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躲春(立春要躲春)

文章篇幅较长,内容比较干。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从幼年时期,我们便学习诗词儿歌还有一些朗朗上口的顺口溜。于是我们从《咏鹅》学到《二十四节气歌》,说到二十四节气之首的立春,我们便知道这是万物复苏,春之初始,从这一天开始凛冬将尽,春回大地。

和立春相对应的有一种民俗叫做“躲春”,人们又道“立春要躲春,不在床上睡”,那么这到底意味着什么呢?人们又为什么要躲春呢?哪三类人要躲春呢?

躲春意在躲太岁,换得一年无忧愁

“躲春”在命理学中又被称之为“躲太岁”是那些与新年生肖存在破、冲、害、刑等关系的属相,需要采取的一种行动。

概因太岁是民间信仰的一位神灵,起源于道教,全称为太岁星君。太岁星君不仅掌管当年人间的吉凶祸福,还是其他神灵的主管。《三命通会》中记载:“父太岁者,乃一岁之主宰,诸神之领袖”。

立春犯太岁本质上属于中国传统的迷信观念,认为在立春这一天开始的第一个节气,因为太岁转换,会带来一些不好的影响,尤其是会影响人的健康和运势。

这种观念源于古代五行学说和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认为太岁是一种能量,由于立春时太岁换位,能量场发生变化,容易引起疾病、意外和不顺心的事情发生。

在这种观念下,如果在立春这一天进行重要的事情,容易犯太岁,会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因此,人们在立春时会采取一些避免犯太岁的措施,例如人们不能在立春这天下地干活、打扫卫生,先人认为会让人打不起精神,可能会沾染不好的运气。

所以人们在这天不出门、不旅行、不谈恋爱、不剪头发等等,还要注意保持安静,避免发生口角,避免麻烦缠身、诸事不利。而老辈人则认为,立春之日不能睡懒觉,懒洋洋没有朝气就没有财富进门。

此外,还有一些人认为在立春这一天,应该向太岁祈求保佑,以求平安健康。

尽管现代人普遍不再相信立春犯太岁这种迷信观念,但是在一些传统文化活动中仍然存在其影响,例如春节期间的守岁和祭太岁等活动。

同时,由于立春作为中国传统节气之一,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因此在文化传承和民俗活动中仍然被广泛应用。

于是在躲春的民俗下,渐渐演变出了一种说法,有三种人是必须要躲春的。

一是如前文所说脾气不好容易和人有口角的人。

这些人们容易生气容易冲动容易吵架,而作为和气为主的中国人们则更倾向于“吵架容易吵散”这样的观点,无论是什么,产生口交吵架必然会或多或少影响整体的磁场能量。故而脾气差的人容易因为口角之灾而沾染一年的坏运气,也正是此才更需要躲春。

二是犯太岁的生肖之人。

根据当时岁星的方位所对应的生肖所相冲的生肖都需要躲太岁,这很容易理解,因为冲撞了太岁,故而要相应避其锋芒,即是《玉匣记》记载:

“太岁众煞之君,坐本年地支,可坐不可向,与太岁相冲者,为岁破,修岁破即犯太岁。若所用之月、日、时与太岁相克相冲,亦为犯太岁,犯之者凶”。

而三则是年龄有九之人。

“明九好躲,暗九难防”是一个传统的中国民间俗语。这句话是指在年龄含有数字九的年纪和年龄是九的倍数的年龄中需要躲春,前者是明九,后者是暗九。在面临“九”的情况下,尽量小心躲春,切勿招惹是非。

这个俗语的来历自然也是追溯到古代的迷信观念。

在古代,人们普遍认为阴阳五行的力量会对人类生活产生影响。阴阳相互激荡,五行不和,容易产生煞气。因此,人们便会采取躲避的措施,以避免不利影响。

虽然这个俗语的观念已经不再科学,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仍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很多人在这三种情况的考量下仍会相对小心谨慎,避免冒险行动。

真正的“躲春”,仍需的防备

可是这样的所谓“躲春”的习俗,对于很多人而言可谓是嗤之以鼻。因为这样玄之又玄的事情实在是太具有迷信色彩了。身为现代人的我们更应该相信科学而并非这种处于玄学的约定俗成。

于是一个对于“立春要躲春,不在床上睡”这一民俗习惯更科学的解释是,立春之后,春天来临,百物生长,寒气逐渐消失,空气变得潮湿,各种病毒和细菌也开始猖獗,此时要特别注意的是保健,避免生病。

而真正应该躲春的应该是孕妇、小孩和老人,冬春换季是各种病菌和病毒的高发季节,孕妇身体较为脆弱,容易受感染,因此要特别注意卫生和保健,避免感染。

而小孩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比较容易受感染,尤其是春季气温变化较大,容易引发呼吸系统疾病,因此要注意保暖和卫生,避免生病。

至于老人,他们身体机能逐渐下降,抵抗力较弱,春季也容易发生各种疾病,因此也要注意保暖卫生,以避免生病。

可是无论是怎样的解释和理解,怎样的言语去评论这样的习俗,其实本身就是在悖论之间辩驳。我们终究无法真实地涉足玄学的领域,这才是如今我们感慨“信则有,不信则无”的缘由。

故而面对流传下来的民俗我们更应该做的是面对它,理解它存在的意义。糟粕不可取,但是未必不存在精华。

中华民俗亦是文化存在的痕迹

须知中国民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体现,中国民俗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如节日活动、婚嫁礼俗、丧葬习俗等,这些民俗活动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同时它也是中国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它通过代代相传的方式,将中国文化的精髓传承下来,为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而在文化交流方面,中国民俗的形成和发展不仅是在中国本土,还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通过与外来文化的交流融合,使得中国民俗具有了更加多元化的文化内涵,同时也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

当然中国民俗不仅对文化传承和社会生活有重要影响,也对经济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如中国的春节、中秋节等节日,对于商家和服务业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商机和发展机会。

因此中国民俗在中国历史文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尽管有些民俗存在一些迷信糟粕,但某种程度上这也是它原始化存在于人们历史生活中的证据之一,那些在现实意义上没有价值的存在,有时候在历史意义上它的存在却是有价值的。

于是中国的民俗文化融入传统文化后,它们形成了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两者相和相成的现状。中国传统文化是源远流长的,它涵盖了道德、哲学、文学、艺术、宗教、历史等方面。

中国传统文化也是广泛包容的,民俗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一部分,它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系列习俗、风俗和文化传统。

中国传统文化为民俗的形成提供了思想基础。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天人合一、天道人事、孝道、礼仪等思想,这些思想渗透到了民俗的各个方面,众所周知,中国的节日非常多,而这些节日的庆祝方式、习俗和礼仪等则都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同样的,民俗也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了渠道。中国传统文化以口头传承为主,而民俗则以行为和活动为主,是文化传承的一种重要形式。

在民俗的各种活动和仪式中,人们通过模仿、表演、歌舞等方式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民俗的存在提供了源泉。民俗是源于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动体现,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时间的推移,民俗不断地演变和发展,同时也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不断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和民俗相辅相成,它们互为依存、互为促进。民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具体体现,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必须重视和发扬民俗文化。

民俗之于文华止于存在,认知之于想象止于现实

我们需要尊重文化存在的每一种形式和意义,想象上千年前的人们也曾俯首向未知,所行的一域是眼前所见的现实和对未知的幻想憧憬。

这并不是无知,这是当下身为人类对自然对世界的敬畏,是一种能量磁场的存在证明。

今人站在他们的肩膀上眺望更高的世界,那么宇宙级的未知可曾嘲笑过企图跨越领域的人类?

民俗的存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见证——人们开始选择质疑其糟粕的时候,便是又一次人们的思想生活以及世界更迭之时。这是时代的庆幸,也是文化的狂欢。

参考文献:

《三命通会》

《玉匣记》

声明:好星座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文史风云鉴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xingzuo.com/w/170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