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24日(09年女研究生带母上学)
“知识为什么没有改变她的命运?”
在自缢于宿舍之前,一向以坚强示人的杨元元发出了最后的感慨。
她自幼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30多年的时光里,没有自己的个人空间,没有自身情感的小小角落。
上海海事大学学生杨元元之死,无疑是一个凄惨的悲剧。生命不可不谓之沉重,死亡所带来的争议,让杨元元显得更加悲壮。
关于杨元元自杀事件,十多年过去了,大家从一开始的探讨“自杀真相”引入了更宏大的话题,一者究竟是尽孝,而是畸形的母女共生;二是贫困个人和冷漠社会的抗争?
在后续的调查中,杨元元遗留下来的10字遗书,又将矛头指向了她的亲生母亲。两人之间有何矛盾,杨元元的悲剧又代表了什么呢?
关于杨元元自缢身亡
2009年上海海事大学,24号宿舍楼506寝室内。
杨元元决绝地采取了极其极端的方式,彻底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当她的母亲、老师以及同学撞开卫生间门时,映入眼前的是一幅凄惨恐怖的画面:她背对着洗手台半蹲着,两条毛巾捆扎而成的绳子,绕过她的脖颈处,另一头套在了身后的水龙头上。
洗手台离地不足一米,但凡有一丝丝求生的欲望,她随时都可以站起来!
湖北宜昌市的一个小县城里,杨元元在这里度过了属于她的童年,父亲早逝,母亲靠着给工厂看大门维持一家三口的生计。
母亲真的是不容易,一定不能辜负母亲的期望。杨元元从小就懂得这个道理。同时也为自己埋下了祸根。
在她报考大学志愿的时候,杨元元与母亲第一次出现巨大分歧。
杨元元想要报考法律专业,贯彻“为穷人做主”的理念,因此想要就读于大连海事大学,学习海商法专业。
可对杨元元的母亲来讲,大连离湖北太远了,女儿孤身一人在外,哪一个做父母的能放心的下。她更害怕的是,杨元元这一去就很难再回来了。
“你上个大学没必要跑那么远,你如果不在我跟你弟弟该咋办?”
“再说了,法律专业也赚不了什么钱,不如经济专业更好些。”
母亲反对的声音包裹着杨元元,毕竟母亲含辛茹苦的把他们养大,这是她欠母亲的,所以杨元元选择了顺从,她按照母亲的想法,最终报考了武汉大学经济学专业。
由于自幼家庭贫困,杨元元大学期间选择了助学贷款,平日里也会勤工俭学,手里有点积蓄都会汇给自己的母亲,她始终觉得对母亲有所亏欠。
在她大三的时候,母亲所在的工厂拆迁重建,导致母亲所居住的宿舍楼也需要搬迁,如果换个新房,还需要三万多元。杨元元的母亲不愿掏这笔钱,因此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跟女儿杨元元一起住。
当母亲拎着大包小包出现在杨元元寝室门口时,无论杨元元心中是否乐意,都必须接受这个现实。在不足一米二的单人床上,母女二人睡了两年。
当一个年迈的母亲无家可归时,为人子女又如何能说出拒绝的话。当“寒门贵子”、“带母上学”等标签贴在杨元元身上时,她感到了莫名的压力,以及一丝丝的丢人。
虽然学校后续了解具体情况后,还特意给杨元元和母亲腾出一个单间居住,可有些东西一旦扎在人心底里,就会很快生根发芽,如魔鬼般的滋生。
毕业后杨元元想考取北大法学硕士,她的母亲再一次站出来拒绝了她,并给出了两个理由。
第一,家里条件并不是很好,继续读书需要缴纳3万元学费,这无疑是一种负担。
第二,考上大学在很多人眼里已经是了不得了,没必要再继续,早早步入社会赚钱才是王道。
这一次,杨元元内心却没有一点对母亲的愧疚亏欠,反而感觉内心被蒙上了一层淡淡的恐惧和无奈。她兀然发觉,她的青春,她的人生未来,被母亲操纵了!
杨元元并非没有遇到过转机,她本身就已经足够优秀了。
西北大学曾向她发出招聘,希望杨元元能去学校任教,这代表着一条康庄大道,稳定的工作,可观的收入。并且,杨元元还考上了宜昌当地的公务员,不管选择那条道路,都会比外出打工强一些。
可强势的母亲一一否决了杨元元的决定。西北大学怎么可能会找你当大学老师,一定是骗子,幸苦供你读大学,你可不能又回老家工作来,不像话。
最终杨元元来到了上海海事大学,仅仅过了70天后,她选择自缢于卫生间,决然地与这个世界告别。
关于杨元元的母亲
杨元元的母亲,在杨元元30多年的人生中,究竟起到了怎样的作用?这位母亲恐不自知,她只是哭诉女儿对生命的不珍惜,以及她对女儿那深不见底的爱。
杨元元的母亲早年间在上海工作过几年,后来才返回宜昌老家。她一直想要回到上海,不愿待在小城市里,这也是她一直反对女儿在当地工作的原因之一。
杨元元从出生就似乎带着使命而来,母亲盲目坚定的认为,只要女儿考上了北京或者上海的大学,那么自己就可以实现“梦想”。
于是,杨元元的弟弟去了北京,而杨元元到了上海。更何况有武汉大学的前车之鉴,杨元元的母亲,还想通过“上学借宿”达成目的,毕竟上海租房价格也不便宜。
杨元元十分乐意给母亲在外租个房子,可母亲觉得有宿舍不住白不住。只可惜这一次,室友极力反对杨元元母亲住进宿舍,在不可调和的情况下,室友们纷纷搬离宿舍。
有人将其归结于大城市等级森严的社会制度,缺乏一定人情;但根本上还是畸形母女共生的道德问题。
当学校知晓此事后,曾劝导杨元元让其母亲搬离大学宿舍,毕竟这种行为已“违反学校规章制度”。杨元元答应了,可母亲却赖在学生宿舍不走,觉得自己没有错,怒斥学校领导没有一点儿人情味。
此时,杨元元已经处于崩溃的边缘,最后学校给她找了一间很便宜的毛坯房,仅收取租金460元。对于一个30岁的研究生来讲,这并不是一笔支付不起的巨款,让她难以接受的是母亲的行为。
由于母亲的种种行为,学校的同学渐渐疏离了杨元元,她每天都能感受到同学异样的眼光,在背后对她指指点点。如果说知识可以改变命运,难道这就是自己改变的命运吗?她这样想着。
挫折感、焦虑感、有封闭倾向,这就是杨元元最后的样子。
杨元元死后只留下一份遗书,上面短短10个字意简言骇:“我想活出我自己的样子。”
关于畸形的母女共生
人从出生的那一刻,从妈妈的身体分离出来,这是身体的诞生。但在心理上,这一阶段叫做“母婴共生期”,随着孩子的长大,与母亲从心理上开始分离,逐渐成为具备独立意识的个体。
杨元元母亲,牢牢的将女儿锁死在“共生期”,为人父母者,给孩子披上名为“孝道”的外衣,将孩子的自我独立型包裹抹杀。
不听话就是不孝顺,父母含辛茹苦几十年将孩子养大,每当孩子想要脱离,就会滋生出一种“愧疚感”。杨元元临终前,反复念叨着没能让母亲过上好日子,是她对不起母亲,并非母亲对不起她。
杨元元的遭遇并非是个例,在美好现实的背后,隐藏着许许多多相似的悲惨。一个25岁的姑娘曾发帖控诉父母,她表示:“我人生大部分时间,父母都过于霸道及过度干预。”
当父母开始过度约束孩子,不让他随便跟人接触;不让他晚归,必须9点到家,不然就要报警,甚至威胁自杀;已经成年了,还要像傀儡一般,被父母操纵着安排人生。这个时候,所谓的爱便已经病态。
杨元元的母亲,逼着女儿去她喜欢的城市上学,非要跟女儿挤在大学宿舍里,明明有更好的选择,可她都选择了最差的那一个。
作为母亲,难道她就没想过自己的越界和剥夺吗?为什么不自食其力,而一定要依赖女儿生活呢?
关于贫困和冷漠的社会
首先,一个人的贫困,难道真的会导致他眼中的社会也是冷漠不堪的吗?
中国从不缺乏感人的故事,皆因家庭的种种困难。若杨元元没有选择自杀,或许“带母上学”也会被传为一段感人佳话。
就比如,所有听过洪战辉这个名字的人,都是从他带着妹妹上大学开始的。
在05年的时候,20多岁的洪战辉带着被捡回来的妹妹上了大学。他的人生同样凄惨,父亲发疯,母亲和弟弟离家出走。
读书,是改变命运的唯一机会。
虽然背负生活的重压,可洪战辉从未放弃过学业,而他也得到了无数人的帮助,最终他得偿所愿。
他曾对他人说过:“少一点怨天尤人,多一分自尊自立,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现状,这才是积极的人生。”
还有徐州师范大学的张恒,早年父亲驾驶货车发生交通事故,陷入了昏迷。张恒在姐姐的鼓励下,一边读书一边打工挣钱,终于考上梦寐以求的大学。
而这个时候,昏迷大半年的父亲也苏醒过来,为了能更好的照顾父亲,张恒决定把父亲带在身边求学。他在校外租了房子,边学习边照顾父亲。
张恒从不畏惧生活的艰苦,他看得很开:“青春本就没有回头路。”他相信生活会越来越好,路会越走越宽。
2009年12月15日,一个阴雨连连的早上,在上海南汇区殡仪馆举行了杨元元遗体火化。杨元元的母亲抱着女儿的一堆法律书籍和课堂笔记,她的文化不足以阅读它们,她也未必能弄懂女儿多年的执着。这位母亲沉思许久,只是一生轻叹:“我对她还是了解太少了。”