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狗之辈打一生肖(历代明君集)

唐庄宗李存勖

唐庄宗李存勖xù(885年12月2日-926年5月15日),山西应县人,沙陀族,本姓朱邪,因其父是河东节度使李克用受唐懿宗赐以李姓,而改姓李,讳存勖,唐光启元年正月(885年12月)生于山西应县,五代时期后唐开国皇帝。小名“亚子”,艺名“李天下”,以勇猛闻名。

923年5月13日在魏州(河北大名府)称帝,国号唐,史称后唐。后因义兄李嗣源被军士拥戴造反,挥军直取洛阳。宫中指挥使郭从谦为报仇,趁机发动兵变——兴教门之变,将李存勖杀害。

《旧五代史》记载:庄宗光圣神闵孝皇帝,讳存勖,武皇帝之长子也。母曰贞简皇后曹氏,以唐光启元年岁在乙巳,冬十月二十二日癸亥,生帝于晋阳宫。

《册府元龟》记载:后唐庄宗以光启元年十月癸亥生于晋阳宫。

《旧唐书》记载:十二月辛亥朔。

李存勖以唐光启元年十月二十二日(885年12月2日)生于晋阳宫,而十月二十二日不是癸亥是癸酉,十月十二日才是癸亥。同光元年至三年的万寿节(李存勖生日)皆在十月二十二日,李存勖的生日就是十月二十二日。光启元年十月壬子朔,癸亥是十二日,癸酉是二十二日,李存勖若生于十二日何以过二十二日生日,此当是编纂者失察误抄所致。

李存勖是后唐太祖李克用与贞简皇后曹氏的长子。他自幼擅长骑马射箭,胆力过人,为李克用所宠爱。少年时随父作战,11岁就与父亲到长安向唐朝朝廷报功,得到唐昭宗的赏赐和夸奖。

李存勖成年后状貌雄伟瑰丽,得习《春秋》,豁达而且通大义,并勇敢善战,熟知战略要术。他又喜爱音乐、歌舞、俳优之戏,旁人多有异谈。当时,军阀割据混战、占据河东的李克用常被控制河南的朱温牵制围困,兵力不足,地盘狭小,非常悲观。李存勖劝说其父:“朱全忠恃其武力,吞灭四邻,想篡夺帝位,这是自取灭亡。我们千万不可灰心丧气,要积蓄力量,等待时机”。李克用听后大为高兴,重新振作起来,与朱全忠对抗。

后梁开平二年(908年)正月,李克用病死,李存勖于同月袭晋王位。但是当时的兵马大权归于其叔父李克宁,军民之事皆由李克宁决定,权柄既重,令众人皆攀附李克宁。当办完丧事后,李存勖与张承业、李存璋设计,要除去势力庞大的叔父李克宁。同年二月二十日,当诸将于府第时,乃伏兵于府中,置酒大会,李克宁既至,于席间擒下李存颢、李克宁二人,李存勖哭著责备李克宁:“侄儿一开始就打算把军队、政权都让给叔父,叔父不愿意背弃我父亲的遗命,怎么现在又把我跟我母亲丢给豺狼虎豹?叔父怎么忍心?”李克宁泣对:“这是谗言啊,我还能说甚么?”当日,李克宁与李存颢俱伏法。

其后,李存勖认为潞州(今山西上党)是河东屏障,没有潞州对河东不利,所以他立即率军从晋阳出发,直取上党,乘大雾突袭围潞州的梁军,大获全胜。李存勖的用兵之奇使梁太祖朱温大惊,他说:“生儿子就要生李存勖一样的儿子,李克用不会灭亡了啊!至于我的儿子,猪狗之辈而已!”

当潞州之围解决后,河东威振,控制镇州的王镕和控制定州的王处直见形势骤变,也动摇了依附后梁的信心,竟然和李存勖结成联盟共同对付后梁。后梁为了保护河北之地,不惜一切,出兵再战,于是双方在柏乡又展开了一场血战。柏乡之战中,晋军有周德威等三千骑兵和镇州、定州兵;对方梁军有王景仁率领的禁军和魏博兵八万。梁军守卫柏乡、以逸待劳,在地形、兵力、装备几方面处于优势;而晋军是骑兵,机动性和进攻能力大,对梁军构成威胁。战役开始,李存勖采用周德威建议,引诱梁兵出城,聚而歼之,晋军主动后撤。梁军主将王景仁果然上当,倾巢而出。晋军抓住机会,以骑兵猛烈突击梁军,周德威攻右翼,李嗣源攻左翼,鼓噪而进。这时晋军李存璋率领的骑兵大队也赶上,梁军丢盔弃甲,死伤殆尽。这一仗,使梁军丧失了对河北的控制权,之后,朱温一听晋军就谈虎色变。而李存勖却进一步安定了河东局势,他息兵行赏,任用贤才,惩治贪官恶吏,宽刑减赋,一时河东大治。

李克用临死时,交给李存勖三支箭,嘱咐他要完成三件大事:一是讨伐刘仁恭,攻克幽州;二是征讨契丹,解除北方边境的威胁;第三件大事就是要消灭世敌朱温。他将三支箭供奉在家庙里,每临出征就派人取来,放在精制的丝套里,带著上阵,打了胜仗,又送回家庙,表示完成了任务。其后李存勖达成李克用遗志,打败契丹,攻破燕地,并且攻灭刘守光与刘仁恭父子割据的桀燕政权,并且于923年,在魏州(河北大名县西)称帝,国号为唐,史称后唐,其后攻灭后梁,统一北方。李存勖还收降了李茂贞建立的岐,并攻灭王建所建立的前蜀。

李存勖以唐朝赐姓为李的合法继承人身份,打起中兴唐朝的旗号,并为唐朝皇帝立庙。又以诛灭唐朝逆臣之名,将后梁宰相敬翔、李振等人灭族,将帮助朱温篡唐的旧臣11人贬官。

但李存勖到了晚年自认为已经拼命一生,应该好好享乐,遂荒废朝政。李存勖自幼喜欢看戏、演戏,常粉墨登场,并自号艺名“李天下”。伶人大受皇帝宠幸,以至于伶人景进干预朝政。士大夫皆气愤,又不敢出气。李存勖又派伶人、宦官抢民女入宫,强掳魏博士卒们妻女千馀人,怨声四起。同光二年,李存勖恢复旧唐宦官的势力,本来已经消失的监军又凌驾于藩镇之上,导致诸将更大的不满。同光三年(925年),李存勖派遣儿子魏王李继岌、侍中郭崇韬,攻灭前蜀。但是其后继岌、崇韬互相猜疑。郭崇韬又得罪宦官,李存勖于是对崇韬起疑,下命孟知祥入蜀,见机行事。翌年,李存勖被宦官的谗言所迷惑,诛杀了朱友谦、李存乂。后唐朝廷人心惶惶。

后唐同光四年(926年),魏博士兵皇甫晖在邺城叛乱,是为邺城之乱,李存勖命李绍荣前往讨伐,久不能下,无奈命李嗣源攻邺城,李嗣源命其女婿石敬瑭同征。兵进魏州时,李嗣源却被叛军拥戴,恭迎入城,李嗣源百口莫辩,石敬瑭表示就算不造反也无法免责,李嗣源因而拥兵自立,与魏博的叛军合兵造反。李嗣源占据汴州(今河南开封),进军洛邑,先锋石敬瑭则带兵逼进汜水关(河南荥阳汜水镇),李存勖决定亲征反击。

李存勖称帝即位之前,和后梁血战十余年,大小百余战,作战英勇异常。但打了天下,却不懂得治天下,宠幸伶人,重用宦官,又吝于银钱,不抚恤士卒,三年后因兵变被杀,失败之速,亦是罕见。

北宋欧阳修写《新五代史·伶官传序》便是讨论李存勖沉溺逸乐、宠信乐官而致亡国的史实,叹惜李存勖“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复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说明“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历史规律。

《旧五代史》则称赞李存勖是“中兴之主”,是唐朝的合法继承者,但语锋一转,随即批评他“忘栉沐之艰难,徇色禽之荒乐”、“伶人乱政、靳吝货财、大臣无罪以获诛、众口吞声而避祸”。

朱温评价李存勖说“生子当如李亚子,克用为不亡矣!至如吾儿,豚犬耳!”(生儿子就要生像李存勖这样的,李克用的大业不会灭亡了!至于说我的儿子,猪狗之辈而已!

唐明宗李嗣源

唐明宗李亶(867年10月10日-933年12月15日),初名嗣源,小名邈佶烈。应州金城(今山西省应县)人,沙陀族,五代十国时期后唐第二位皇帝(926年6月3日-933年12月15日在位),在位8年。唐河东节度使李克用之养子,生父为李霓。

李嗣源初以骑射为河东节度使李克用效命,李克用则以李嗣源为养子,宠爱有加。克用死后,923年克用之子李存勗在魏博称帝,国号唐,史称后唐庄宗。同光元年二月,后唐潞州(今山西长治)、卫州(今河南汲县)情势危殆,李嗣源以奇兵夜袭后梁东部重镇郓州(今山东东平),攻克。因功就任天平节度使。十月,李嗣源作为前锋进击大梁(今河南开封)。随即攻克。

926年魏博军士兵皇甫晖乘人心不安聚众作乱于贝州(今河北清河),斩杀主帅杨仁晸,立偏将赵在礼为帅,攻破邺都(今河北临漳),庄宗虽忌李嗣源,却因乏人,只好命嗣源前往讨伐,嗣源到魏博(今河北邯郸)时,发生兵变,拥嗣源入城与叛军会合,嗣源女婿石敬瑭劝告,庄宗不可能不追究此事,只好决心谋反。嗣源南下据汴京(今河南开封),西攻洛邑(今河南洛阳),史称邺都之变。此时伶人出身的禁军将领郭从谦为了报仇,在洛邑乘机发动兴教门之变,率兵攻入皇城,庄宗中流箭而死。群臣拥戴李嗣源为监国。李嗣源杀死宫中所有伶人,接着于926年四月丙午日称帝,年号“天成”。927年1月改名亶。

李嗣源即位后,革除庄宗时的弊政,励精图治,兴修水利,诛灭宦官,关心百姓疾苦,并撤销不少有名无实的机关,后唐趋于强盛。

明宗是文盲,完全不识字,全国的上奏都得交由安重诲读给他听。天成三年,义武节度使王都叛乱,明宗削去其官爵,命王晏球讨伐。契丹遣兵救援王都,为后唐另一将领符彦卿大败,回到本国境内的不过数十人,自此不敢轻易寇边。长兴元年(930年),明宗养子李从珂被安重诲陷害,但明宗本人没有听信谗言,亦没有追责安重诲。

八月,明宗诛杀了朝中制造混乱,诬陷大臣的李行德、张俭等。他在位八年,兵革粗定,连年丰收,多次率领军队打败契丹。放观整个五代只有他与后周世宗两位君王堪称是有作为的皇帝。他在位期间的大事,是董璋、孟知祥割据两川。此时安重诲逐渐失宠,明宗派女婿石敬瑭等讨伐两川时责令安重诲督运粮食去两川前线,安重诲未至前线即被凤翔节度使朱弘昭弹劾意欲夺取石敬瑭军权,于是又被召回,明宗又在途中突然改任安重诲为护国军节度使,后又将其杀死。石敬瑭讨伐两川最终无果,孟知祥又在董璋来伐时先败后胜消灭了董璋的东川势力,最终在明宗死后建立后蜀。

长兴四年,李嗣源因听闻定难节度使李彝超欲叛变,贸然任命李彝超为彰武留后,令安从进为定难节度使,李彝超抗命,明宗派兵进攻,竟久攻不下;李彝超上表谢罪,明宗只好授李彝超为检校司徒,定难军节度使,既而定难军朝贡如初。明宗久年未出兵,一朝用兵却无功而返,无论是两川(今四川)或是夏州(今陕西榆林),军中就有了对明宗不利的谣言,明宗惧,下令赏赐军士,这个赏赐无任何理由,士卒于是日益骄纵。


明宗内定在世长子秦王李从荣为储君,但不愿立为太子,以为大臣请求立太子就是说他可以退休养老了;李从荣担心失去兵权,也不愿意被立为太子。933年明宗病危,数日不见臣下,李从荣担心有变,引兵入宫。枢密使朱弘昭、冯赟以讨逆为名,派兵抵抗,将李从荣诛杀,后更杀死养在李嗣源身边的李从荣之子。李嗣源得知消息,悲痛过度,病重去世,庙号明宗,谥号圣德和武钦孝皇帝,葬于徽陵。由宋王李从厚继位。


后唐明宗为人纯质,宽仁爱人,在位时力除庄宗时的弊病、广纳建言、关心民生、严惩贪官、不迩声色、不乐游畋,鲜少发生战事,百姓得以喘息;是五代十国数十位帝王中少数称得上明主的,可是他也有许多不明智的地方:无法解决任圜与安重诲的矛盾,使得任圜被冤杀;无法解决两川问题,使孟知祥反叛建立后蜀;听信他人谗言,使安重诲夫妇于自宅被处死;久不立太子,使李从荣生疑并最终被杀。其后续位的后唐闵帝昏庸无能,周遭又是一些无用之辈,后唐很快也跟着灭亡了。

周太祖郭威

周太祖郭威(904年9月10日-954年2月21日),字文仲,小名“郭雀儿”,籍贯邢州尧山(今天河北省隆尧)。五代时期后周开国皇帝(951年—954年)。原为五代后汉的枢密使,却因隐帝疑忌之下,全家被杀。怒而起兵,隐帝死于乱军之中,郭威不久发动黄旗加身的兵变,建立后周。

其出身不详,父为后晋时的顺州刺史郭简,母王氏。《旧五代史》记载一说,称其本姓常,随母改嫁入郭简家,因而改姓郭姓。《新五代史》称其母本来是郭简之妻,后来改嫁常氏。

唐天祐元年七月二十八日(904年9月10日)郭威生于尧山,父为后晋时的顺州刺史郭简,母王氏。或说本姓常,幼时随母亲改嫁郭简,故改姓郭。3岁时徙家太原,不久郭简被杀,郭威成为孤儿,由姨母韩氏抚养。他身材魁梧,习武好斗。其时李继韬在潞州招募兵勇,郭威前去投军,得到李继韬的赏识。郭威在闹市与一名欺压市场的屠户争执,醉酒而杀之,原应斩首,李继韬怜其才勇,暗中将其释放,而后又召之,任为幕僚。

947年契丹灭后晋,沙陀人刘知远起兵太原,建国后汉,郭威为邺都(今河北大名县)留守。刘知远称帝不到一年即死去,其子刘承祐继位,拜郭威为枢密副使。乾祐元年(948年)三月河中(今山西永济)李守贞、永兴(今陕西西安)赵思绾及凤翔(今陕西凤翔)王景崇相继反汉,郭威陆续平定乱事,赵思绾投降,李守贞、王景崇自焚。

乾祐三年(950年)四月,郭威以枢密使出任邺都留守、天雄军节度使之际,隐帝疑忌大臣,乘郭威在外时下诏将开封城内郭威(当时郭威已有成年的儿子)、郭威养子郭荣和王峻的全家屠杀殆尽,还派邺都行营马军都指挥使郭崇威去杀郭威、王峻。

清赵翼谓之:“五代乱世,本无刑章,视人命如草芥,动以族诛为事”。枢密使院吏魏仁浦劝郭威先发制人。同年十一月,郭威发动兵变,隐帝出逃之时被其部将郭允明所杀。后郭威进京,让太后李三娘主政,郭威起初想拥立刘知远之子刘承勋为帝,百官皆同意,但是太后以刘承勋身体羸弱不能继承大统拒绝,众人无奈,只能迎宗室刘赟为帝,但是郭威与其父刘旻不和,但假意同意。之后因为辽主耶律阮得知后汉内乱,派兵南下,镇州邢州二州被辽军所扰后,上报京城请求救援,郭威向李太后禀报情况后带兵北征。郭威领兵从汴梁出发,走到滑州,遇上刘赟从徐州劳军的特使,这让郭威心中感到气愤,觉得刘赟太过心急,还没上位,就想要拉拢人心,最终加以拒绝。诸将明白郭威心中意图,不肯接受赏赐,私下说道:“我等屠戮京师,自知不法,如果刘氏复立,还有我等活路吗?”。

郭威大军来到澶州的时候,正准备在早上开拔行军,军士大噪,军士们翻墙而入进入郭威营中,表达了复立刘氏的担忧,没等郭威回应,军士们就扯下了杆上的黄旗,披在了郭威的身上,然后大呼万岁。郭威假装无奈,和军士们约法三章,带兵折返汴梁,逼迫太后授为“监国”,夺得国政。郭威凭借演出“黄旗加身”的戏码,让士兵拥护自己称帝,建立了后周,建都汴京(今河南省开封市),改元广顺,废刘赟为湘阴公,将其软禁杀害。

郭威建立后周后,下诏减免赋税,并且带头节俭,禁止进献奇货,把宫中的珍玩宝物当众打碎,以示自己和之前喜好奢侈的帝王不同。郭威厚待后汉宗室和尊重刘知远,但他同时也废除了后汉留下的苛政和酷刑。并且极力推动恢复农业生产,使得当时的编户增加了三万多。郭威谦逊地重用了很多文臣,他广招人才、励精图治,得魏仁浦、李谷、王溥、范质等辅臣。郭威改观了自唐末动乱以来军人跋扈乱政的情况,为后周之后的鼎盛打下了坚实基础,并为北宋的繁荣开了好头。

广顺三年(953年),封郭荣为晋王。广顺四年(954年),周太祖郭威去世,享年50岁,死前托付自己丧事一切从简,切勿叨扰百姓。因亲生儿子全都被刘承祐杀害,由养子暨妻侄晋王柴荣继位。

周世宗柴荣

周世宗柴荣(921年10月27日-959年7月27日),又名郭荣,五代时期后周皇帝,于954年2月26日-959年7月27日在位,在位6年。邢州尧山柴家庄(今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人,是周太祖郭威的养子,在郭威之后继承帝位,庙号世宗,谥号睿武孝文皇帝。根据史书记录,在此时期在政治、军事、经济上都有建树,号称英主。

父柴守礼,祖父柴翁是当地望族。其姑母柴氏曾为后唐李存勗后宫嫔妃,在后唐明宗李嗣源继位后出宫,出宫后嫁给郭威。

柴荣自幼过继姑父郭威为子,故又名郭荣。后汉隐帝刘承祐诛杀郭威家属时,亦将郭荣最年长的三个儿子杀死。郭威亲子都被杀害,郭荣作为养子就有了继位的可能。郭荣年轻时曾随商人颉跌氏在江陵贩卖茶叶,对社会积弊有所体验。史载其“器貌英奇,善骑射,略通书、史、黄老,性沉重寡言”。

广顺元年(951年),周太祖郭威即位,郭荣授澶州节度使、检校太保,封太原郡侯。史载其境“为政清肃,盗不犯境”。二年,检校太傅为相。又一年,封晋王。

显德元年(954年)正月,判内外兵马事,总揽兵权。同月太祖崩,郭荣即帝位。

周世宗即位后,立刻下令招抚流亡,减少赋税,恢复中原经济。当时,北方及中原经过了一系列的战争,百姓痛苦不堪,周世宗的举动正好使中原开始复苏,他整顿吏治,使后周政治清明,百姓富庶,经济开始繁荣。周世宗着手解决土地问题,他曾叹息道:“均田才是治国之本,王政之始!”于是他在任内制定了均田政策,下诏到各地,让官民都知道新的均田政策,等官民都了解清楚后,他下诏在一年之内大均天下之田,使得社会矛盾得到极大的缓和。

显德二年(955年)推行显德毁佛,以佛寺铜材铸行“周元通宝”,钱质与铸量均居五代之冠。因为其毁佛行为,后周世宗被列入毁佛的“三武(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和唐武宗)一宗”。司马光评述周世宗“毁佛”:“不爱己身而爱民,不以无益废有益,周世宗算得是仁爱明理之人。”

周世宗对内进行改革,对外则积极开拓疆土。显德元年(954年)二月,北汉主刘崇乘其新立,勾结辽兵4万攻后周,周世宗力排冯道劝阻,率军迎战,于高平(今山西)南大破北汉军,稳定政局。战后整军练卒,裁汰冗弱,于是军威大振。显德二年诏令群臣献《为君难为臣不易论》、《平边策》,确定王朴提出的“先南后北”的统一方略;命兵部撰集兵法,名《制旨兵法》。他击败后蜀的孟昶,取得秦、凤、成、阶四州,孟昶大惧,“致书请和”;又先后三次征南唐,创建水军,攻下淮南十四州。

显德六年三月,图举收复燕云十六州,一连攻陷瀛洲、莫州二州(今河北),莫州刺史刘楚信、瀛洲刺史高彦晖投降,再向北挺进,又连陷益津关、瓦桥关、高阳关三关。五月在议取幽州(今北京)时,周世宗病倒,只好撤退。

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六月,周世宗去世,年仅39岁。由年仅7岁的儿子郭宗训即位,是为周恭帝。

周世宗是五代十国时期最英明的君主。《旧五代史》称:“世宗顷在仄微,尤务韬晦……不日破高平之阵,逾年复秦、凤之封,江北、燕南,取之如拾芥,神武雄略,乃一代之英主也……而降年不永,美志不就,悲夫!”

周世宗是郭威的养子,与后唐明宗李嗣源及后晋出帝石重贵,同样是以养子身份来继承帝位。

其为郭威正室柴皇后的侄子,在中国王朝中,是少数由外戚继承宗室的皇帝。

  • 身先士卒
    • 北汉进犯,周世宗对军士们说:“昔唐太宗定天下,未尝不自行,朕何敢偷安?”两军遇于高平之南,周将士俱,周世宗“介马自临阵督战”、“自引亲兵犯矢石督战”,当晚与将士“宿于野次”。
  • 躬亲阅试
    • 选武艺超绝者为殿前诸班。使得“征伐四方,所向皆捷”,自中唐以来的冗兵积弊,一扫而光。
  • 战略规划
    • “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
  • 显德毁佛
    • 针对“私度僧尼,日益猥杂”、“乡村之中,其弊转盛”,下诏:“近览诸州奏闻……私度僧尼,日增猥杂,创修寺院,渐至繁多……宜举旧章,以革前弊……诸道州县镇村坊,应有敕额寺院,一切仍旧,其无敕额者,并抑停废。”诏旨颁布后,废佛之风席卷全国,当年就废去寺院30,336所,僧尼还俗者大约6万人。除重点保护寺院外,一律停废。禁私度僧尼,禁僧俗舍身,并下诏毁铜佛像以铸钱。周世宗说:“卿辈勿以毁佛为疑。夫佛,以善道化人,苟志于善,斯奉佛矣。彼铜像岂所谓佛耶?且吾闻佛在利人,虽头目犹舍以布施。若朕身可以济民,亦非所惜也。”
  • 定税征,保边民,解决了逃户庄田的问题。
  • 均田租,抑豪强。
  • 浚卞口,导河流,江淮舟楫始通。

声明:好星座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纯白记忆文化业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xingzuo.com/w/1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