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号是什么日子(老人说)

“白下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4月5日,将迎来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的,清明节。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清明节是祭祀先祖的重要节日,平时漂泊在外的游子们,若有条件,都会纷纷回家,扫墓祭祖,缅怀祖先。

人类最原始的信仰,包括天地信仰和祖先信仰。早在上古先民时期,人们就将天地和祖先放在了心中很重要的一个位置。清明节扫墓祭祖的背后,承载了中国人的孝道文化,弘扬了孝顺长辈的传统美德。

清明节扫墓的时间,并不局限在当天,具体要看当地的习俗讲究。比如有些地方,是“前三后四”,有些地方是“前十后十”,只要有颗孝顺长辈的心,在日期上倒是没有非常严格的要求。

不过,提起今年的清明节,我们这的老人说,今年清明很特殊,是“二节相逢”。你们知道,指的是哪两节吗?背后都有啥讲究?那就借这篇文章,跟大家说说,有关民俗文化的一些知识,不妨做个了解。

今年清明“二节相逢”,指哪两节?

一、清明节

这其中的第一个节,自然就是清明节了。我国民间向来有“四五清明”的说法,但并非每一年的清明节都是4月5号,要根据太阳运行的路线来定,一般在4月4日至4月6日之间。今年的清明节,在4月5日,即农历闰二月十五。

清明节最常见的民间习俗,除了要回乡扫墓祭祖外,还包括踏青郊游、植树造林、吃鸡蛋青团等等。据史料记载,早在唐玄宗时期,清明就成为了当时的法定节假日,还有文字记载道,“寒食、清明四日为假”。这个节日背后,一方面寄托了人们对祖先的哀思,另一方面也是在用一种方式欢迎春天的到来。

二、寒食节

大家对清明节不陌生,但是提到接下来这个“寒食节”,相信很多年轻人并不太了解。

寒食节的起源,跟晋国公子重耳(晋文公)的臣子介子有关。介子一直陪在重耳身边,不离不弃,辅佐其成为一代名君后,便和母亲归隐山中。重耳为了迫其出山,命人放火烧山,但是介子坚决不出来,最终被火烧而死。重耳为了纪念介子这名忠臣,便下令在介子死去的这一天,禁火寒食,从此就有了“寒食节”。

寒食节也属于中国的传统节日,它的具体日子,在夏历冬至后的第105日,一般是清明的前1、2天。今年的寒食节,刚好在4月4日,即清明节的前一天,和清明节紧挨着。古时候,每逢寒食节,人们会在寒食节开始的3天时间里,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因为和清明节靠得比较近,因此延续到现在,这两个节日的习俗,已经逐渐融合在了一起。

提到寒食节,大家一定要记得晋国这位重臣介子,这也是这个节日延续到现在的意义,是在提醒人们,要忠君爱国,做个正直有抱负的人。值得一提的是,寒食节也是汉族传统节日中,唯一一个用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

往年的清明节,通常还有一个节挨着,叫“上巳节”,具体的日子在农历的三月初三,因此又叫“三月三”。但是,今年因为闰二月的原因,比较特殊,清明节排在了农历闰二月,就和“上巳节”错开了。今年的“上巳节”在4月22号,比清明节晚了半个月左右。

古时候,每到清明节,古人会格外关注当天的气候情况,因为人们认为,可以根据清明当天的天气特点,来判断一年的农业收成。如果清明下雨,就是“清明有雨是丰年”,降雨量增多,有利于春天播种,自然就利于丰收。

总的来说,今年的清明节,刚好和寒食节挨着,又和上巳节错开了,十分少见,因此就有了老人们说的,“二节相逢”的说法。

#头条创作挑战赛#

声明:好星座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懒喵爱下厨所有,原文出处。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xingzuo.com/w/156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