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初七是鬼节吗(七月有个)
每到北方的七月十五,华南地区的七月十四,我们都会迎来的这样一个特殊的传统节日,它就是中元节。
中元节又叫七月半、盂兰盆节、祭祖节、地官节,在民间我们也常常将其称为 “鬼节”。
每到这个节日,街道上都会冷冷清清的,只有偶尔能看见人们在十字路口焚烧纸钱。但是你能想象到它可曾比如今火爆的“清明”或者“七夕”这些节日更热闹吗?
中元节真的可怕吗?
中国自古便有着敬畏鬼神的传统,再加上长时间以来,民间的联想杜撰为“中元节”这个与鬼有关的节日增添了不少恐怖色彩,现在的人们每到中元节都会不自觉地想起老人们讲的鬼故事,胆子小的更是连门都不敢出,但是中元节真的有那么可怕吗?
这一切还要从这个节日的来源说起。
中元节文化的形成主要是来源于民俗,佛教与道教三者的混合。
七月半祭祖的习俗其实很早的时候就有,但那时候它还只是民间的一个祭祖的节日,并不是我们现在所称的“鬼节”。
我们现在之所以说它与“鬼”有关,主要是因为道家思想。
道教中,每到“三元日”时,天官、地官、水官三个神就会去为天帝考校人间的功罪并据此来判定赏罚。
其中天官会在正月十五上元日这一天赐福,地官会在七月十五中元日赦罪,水官会在十月十五下元日解厄。
所以每到中元之日,掌管地宫的地官就会打开地狱之门,让地宫里的所有鬼离开冥界前去接受考校,他们当中有主的鬼在这一天就会回到自己家,没主的就会在人间徘徊找些东西吃。
所以这一天人们也就会举行各种各样的祭祀鬼魂的活动。
而对于佛教而言,这一天则被称为“盂兰盆节” 。
佛经《盂兰盆经》传入中国后,南朝皇帝梁武帝萧衍将其定为了一个用于供奉佛祖的民俗节日,经过长时间的演变又改为荐亡度鬼。
因其与中元节的很多习俗早已混淆不清,所以到后来这两个节日的习俗也就慢慢合用起来。
尽管民俗,道教与佛教的思想并不完全相同——在道教与民俗中宣传的思想大致是尊祖尽孝,而佛教宣传的思想则带有普度众生的意味,但总而言之,无论是“中元节”还是“盂兰盆节”,这个节日设立的初衷都是为死生长河的两岸搭建桥梁,给予生者慰藉,同时让死者得以安息。
所以究其根本,这个节日都是对引导人们走向美好幸福的生活有着积极作用的,并不是一个可怕的节日。
而关于中元节的各种恐怖故事也大多是以讹传讹,不足为信。
七月是个不吉祥的月份吗?
有一些地方认为七月是一个不吉祥的月份,甚至觉得七月十五也是一个不吉祥的节日,这其实是毫无根据的。
“七”并不是一个不吉祥的数字,相反,它应该是一个吉祥的数字,是复生之数。
《易经》中有言:“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
也就是说天地之间的阳气全部消灭后,经过七天便可以重生。所以“七”这个数字象征着周而复始,而这正是天地运行,阴阳消长循环的道理。
在佛教中七月十五更是一个非常吉利的日子,一个佛的欢喜日。
因为佛陀“结雨安居”的制度,农历四月十五一直到七月十五期间,所有僧侣都不能够外出托钵,只能够专心修持。而七月十五日这一天,刚好是安居结束的日子,众僧在这些天都潜心修行中所获匪浅,有的甚至就此悟得佛道,因此诸佛菩萨在这一天也会感到欢喜和欣慰。
所以无论是从哪种方面来说,七月十五这一天都并不是一个不吉祥的日子,反而是吉祥的。
古人眼中的中元节是个隆重的节日
其实在旧时,中元节曾经是一个群众参与度特别高,甚至具有着非常鲜明的娱乐功能的一个节日,很多古人曾在这一天吟诗作赋,而当时盛大的场景在这些诗歌中也可以窥见一二。
其中宋代的大文学家范仲淹的《中元夜百花洲作》就写到:
南阳太守清狂发,未到中秋先赏月。
百花洲里夜忘归,绿梧无声露光滑。
清代诗人庞垲的《长安杂兴效竹枝体》中更有:
小儿竞把清荷叶,万点银花散火城。
这种描写中元节夜晚儿童持荷叶灯在城中游乐的情景的句子。
尽管我们不能亲眼看见当时的情景,但光是看着古人的诗句我们就能隐隐猜测到当时的中元节是多么的热闹非凡。
不仅仅是在唐宋,一直持续到20世纪20-40年代,中元节都是一个隆重的节日。
每到这一天,人们都会举行以家为单位的祭祖活动。
后来抗战胜利后,许多寺庙还在这一天专门设置了普渡“抗战阵亡将士”英灵的活动,为战场上牺牲的将士们的亡灵“指引方向”。
因此说中元节曾经比“七夕”、“清明”更加热闹完全不过分。
如今的我们已经很少过中元节这个节日了,它的大部分习俗也已经被慢慢淡忘,这也是大多数人错误理解它的根本原因。
虽然中元节已经不再盛大,但它追怀先人,敬祖尽孝,不忘根本的文化核心却是不变的,而我们也应当从这个核心出发,以理想科学的眼光来看待它。
所以到了中元节,我们大可不必害怕,买一些水果鲜花去看望一下已故的亲人,为仍然健在的长辈尽尽孝道,或者为身边的朋友讲讲中元节的故事,这就是对中元节文化最好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