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天鼻(云南怒江出现黑色金丝猴)
不久前,云南怒江高黎贡山保护区的工作人员在野外巡查中,发现怒江金丝猴群中多了几只小猴,猴妈妈怀抱着猴宝宝坐在树上优哉游哉。可见,中缅边境这种毛色全黑的金丝猴新种——怒江金丝猴在中国境内逐年增多。通过野外跟踪观察专家发现,高黎贡山的怒江金丝猴比前几年增加了20-30只。
早在2012年,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对怒江金丝猴粪便进行的DNA检验,结果显示:怒江金丝猴与滇金丝猴有亲缘关系,但是怒江金丝猴的基因序列与其它4个金丝猴物种不一样,依次确定了怒江金丝猴是世界第五种金丝猴。
这种长着朝天鼻的怒江金丝猴,主要分布在中国高黎贡山和缅甸克钦州东北部海拔1700-3200米的原始森林中。
01几乎全身被黑毛,全身没有一根“金丝”毛,就好像掉进黑色染缸
怒江金丝猴,又名缅甸金丝猴,即黑仰鼻猴, 别称喷嚏猴,是近年来新发现的灵长类物种。说它是“金丝猴”,真的是名不副实,你瞧瞧,它的全身没有一根“金丝”,很多人开玩笑说,叫它为“黑丝猴”更为合宜。
话又说过来,在已知的5种“金丝猴”中,仅有川金丝猴是金黄色,而其它4种金丝猴的基色都是灰色或黑色,黔金丝猴和越南金丝猴则有些橙黄色。所以称怒江金丝猴为金丝猴也不委屈它。
据《美国灵长类学杂志》记载,怒江金丝猴与其他金丝猴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全身大部分覆盖着茂密的黑毛,四肢大多是黑色,上臂和大腿的内侧面是黑褐色,仅耳部和颊部有小撮白毛。从外观上看,它好像一只掉进黑色染缸的滇金丝猴。
有趣的是,怒江金丝猴头顶有一撮细长而向前卷曲的黑色顶毛,好似特意为它修剪的“边幅”, 初一看好像孙悟空的造型。
02长着标志性的"朝天鼻",嘴巴周围一圈白胡须,脸没有滇金丝猴漂亮
怒江金丝猴脸部和滇金丝猴很像,但没有滇金丝猴漂亮,大部分的脸颊赤裸,皮肤淡粉色;一双乌黑的小眼睛左顾右盼,十分可爱;上唇还留有一小撮白色的“小胡子”,当然,下巴白色胡须看起来更加鲜明,像个老爷爷。
个子看起来比滇金丝猴大,体重20-30千克,体长50-60厘米,尾长70-80厘米,头尾总长约120-140厘米,尾长是身长的1倍多。
怒江金丝猴的鼻梁骨已经退化,鼻孔几乎与面部平行,长着一个标志性的“朝天鼻”,这也无奈之举呀,别人要适应高海拔缺氧的环境。
03与牛风马牛不相及,却长了个“牛胃”
据《中国科学报》报道,金丝猴是属于疣猴亚科,大家知道,疣猴的食物富含纤维素。由于疣猴的食物中树叶、茎和树皮中纤维素含量多,因此需要大量共生微生物参与发酵。
专家研究发现,怒江金丝猴与其它金丝猴一样有个高度特化的胃,胃里有分隔,类似于一种反刍胃,就像长了个“牛胃”。
而且,怒江金丝猴具有前肠发酵消化功能,在其小肠中含有高浓度两种拷贝的胰液核糖核酸酶。
专家介绍说,食物在金丝猴胃内被发酵过程中,会导致微生物的大量增殖,增殖后的微生物进入小肠后,在溶菌酶的作用下,被降解并释放出营养物质,然后被小肠中高浓度的核糖核酸酶降解成核糖核苷酸,并最终被吸收利用。
这与具有前肠发酵消化系统的反刍动物十分相似,就像是蝙蝠与海豚都具有回声系统一个道理。
04最怕雨水流进鼻腔,忍不住就打喷嚏,还经常在雨天中活动?
当地人都说,缅甸的怒江金丝猴经常在雨天活动。你有没有听错?因为怒江金丝猴的鼻子老是朝上,它们最怕雨水流进鼻腔。
所以,下雨时,它们行走在树林里,总是耷拉着脑袋,安静地低着头,休息时会把头埋在膝盖之间坐着。
连科学家都糊涂了,怒江金丝猴既然怕被雨淋,又为何偏偏在雨中行动呢?这一直成为一个谜!
很多时候,一不小心,雨水还是会灌进去,这就导致它们忍不住要打喷嚏。喷嚏声暴露了它们的位置,一听到喷嚏声,就容易知道它们在哪里,这样一来,猎人就很容易找到它们。
中国灵长动物专家龙勇诚却不这么认为,经过他多年观察,均未发现如此情况。关于怒江金丝猴下雨打喷嚏之事,他认为这只是个传说。
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怒江金丝猴行走的时候,有前面带路的,有后面压阵的,前面带路的和后面压阵的都是成年公猴。
05起源于青藏高原,曾在我国有广泛分布,栖息地逐渐向西南退缩
目前,在我国的西南山区、秦岭、神农架,中国和缅甸交界的高黎贡山区的怒江金丝猴、滇金丝猴、黔金丝猴、川金丝猴,以及缅甸东北部的缅甸金丝猴与越南北部的越南金丝猴,虽然它们的生活环境有异,但是其共同的祖先却诞生在青藏高原。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发现,金丝猴的共同祖先最早生活在距今约670万年前的青藏高原地区。后来,随着青藏高原的抬升,慢慢形成了北方祖先群和喜马拉雅祖先群。
随后的北方祖先群和喜马拉雅祖先群分别于160万年前和30万年前分化成了川金丝猴、黔金丝猴以及滇金丝猴、缅甸金丝猴。
专家介绍说,历史上,金丝猴曾在中国有广泛的分布,甚至蔓延到了中国沿海地区,但到了16世纪左右,金丝猴的栖息地逐渐向西南退缩。如果不加以保护,很有可能一两百年后金丝猴就会在地球上消失。
结语
众所周知,人类正在利用先进技术不断破坏自然资源。如果对自然环境再不加以保护,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很多野生动物就会灭绝,那个时候我们的子孙只能在书本上看到这些动物。希望人类能给野生动物留下它们必要的生存空间,让动物和人类共同生活在原本就属于它们的家园上。
雪灵谷自然实验室/出品
参考资料: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中国科学报、自然杂志 、科学大观园杂志、北京科普之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