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收渔利代表什么生肖(贤臣)
#头条创作挑战赛#
讲人物故事,分享职场法则;
学古人智慧,思考处世哲学!
——懒虫
人到中年,你最大的痛苦是什么?
可能是碌碌无为的悔恨;
可能是爱而不得的焦虑;
可能是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
可能是委曲求全半辈子的不甘;
也有可能是每逢佳节,却有家难回的心酸。
大家好,我是懒虫,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个伍子胥,他的人到中年,以上的痛苦都有,还要再X100倍!
看了他的故事,可能会治好你的精神内耗,更珍惜当下,不再感觉孤单和痛苦。
(知道有人比我更不好,我就好了,这是懒虫喜欢人物传记的原因。)
伍子胥(公元前559年—公元前484年),名员,字子胥,楚国人,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谋略家。
32岁,初现锋芒就遭妒忌
伍子胥出生显贵,妥妥的官二代,父亲是楚国太子太傅伍奢,哥哥伍尚也是棠邑宰,他每天除了打猎,就是到处交朋友送礼物,仗义疏财,过得那叫让人艳羡。
前半生,伍子胥可谓是顺风顺水,如果按照这个轨迹发展下去,等太子熊建当王,伍家将是当地最显赫的权贵;
伍子胥文韬武略,力气过人,极有可能会成为楚国武将的中流砥柱。
然而,命运这东西,就是这么让人猝不及防,总是在你毫无防备时,给你致命一击。
公元527年,太子熊建15岁,到了娶妃的年龄。楚平王为了联秦制晋,提出与秦国联姻,于是派太子少师费无忌前往秦国迎娶太子妃,秦哀公长妹孟赢。
太子熊建非常不喜欢这个费无忌,长得不仅难看,更重要的是这人总是巴结楚平王,对他不忠心,而且为人十分阴险,是个十足的小人。
于是,太子熊建派伍子胥一起前往,说是协助费无忌迎亲,实际上是为了防止他使坏,搞事情。
伍子胥与费无忌一行人,日夜兼程,赶到秦国,就听说秦哀公在小灵山行宫大会十八路诸侯,于是改道小灵山,顺便参加一下会议。
有权力的男人聚会,能谈啥?
参会的不是诸侯国各首领,就是手握大权的重臣,肯定是高谈阔论吹牛皮,或者是洋洋得意展实力,以达到震慑他人、暗爽自己的目的。
伍子胥一行人赶到时,恰巧碰到秦哀公、吴王僚两诸侯,正在玩举鼎得千金的游戏。
游戏是秦哀公提出来的,他假装不经意的指着坛中的千金巨鼎,说:“此鼎千金重,何人能举起来,寡人以千金为赏。”
话音刚落,秦哀公手下赢颐就站了出来,马步一扎,一提气,大吼一声,将巨鼎举过头顶。众人见了纷纷拍手叫好。
秦哀公很高兴,正要赏赐赢颐,吴王僚的儿子庆忌也站出来,说要试一试。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游戏就是秦哀公为自己人准备的,想得瑟一下他的大力士赢颐。
可是,吴王僚这人没有一点成人之美的品德,他就是不想让秦哀公如愿,非要派儿子庆忌去让对方知道,什么才叫‘强中自有强中手’。
庆忌大步走到坛中央,单手抓住巨鼎晃了晃,提起来,然后伸出另一只手抓住鼎足,大吼一声,将鼎举过头顶,大家纷纷喝彩,他得意的踉踉跄跄向前移了三步,这才抛下巨鼎。
巨鼎落地,砸了一个大坑,一半陷进土里,众人感觉脚下的土地都震动了。
吴王僚大声叫好,得意的拍着手,看着秦哀公说:“天下勇士,唯秦、吴两国!”
秦哀公能怎么办?只能举杯遥敬,点头微笑称是。
这时,大家才将目光转到最后到来的伍子胥等人身上,因为这次的负责人是费无忌,所以费无忌站在最前面,伍子胥在他身后。
“外臣费无忌叩见贤侯。”费无忌带头向秦哀公施礼。
“楚使一路辛苦了,请一旁入席,来人,赐酒!”秦哀公挥手让人来接待。
大家见费无忌身材矮小、鹰鼻猴腮、细眉鼠眼,都在切切讨论,吴国的大臣盖余声音还不小,他讥讽道:“楚国无人啊!竟然派如此丑陋之人为使。”
伍子胥看了盖余一眼,刚才场中发生的事情,他站在旁边早已明了,虽然他跟费无忌不是一路人,但是同为楚国人,侮辱谁都是在看不起楚国。
秦哀公刚要兑现承诺,将千金之赏,赐给吴国公子庆忌,伍子胥就走出来,大声说道:“楚人伍子胥愿为诸侯举鼎助兴。”
本来输给吴国,秦哀公就有些不快,现在又来一个楚国?秦哀公当众不好发作,他用平生最大的自制力维持着面色,点了点头。
伍子胥来到秦哀公座前,稽首参拜后,转身来到巨鼎前,单手提起,扔到一边,然后撩起衣袍,双腿微蹲,双手抓住鼎足,沉身而立,轻轻将鼎举过头顶,参会各诸侯和围观的侍卫百姓都齐声叫好。
伍子胥也真秀,这还没完,他举着巨鼎,绕坛走了一圈,然后轻轻将鼎放回坛中原处,更气人的是,伍子胥还面不改色,气定神闲,就好像他刚才不是举了个千金鼎,而是拿了个几两的小物件耍了耍。
高下立见,这简直就是实力碾压,谁能不服呢?估计最先举鼎的秦国赢颐自尊心都碎成渣渣了。更别说刚才以为稳操胜券的吴国公子庆忌了,他当场就按着宝剑,上前吆喝着要跟伍子胥比个高下。
人的心思就是这么奇怪,刚才还有些不爽的秦哀公,见吴王僚脸色比他还难看,公子庆忌都气得蹦起来了,秦哀公瞬间就被治愈了。只要有人比他还不开心,他就开心了。
“哎呀,今天是大喜的日子,不可动兵刃。”秦哀公笑着摆手,打趣道:“听说楚国人好勇少智,我是不信的,我这里有一谜语,将军能猜出来,方可领赏。”
伍子胥不卑不亢的说:“请讲。”
“出兔口,入鸡肠,看为圆,写为方。”
“外臣也有一谜语,可解大王之谜。”伍子胥不慌不忙的说道:“东海有鱼,无头少尾,去脊去骨,囫囵入口。”
(谜底是什么?有看官猜出来吗?两人谜底都是同一个,提示:秦哀公的用时辰属相来猜,伍子胥的用字面试试,懒虫在评论区揭晓答案。)
秦哀公听完,哈哈大笑,立刻给伍子胥封赏。
伍子胥原本是为了楚国才举鼎打脸吴国,谁知道他才初现锋芒,费无忌就妒贤忌能,满心防备。同时,也为他后来逃到吴国埋下祸根。
费无忌心惊,暗想:太子厌恶我,现在又娶了秦女,增加这么个强力外援。伍家是铁杆太子党,伍子胥又如此了得,等他日太子即位,伍家坐大,伍子胥羽翼丰满……我怕是活不了。就算太子能容我,伍家怕也容不得。必须想办法搞垮太子,解决伍家。
37岁,家破人亡,官二代变通缉犯
太子熊建接到公主孟赢,很快按照礼节举办了婚礼,新婚夜第一次见到娇羞美貌的新娘,太子十分高兴,两人恩爱过后,相拥而眠。
第二天,太子熊建带着太子妃进宫见父王,不料被挡在宫门外,费无忌说楚平王身体抱恙,传口谕让他即刻带着太子妃离开郢城,去镇守边关城父(今湖北襄阳附近)。
太子远赴边关,伍奢作为太子太傅没理由不去,但是他觉得整件事都透着古怪,于是找来伍子胥商量,伍子胥连夜派要离潜入郢城打探情况。
仅几日功夫,要离就带回消息:现在的太子妃不是秦国公主孟赢,而是滕妾婉苹(伺候公主的陪嫁丫鬟),而公主已经是大王嫔妃了。
伍子胥又惊又怒,说道:“肯定是费无忌从中捣鬼,他想讨好大王,以李代桃,把公主献给大王,把滕妾嫁给太子。”
父亲伍奢摇了摇头,说道:“事情不会这么简单,看来让太子镇守城父也是早有预谋,接下来可能就是废太子。”
伍子胥说道:“这个费无忌,该死!我派人去杀了此等奸佞。”
“大王夺媳为妃,父子仇怨已深,诛杀一费无忌,无济于事。当务之急,要先自保。城父兵马仅百乘,还在奋扬手里,我们得另想办法。”伍奢沉思,说道:“只怕太子年纪尚轻,知道后意气用事,此事先瞒住他。”
伍子胥提议:“那不如向齐、晋示好,让太子出访两国,会盟交好,以图他日真有事,能助一臂之力。”
伍奢觉得这办法不错,随即安排。
费无忌听说太子出访齐、晋,又睡不着了。他想太子肯定知道真相了,这下如果按不死他,那死的就是自己,甚至还要陪上整个家族。
费无忌连夜进宫求见楚平王,说太子因为记恨他夺妻之恨,去城父后在伍氏父子唆使下,筑城掘壕,招兵买马,这是要谋反啊!
开始楚平王不信,但是抢了儿子老婆终归是有些心虚,费无忌趁机又说:“太子性格柔弱寡断,肯定是伍氏的主意,伍奢三父子才是主谋,先把他们招来问罪,再发兵城父,祸患可除。”
楚平王称善。
不几日,伍奢就接到回郢城的诏书,他有心想试探楚平王的态度,竟然单枪匹马回去。然而,让他意想不到的是他刚进宫,什么都来不及申辩就被送进大牢关押。
同时,费无忌在楚平王的默许下,给奋扬将军传了道密旨:杀太子,有厚赏;放太子,当死。
奋扬与伍子胥关系不错,悄悄将消息泄露给他,伍子胥当即让要离带着太子熊建、太子妃婉苹、熊胜三人逃往宋国,自己和哥哥伍尚留守城父,防止楚平王派人追杀。
费无忌知道后,十分懊恼,一计不成再施一计,他给楚平王出主意,以伍奢为饵,将伍子胥兄弟诱来郢城,斩草除根。
于是,伍尚两兄弟收到伍奢让他们去郢城的信,伍尚忠义,明知道可能是陷阱,还是决定慷概赴死。
伍子胥心高气傲,恨意难消,不想死得这么没价值,决定逃出楚国,再找机会报仇以还父恩。
从此,伍子胥开始了长达三年多的漫漫逃亡路。这时,伍子胥37岁,男人一生最好的年龄,他从意气风发的官二代,变成全国通缉犯,伍奢父子和伍氏一族三百多人都被楚平王下令尽数斩杀。
从这一天开始,伍子胥已然变成了流浪的大龄孤儿,即使他后来在吴国封侯拜相,却也是他乡!
直到他75岁被迫自尽,尸体被抛入钱塘江,也没能落叶归根!(有说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他)
40岁,逃到吴国行乞艰难再就业
伍子胥逃跑一路,可谓是九死一生,多亏他平时仗义疏财,朋友多,否则怕是楚国都出不去。
伍子胥先遇到追杀他的奋扬将军,原本来将功折罪的奋扬没有为难他,还告诉他不要去棠邑(伍家的封地),武趵已经率兵设了埋伏。
后来又遇到朋友专诸的小弟仇狗儿,告诉他伍氏满门已经遇难,不可回乡,专诸已帮他救出儿子伍俍。
仇狗儿还帮伍子胥准备了路上用的干粮、盘缠和衣物,实在是仗义多是屠狗辈啊!
就在伍子胥钱财用尽,只能用野草野果裹腹时,又碰到曾经的好友申包胥,两人话了家常却已话不投机。
(就是后来伍子胥带吴军灭楚时,跑去秦哀公面前哭了七天七夜的申包胥,包青天包拯就是他后代)
“如果我助你灭楚复仇,那是不忠;如果我劝你不要报仇,那是陷你于不义。人各有志,咱们就此别过!”
申包胥给他留了一大包肉干、食物和钱财,扭身就走。
伍子胥对着好友背影施礼,久久不愿起身,通红的眼睛已经流不出眼泪,他知道从此以后他们将会成为敌人。
经过长途跋涉,伍子胥终于在商丘城下,与要离太子熊建几人会合。
太子熊建见到伍子胥终于有了主心骨,两人抱头痛哭,又互相交换了信息。
原来太子熊建逃到宋国,正逢宋国内乱,不敢去见宋公,只好找个下等客栈先住下,可是身上的钱财耗尽,吃了上顿没下顿,日子过得十分凄惨。
几人商量后,伍子胥知道宋国难留,决定去投奔郑国。几人到了郑国后,伍子胥带着太子熊建去见郑定公,向他表达了借兵的请求。
郑定公推诿,说让他们去晋国求助,实际上是希望晋国与楚国打起来,他好坐收渔利。
伍子胥尽管很生气,也没办法,他们是求人的一方,手里没有筹码,连谈判的资格都没有。
太子熊建却将郑定公的话记在了心里,他让伍子胥、要离、熊胜等人留在郑国,他带着太子妃去见晋顷公。
晋顷公明白太子熊建是来做什么的,就教唆他回郑国帮晋国当间谍,等晋国灭了郑国,就把郑国给他当封地,然后再一起搞楚国。
这时候的太子熊建也就二十来岁的愣头青,他听晋顷公这么说觉得有道理,于是满心欢喜又返回郑国。
太子熊建在晋顷公的暗中资助下,开始买田地招死士,派人刺探郑国宫中消息,给晋国当内应。
伍子胥多次劝说无果,预感要大祸将至,便让要离带着熊胜住到城外,随时做好逃走的准备。
果然,没过多久郑定公知道此事,借机邀请太子熊建夫妇去宫中饮酒,派人在路上结果了两人,就这样太子熊建夫妻稀里糊涂的死了。
伍子胥察觉事情不对,带着要离和太子熊建的儿子熊胜,一起离开了郑国,赶往陈国边界。
奈何,楚国给陈国发了公函,如果敢收留伍子胥等人,就是与楚为敌,陈国弱小,连城门都没敢让伍子胥进。
伍子胥无奈只好带着两人又去往吴国。
要去吴国,必须要经过楚国边界的昭关(今安徽省含山县西北),而昭关的守将正是带人杀了伍子胥全家的武趵,可想而知想要过关有多危险?为此,伍子胥急白了头发。
如果没有扁鹊的弟子东皋公帮忙,伍子胥可能会被困死在昭关,甚至把命留在此处,若真是这样,可能就不会有后来的吴国称霸,伍子胥复仇鞭尸楚平王,申包胥哭秦庭,秦哀公发兵救楚等等一系列的事情。
有时候一个不经意的决定,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就犹如蝴蝶效应,影响后世上千年。
可能这样的发展,东皋公也没料到,他只是因为给昭关守将看过病,有些关系,又听说伍子胥遭遇,感到不忿,就让好友假扮伍子胥帮他过关。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伍子胥白发过昭关”。
过关后,追兵依然跟得紧,伍子胥让要离带着熊胜先去吴国,找专诸和伍俍,他引开追兵后去吴国会合。
这时候的伍子胥,如果没有复仇的信念撑着,很可能随时倒下就再也起不来,每天睁眼就在逃命,就是囫囵睡个觉也是紧握宝剑,保持警惕,为了不引人注意,他只敢走山林小路,睡草垛山洞。
这时候他对楚平王的恨,对费无忌的恨,甚至对楚国人的恨,达到了顶点。
尼采说:与恶龙缠斗过久,自身亦成为恶龙。凝视深渊过久,深渊回以凝视。
已经饿了好几日的伍子胥,碰到好心的渔丈人,他冒着生命危险和巨额悬赏的诱惑,将伍子胥送到江对岸,又为了解除他心中的猜疑,主动跳进江中自尽。
渔丈人只是告诉他:楚国百姓与你无仇。
这是《史记》里记载的故事,不过我一直觉得历史真相可能更残酷更现实。
还有一个关于‘千金小姐浣纱女’的故事,也大抵如此。
伍子胥因为饥饿、疲劳、压力过大,病倒在田间,一个浣纱女看见,救了他,还把自己的饭食给他。伍子胥十分感激,承诺十年后回报千金,又叮嘱她收好碗筷,不要暴露他的行踪。感觉被侮辱的浣纱女,直接抱了块石头跳河自尽。
后来伍子胥发达了,来兑现承诺,将千金沉入此河以纪念浣纱女。这就是“千金小姐”说法的由来。
伍子胥千辛万苦到了吴国,这次他没有急着去找吴王,他知道现在自己什么都没有,犹如一只丧家之犬,就算吴王可怜他,也只会给几块骨头,何况上次秦国会盟,他还得罪了公子庆忌。
伍子胥一边在集市行乞,了解吴国局势,一边寻找要离专诸等人,等待时机。
有才的人干什么都比别人优秀,就是要饭也能要出花来,伍子胥看准一个人流量特别大的路口,旁边是个高档的酒楼,他弄来个破罐子行乞,一边敲一边唱:
楚人,伍子胥!跋涉宋郑身无依,千辛万苦逃吴都!父仇未报,何以为生?
楚人,伍子胥!昭关一夜愁白头,千惊万恐奔吴都!兄仇未报,何以为生?
楚人,伍子胥!芦花渡口溧阳溪,千生万死投吴都!身仇未报,何以为生?
所以说,说唱是起源于中国,有些人还不信。真要追溯起来,伍子胥都不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rapper,这比西方黑人不知道早了多少年。
一时间,楚人伍子胥来梅里乞讨的新闻,在吴国引起了轰动,吴王僚、公子光、公子庆忌、盖余……几方势力的猎头纷纷出动,都想将伍子胥招揽麾下。
伍子胥行乞卖唱宣传,引人上门主动求贤的计谋,初见成效,那么吴王僚会答应帮他复仇吗?
43岁,无家可回有仇难报前途渺茫
虽然有好几拨势力上门邀请,伍子胥只接受了吴王僚的招揽,因为只有老大才有兵,有实力帮他复仇。
很快吴王僚召见伍子胥,一对一面试后,十分满意,并答应助他复仇,拜伍子胥为吴国上大夫。
公子光听说后,十分恼火,他的目标是搞垮吴王僚,取而代之,现在伍子胥依附吴王僚,势必会妨碍自己的宏图大业。
于是,公子光跑去问吴王僚:“王兄答应替伍子胥复仇了?”
“寡人同情他,允诺择期出兵发楚,有什么不妥吗?伍子胥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且贤且孝,文武全才。”
公子光强压住心头的怒火,冷静地说:“万乘之主,不为匹夫兴师。今吴、楚擒兵已久,未见大胜,如果为了伍子胥兴师,是匹夫之恨重于国耻。胜则彼快其愤,败则我亦受其辱,万万使不得!”
吴王僚觉得有道理,等公子光走后,就立即召见伍子胥,推说吴国甲兵未修,国库空虚,暂时不宜发楚。
刚看到点希望,又被打回原形!
伍子胥简直无法形容心中的愤恨,他知道是公子光从中作梗,只是不便发作,知趣地说我理解我明白,不过请允许我辞职做个农夫吧!
吴王僚深感愧疚,给了他一些钱,在梅里西郊帮他盖了个别墅——阳山庄园,又划了些田地给他,说他日图楚,一定请你领兵出征。
虽然这个吴王僚当王不怎么样,风评也不太好,但是对伍子胥没得说。
伍子胥真的想做农夫?他忘记了仇恨?不想报仇了?
不是,他只是意识到,报仇只靠别人是不行的,没有足够的筹码,没人会把你放在平等的位置,报仇只能从长计议。
伍子胥这边还没想到办法,公子光却悄悄找上门,哭着说自己处境艰难,吴王僚只是窃国者,盗了他父王的王位。
他离间伍子胥与吴王僚,不是想害他,而是想结识伍子胥,希望能得到他的帮助,他日如果事成,愿意与伍子胥共国,若有失信,人神共诛。
伍子胥正在犹疑,公子光噗通就跪了下来,痛哭流涕,吓得他急忙跟着跪下,说道:“只要你答应将来为我伐兵楚国,我就可以助你顺利夺取王位。”
“楚国与我也有杀父之仇,我且能不报?”
两人相互搀扶,开始推心置腹的交谈,最终决定:先联手废吴王僚,再兴师伐楚。
报仇的事总算有点眉目,伍子胥接着策划主导了,春秋战国时期最著名的四大刺杀之二,专诸刺僚,要离刺庆忌,然后扶持公子光上位,就是后来著名的吴王阖闾。
伍子胥踌躇满志,眼看离复仇目标越来越近,他的心都在颤抖,结果——他最大的仇人死了。
公元前516年,伍子胥43岁时,他最大的仇人楚平王病逝了。
第二年,陷害太子熊建和伍氏一族的费无忌,也死了。
伍子胥这下真是有仇难报,人生之痛莫过于此!
【结束语】
众所周知,孔子的人生最痛“少年丧父,中年丧妻,老年丧子”,然而都比不过伍子胥的人到中年,无家可归,无仇可报,无能为力。
都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
实际上,我们的人到中年,却承受最多,承担最重,什么父母病痛、夫妻不和、子女不教、事业不顺、爱而不得、心有不甘……
可都比不上伍子胥的中年,亲人不在,朋友反目,异地他乡,事业渺茫,前途黯淡……
有人说读史使人明智,我觉得读史让人豁达。
不管生活如何一地鸡毛,至少我们心存希望。
不管家人朋友如何吵闹,至少我们一回头,他们都在!
人在家就在,人在哪里家就在哪里,有苦有乐有滋味,真好!
参考资料:《史记》《左传》《伍子胥的复仇之路》《浣纱记》《吴越春秋》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未特别注明,图片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懒虫讲人物故事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