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棍节是几月几日(中国人一年究竟要过多少个情人节)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七夕节,烘托节日气氛的除了微博新上线的“孤寡青蛙”表情包,还有深圳卫健委的“窝心”提醒。
可见,提到七夕,大家总会认为这是一个跟爱情息息相关的日子,甚至被赋予“中国情人节”的别称。但事实上,在近几年来关于七夕的讨论和争议却非常之多……
七夕是名副其实的中国情人节吗?
七夕节最初源自于中国古代的天象崇拜,人们通过星象观测赋予了织女星想象。
织女星衍化为纺织女神,民间又称“七姐”。七月七日是七姐的诞辰,古人便在这晚拜祭。
从汉代到清代,七夕的核心并不是爱情,而是乞巧——向上天乞求智慧灵巧,参与七夕活动的主角亦不是情侣,而是女性。
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中就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女生们在这一天,拿出自己做绣活的绝技,相互穿针引线,一比高下。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也表示,七夕不是情人节,而是女儿节。女性乞巧、乞美、乞子、乞夫,求赐姻缘只是七夕节的一小部分。
后来,古人又将“牛宿星”与“织女星”合称为“牛郎织女”,民间故事进一步延展。《诗经·小雅·大东》中“跂彼织女,终日七襄……睆彼牵牛,不以服箱”的诗句是该传说见诸典籍的最早文字记录。
经过历代文人“加工”,这一段传说越渐丰满。在明代青阳腔《织锦记》中,西汉大儒董仲舒甚至成为了董永的儿子。
而到了黄梅戏经典剧目《天仙配》,古人对于星象的想象和一段关于农夫董永的传闻整合成一段爱情故事,成为了我们今天所熟知的牛郎织女传说。
到了中外文化交流频繁的现代,西方“情人节”以玫瑰花、巧克力、烛光晚餐等文化符号进入中国社会并受到热捧。国内一些文化专家开始在本土文化中寻找可以与之相抗衡的“中国情人节”。
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正式产生了“中国情人节”的具体含义。
从古人对夜空星象的臆想到民间爱情故事,再到现代“中国情人节”,七夕节的文化意涵一直处于变动之中。对于这种转变,近年来网友和专家的争论一直不少。
早在2009年,网络论坛中就有网友开出一个“七夕”主题辩论大赛的帖子。
正方网友认为:“牛郎织女也是爱情的象征,只要有需求、有市场,人们又喜欢这种氛围,就不要这么较真,毕竟传统也是人造出来的。”
而反方网友的代表观点是:“应该抵制这种崇洋的情结,原本‘七夕’的内涵就不是情人节,因为商业利益而改变传统文化,那老祖宗留下的东西都要慢慢变味了。”
国家非遗保护专家乌丙安就竭力反对把“七夕”说成是“中国情人节”。他认为,七夕应该是牛郎织女和儿女见面、全家团聚的节日,把七夕当成情人节是对七夕含义的窄化。
作家冯骥才也认为,七夕节表达的是已婚男女之间"白头偕老"的情感,而不是婚前情人或恋人的情感,这是不同人生阶段中的两种感情,将七夕节称为"中国情人节"并不妥当。
是文化传承还是消费狂欢?
与此同时,七夕身上所带有的传统文化意义也备受争议。
一方面,中国大多数传统节日都具备功能性,并与家庭息息相关。例如,春节是农历新年的开始;清明祭拜先祖;端午纪念屈原,驱邪避毒,各村龙舟竞技;中秋引导阖家团圆,共同赏月。
这些节日虽然随着年代变迁在习俗方面有所改变,但设立节日的本质并没有发生剧烈动荡。它们之所以能够为现代人保留传承,跟中国人对家庭的认知断不了联系。
另一方面,中国的传统节日又与独特的味觉体验相关,即使传统习惯遗失,大家总不会忘记在春节吃年糕、过元宵时煮汤圆、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食物无疑占据着中国传统节日的重要角色。
然而无论从哪一点来看,七夕似乎都像一个行将就木的节日。
在节日仪式上,七夕的各项传统活动早已离我们的日常生活很遥远,加上旧时闺阁女儿的独特活动空间和社交结构已经解体,七夕这个原本以女性为主体的节日,某种程度上失去了它原本的意义。
雪上加霜的是,七夕也没有为我们留下特别的饮食传统,很多人都不了解“巧果”是何物。
所以,当七夕成为了“中国情人节”,就与元宵节、2.14“西方情人节”、3.14白色情人节、5.20“网络情人节”、双十一“光棍节”等各色情人节一样,成为了被“买买买”拥抱的节日。
近年来,中国进入了电商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随着电商造节的风气盛行,七夕节自然也逃不过被“策划”和“消费”的命运。
相比端午节卖粽子,中秋节卖月饼,七夕节正好位于一年之中,商家大做文章,推销品类覆盖面广。
同时,七夕也是游戏公司最喜欢的日子之一。“梦幻西游”、“王者荣耀”等手游基本上每年都会推出七夕限时活动与皮肤。
去年,“王者荣耀”皮肤上线后就招来了一片骂声,“巧娘娘不住在天上,她住在我们每个人心里”之类的皮肤语音让人摸不着头脑,168元的售价也令不少人觉得游戏公司是在以弘扬传统之名,行揽财之实。
情人节泛滥成灾,消费主义被商家包上了节日糖衣,令大众进一步感觉“审美疲劳”。
七夕传说符合现代价值观吗?
除了对七夕意义的质疑,牛郎织女的故事也值得重新审视。
在牛郎织女的故事中,牛郎受到会说话的老黄牛指点,偷看织女洗澡并偷偷拿走了她的衣服,织女发现衣服不见了只能留下来,嫁给牛郎,并给他生了两个孩子。
如果仔细追究,牛郎的一系列行为放在今天不仅违背了公序良俗,还触犯了多条法律——牛郎偷看织女洗澡,是偷窥他人隐私,触犯治安管理条例;盗窃织女衣物涉嫌盗窃罪;牛郎挟仙衣要织女下嫁自己,并生下两子,侵犯了织女的婚姻自主权……
故事放在今天,牛郎织女的关系非但不浪漫,牛郎还得遭到吃瓜群众的道德批判,依法处置进牢房。
在中国民间传说里,还有一个和牛郎织女逻辑相似的故事——田螺姑娘。一个农民发现一个年轻美丽的姑娘从田螺里走出来,每天帮他洗衣做饭,于是他敲碎螺壳以阻止姑娘离开。故事的最后,田螺姑娘和农民过上了幸福生活,生了一个胖小子。
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郑土把这一类故事总结为中国农民数千年来心理积淀而成的“仙妻情结”,指的是男性心底希望娶一位仙女或者仙女般美貌的女子为妻的愿望。
而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讲师王均霞认为,这类仙妻故事讲的根本不是仙妻本身,而是适婚男青年的生活——这些故事全部都是以青年男子及其行动轨迹为中心来讲述的,仙妻从属和依附于男主人公。而偷看和审视的主体都是青年男性,他审视或窥视的,正是未来的妻子。
类似的故事,在《唐宋传奇》、《聊斋志异》等古代小说乃至戏剧中都很多,时下流行的网络小说题材,傻小子得奇遇,逆袭迎娶白富美,甚至后宫集邮,所讲的也不过是同一个套路,以满足底层男性的意淫。
所以,在性别观念进步的今天,民间传说中的部分情节经不起推敲,对女性有失尊重的叙事更是难以说服大众。
令人更担心的是,当民间传说走入课堂,不当的情节是否会对儿童的成长产生不好的影响呢?
去年,有网友摘出2019年第一版五年级课本中《牛郎织女》的内容,教材没有规避偷窥洗澡、偷衣服等有问题的细节,引发网友争议,有家长甚至表示“如今能够理解王母娘娘棒打鸳鸯的做法了”。
当我们传承及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时,相较于原封不动地全盘照收,舍弃不符合现代社会价值的部分,是不是会更符合文化发展的规律和需求呢?
各位自己友,
你对“七夕节”有什么看法?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参考文献:
《北大教授张颐武:七夕非情人节 是真正的女儿节》.中国新闻网.
《今天,我们如何看“牛郎偷窥织女洗澡”?》.红星新闻.
《是爱情还是霸凌?牛郎织女仙妻故事的今日迷思》.界面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