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半是农历几月几号(盂兰盆节)
阅读之前,麻烦您点一个“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盂兰盆节在传入日本后,迅速与本土文化相结合,逐步成为了日本第二大传统节日,其重要地位仅次于春节。
追根溯源,日本的盂兰盆节实际是从中国传入的,反推过去,这个节日也曾是古代中国的传统节日。
据史书记载,盂兰盆节在传入中国后,从悲戚的节日氛围逐渐转为较为轻松、愉快的氛围。
而当时的东瀛就是从中国手里接过接力棒的,因此,在他们眼中,这个节日是一个向神灵赠送礼物的节日,尤其是已婚妇女供奉姊妹神这一重要祭祀。
那为什么到了今天,盂兰盆节在中国与中元节合流,逐渐衰落,民间大多祭祀七月半或者中元节了呢?
在节日传入和发展的过程中,盂兰盆节发生了什么变化?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起于中国
盂兰盆节最早是由《佛说盂兰盆经》传入的,从经书便可知道,随着佛教的进入中国,一些别国别族的传统习俗节日也跟着进入了中原。
这个节日最早是在西晋时期汉传佛教带入的,那时还只在盂兰盆裔会内庆祝,范围较小。
所谓“盂兰盆”,是梵语的音译,在梵语中,这个词的意思为“倒悬”。将词拆开来看,意思是说装着盂兰盆斋的盆。
西晋竺法护在翻译经书时,保留了“盆”的字义,而没有选择字音相似的字来解释。
后来的人们将供奉盂兰盆斋会的盆“佛盆”,而在斋会结束时提供给僧人食物,又被称为“破盆”,这一系列语义的使用与竺法护翻译的初衷是吻合的。
而盂兰盆节本身是由古代中国的百姓,根据经书自创的,古天竺并没有盂兰盆节,但他们确实有很多思想、文化流入了中国。
恰逢那时正好在魏晋南北朝,一个时局动荡的年代,人们流离失所,世界观、价值观被打破重塑。佛教的传入,给了这些人非常牢靠的支撑点。
于是,在汉人阅读过教义后,他们自发根据经书创立了这么一个祭祀的节日。
那么《佛说盂兰盆经》究竟讲了什么?难道又是那种生死轮回、六道云云?
其实这个经书讲的故事并不复杂,概括起来就是目乾连救母的故事。
目乾连刚刚六通后,他想的第一件事是超度死去的父母,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
没想到他发现自己的母亲身在饿鬼道,终日吃不成饭,饿得皮包骨头。见状,他立即用自己的钵给母亲盛饭,没想到母亲根本没法吃进去。
因为饭刚送到嘴边时,米饭变成了火炭,无从下口。目乾连非常疼自己的母亲,后来他向佛祖说了这件事。
佛将解脱父母的方法告诉了目乾连,需要他在农历七月十五日,为转生七世以及正处厄运危难的父母,准备米饭和五果,供奉自恣僧人。
等到那一天,佛会放下十万名僧人,为目乾连的父母祈福、行禅定意,再吃下斋饭,他的父母终于醒了。
看到这一消息的目乾连,自然是喜不自胜,他的母亲终于脱离了饿鬼道。
其实整个故事想要传达的主题,告诫弟子们要孝顺父母。
这与天竺佛门传统“出家释子不拜父母”是相悖的,这个故事之所以能在中原地区流行,正是因为其主题与中国儒家的孝悌理念十分契合。
因此,这个目乾连这个故事也就成为了中原当地的僧人宣传佛法,招徕信众的工具。
盂兰盆节具体在哪一年开始的,如今已不可考,但根据过往文献,能够推断其大约在晋末南朝初期,由盂兰盆裔转而向民间大众推行。
这个节日是人们约定俗成的岁时法会,最早见于梁朝的《荆楚岁时记》,书中详细技术了孟秋望日的节日习俗。
其中就提到了,当时的人们用“营盆”来供佛,并且用幡花和果实作为营盆供奉的道具,随后又在此基础上,衍生出了歌舞送盆的习俗。
这个时候,佛教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渐兴盛起来,一直到唐朝逐渐与道教分庭抗礼。
道教为了维护自己的信仰地位,选择以佛授道,这当中以陶弘景为代表人物。
经过他的传播和解释,佛道之间出现了并行,甚至融合的情况。
这一现象在盂兰盆节的演变上体现的尤为明显,到了唐朝,盂兰盆节与中元两节并行,是历史上两节最为兴盛的时期。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盂兰盆节传入了日本。
传入东瀛
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学界公认盂兰盆节是从中国随着佛教一起传到日本的。
大约是在公元659年,横向正好处在唐朝,齐明天皇召集群臣来到京城寺内,他向众人劝讲了盂兰盆经。
但他们所接触的盂兰盆节并非是唐朝时期那样,祭祀祖先、神灵的盂兰盆节,而是像佛教传入中国初期时诞生的盂兰盆节一样。
他们的节日最开始是以供养自恣僧为主,保持着相对单一的佛教属性和节日特征。
在这个时候,还保留了佛教节庆原有的特色,这与中国盂兰盆节僧道合一的特点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也是从这里开始,中日盂兰盆节走向了不同的道路。
894年日本停止遣唐使,等到15世纪中叶,日本武士阶层取代了贵族阶层,成为日本的统治阶级。
这个时候日本进入了中世时期,即1185年至1573年间的镰仓—室町时代。
幕府以后,佛教不再由王公贵族把持,而成为一种信仰,并逐渐渗透到民间。
民间武士对“盂兰盆节”的偏爱,导致了“家盆”的出现,也就是供奉祖灵的行为。
所谓的“家盆”就是供奉自己的祖先,希望祖先成为神仙以后,能够庇佑后代的子孙,让家族继续发展、繁衍。
到了室町时期,随着幕府内乱和战国分裂,动荡的局势使得寺庙进一步衰微,再也无力举办“盂兰盆会”。
于是,平安年间前的僧侣自生供逐渐被民间的“盂兰盆节”所取代,出现了“生盆”。
日本盂兰盆节在此期间除供奉祖先神灵外,还出现了“万灯祭”、“恶鬼祭”等活动。
其变化固然与中、日民间经济、文化交流密切相关,但也不可忽视当时社会现实的需要,以及当地的宗教信仰。
柳田国男在《中日传统节俗比较研究》一书中提到:“祖宗成神,保佑子孙后代丰收。
“在收获之后,人们会向祖先献上祭品,与祖先分享收获的喜悦,并祈求来年的丰收。当然,这也是对先祖的一种祭拜。”
这段话说明了祭祀祖先的起源,也说明了盂兰盆节性质的变化。
在室町时代,盂兰盆节有了一个新的祭祀内容——“生盆”,又称“生身魂”,即“生御盆”。
这个时候的盂兰盆节,不但是祭拜先人灵魂的节日,也是祈求世间长者健康、长命百岁的节日。
它的起源与日本人的祖宗信仰密切相关,日本人将对祖宗的思念延伸至在世的父母,并以祈求在世尊者的心境来体现。
1838年,《东都岁事记2·七月篇》中对“生灵”的解释是:“祭奠生灵”。
后来,这个词也被用来表示给父母的节日礼物。
“生魂”之俗始于镰仓时代,至室町时期盛行于朝堂与武士阶层,至江户时,民间也开始参与其中。
人们用“盆鱼”来为父母祈福,祈求他们的身体健康,长命百岁。
这一习俗,也被记载于《东都岁事记2·七月篇》中:“这个时候,可以吃中元赠送的荷叶饭、青花鱼干。”
从这一点来看,这条鱼应该是中元节时送给父母的礼物。
从这一点上,我们可以推断出,送礼的节日与中元节的节日重合在一起,形成了“中元赠答”的习俗。
这样,“中元”便成了“生身魂”的衍生物,是它的泛化。中元送礼的习俗,在中国的历史并不长。
江户时代,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们逐渐以“中元节”“岁暮”为交易节点,在交易结束时,他们会给对方赠送毛巾、扇子等物品。
日本明治政府在早期的城市化过程中,交通发达,城市建设推动了人们交往圈子的扩大。
因此,人们把“生身魂”的馈赠圈子延伸到了曾经关照过自己的上司、长辈身上。
再加上商人们利用日本人“世话”的心理,以及那个时代特有的“中元”这个名称,把中元这个节日与送礼联系起来。
这使得“中元”这个节日,在日本社会上,已经与“盂兰盆节”的祭祖活动,没有任何关系。
而中日的盂兰盆节彻底变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节日,但这个两个节日最后的目的是相似的,可以说是同根异株。
同根异株
时间稍早时,朝廷每年中元斋日都要供奉元始天尊和释迦牟尼佛两位,一种热烈,一种严肃,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节日文化景观。
唐武宗尊道不尊佛,严厉打压佛教。
会昌四年七月十五日,长安各寺供奉的香火,比往年都要多得多,但朝廷却下令,将所有寺庙的香火,都迁往兴唐观,供奉天神。
那时百姓对这件事非常的不满:“将供奉佛的祭品,拿去祭鬼神,谁愿意看?况且所有寺庙的供品都被拿走了,现在它们都举步维艰。”
这次夺佛入道观的事件,正是会昌毁佛的前兆,
唐武宗的这一举动招致了民众的非议,看得出在民间,“盆节”的影响力要比“中元节”大得多,这因为那时佛教比道教影响力大。
到了唐朝,盆节与中元并驾齐驱,这一点并没有改变。唐宋两代编撰的几本书,基本反映了这一格局。
唐初《艺文类聚》引用了《盂兰盆经》中的“盆节”和《大献经》中的“中元节”,这是一种先佛后道、两节并立的做法。
中唐《初学记》、宋初《太平御览》均有记载,先有盆节,后有中元,其格式与《艺文类聚》基本一致。
三本书的编纂,都是皇帝陛下的旨意,书中有两个部分,第一个是盆节,第二个是中元,这与当时的社会习俗和习俗,大体上是一致的。
一直到宋代,两节并立的格局才发生了改变。
首先是节日名字的改变。
“中元”既是中国土生土长的时间节名,又有传统文化意蕴,“盂兰盆”源于天竺经文。
二者并行传播中,前者表现出了一定的优势,“中元”也就逐渐取代了“盂兰盆”,成为孟秋望日节的社会通称。
其次,就是节庆的活动发生了改变。
在长期的祭祀传承实践中,源于中华农耕文明的“告成”,源于“敬天法祖”的“祭先”等中国民间习俗,逐渐融入到祭祀活动中。
“中元”相对于“盂兰盆”的优势在唐中后期已经显现出来了。
到了宋代,中元节发生了一个比节名统一、活动增多更为深刻的变化,那就是中元节从佛道斋会向民间常节转变的完成。
北宋经济繁荣,促进了不同地区、不同阶层间的人际交往,促进了民间文化的发展,中元节走出寺庙、朝堂,风行于乡村,扎根于民间。
每到中秋,各地的人们都会遵照传统,举行自己的祭祀活动,并且不断地增添各种富有民族特色的民俗活动。
约在宋室南迁前后,这个缘起的佛教节日已基本完成了从佛教法事、道家传教到民间常节的转变。
六朝以来,依附于其上的宗教文化印记逐渐淡薄,而节日具有的民族风韵也日益浓郁。
这也是为什么中国的盂兰盆节能从一开始的悲伤氛围,逐渐转变成为具有中国独有欢乐氛围。
经过几个朝代的发展,在中国,盂兰盆节从单纯的汉族佛教节日,转变成了民间大众的传统民俗节日。
在这之后,由于道教盛行,佛教式微,盂兰盆节逐渐与中元节合流,其习俗节日活动被中元节吸纳。
而日本人认为,人死后,他们的魂魄会寄居在附近的山里或海里,混乱的魂魄会将他们带回人间,降临灾祸。
这样的灵魂,只有在子孙后代的祭祀下,才会被净化,才会被赐予神灵的力量,与先祖的神灵融为一体。
这样,祖先的魂魄就通过人们的祭祀而结合起来,形成了氏族的神灵。
氏族的神灵与中国的神灵不同,神灵生活在另外一个世界,神灵居住在附近的山头或岛屿上,神灵会保佑子孙后代,带来丰收的丰收。
所以,祭祖是神灵赐予魂魄庇护的条件之一,盂兰盆节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祭祀神灵,供奉神灵,将神灵与魂魄联系在一起。
日本盂兰盆节在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变迁后,已实现了从最初的“供僧”向“祭祀祖宗”的质变。
这样的转变满足了日本社会对纪念祖先的需求,而中国的盂兰盆节目前仅在少数民族中仍旧活跃,更多的习俗都融入到了中元节中。
通过对中日盂兰盆节的分析,其实能够从这中间感受到古时中国文化向外传输的方式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