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阵图(诸葛亮的)
作者:任峰辉(一峰摄影)
读过《三国演义》的朋友都知道,诸葛亮曾摆出“八阵图”阻挡江东人马。这“八阵图”究竟有何玄机?为何无法流传后世?成为千百年来人们的热议话题。
追根溯源,历史悠久
“八阵图”并非诸葛亮发明,只是在三国时期诸葛亮进行了整理和创新,并成功地运用到战争实践中。遂形成了“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的千古美谈。
据考证,八阵图起源于4600年前的黄帝时期。唐朝著名军事家李靖编写的《李卫公问对》记载,“黄帝兵法,世传握奇文”,“考其辞云:四为奇,四为正,余为握奇。奇,余零也。”
这种“握奇阵”,就是将参战的军队分为八个小方阵,包含四正、四奇,总共八阵。按井形、环形进行配置,大将在中间掌握大局,称为“握奇”。
到了商末周初 ,姜太公对“握机阵”进行了修改、完善,形成太公阵,其在《姜太公志》中的《太公阵法》里面有简短记录。
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管仲又对姜太公的阵法进行了重新整理,军事家孙武对其进行了发展与改进,创造了五行八卦阵。
威力巨大,抵兵十万
到了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将八阵图用到了极致境界。他用八阵图阻挡陆逊,相当于设下十万伏兵,可见八阵图的力量之强大。
《三国演义》第八十四回《陆逊营烧七百里,孔明巧布八阵图》中,对诸葛亮摆阵退吴兵、救刘备有详细描述。
当时,陆逊领兵大获全功,乘胜西追。兵至夔关附近,陆逊看见前面临山傍江,杀气腾腾,冲天而起。遂倒退十里。哨马反复探视回报说,此处无屯兵。
经询问当地土人得知,此处地名叫鱼腹浦,诸葛亮入川时,曾驱兵到此,在沙滩之上用石块排成阵势。从此之后,里面常常有雾气产生。
陆逊带领几名骑兵入石阵观看。忽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陆逊大惊曰:“吾中诸葛之计也!”急欲返回时,无路可出。
后来,居住此地的诸葛亮岳父黄承彦出现,并说明当年诸葛亮于此布阵,每日每时,变化无端,可比十万精兵。在老人持拐引领下,陆逊一行顺利走出石阵。
揭秘八阵,协同高效
《隋唐演义》中,有罗成挂帅破“一字长蛇阵”的详细描述。笔者认为,“一字长蛇阵”与“八阵图”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可理解为调遣军队的指挥系统。
摆阵时,先设定一个方位中心,作为发号施令的枢纽。围绕着这一中心点,再扩分为八大集团。每个大集团再细分为若干个中集团,中集团可再分为若干个小集团。
步兵、弩兵、骑兵等多兵种交错配置在各阵之中,大阵的外围布置鹿角、拒马等障碍物,充分发挥步、弩、骑、车多兵种协同作战的整体效能。
在方位中心,可用高杆设置吊斗,用作观察哨,也有类似航海“灯塔”的坐标作用。阵中将士可由此明确自己所在位置。
方位中心可用旗帜、锣鼓或炮声来传达命令。由此发出不同信号,指挥特定的大小集团前进攻击、后退防守,合理调动军事力量。
通过有序的布局,参战将士会以最短的距离,产生最有效的攻击或防守效果,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物力的战斗效能。
时代局限,难以流传
在冷兵器时代,战阵的方式不断改进提高。诸葛亮使用的八阵图达到了古代作战的很高水平。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具有极强的实用价值。
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特别是进入热兵器时代后,军事技术、装备发生了很大变革,八阵图也逐渐失去了其军事魅力,难以流传接续,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况且,即便在冷兵器时代,八阵图本身也存在的一些缺点。首先是机动能力不强。因为,八阵图要求队伍前进或后退时,保持相互固定的位置和队形,不利于应对快速的突袭行为,往往会贻误战机。
其次是攻击力较弱。因为,八阵图布阵的初衷就是强调防御,用很多的兵力,构筑成强有力的防御体系,致使用于可进攻的兵力偏少,使主动出击成为作战的短板。
具体到三国时期陆逊所踏入的石阵,应该是诸葛亮创造的一种“迷魂阵”型的八阵兵法,与真正投入兵力的八阵图有很大区别。
这种“迷魂阵”威力巨大,但也有很大的地势环境局限性。要求必须在相对开阔的平坦地带,附近没有高山或高大建筑,使敌方缺乏参照物,进而迷失方向,达到预期的“迷魂”效果。
尊敬的读者,“八阵图”之所以闻名遐迩,与诸葛亮的名人效应有很大关系。不知您对我国古代“八阵图”有何看法?欢迎发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