世孙神就公(字德佑,号有道),因跟从父昇公在莆田县五侯山麓收徒讲学,于是从仙游锦井迁居山美,人称侯山王氏。生七子,第六子王琼任广东提刑副使赠中宪大夫。侯山王氏世代耕读传家,书香不绝。宋明以来人文炳蔚,登第入仕及封荫者20余人。
王家彦系德佑公十一世孙。他少时就颀颖好学,事亲至孝,曾在五侯山麓度岭之众妙园书院刻苦攻读,"素有大志,不拘小节,与人谈义侠事,辄心向往。谓丈夫自期待,应如汉伏波将军。居恒不忘马革裹尸,龁龁者无庸也"。有一年除夕日,同窗好友林佳鼎出联"除夕过溪桥,足踏漫天星斗",王家彦以"新春挂画轴,手扶万里江山"相对。塾师称赞他气象峥嵘,日后必成大器。
王家彦早年也在县郡学堂读书,只是到天启元年(1621)33岁才得中举人。所幸第二年赴京会试,一举奏捷,登壬戌科文震孟榜进士。本科取进士409人,其中有文震孟、倪元璐、孟兆祥、赵洪范、蒋德璟、方岳贡、黄道周、卢象升、冯元飚、吴麟徵、祁彪佳、张国维、汪乔年、王铎、李明睿、陈廷谟、罗元宾等人,都是晚明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堪称藏龙卧虎,集一时伟器。其中为辅相者五位,为尚书督抚者二三十位,为侍郎、京卿者更比比皆是。他们或文章名世、翰墨流芳,或力挽颓局、壮烈殉国,或致力恢复、坚持抗清,大多高风劲节,堪称末世之真品。
挑钱赴任的县令
王家彦登第后,初授浙江开化知县。天启五年(1625),王家彦调兰溪县令。在两地县令任上,他勤政爱民,廉洁奉公,兴修水利,捐献俸薪,倡议修城,修建学宫,培养举子。如王家彦也曾担任浙江乡试考官,为朝廷选拔了无数人才。民众感其恩德,特地为王家彦建祠造亭,志其功绩。
任职兰溪期间,因兰溪系浙江中西部穷县,地瘠民薄,王家彦立志不取百姓一钱,尽力造福地方。据莆阳民间相传,王家彦因家道贫寒,赴任前动员夫人说:"此去兰溪,只饮当地一杯水,家财留十分之三赡养父母,其余尽数收拾,以资任上所用。"夫人陈氏为之动容,变卖家中首饰细软,一并让仆役挑运带上。到达兰溪后,王家彦带领衙役四处视察民情,发现县城破烂不堪,水利失修,民生凋敝。当即向上申请减轻赋税,下令革除种种积弊。此外,还贡献家资,倡议清理护城河,修缮旧城墙,大兴水利。当地官绅富贾目睹县令如此清廉爱民,深受感动,纷纷解囊相助。只二三年,兰溪便面貌焕然一新,百姓安居乐业。
崇祯元年(1628),王家彦兰溪任满后,因治绩优异,赴京考选北科给事中。王家彦家世寒俭,又居官至廉,常将有限的俸禄资助穷困人家,在开化、兰溪两县任职的前后六年,家境依然贫乏。这次北上,在京无立锥之地,无奈之下向富人借贷,才寻得一处住所。因家里长年累月亏欠巨大,无力偿还,幸亏曾任好友、万历四十四年进士林鸣璠慷慨解囊,才使得王家彦安心赴任。
智勇双全救辅相
崇祯二年(1629)冬,42岁的王家彦治县六年,政绩卓著,官声显赫,被擢为刑科给事中。他一入刑垣,便以清廉端慎、远见卓识博得同僚的敬重。谏垣十年,他疏劾贪官无数,均能评列其奸邪专横罪状,革除弊端,核查隐瞒资产。王家彦直言不讳,弹劾无所避,权贵敛手:他上《明刑疏》,提出应以仁师为法而守律;他与兵部主事钱元悫、工部主事陆澄源各上疏弹劾魏忠贤,揭露罪状,崇祯帝下旨捕治归案,魏忠贤畏罪自缢而死;福建刘香老等,劫掠同安镇,屡次侵扰省会福州,王家彦上《闽省海防疏》,震撼朝野。
而真正让他从一名给事中脱颖而出、引起高层关注的,则是崇祯四年(1631)他上疏成功申救钱龙锡一事。
松江华亭人、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的钱龙锡,颇受崇祯信赖。因魏忠贤逆案,多为钱龙锡主持,魏党诸臣恨之入骨。当时迎附魏忠贤的御史高捷、史褷被罢职,吏部尚书王永光力主引荐,但被钱龙锡所扼止,两人因而怀恨在心。皇太极率领清兵绕道蒙古进迫北京,崇祯中了离间计,将袁崇焕战逮捕下狱。高捷乘机多次诬劾钱龙锡与袁崇焕同为逆党,导致明军溃败,使得钱龙锡被捕入狱,论议死罪。右中允黄道周、刑部尚书胡应台、给事中刘斯琜等人激于义愤,接连上疏乞宥钱龙锡。只因崇祯多疑难测,朝中无人敢言。此时,人微职卑的王家彦上呈《救钱机山公疏》,为钱龙锡申救,令朝中与其交好的臣僚都为他捏了把汗。面对刚愎自用、喜怒无常的崇祯皇帝,王家彦在起草此疏时,着实费了一番踌躇,他把不杀钱龙锡的意义提升到堪与尧舜比肩的高度,崇祯龙颜大展,当即释放钱龙锡,免去死罪,改判戍守定海卫。消息传出,朝野正直之士无不额手称庆。
王家彦在谏垣十年,"历任四科,弹击无所避",然而终不以言获罪,反而不断得以奖掖提拔,这其中原因,除了清廉端慎外,也跟他善于审时度势、讲究策略技巧是分不开的。
谏垣十年,弹击无所避
崇祯五年(1632),王家彦转任工科右给事中。他身兼厂库城工、巡视京营及巡青(巡视禾苗、牧草的生长情况),他工作任劳任怨,见识深远,上《马政疏》,革除马政弊端。崇祯八年(1635)春,家彦转户科左给事中,上疏封禁铁矿,确保天下宁静。
但此时,饥民暴动,内交外困。崇祯九年(1636)初,王家彦升户科都给事中(户科掌印主官)。王家彦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廉洁清平,直言敢谏,不畏权贵,主张正义,革除弊端。他谢绝一切酬应宴会,即使是除夕元旦,也住宿在科中,掌灯筹划漕储、赋役、兵农、屯盐、鼓铸等国计民生之事。他密集上疏,如《救灾疏》《赈救难民暂罢额赋疏》等,也对寇乱不绝的原因作了本质上的思考与揭示,认为乱本是贪官守令搜刮民膏,百姓缺衣少食,无奈为盗。朝廷上下都把王家彦的议论视为名言,加以采纳。崇祯帝虽然也予以褒纳,但因积弊已深,民众税赋有增无减,把本已危机四伏的朱明天下一次次推向崩溃的边缘。
崇祯十三年(1640)春,事亲至孝的王家彦丁忧服阕后,担任吏科都给事中。当时内阁首辅薛国观,党邪伐正,贪赃枉法,言官们慑其权焰,多缄口不言,独家彦数抗章劾之。王家彦上《纠辅臣疏》,薛国观后被赐缢死。为防江南之患,王家彦又上《纠辅臣疏》《请推操江并敕中枢疏》。
至此他已在谏垣十年,历经刑、工、户、吏四科,"弹击无所避,权贵为之敛手"。他先后上疏百余条,都关切利弊,裨补民生。在明末党同伐异、攻讦成风的言官队伍里,王家彦能够洁身自好,真正以言为职,体现了一位言官的政治良心和铮铮风骨。
两年历任二寺卿
崇祯十三年(1640)冬,53岁的王家彦擢升大理寺丞(正五品),终于迈入中层文官的门槛。海瑞式的寒俭与常年超负荷的操劳,使他过早衰老。每一次升迁,对他更多的是意味着肩上责担的再次加重。大理寺系明廷中央机构"五寺"之一,系明代全国最高上诉机关,与督察院、刑部构成三法司。长官为大理寺卿,。王家彦在大理寺丞职位上,迅速体现出非凡的才干与作风。不到一年时间,崇祯十四年(1641)十月便晋升大理寺左少卿(正四品)。
任职大理寺期间,朝廷又发生一起大臣因言获罪、议狱将死之事,20多人受到株连。王家彦联系首辅周延儒,多方营救经筵展书官、漳州府漳浦铜山(今东山)人黄道周,使得同年兼好友终于免得一死,改为永戍广西。
崇祯十五年(1642)四月,崇祯帝令首辅会同三法司清理案狱,王家彦以大理寺左少卿身份参与其间。凡所经手的案件,王家彦明判如昼,决断如流,许多积压多年的冤案一时得以平反。他的才干得到上至首辅下至小吏的一致赞扬,被擢拔为太仆寺卿(从三品)。
太仆寺隶属兵部,掌管全国的马政。当时,马政早已积弊丛生,他上《杜援请画还数疏》《酌议马政长策疏》《酌议内地马政疏》《酌议边地马政疏》等十一篇疏,深入调查分析马政的弊端,着手实质性改革,崇祯颇为重视并高度评价,马政也为之一振。崇祯十五年(1642)冬十一月,擢升为户部右侍郎(正三品)。
戎政非家彦不可
崇祯十五年(1642)十一月,北方后金军队逼近,京师再度戒严。因王家彦对城守营事独具卓见,受到崇祯激赏,特改任为兵部右侍郎,协理京营戎政。授命之日王家彦就登上城墙,察视内外城十六城门。在历时七个月的京城保卫战中,他昼夜勤躬,谙熟军务,奖勤戒惰,将士敬服,争以自励,先后上《赴城料理疏》《察阅城外列营疏》《察阅内外十六门疏》《请敕城守公疏》等疏,"于攻略守法,于御将束兵,均言之人所未言,识人之所未识",才干与人品得到崇祯的高度肯定,欲破格晋升为太子太保(从一品,荣誉品衔),世袭锦衣指挥。但王家彦视显爵如浮云,力辞不就,崇祯只好改诏加一级。
崇祯十七年(1644年)二月,王家彦被朝廷推为户部尚书,但崇祯帝说"戎政非家彦不可",认为朝廷军政只有王家彦才能治理好,离开他不行。于是特例留任原职,倚重之情溢于言表,似将家彦视为股肱之臣,期望他能挽狂澜于既倒。
因迟迟不见来援,王家彦主张主守,将京畿三大营精兵分遣九个要害城门,严防死守,等待吴三桂等各镇将勤王援兵的到来。然而,自从杀了袁崇焕之后,崇祯对文臣集团的态度直线而下,由不信任督抚及中枢大臣转向宠信宦官,重新走上其先辈"重宦官、轻文臣"的老路。崇祯在"戎政非家彦不可,特留京营"后,并没有授予王家彦在戎政上的独立指挥权,而是倚重带兵御敌毫无经验、卓识的总督李国祯与兵部尚书张缙彦。在决定大明王朝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守卫京城的重任却交在一帮根本不知兵甚至软骨头窝囊废的人手里。颇为讽刺的是,李国祯与张缙彦,最后都投降了李自成,
假如崇祯起用王家彦为兵部尚书,采纳其主守建议,保存实力,等待吴三桂等勤王援兵的到来,那么只要再坚持三至五日,则京城的战局将完全改观,明朝的命运将得以扭转,历史也将得以改写。可是历史无法假设,令后人扼腕长叹。
国破身死何足惜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六日,总察、司礼太监王承恩尽调京城守军主力三大营一万多精兵前往御敌,溃败后大部分投降清兵,随农民军围环北京,并劝降守城人。然而到了如此境地,一切号令进退仍由监视宦官指挥节制,公然阻止大臣不得登城。王家彦身为兵部侍郎兼协理戎政大臣,几次登城,都被守城内臣挡回。三月十八日下午申时,太监曹化淳、王相尧打开各个城门,投降农民军。
十八日夜,在农民军以斧抉城的声音中,王家彦在安定城头泣血写下《示子赓恭赓靖赓皋书》,表达必死的决心。十九日黎明,农民军从别门拥入安定门,王家彦身中数刀,血流如注,部下劝他尽快弃城逃生,王家彦正色叱责:"国破身死,吾何足惜;但主上存亡不可知,恨不追随乘舆,触死辇前,赎臣子万一之罪耳。"说完,他先是北向叩首,以谢先帝。复南向叩首,以谢父母,纵身跳城,结果没有死,就在百姓的房子里上吊自尽。这一天文臣殉国者,除王家彦外,还有工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范景文、户部礼部尚书倪元璐、御史李邦华等21人。同一日崇祯在万岁山自缢而死。
从王家彦遗留下的信札及时人记载看,他对当时京城局势早有极清醒的认识。在北京被攻破前一月、山西大同之变后,他便对户部尚书,晋太子少保文渊阁大学士蒋德璟说:"贼不犯城则已,犯必无幸,吾自分死耳,恨不能终事吾父。"可是当时,崇祯昏聩,汉奸遍地,国事堕坏,无复可为,王家彦只能选择不可为而为、杀身成仁的悲壮道路了。
一瞑而万世不死
王家彦忠烈殉国在当时朝野上下引起强烈的反响。听闻王家彦灵柩舟过江,在南京即位的福王朱由崧——弘光帝特地辍朝哭悼,南都诸臣及耆宿名流举行盛大的公奠仪式,沿路各抚按道府纷纷组织吊唁奠礼。灵柩路过省城福州,三山庠士以最高礼仪公奠这位忠烈殉国的八闽巨子。生前至交、被弘光朝召为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铜山黄道周,自家乡漳浦前往南京赴任路过福州,不禁抚棺大恸:"开美真可谓得死所者矣!"
九月初三日,弘光帝下诏赐北都——北京殉难文臣21人,勋臣2人,戚臣1人,一应祭葬赠荫祠谥,并令礼部将上述24人立祠南京以祀,赐名旌忠祠。诏赠王家彦太子少保(旋加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端,予祭三坛,遣官卜葬,特祠于莆学宫之右,议荫世锦衣。有司于兴化郡城府学西偏建旌忠祠(位于今擢英中学校园内西侧),专祀太子太保、兵部尚书王家彦,春秋致祭。
为告慰忠魂、昭示来者,弘光元年(1645)四月,都察院右佥都御史、福建巡抚张肯堂拨银重修郡城仓后之王氏祠堂,崇祀兵部尚书王家彦,并祀其先祖南唐大理寺评事、莆田令王保隆、宋侍御史王回、工部侍郎王晞亮、明侍御史王玉荣,易称世忠祠(位于今莆田市荔城区仓后路南侧,即原莆田哲理中学校门斜对面)。
二年(1645)闰六月,张肯堂、黄道周、郑芝龙、郑鸿逵等拥戴唐王朱聿键于称帝,是为隆武。隆武帝诰封王家彦祖上三代均为太子少保、兵部尚书(故称"四世尚书"),并敕建"宫保司马"牌坊于其故里附近之吴城村。
清顺治九年(1652),清世祖表彰前代忠臣20人,建祠致祭,王家彦名列第四,位于工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范景文、户部礼部尚书倪元璐、御史李邦华之后,改谥"忠毅"。
王家彦的思想及著作,得到清朝及后世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顺治十六年(1659),朝廷令其子赓恭梓先生遗集以传世,刻本《王忠端公文集》共十一卷。乾隆四年(1739),大学士张廷玉等修成《明史》,《列传》第一百五十三有王家彦传略,《志》第七十五艺文四收其《王家彦奏议》五卷、《文集》五卷。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四库全书》收录。
百战无封亦便休
"国破身死,吾何足惜?"王家彦在北京城破后,面对部下弃城逃生的劝告,他如是慷慨陈词。他出仕为的是求得大明世间太平,百姓安居乐业。而功名对自己犹如尘土,不足挂齿。可是他偏是生不逢时,一生的心情悲怆难言,这可从他在安定门所吟《城头秋感》两首诗约略可以领会:
其一
漠漠寒云起暮笳,烟尘犹未退戎车。
壁门明月临青海,朔野霜风卷白沙。
幕府夜阑蛩复切,严城秋老菊无花。
可怜关塞凄凉甚,荒冢垒垒数万家。
其二
铁笛齐吹汉月秋,壮夫有志竟悠悠。
凄凉关塞寒风集,杳渺河山积雪留。
匹马曾过青草冢,大军昔驻皋兰洲。
平生最厌推卫霍,百战无封亦便休。
上首语境肃杀凄凉,下首调转慷慨激越,诗文中的字里行间,以国家遭难之痛和身世之悲交织在一起。尤其末尾两句,不禁令人想起袁崇焕《边中送别》中的名句:"策杖只因图雪耻,横戈原不为封侯。"二人许国之心如出一辙。然与后者以磔刑死于君父之手相比,王家彦得于北京城头力尽而成仁,已属幸运。但尽管王家彦自己不惜为国捐躯,砥柱中流,尽力而为,可惜大明王朝大厦倾倒,独木难支!
参考《明史》及网络文章《甲申祭坛上的孤独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