狡猾的风水相师全集(曹丕见两头牛打架)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出自《三国演义》。这是一句倍感无奈的话,也最能突出曹操的自私与野心,更是后世百般诟病曹操的原因之一。曹操被董卓追杀后逃跑至吕伯奢家中,恰逢吕伯奢不在家。

曹操因怀疑吕伯奢儿子恐有谋害自己的意图,便先下手为强,杀了吕伯奢全家,最后才明白是误杀。因此,曹操心中有愧疚与懊悔,说此话不过是为了安慰自己与友人。倘若让他再选择一次,他还是会选择“宁可错杀一百,也不放过一个”。

从古至今,曹操被不少人谩骂与唾弃过,其中不乏知名的专家学者。在民间,民众给曹操的评价都是清一色的“奸诈”、“狡猾”与“阴险”,就连曹操的京剧脸谱用的也是代表阴险、狡诈的白色。不过,与其说曹操奸贼,倒不如说他识时务者为俊杰。

其实,曹操最初的理想也是做一个治国治世的能臣,凭一己之力匡扶汉室,复兴汉王朝曾经的辉煌。只怪时代不允许,在兵荒马乱、军阀割据的三国乱世,曹操不得已走上“乱世奸雄”的道路。东汉相师许邵评价曹操“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所言非虚。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百姓流离失所、食不果腹。曹操审时度势,在北方屯田,兴修水利工程,不但解决了军粮紧缺的问题,还恢复了农业生产,对促进经济恢复与维持社会秩序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此外,曹操道义分明、唯才是用、有勇有谋,在军事上运筹帷幄,战术灵活多变,是乱世中千载难逢的人才。综上,对于曹操的评价不可仅仅局限于残暴、阴险与狡诈,反而忽视了曹操的过人之处。

常言道:有其父必有其子。从孩子身上往往能看到父母的影子。曹操与曹丕、曹植并称“三曹”,二子在成就与名气上虽不及曹操,但也延续了优秀的基因,在文学史上颇有建树。其中,曹植更是建安文学的集大成者。曹丕见两头牛打架,逼曹植以牛作诗不能有牛字,曹植当即写下妙作。

手足相残下的《七步诗》

曹操去世后,长子曹丕即位,史称魏文帝,而曹操第五子曹植则被封为陈思王。曹植学富五车、见多识广,精通天文地理,在朝中有很高的威望。然而,曹植的学识、人品与能力令曹丕嫉妒不已,再加之朝中奸臣常在曹丕面前危言耸听、妖言惑众,兄弟关系逐渐起了芥蒂。

不少大臣劝说曹丕斩草除根,否则日后曹植羽翼渐丰,将有谋权篡位的风险。深思熟虑下,曹丕决定先下手为强,派人将曹植传召至池厅边,再令早就埋伏好的士兵将其拦下。曹植见状,强装镇定地问道:“吾兄传我有何贵干?”众大臣答道:“宫中近来听闻有人要反叛造反,此事的主谋是否是公

曹植叹了口气,回答道:“吾兄疑我意图发农安,谋图皇位,此等大罪我可不敢当。请求兄长明察秋毫。”曹丕见状,只好做出让步:“看在你我兄弟的份上,我命你七步之内做出一首诗。否则休怪我大义灭亲。”曹植见事情有回旋的余地,连连点头答应。

正当曹植迈出第一步时,突然闻到远处传来阵阵豆子煮沸的气味,突发灵感,以豆子为中心,走一步读一句,走到第六步时已将全诗作完。此诗题为《七步诗》,全诗为“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丕听完,心生惭愧之意,越发无地自容,便按照约定放过曹植。在《七步诗》里,曹植以“豆”自喻,将“萁”比作一母同胞的兄弟曹丕,再用“萁煎豆”比喻曹丕残害自己的亲弟弟,间接表达了对曹丕的不满以及自身沉郁激愤的心情。

形象生动地反映了斗争的残酷以及置身其中者的艰难处境。前四句描写了生活中常见的“燃萁煮豆”的现象。其中,“漉豉”指的是用过滤、煮熟、发酵后的豆子制成的汁液。“萁”指的是豆茎,将“萁”晒干后可以当成柴火。

因此,煮熟豆子的正是与它同根生的萁,暗喻兄弟间关系微妙,无法相容,自相残杀,实在有违常理。最后两句笔锋一转,曹植发出内心沉积许久的控诉:“你我本是同根生的兄弟,为何要如此苦苦相逼?”本诗委婉又引人深思,嘲讽中又包含规劝。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更是成为千古名句,用以规劝兄弟间要和睦相处,莫要互相残不过,这首诗的风格与曹植的其他作品并不一样,毕竟是情急之下作出的,谈不上语言精美与意象精巧,但至少耐人寻味,富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斗牛诗》

曹植七步成诗的故事最早见于《世说新语》,诗词要求必须凸显兄弟之情,又不能出现“兄弟”两字,曹植用“煮豆燃萁”的故事隐晦指出曹丕兄弟相逼的事实,讥讽之中又带有规劝之意。不过,《七步诗》始终存在争议,有人认为此诗并非曹植所作。

因为《三国志》并未记载有关于《七步诗》的任何信息。此外,此诗也并未记载于《曹植集》,因此部分专家学者认为《七步诗》乃后人所作,目的是凸显曹植过人的学识与才华,同时暗讽曹丕的残忍与无情。然而,宋人撰写的《太平广记》中则记载着《七步诗》的另一种版本。

曹丕与曹植相游途中偶遇两牛相斗,一番激烈对抗下,其中一牛体力不支,被持续向后顶,最终掉进井中摔死了。曹丕命曹植即兴创作一首关于死牛的诗,但其中不能包含“死”、“牛”与“相斗”等字。此外,曹丕还要求曹植必须骑于马上作诗,倘若马走百步后,诗还未完成,曹植当即被就地正法。

在高度紧绷的神经下,曹植完成《斗牛诗》:“两肉齐道行,头上带凹骨。……非是力不如,盛气不泄毕”。在场所有人无不拍手称绝,惊叹曹植之才。而后,曹植兴致未减,在《斗牛诗》的基础上又写下《七步诗》,用来自我慰藉。

结语:

《太平广记》中的描述极为详尽,包括故事的时间、地点与详细经过,具有较高可信度。不过,也有人认为《太平广记》只是一家之言,不可全信。然而,曹植之才毋庸置疑,当属建安文学的最高成就者。曹丕去世后,曹叡即位,史称魏明帝。曹叡虽对曹植礼遇有加,却仍存忌惮之心,曹植始终处于尴尬境。好在曹植一心扑在文学上,即便在政治上没有功绩,在文学领域却是举世无双的。

声明:好星座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我和历史有个约定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xingzuo.com/w/169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