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初一送寒衣有什么讲究(今天农历十月初一)

今天农历十月初一,中国传统的「寒衣节」,一个几乎被遗忘的节日。


可能大家对这个节日不太了解,换个叫法就明白了。寒衣节又叫「祭祖节」,也有人称之为「冥阴节」「鬼头日」,听着就有股阴森森的感觉。


说白了,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鬼节」。


民间4大鬼节!你知道几个?


中国传统有四大鬼节,现在只有清明节、中元节广为人知,而上巳节、寒衣节却知者寥寥。


其实,古人设立的这四个祭祀节日,都有着各自的含义,缺一不可。



上巳节

古人认为人的魂魄也随着四季成长凋零,所以在初春万物萌发的时候为亲人招魂。


清明节

侧重扫墓,是打扫、修缮去世亲人的阴宅,让他们住得舒适踏实。


中元节

地府放假,阴阳融通,可以彼此交流,加上正值秋收,人们为先辈供奉新米,让他们品尝。


寒衣节

天气转冷,为去世的亲人送去御寒的衣服。


一年四季,衣食住行,几乎面面俱到。古人对待逝去亲人的方式和情感,与在世时无异。生死如同挪了个住处,并没有什么区别,住处要打扫,寒冬要添衣,心中总有牵挂。弟子规说「事死者,如事生」,正是此意。


如今,我们对鬼节的印象,要么是恐怖片里的阴森惊悚,避之不及,要么是把祖先当神仙,求发财求平安,比过去少了太多人情与温暖。


对先人的祭祀和缅怀,并不是因为他们有什么超能力,而是让活着的人,知道自家的历史自己的来处,自己是有根的,心里才踏实。



4大民俗:不一样的寒衣节


寒衣节的仪式感远不止烧寒衣,最早出现在3000年前的《诗经》里。


《诗经·豳风·七月》曾提到「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意思是说从九月开始天逐渐要冷了。人们该添置御寒的衣裳了,因此十月初一又俗称授衣节,这时还没有祭祀的含义,只是在提醒大家该添衣过冬了。


作为「鬼节」的寒衣节,则是来自《礼记》的记载。


据《礼记·月令》,阴历十月初一是腊祭日,这一天要举办庄重的祭祀主题活动。皇帝会率领文武百官去设坛祭拜,赏死事、恤孤寡。这里的死事就是指为国捐躯的人,孤寡指他们的妻儿。


那怎么赏赐已故之人呢?于是有了祭祀「送寒衣」之举,上行下效,代代延续而成寒衣节的民俗。



送寒衣


寒衣节最大的仪式感,要数「送寒衣」了,就是把冥衣、纸钱一类焚化给先人。


准备供品一般是在上午,水果饺子素酒等等,再就是买些香烛、冥币、金银箔纸备用。传统上还会准备五色纸,以自己制作的为佳,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薄薄的,有的中间还夹有棉花。


晌午吃过饭后,一家人就可以上坟烧寒衣了。民间有「早清明、晚十一」之说,就是十月初一烧寒衣越晚越好的意思。但这说法没必要,本身就是阴气较重的日子,下午或者傍晚送寒衣比较合适。


送寒衣时,要特别认真细致,全部烧尽,否则就前功尽弃、亡人不能使用。同时,十字路口处也要焚烧一些五色纸和少许冥币,以救济那些无人祭祀的绝户孤魂,免得给亲人送去的过冬用物被他们抢去。既能积些阴德,也是「与人方便,与己方便」之意。



吃面条


寒衣节吃面的习俗由来已久。这天很多老辈的北方人会吃荞面、莜面,尤其是在山区。在周朝的时候,入冬是以十月初一算起的,寒衣吃面其实跟我们立冬吃饺子有着类似的含义。


所以我们也可以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吃一碗营养丰富的面条,且当应节吧。而冬日脾胃运化不佳,吃面条也有助养脾益胃。


穿冬衣


旧时候,寒衣节这天是换季的日子,当母亲的会把做好的棉衣拿出来,让儿女、丈夫穿上。如果此时天气仍然暖和,还用不着穿冬衣,也要督促家里人试穿一下,图个吉利。


如果天气好的话,不妨把冬衣、被褥都拿出来晒晒,既有助除虫杀菌,也是迎接冬意的一种仪式。



试取暖


穿冬衣是家里的女人主持的,男人们这天会去整理火炉、烟筒,安装清理完毕后,还要试着生一下火,以保证天寒时顺利取暖。


如今北方大都有集体供暖,南方一些偏冷的地区不少人家里也有了地暖或者小太阳一类的,通炉子通烟囱早已是过去时了。而集体供暖的试水,往往也在寒衣节前后,这也是很有意思的呼应。


阴寒最重的鬼节:6大宜忌不得不知!


虽然从寓意而言,寒衣节是个暖暖的,挺有人情味的节日。但毕竟还是鬼节,而且又是初冬,一年的四大鬼节里,阴寒之气最重。所以,一些宜忌还是要讲究一下。



忌 深夜出行


这边送寒衣,那边就有接寒衣的,没啥特别事情晚上还是待家里早点睡觉为好。哪怕是无神论者,初冬时节大晚上的在外头溜达,火堆在烧纸灰在飘,也是挺渗人的。


从中医角度而言,初一朔日,人体的气血虚衰伏藏,尤其是初冬时节,更是如此。依《黄帝内经》而言,「月郭空无治」,这时候都不该用针治病的,不要去动气血。


所以,寒衣节这天入夜之后,最好还是呆在家里早些休养生息,对身体也好。尤其是阳虚质、气虚质这类阳气偏弱正气不足的人,更不要深夜出门了。


忌 靠近深水


古人把活生生的人类生活的空间称作阳间,死亡后灵魂所在的空间为阴间。以五行的金木水火土而言,与「阴」「鬼」的性情最接近的就是水,因此阴间也有「黄泉」一说。



而且冬季本就是阴寒最重之时,《淮南子·天文训》云:「积阴之寒气为水」,尤其是不见日光的水聚之地寒湿更重。所以寒衣节这天还是不要靠近深水为好。


且不论鬼神之说,内经《四气调神大论》也提醒我们,冬天要「避寒就温,无泄皮肤」,从健康角度考虑,哪怕恒温泳池,也不建议去里头长时间泡着,更不用说湖边、水库甚至人迹罕至的深潭、瀑布了。


忌 接近小人


农历十月初冬时节,天地之气阴长而阳消,这也意味着「小人道长,君子道消」。这一天,见小人如见鬼,所以务必远离身边的小人。


小人是相对于君子而言的,就是心里自私阴暗,常常搬弄是非、挑拨离间、隔岸观火、落井下石之类的人,最好避开,敬而远之。



宜 吃红用红


老辈人寒衣节,还有一个习俗是吃红豆饭,想来也不是没有道理。用豆子驱邪护身,本就是中国古俗。红色属火、属阳,有增旺阳气之功,豆又是种子,得植物所有的精气和生机。所以,大家可在寒衣节吃红豆饭或者豆沙包。


另外,寒衣节这天,红豆不止是用来吃的。旧时,人们这天要在夜里赶路,或要去阴气重的地方,也都会在口袋里揣几颗红豆,以安定心神。


比红豆的「红」更厉害的,是朱砂。现在大家用来做印泥居多,古时候的话还有两大用途,一个是做道家做法事,一个是入药,足见其辟邪安神之力。


宜 多晒太阳


俗话说,「人怕鬼三分,鬼怕人七分」。怕的是什么?怕的是人的一身阳气!


太阳是自然界最大的阳气来源,我们后背的督脉,是一身阳气之主,像是人体的「发电厂」,太阳晒在督脉上,就是直接给身体充电了。


最好的时间是正午,初冬的日光也不猛烈了。晒半小时,连同僵硬的颈椎,劳累的肩膀,一起晒晒,感觉披上一件暖暖衣裳,气血通畅,鼓舞阳气。



晒太阳的时候,如果打喷嚏,流清涕或是眼泪,都是在排除阴寒凝滞的东西。若是肚子发热,肚子咕咕响,是阳气推动人体气血运行的结果。


如果你那边恰好没有太阳,或者属于超寒体质,晒半天都不热乎,甚至打冷战,那最好用艾灸给大椎穴补补能量,这是温阳气养正气最直接有效的方式。


在老百姓心里,艾是常见的驱恶避邪之物,被誉为「钟馗草」。中医眼里,艾草是纯阳之物,可以取太阳真火,灸治百病。


为什么要灸大椎呢?老辈人说脖子脖颈肩膀有三把火,这三把火要是旺的话,不干净的东西都得躲着走。这三把火的火源就在大椎穴。阳气最足的手三阳经和督脉都汇聚于此,直接艾灸大椎能提振一身的阳气。


宜 藏香辟邪


跟我们常见的沉香、檀香不同,藏香的阳气特别足,最适合用来辟邪、驱寒、理气。鬼节供奉先祖,寒冬温通阳气,都是上佳之选。


寒衣鬼节,又逢初冬,气氛总有些悲凉凄伤,夜里点藏香入睡,身心都会安定放松许多。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都能吃饱穿暖,似乎渐渐淡忘了寒衣节,也不太了解寒衣节的本意了:一个含蓄又温情的「鬼节」。


我们并不是一个擅长表达爱的民族,对亲人的思念,对爱人的关怀,往往藏在一句话里:「天冷了,多穿衣」。即使远隔千里,甚至天人两隔,这份爱意也从未怠慢。


我们烧寒衣、奉祖先,不仅是祈求护佑,更是希望他们也能感受来自人间的温情。天冷了,送寒衣,虽故去但未忘却,这是最暖心的祝福。


关注你的健康困扰,关心你的饮食起居,关注活法儿,每天一篇新鲜养生干货送给你,我们一起追求美好生活和健康养生。感谢阅读,明天见!

声明:好星座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活法儿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xingzuo.com/w/180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