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见长途跋涉(广东)

取消除夕飞回老家机票的第二天,李君瞒着年迈的母亲回到了汉口。她作为广东第一批援助湖北医疗队成员,在包机抵达武汉后便奔赴汉口医院,这里距母亲家车程不到40分钟。

李君是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儿科中心PICU护士长,在儿科病房工作近30年。爱户外徒步、爱看侦探小说的她,圆圆的脸庞下,你绝对想不到她已52岁。

从分发装备近百袋药液到搬运近人高的氧气瓶,这位主动请缨上前线的医疗队里年龄最大的护士,干的活也最“重”,她也被同事们亲切地称为“护长妈妈”。

战役前线:5旬护士长搬“过人高”氧气瓶

脱下口罩,一张圆圆的脸上印出五道压痕。

在汉口医院3楼第6病区,身高1.65米的护士长李君上下搬过几十趟氧气瓶。为了搬这些几乎齐人高“救命”设备,最忙的一天她跑了10多趟。

2月14日,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护士长李君,结束工作后走出位于汉口医院的隔离区。南都特派武汉记者 钟锐钧 摄

1月25日,大年初一,李君和广东首批援助湖北医疗队的83名护士抵达武汉,随后被编成7组轮班。这群护士负责汉口医院第6病区内80名新冠肺炎患者,其中40%以上是重症患者。

与重症病房传染风险增加相比,刚抵达时,李君和同事们更揪心另一种情况,“因为这家医院氧气设备跟不上,看到病人因为缺氧而难受,我们有技术却无能为力,那时候感到最难过。”

身处特殊时期,80个新冠肺炎病人治疗、生活护理和整个病区的卫生由这83名护士“全包”。除了每日数百袋药液要帮病人配好,替重症病人喂饭、换尿片、打扫病区卫生也是李君和同事的职责之一。

因为不少新冠肺炎患者需要氧疗,李君每天常做的一件事是搬重达70公斤的氧气瓶。“这些设备最早在上世纪80年代抢救时常常到,”从第一军医大学毕业后就留在广东工作的李君没想到,时隔30年,她在老家武汉的医院里再次抬起这些“大家伙”。

“氧气瓶上有流量表,人有一定的高度才能弄到上面的扳手,有些护士身高不够高。”搬瓶的活李君主动承担了下来,跑一趟通常需要30到45分钟。最多的一天,李君上下跑了10多趟。

面对氧气瓶匮乏,李君还曾和同事到马路对面的急诊科“抢”氧气瓶。所幸,上述情况随着医疗物资、设备抵达武汉后得到缓解,“通过力争,汉口医院现在批给我们病区每天50罐氧气瓶,放到病区门口,情况好多了。”

成就感:30岁的重症小伙经治疗后痊愈

“前一个月,确实非常艰苦。”李君告诉南都记者。每天上班前,她提前半小时逐一穿好防护服、隔离衣、护目镜与口罩,然后戴上3层手套。接下来4小时内,她和同事不能吃喝,也无法上厕所。等到交班换下防护服,8个小时已经过去,衣服已被汗湿。

好在,病房里的迹象正在慢慢好转。

2月上旬,广东医疗队抵达并接管病区2周后,李君和同事负责的病区有一半以上的患者出院。“最明显的是搬氧气瓶的次数少了。”

汉口医院隔离病房内。

这期间,令李君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名31岁的年轻小伙子,“他刚来时情况很严重,呼吸跟不上,喘得厉害。正常人血氧一般在90以上,他的血氧只有60多,比较危急。”通常这类重症病人要上呼吸机治疗,因为条件有限,李君和同事持续给这名小伙进行氧疗。悉心照料两周后,小伙子体征好转,加上没有基础疾病,目前已基本痊愈。

“最自豪的是那种原本情况很重、加上医疗条件不好的情况下,我们把病人给治好。”随着一切步入“正规”,病人出院后,病房里又陆续收治了新的病人,李君和同事们不敢松懈。

“年龄最大的护长妈妈,干的活最重。”这是同事们对李君的评价。李君告诉南都记者,当时主动报名是考虑到科室里多数是30岁左右的年轻护士,“有些还刚生完二胎,我年纪大心理素质也强些,就主动报名了。”

李君认为,自己爱助人的性格来自父母的影响,“我记得我几岁大的时候,有一次下大雪,一个老太太迷路了,我爸妈把她领到我们家里,让她住了一晚上,然后第二天给把她送上车回家。像这种事情他们经常会做,我心里就记住了。”

身在重症病房,坚强的李君有时也会感到失落。2月11日,一名重症患者离世,她第一次包裹着僵硬的躯体,嘴里不停念叨着,“对不起,对不起。”下班后,心情沉重的李君陷入昏睡。

醒来后,李君选择继续战斗。“实话说,我在几年前就写了一封遗书放到保险柜里。我跟小孩说,我要是病重你不要抢救我。我都把这些东西都写好了,所以也就无所谓。”

文艺女中年:退休后想出一本儿童绘本”

在共事超过10年的同事韦秋菊印象里,李君还是一个文艺女中年。

“她性格开朗,对小孩特别有耐心,我们聊天时常听到她说,哪个设备用在病房哪个小孩身上,会不会让小孩更舒服。她还喜欢学习新事物,体力也很好。”韦秋菊告诉南都记者。

李君还热爱徒步。两年前,朋友喊上李君前往新疆孟克特古道,每天20公里的路程李君徒步半个月走完,让朋友感到诧异,此后每次有活动都喊上她。李君还爱看柯南道尔和阿加莎的侦探小说,在她看来,医生和护士就像侦探,“抓住病人任何蛛丝马迹,一层层去分析和检查,最后才能得到一个结论。”

在从事设计工作的女儿影响下,近两年李君开始学画画。2017年,她喊上女儿王锐,将珠江医院儿科病区外20米的走廊画上了海绵宝宝、飞天小女警等动漫,让病房显得非常温馨。

2月4日,李君用休息间隙画下了一幅“猫和老鼠”的绘画,题字“鼠到病除”,她告诉南都记者,“我的梦想就是退休后可以出一本儿童绘本,给他们讲故事。”

如今,鲜少用朋友圈的李君在工作之余也会用朋友圈报平安,“我看到亲朋好友老是给我发信息说要好好保重,我就有点想流泪。因为没有时间一一答复,我就在朋友圈里发一下,让他们知道我在这里都挺好的。”

其实,汉口医院距李君母亲家不到40分钟,但这个春节她还没来得及去过。

抵达武汉第二天,仿佛心有灵犀,七旬母亲给李君打来电话,“你是不是来武汉了?”李君诧异,母亲在电话那端开口,“你几天没打电话来了,我猜你肯定是来武汉了。”得到母亲的理解和支持后,李君心里松了一口气。

面对镜头,李君眼眸里浮上温暖的笑意,“我对家乡充满了热爱,这次灾难难不倒我们武汉人。前两天我梦见,长途跋涉后看到了旭日东升,凯旋的那一天一定就快到了。”

采写:南都记者 黄驰波

声明:好星座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南方都市报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xingzuo.com/w/193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