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下雨有什么讲究(最怕端午节水)
众所周知,我国古时候多数人民都以务农为业,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支撑着整个华夏文明绵延不绝。
但是由于古时生产力比较低,科技发展的速度也缓慢,所以辛苦一年下来粮食能否丰收还是个未知数。
很多时候,人们只能向上天祈祷,祈求先辈和神明护佑这一年风调雨顺、不发生任何灾祸。
不过时间长了之后,人们也总结出许多经验来,比如在什么时令做什么事情最有助于粮食生长。
这些经验一点点流传下来,形成了许多谚语,“最怕端午节水,不怕七月半鬼”就是其中之一。
这句话里水的意思是下雨,为何害怕端午节的雨水呢?甚至比中元节的鬼还要恐怖?
其实这也跟粮食生产脱不开关系,而且把这两句结合起来看,还能发现古人给我们的忠告。
01 雨水对农作物的影响
如今提及端午节,我们似乎很容易联想到屈原,这位诗人怀抱最赤忱的爱国之心永远长眠在汨罗江底,引得无数后人追思。
但事实上端午节出现的时间要比屈原生活的年代早很多,在起源方面自然也和屈原没什么关系。
我国但凡流传时间很久的节日,都和星象以及祭祀有关。
古人不明白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是怎么形成的,所以会自己想办法做很多解释,最主要的也是最适用的,就是神鬼之说。
如果这一年频繁地出现天灾,那就是百姓得罪了上苍,所以要接受惩罚。
反之则是因为百姓表现还不错,所以可以得到神明的恩赐。
“端午”两个字最早出现在晋代的《风土记》中,本意是说这一天是一年当中最“中正”的一天,这天午时则是一年当中阳气最炽盛的时刻。
二十八星宿当中位于东方的苍龙七宿在这天会运行到正南中天,古人对于龙图腾崇拜已久,因此这种《易经》称之为“飞龙在天”的天象,是古人眼中最吉利的天象。
所以端午节最早是一个有关龙的节日,最直接的表现是划龙舟的习俗流传至今。
为了让龙看到人们的诚意、人们对神明的敬畏,这天古人要摆上丰盛的菜肴,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
既然这天在一年当中占据如此重要的地位,而且盛夏也是万物生长的时候,那么为什么要惧怕雨水呢?
其实适量的雨水对农作物生长肯定是有好处的,但是端午前后几天如果连续降雨,那么就会过犹不及。
首先对于北方地区来说,小麦在这段时间内会迎来收获期,但如果一直下雨的话小麦产量就会减少,而且成熟期可能也会延后。
小麦完全成熟之后,最明显的标志就是麦穗会变得非常结实而沉重,如果此时出现暴风雨天气,那么雨水和强风很容易使小麦摧折。
如果小麦已经收获,那么农民也需要干燥的天气来晾晒小麦,将其中的水分完全蒸发掉,这样小麦的售价也会理所应当地提高一些。
但是阴雨天气里肯定没法晾晒小麦,且在贮存的过程中由于空气湿度太高小麦很容易发霉,最终甚至可能出现卖不出去的情况。
农民从前一年的十月左右,要断断续续忙碌到这一年的六月份,期间付出了大半年的汗水,谁都不希望粮食减产。
至于我国南部地区,主要种植的则是水稻和果树,降水太多对其来说同样没有好处。
首先降雨太多会提高虫害的发病几率,气温高湿度大的情况下,害虫更容易寄生在果实内。
不仅是寄生,它们的生长和蔓延速度也会加快,除害难度无疑会增高许多。
而且此时农民无法通过喷洒农药来治虫,因为农药很快就会被雨水冲刷掉,就算付出了成本也达不到目的。
而等到雨过天晴的时候,果树内部也已经被害虫占据,损失几乎无法挽回。
除了这些客观方面确实存在的影响,带有玄幻色彩的故事自然也少不了出场。
古时民间流传着一个关于端午节的说法,在这一天掌控百姓身体健康的药神会乘云雾来人间一趟,看看人们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地方。
据说他会赐给那些虔诚的信徒一种神奇的药,这种药不但能够治愈他们身体上的病痛,还能保证他们以后身体康健、百毒不侵。
为了吸引药神光顾,人们会于端午节这天在自家院子里晾晒药材,这样药神就会循着药材的香气找来。
如果端午节当天下雨,那么自然就无法晾晒,药神也就不能把祝福带到人间。
《荆楚岁时记》里面曾写道:“五月五日,竞采杂药,可治百病”。人们在这一天采来的药材因为有了神话的加持,是可以医治所有病症的。
如今看来这种说法肯定是带有迷信色彩,即便端午前后因为天气等原因,生长的药材确实药效更强一些,但是也绝对不可能达到包治百病的效果。
不过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古人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很有限,一些在当今社会完全不足为惧的病痛,在古时却有可能夺去人们的性命。
所以在关于生老病死之类的话题方面,人们的敬畏心会前所未有的强烈。
其次降雨也会影响人们的娱乐活动,赛龙舟这一民俗现在常见于我国南部地区,小雨天气对于划船的人来说影响有限,但雨势太大就会模糊人们的视线,甚至扰乱河流,为划船带来许多阻力。
因此,对古代人来说在端午节前后一周的时间里,最理想的天气就是晴空万里、艳阳高照。
02 中元节的鬼怪之说
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是传统节日中元节,现在又被人们称作“鬼节”,与阳气正盛的端午节相比,七月十五这一天似乎给人一种阴森森的感觉。
然而最早七月半和鬼魂的关系并不大,它和端午节一样都与农作物的丰收有关。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农历七月十五的时候天气已经转凉,夏天到了最末尾,这时候部分庄稼会迎来初熟。
这是大批量农作物第一次成熟的时候,对古人来说同样具有特别的意义。
首批收获的果实当然不能完全自己享用,要挑选最好的一部分恭恭敬敬地孝敬给祖先。
祖先品尝过后,明白了子孙的孝心,才会继续保佑他们,这样来年还会有好收成。
所以最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在七月半这天的活动只是单纯祭祖,相信祖先会在这一天回来看望他们,但是绝不会用“鬼”这样的字眼来形容祖先,这可是大不敬的行为。
中元节在后来慢慢会演化出与“鬼”相关的含义,是因为佛教和道教的文化参与了进来。
“中元”这一称呼最早起源于道家,在《易经》中“七”是一个最特别的数字,阴阳相生,天地往复,生死循环都离不开“七”。
一个人过世就意味着他的阳气耗尽了,而再过七天阳气重新聚集这个人才能还魂,所以民间也有“头七”的说法。
在道家的文化当中,有三位掌管不同领域的大神,分别被人们称作“天官”“地官”和“水官”。
天帝派这三位神明驻守在人间,照看凡人的生老病死,而人们也在一年当中选取了不同的日子来供奉他们。
正月十五又称上元节,这天天官负责向人间播撒祝福;七月十五是中元节,地官会赦免人们的罪过;十月十五则是下元节,水官会为人们消除厄运。
从这三个道教节日确立之后,七月十五逐渐就生出了其他的含义。
传说这一天鬼门关大开,所有来自阴间的鬼魂都可以跨越这道阴阳之门去往人间,他们会在人间接受种种考验。
有的鬼因为生前品行端正,过世后一直被人惦念,那么他就可以在这天回家去,以后永远留在家中。
而有的鬼只能在人间游荡,四处寻找吃的东西,为了防止这些鬼做出不利于人们的事情,有些人家会提前准备好一些食物摆在门口。
久而久之这些食物也被视作专门供奉给鬼魂的,所以人们绝对不可以偷吃,否则会引起鬼魂的愤怒。
至于佛教则把七月十五称为“盂兰盆节”,根据梵文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解救倒悬之苦”。
传说佛陀的大弟子通过法力看到自己的母亲在地狱当中受苦,形如倒悬十分痛苦,他无法依靠自己的力量解救母亲,便只好向佛陀求助。
佛陀说这是因为他的母亲罪孽太深重,他一人之力远远不够,需要在人间到处摆设盂兰盆供养众佛,集合大家的修行才能救出他母亲。
此后七月十五这天就变成超度鬼魂的节日,只要摆上足够的供品来献给神佛,那么逝去的亲人就可以不再承受苦难。
有人认为民间的七月半、道家的中元节以及佛教的盂兰盆节都是同样的含义,现在我们过七月十五也是杂糅了各个方面的习俗,把它变成了一个大融合的节日。
但事实并非这样,对于佛道两家来说他们的节日并不互通,只不过刚好选在了同一天而已。
他们会各自遵循自己的传统,敬畏不同的神明,而不是和民间一样混淆其中的意义。
至于古人所说“不怕七月半鬼”也非常好理解,神鬼之说虽然古来有之,但是谁也无法验证其真实性。
大家虽然会心存敬意,但是不会严格地限制自己一定要对他们毕恭毕敬。
比起这些虚无缥缈的论调,大部分人仍旧认为过好自己的现实生活才是最重要的,没必要太过迷信那些传说。
恶鬼伤人听起来虽然恐怖,但那多半是心虚的人自己恐吓自己,如今坚持唯物主义的我们更不可能被它恐吓住。
相对于这些,粮食减产才是真正致命的问题,它直接关乎一家人的生计。
在天灾频发的年代里面,因为饥荒死去的人不计其数,和这相比鬼怪又能算得了什么呢?
结语
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多文明的起源已经逐渐模糊,其中蕴含的深意也被人们淡忘。
不过那些思想活动的痕迹已经深植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只要细心挖掘一下仍然能看到它的光辉。
就像这句谚语,它想告诉我们的无非是:“比起信奉那些神鬼之说,不如遵循时令规律勤恳劳动,这样才能过好自己的生活。”
如今科技水平远非昔日可比,端午节前后下不下雨对整体产量的影响已经微乎其微,不过从这些忠告当中我们仍然能够感受到先人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