狡猾的风水相师全集(库车久攻不下损兵折将)
话说顺德讷派遣手下托克托、马英德、官住三人至库车城下递交招降文书,没想到对方接取文书的两个维吾尔人忽然就抓住了托克托往城门里拖,紧接着城门中冲出二十余骑,直接就过来抓马英德与官住。
马英德与官住一看,大事不好,这哪里是要投降,分明是早已挖好了坑等你跳!赶紧掉头就跑,但两条腿的如何跑得过四条腿的,瞬间就被对方赶上,抓进了城中。值得一提的是,这个被抓走的托克托,原本是库尔勒的伯克(突厥语,首领,管理者的意思),早在乾隆二十一年时(1756年),因为要摆脱准噶尔人的统治,便投靠了清廷。和鄂对一样,托克托也属于黑山派,和大小和卓的白山派严重对立。
爱好历史的朋友也许都知道,霍去病讨伐匈奴,河西受降,面对类似的情况,何等的果断利落。为何轮到清军,就这么窝囊,被对方如此小儿科的计策玩弄于股掌之中?难道清军阵营里没有能人,乾隆精心挑选的都是草包?当然不是,其实问题都出在主帅雅尔哈善的刚愎自用上。为什么zheyag呢?
01刚愎自用的雅尔哈善
起初清军刚到库车城下时,雅尔哈善觉得,既然其他地方的世俗贵族,纷纷暗地里派人向清军效忠,那么库车城里的守军,也应该人心不稳才对,不如先派人去招降一下,以彰显我大清的惶惶天恩。蛮以为这个想法一说,下属一定会随声附和,不料立刻遭到了库车城主鄂对的反对,他认为城里的守军绝对不可能投降,派人去和他们谈判是一厢情愿,只能枉送了性命!
鄂对为人耿直,丝毫没有顾忌雅尔哈善的脸面,此时雅尔哈善的脸色一沉,越来越难看,鄂对却还是滔滔不绝地说道,我军应该立刻守住城外的一处战略要地,阻止小和卓援军进城,城内的守军人数有限,坚持不了多少。同时要把部队驻扎在城外一个靠近水边的林地里,那里不但可以防止敌人偷袭,而且可以切断敌人的补给。如果换做别人,大概会对鄂对的这些建议,认真考虑,毕竟他是这座城市的主人,很了解这个城市。
但偏偏这个雅尔哈善不仅没有多少军旅作战经验,而且私心自用,是个刚愎自用的人,之前宦海沉浮多年,办公室政治那套玩得纯熟,有点过于走火入魔,总把他人的好意往坏处想,心理比较阴暗。面对鄂对的建议,反而让雅尔哈善产生了另外一番想法:鄂对八成是觉得,如果招降了城里的人,清军很有可能让他们继续掌管库车,这样,鄂对就可能无法收回他的领地,所以他才极力反对招降。于是不等鄂对说完,雅尔哈善就端起了茶碗,开始喝茶,也不抬头,脸上表现出,一副早就把鄂对看透了的表情。
鄂对一看雅尔哈善这个态度,再耿直也知道自己该闭嘴了,无奈之下向雅尔哈善行了一个礼,退回到自己的位子上去了。之后雅尔哈善派出了托克托等三名中级官员前去招降,大概是对形势过于乐观,为了表示诚意,居然也没有派护卫。结果不出鄂对所料,出现了文章开头那一幕。
02坚城难克
雅尔哈善气得七窍生烟,这不是把我当猴耍吗?恼羞成怒之余,发誓全歼守敌,下令立刻攻城,先用重炮轰击,不行就架云梯爬城墙。然而没想到,库车城非常坚固,根本不是想的那么回事儿。按照清代史料记载,库车城的城墙是用红柳枝条与泥土和在一起,夯建起来的,“险峻坚固”,炮弹打上去不起作用。结果清军从未时攻到酉时,也就是从中午一两点一直攻到下午五六点,整整攻了一个下午,也没有进展。
鄂对忍不住又来建议,库车的城墙是用土和植物细条编织修成,是软的,炮弹打上去没有用,爬云梯也不是最好的办法,不如……不等鄂对说完,雅尔哈善冷冷地嘲讽了一句:“怎么,怕把你家给打坏吗?”这话一出,鄂对只好赶紧闭嘴。这都打到该吃晚饭了,城也没攻上去,雅尔哈善无奈,只得先收兵,下令制造云梯,第二日继续组织攻城。等到了第二天,清军造好了云梯,继续攻打库车城,这回从巳时攻打到酉时,也就是从早上9点到10点左右的样子一直打到了下午五六点,还是没有进展,城内用鸟枪射击,一次次击退清军的进攻。
于是清军开始集中火力,准备轰塌一段城墙,可是就像鄂对说的一样,这种用植物细条互相编织在一起,然后再加上土夯成的城墙,看起来弱不禁风,可是它却是软的,炮弹打上去,一下就被卸力了,扎到土里去了,没有什么伤害。虽然炮声隆隆,尘土飞扬,可是城墙却安然无恙。
雅尔哈善这时不由得羞愤交加,于是立刻叫来了绿营提督马得胜,让他用从嘉峪关带来的四门大口径红衣大炮(如上图),装双倍的火药猛轰,他就不信轰不垮这土制的城墙。马得胜一听,面露难色,刚想说点什么,没想到雅尔哈善劈头盖脸地就喝斥到:“你想抗命不遵吗?”吓得马得胜慌忙一抱拳,低头说道:“不敢!”然后转过身,去向手下大声喊道:“给红衣大炮装双份药,继续给我猛轰。”然后他偷偷的瞟了一眼主将雅尔哈善,悄悄的闪到一边儿去了,开炮的士兵听到了这个命令,满脸惊恐,互相对视一眼,装好了火药以后,一点火,全都跑得远远的去了。
结果四声轰鸣之后,火光一闪,四门大炮全都从炮身中部冒了烟,还好,这四门大炮质量不错,只是被炸裂了,没有裂成碎片,不过全都报废了。一看到自己又捅了娄子,雅尔哈善更加气急败坏,下令立刻架云梯攻城。
可是由于准备不足,云梯数量有限,就集中在那几个点,守城的士兵自然很好对付,清军付出了重大伤亡,却依然攻不上去。雅尔哈善彻底火了,没想到第一仗就搞得这么丢人现眼,于是他命令将领要带头冲锋,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攻下城墙。清军将领闫相师(就是之前被雅尔哈善派去执行杀降任务的那个)、常保住无奈,只有亲自上前,带头去爬云梯,结果都被石头砸了下来,身负重伤,幸好身穿重甲,侥幸保得性命。话说这个闫相师也是乾隆朝的一员名将,战功赫赫,后来荣列紫光阁功臣画像,算得上是福大命大,以后有机会咱们再详细介绍。
这个时候参赞大臣额敏和卓,看见硬攻不是办法,想来劝劝主将雅尔哈善,先暂停攻城,另想主意。没想到雅尔哈善这时,正急怒交加,没有等额敏说话,就开始抱怨,说他糊弄皇上,尽给一些假情报,什么这个地方要投降,那个地方又要投降,全是胡扯。额敏和卓一听,不由得羞愤难当,只得亲自上阵指挥。但是枪弹不长眼,不会因为你是什么贝勒还是王爷就会绕着走,因此在鸟枪乱射中,一枪就击中了额敏和卓的右颧骨,好在那时候的鸟枪威力不算太大,额敏和卓只是破了相,性命无碍。
03雅尔哈善如何甩锅?
库车久攻不下,还伤了乾隆器重的二号人物额敏和卓,雅尔哈善自然生怕乾隆责怪,所以写折子上奏的时候,一个劲儿地汇报自己多么努力,将士们多么同仇敌忾,敌人是多么狡诈,同时不忘推卸责任,把额敏和卓狠狠地阴了一把。那么雅尔哈善是怎么甩锅的?(下图为雅尔哈善手迹)
雅尔哈善在汇报中先说:“额敏和卓年逾六旬,尚属壮健。”从这句话我们才知道额敏和卓的大致年纪。额敏和卓的生年史料上并未记载,基本上所有推断额敏和卓生年的考证,都以这份折子的这句话为一个重要依据。所谓“年逾六旬”,必定是已经过了六十岁,但是还没过六十五岁,因为如果过了六十五,按照当时的表述就应该是年近七旬了。
那么雅尔哈善阴额敏和卓为什么要来这么一句呢?往下接着看:
臣等沿途同议,伊意谓办理霍集占等当以计取,不可力争。询其如何设计?但云到彼相机酌定。今因招降不从,甚为惭愠,督兵进攻被伤。臣等以言抚慰,惟云受恩深重,必舍身力战等语。又伯克鄂对虽系库车头目,其旧属俱已被杀及迁徙叶尔羌等处,伊但能指引路径,不能招服回人。臣等伏思:回人因额敏和卓等并非贵族,未能招服,必须大兵办理。”
这段话是话里有话,很有意思。全部翻译过来如下:
我和额敏和卓在路上的时候就商量过怎么平定霍集占,额敏和卓给我说的是只能计取,不能硬干。那我就又问他了,既然要计取,你有什么计谋?但是他只是说到时候再看。现在因为招降失败,额敏和卓非常恼怒,带兵攻城又负了伤。我只能好言安慰他。额敏和卓只是说深受皇上的大恩,只有舍生力战等等。
另外鄂对虽然是库车的旧领导,但是他的老部下均已被杀或迁往了叶尔羌等地。所以他也只能指指路,一样无法招降回人(维吾尔人)。我觉得:因为额敏和卓等人并非贵族,所以不能招降敌人,只有大兵进剿了。
这段话的言下之意是什么呢?
首先是告诉乾隆,额敏和卓受伤了,但伤得不重,别看都六十多了,健壮着呢,这点伤根本不算什么。而且他路上光说要计取,但是也拿不出什么好办法,招降失败了又气急败坏带兵攻城,才负的伤。所以也别为他受伤这事儿埋怨我。其次,重点是说不是自己无能,而是额敏和卓等人根本不行,不顶用,才造成这么一个局面。
那么额敏和卓等人怎么不顶用呢?
因为皇上您前面不是一直说要招降南疆的回众吗?所以才让带上额敏和卓、鄂对等人,而大家也都相信他们,寄希望于他们去招降,结果是额敏和卓、鄂对等人根本就不是什么南疆的望族,根本没人认,这才导致在库车受挫。所以现在战事不利,主要都是额敏和卓等人的责任。早知道这样一开始就应该派大兵进剿了。
大家发现没有,雅尔哈善其实是偷换了概念,将平定南疆,偷换成招降南疆,而额敏和卓等人负责招降,但资历、声望和能力又根本不行,所以问题都是额敏和卓等人的。这个雅尔哈善不愧是搞文字工作出身的,打仗不行,推卸责任却不愧是行家里手。
但实际上,雅尔哈善这些话根本经不起仔细推敲。为什么这么说呢?
第一,乾隆一直说的能招降尽量招降,要是抵抗就武力征服,并没有说一定要靠额敏和卓等人去招降。第二,额敏和卓当时在新疆维吾尔人中的地位的确并不是特别高。康熙时期,在吐鲁番这个地方,势力比较大的家族除了额敏和卓家族之外,还有好几支大族,比如莽噶里克家族、阿克苏尔坦家族、沙克扎伯尔家族、叶尔羌汗室的后裔莽苏尔家族以及霍集斯的爸爸阿济斯家族等等,而不是如哈密,就是额贝都拉一家独大。
但是,额敏和卓、鄂对等人现在无法招降回众,关键原因还是因为对方是大小和卓,什么望族都不好使。我们知道从察合台汗国到叶尔羌汗国,就算是名正言顺的汗王,往往都斗不过和卓家族,所以招降不成,跟额敏和卓等人是不是望族没有必然关系。更不能把责任都推给额敏和卓。(下图为额敏和卓雕像)
04乾隆明察秋毫
所以当雅尔哈善的折子递到了乾隆跟前时,乾隆一看就明白了雅尔哈善的小心思,不由得火冒三丈。这事换个人也许就被蒙混过关了,但乾隆那么精明的一个人,岂能是雅尔哈善之辈能糊弄的?但是乾隆也没说破,毕竟在兆惠腾出手之前,还需要雅尔哈善去搞定南疆,只能暂且忍住胸中的怒气,比较委婉地批评了一通雅尔哈善。
说你雅尔哈善为了怕受到批评,过于急躁了。看你报上来的情况,“未免失之躁急”,不就是怕我批评你吗?其实你们这些将领、大臣在外面做事儿,谁勤快,谁偷懒,我全都一清二楚,不要一天到晚老揣摩我的想法,努力做事就好。接着乾隆还是按照老习惯,事无巨细地提出下一步的工作方案:
既然现在你们把城四面围住了,那么可兵分两路,让你的手下哈宁阿带上一半的兵围城,诱敌出城或者乘敌人防备松懈了攻城。你雅尔哈善则带上另一半兵绕开库车前进,一路上说库车回人抗拒我大清,已经都被剿灭了,谁要是再不投降,下场就和库车一样。同时别忘了沿途还是要毁坏庄稼。这样就算敌人有援兵的话,也会闻风而逃。另一方面,说不定你带着一半兵离开库车后,库车的回人见围城的兵少,就会出城攻击,这时候你再回兵库车。只要库车能打下来,明年再攻打叶尔羌什么的都可以。(下图为乾隆御批圣旨)
最后,乾隆专门说了额敏和卓的事儿。说我让额敏和卓随军前去,是因为他老成持重,谙熟南疆情况,不是让他亲自上阵去冲锋陷阵的。现在额敏和卓受了伤,朕非常挂念,现赏赐额敏和卓御用荷包一个,赏银一千两。以后再也不能冒险上阵去砍人,以免有什么危险。
而在这道谕旨里,乾隆还有这么一句话:“回众恃城为守,非厄鲁特可比”。就是说这些回人有城池可以守,比打准噶尔厄鲁特部困难。这等于是变相地承认了自己以前的错误,因为此前乾隆口口声声地说回人是定居的,比厄鲁特人好对付。这道谕旨是明发的,也就是发过去给前方所有人看的。
但是乾隆同时还特意发了一道密旨给雅尔哈善,叫雅尔哈善一定要摆正自己和额敏和卓的关系。在这道密旨中,乾隆就说的直接得多了,说你雅尔哈善说额敏和卓没有什么计谋,因为招降不成功而上阵负伤,并非南疆的望族等等,这些话都是胡说八道。我把额敏和卓派给你,是因为他熟悉南疆的情况,帮你参谋,而不是说平定南疆必须要他完成。你作为主帅,“岂有同为大臣,而听其舍身攻战不行劝阻之理?”你这个主帅是干什么吃的?为什么不劝阻?(下图为额敏和卓为清廷恩遇所建的苏公塔)
而且乾隆也看出雅尔哈善有轻视额敏和卓的意思,因此在密旨里告诫:额敏和卓这么努力,你要是不真诚对待,和人家交心,再或者言行中有相轻之意,再惹出什么事来怎么办?朕对你们这个关系很操心啊!你雅尔哈善一定要好好地抚慰额敏和卓,而且再也不能让他冒险亲自上阵砍人。
这两道谕旨发出去后,乾隆想来想去,还是觉得不踏实,因此又给兆惠下了一道旨,询问兆惠在伊犁那边剿灭准噶尔残余怎么样了?要是事情办得差不多了,赶紧去南疆和雅尔哈善汇合。如果能直接去攻打叶尔羌、喀什噶尔,和雅尔哈善遥相呼应更好。同时乾隆又给陕甘总督黄廷桂下了一道旨,赶紧挑选质量好的大炮,火速送到雅尔哈善的军营。
而雅尔哈善此时已在库车城城外修起了瞭望塔,切断了城外库车城的水源,打算是死困库车。我们从后来的记载来看,雅尔哈善确实并不是一个做主帅的料,所以后来昭梿在他的《啸亭杂录》里说:“雅固书生,未娴将略,惟听偏裨等出策,令不划一。”就是说雅尔哈善本质上就是一个书生,战略战术素养很低,军事上不懂,只能听手下将领的主意,所以政令不一。
这时候,鄂对便又给雅尔哈善出了个主意,说我们这样围着,大小和卓那边不可能干坐着看,应该要派救兵,“数日内应有赛里木、阿克苏援兵”。顺便说点题外话,阿克苏有个著名的油田,很多人都知道,那么赛里木在哪里呢?有些朋友可能知道新疆有个赛里木湖。但这个赛里木湖在北疆,和这个赛里木没关系。
南疆的这个赛里木现在叫赛里木镇,位置在拜城以东,距离拜城也就是三三十公里。位于库车与拜城之间。换句话说,是位于库车以西八九十公里。(下图为赛里木镇红石林)
扯远了,让我们再来看看鄂对怎么说。鄂对接着说:”既然大小和卓肯定要派兵救援,那么我倒是有一计:咱们的队伍里不是也有回兵(维吾尔兵)吗?可以让咱们的回兵装作大小和卓的援兵,从阿克苏来的大路上过来,然后咱们再装模作样的上去迎战,库车城内一见到援兵,必然会出城接应,此时埋伏在城外的精兵乘势将出城的敌军后路截断,然后攻城,何愁库车城不破呢?
此时雅尔哈善已被乾隆着实地敲打了一番,不敢再一意孤行下去,这回总算耐着性子听鄂对说完,觉得这个主意貌似不错,便找来大家一商量,大家也都觉得可行,反正库车也攻不下来,那就按这个方法试一试。
于是在五月十七日,清军中的三百名回兵换了服装和旗帜,先到路口准备就位,十八日,这些回兵开始从阿克苏方向往库车走,一路上故意搞的尘土飞扬,好让库车城内看见。其实南疆的道路不用怎么费劲就能尘土飞扬,尤其是那时候,又没有柏油路,地上都是厚厚一层虚土,一脚下去跟腾云驾雾似的。清军为了逼真,还安排守路口的哨兵飞报大营有敌军来援,然后清军安排绿旗兵打着满洲兵、索伦兵的旗帜,大张旗鼓地迎敌,而真正的满洲兵、索伦兵在埋伏在库车城外。
这时候,清军果然就听到城内“鸣鼓吹角”,也就是吹响了集合号,而且西门也打开了。但奇怪的是,城墙上站满了敌军摇旗呐喊,却就是不出来,敌人的骑兵集结在库车城的西门,只是一个劲儿的观望。假装去迎敌的绿旗兵鸟枪齐放,想引敌军出城,但还是没作用,敌军就是不上钩。这样折腾了大半天,除了让叛军白白看了一出戏,什么好处都没捞着,雅尔哈善、鄂对、额敏和卓等人只能是面面相觑,无奈宣布撤军,清军无功而返。
那么敌军为什么不上钩呢?是清军演技太差,露出了破绽?还是军中出了内奸,给敌人通风报信?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您有何看法,欢迎下方发表评论,期待您的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